
?1.5課 彈性碰撞和非彈性碰撞
解題要點梳理:
碰撞三原則
1.系統(tǒng)動量守恒原則:碰撞前后系統(tǒng)的總動量守恒:;
2.動能不增加原則:碰撞后系統(tǒng)的總動能小于或等于碰撞前系統(tǒng)的總動能,即系統(tǒng)的總動能不增加:
;
3.速度要合理原則:
(1)若碰后兩物體同向運動,則碰撞后后面物體的速度一定小于或等于前面物體的速度(否則碰撞沒有結束,還要發(fā)生碰撞):
(2)碰前兩物體相向運動,碰后兩物體的運動方向不可能都不改變。
基礎鞏固
1.(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A、B兩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線運動,B球在前,A球在后.mA=1kg,mB=2kg.經過一段時間,A、B發(fā)生正碰,碰撞時間極短,碰撞前、后兩球的位移一時間圖像如圖所示,根據以上信息可知碰撞類型屬于( )
A.彈性碰撞
B.非彈性碰撞
C.完全非彈性碰撞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2.(2022·全國·高二專題練習)在高速公路上發(fā)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質量為 1500kg 向南行駛的長途客車迎面撞上了一輛質量為 3000 kg 向北行駛的卡車,碰后兩車接在一起,并向南滑行了一段距離后停止。根據測速儀的測定,長途客車碰前以 20 m/s 的速度行駛,由此可判斷卡車碰前的行駛速率為( ?。?br />
A.小于 10 m/s B.大于 10 m/s 小于 20m/s
C.大于 20 m/s 小于30m/s D.大于 30 m/s 小于 40 m/s
3.(2022·福建·福州三中高三階段練習)如圖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滑塊P和Q都可視作質點,P的質量為m,Q的質量為3m,Q與輕質彈簧相連。Q原來靜止,P以一定初動能E向Q運動并與彈簧發(fā)生碰撞。在整個過程中,彈簧具有的最大彈性勢能等于( )
A. B. C. D.E
4.(2022·河南·欒川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二階段練習)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質量均為m=3kg的A、B、C三個小球,小球A以速度v0=4m/s向左運動,與靜止不動右端有一輕彈簧的小球B發(fā)生對心碰撞,壓縮彈簧;當A、B速度相等時,B與C恰好相碰并粘接在一起,然后繼續(xù)運動。假設B和C碰撞過程時間極短,碰撞后小球A與彈簧不粘連,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彈簧最短時,三個小球共同速度的大小為1m/s
B.從開始到彈簧最短的過程中小球C受到的沖量大小為4N·s
C.從開始到小球A與彈簧分離的過程中整個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為6J
D.小球B與小球C碰撞之前,小球A、B共同速度的大小為3m/s
5.(2022·山西省長治市第二中學校高一期末)甲、乙兩鐵球質量分別是m1=1kg、m2=2kg,在光滑平面上沿同一直線運動,速度分別是v1=6m/s、v2=2m/s。甲追上乙發(fā)生正碰后兩物體的速度有可能是( )
A.v1′=7m/s,v2′=1.5m/s B.v1′=2m/s,v2′=4m/s
C.v1′=3.5m/s,v2′=3.5m/s D.v1′=8m/s,v2′=1m/s
6.(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如圖所示,動量分別為、的兩個小球A、B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一直線向右運動,經過一段時間后兩球發(fā)生正碰,分別用、表示兩小球動量的變化量,則下列選項中可能正確的是( )
A., B.,
C., D.,
7.(2022·湖南·邵陽市第二中學高二期中)(多選)如圖所示,豎直平面內的四分之一光滑圓弧軌道下端與光滑水平桌面相切,小滑塊B靜止在圓弧軌道的最低點?,F將小滑塊A從圓弧軌道的最高點無初速度釋放。已知圓弧軌道半徑,小滑塊的質量關系是,重力加速度。則碰后小滑塊B的速度大小不可能是( )
A. B. C. D.
8.(2022·廣東茂名·高二期末)如圖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圓弧面與光滑水平地面平滑連接,水平地面的右端與車C的上表面平滑相接,在圓弧面上有一個滑塊,其質量為,在距車C的水平面高處由靜止下滑,車C的質量為,在車C的左端有一個質量的滑塊B,滑塊與B均可看作質點,滑塊與B發(fā)生彈性碰撞,碰撞時間極短,最終滑塊B沒有從車C上滑出,已知滑塊、B與車C的動摩擦因數均為,車C與水平地面的摩擦忽略不計。取重力加速度。求:
(1)滑塊與B碰撞后瞬間,滑塊B的速度大小;
(2)車C的最短長度。
能力提升
9.(2022·云南·玉溪師范學院附屬中學高二開學考試)在光滑水平面上,有兩個小球A、B沿同一直線同向運動,B在前,A在后。已知碰前兩球的動量分別為pA=12 kg·m/s、pB=13 kg·m/s,碰撞前后,它們動量的變化量分別為ΔpA、ΔpB。下列數值可能正確的是( ?。?br />
A.ΔpA=-4 kg·m/s、ΔpB=4 kg·m/s
B.ΔpA=4 kg·m/s、ΔpB=-4 kg·m/s
C.ΔpA=-24 kg·m/s、ΔpB=24 kg·m/s
D.ΔpA=24 kg·m/s、ΔpB=-24 kg·m/s
10.(2022·黑龍江·大慶實驗中學高一期末)甲、乙兩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線、同一方向運動,甲球的動量是p1=5kg·m/s,乙球的動量是p2=7kg·m/s,當甲球追上乙球發(fā)生碰撞后,乙球的動量變?yōu)閜2′=10kg·m/s,設甲球的質量為m1,乙球的質量為m2,則m1、m2的關系可能是( )
A.6m1=m2 B.4m1=m2
C.2m1=m2 D.m1=m2
11.(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多選)如圖,光滑的水平面上有P、Q兩個固定擋板,A、B是兩擋板連線的三等分點,A點處有一質量為m2的靜止小球,緊貼P擋板的右側有一質量為m1的等大小球以速度v0向右運動并與m2相碰。小球與小球、小球與擋板間的碰撞均為彈性正碰,兩小球均可視為質點。已知兩小球之間的第二次碰撞恰好發(fā)生在B點處,則兩小球的質量關系可能為( )
A. m1=3m2 B.m2=m1
B. C.m2=5m1 D.m2=7m1
12.(2022·湖南省臨澧縣第一中學模擬預測)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兩輪間的距離,傳送帶以恒定的速率順時針勻速轉動,兩質量分別為、的小滑塊、用一根輕繩(未畫出)連接,中間夾著一根被壓縮的輕質彈簧(彈簧與物體不拴接),此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現把、從傳送帶的最左端由靜止開始釋放,時輕繩突然斷裂,瞬間彈簧恢復至原長(不考慮彈簧的長度的影響)。已知兩滑塊塊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重力加速度,求:
(1)從出發(fā)到輕繩突然斷裂的過程中,兩滑塊與傳送帶之間摩擦所產生的熱量;
(2)兩滑塊離開傳送帶的時間差。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