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三首》類文閱讀一、課內閱讀(一)課內閱讀。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1.《寒食》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這是一首__________(諷刺 懷古)詩。詩人筆法巧妙含蓄,從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繪了__________,實際上,透過字里行間可感受到詩人__________。2.詩的前兩句用__________、__________兩物點明詩歌描寫的是春天的景色;后兩句用__________、__________點明享受特權的對象。現在人們常用此詩中的“__________”來渲染春天的美麗景色。3.下面對詩歌內容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無處不”用雙重否定的形式寫出了整個長安城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B.詩中用“傳”與“散”生動地刻畫出了一幅夜晚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國沿襲已久的習俗但權貴大臣們卻可以破例點蠟燭。詩人對這種腐敗的政治現象作出委婉的諷刺。C.詩的后兩句是說寒食節(jié)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點燈皇宮也不例外。D.“寒食東風御柳斜”描寫的是皇宮園林中的風光。【答案】1.唐     韓翃     諷刺     一幅寒食節(jié)長安城內富于濃郁情味的風俗畫     懷著強烈的不滿對當時權勢顯赫,作威作福的官宦進行了深刻的諷刺    2.花         漢宮     五侯     春城無處不飛花    3.C【解析】1.本題主要考查對詩人的識記以及內容的理解。《寒食》出自唐代詩人韓翃。開頭一句“春城無處不飛花”?!按撼恰敝复禾炖锏亩汲情L安?!帮w花”即花瓣紛紛飄落,點明暮春季節(jié)?!盁o處不”,用雙重否定構成肯定,進而寫出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本詩中“漢宮”是借古諷今,實指唐朝的皇宮?!拔搴睢眲t暗中指中唐以來受皇帝寵幸的近臣。本詩是一首諷刺詩,但詩人的筆法巧妙含蓄。透過字里行間可感受到作者對當時受寵的權貴進行委婉的諷刺。2.本題主要考查對內容的理解。“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币馑迹耗捍簳r節(jié),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jié)東風吹拂著皇家花園的柳枝。詩的前兩句用花、柳點明詩歌描寫的是春天的景色;“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币馑迹阂股蹬R,宮里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里。后兩句用漢宮、五侯點明享受特權的對象。本詩中“漢宮”是借古諷今,實指唐朝的皇宮?!拔搴睢眲t暗中指中唐以來受皇帝寵幸的近臣。3.本題主要考查對內容的理解。A.正確。開頭一句“春城無處不飛花”。“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長安。“飛花”即花瓣紛紛飄落,點明暮春季節(jié)?!盁o處不”,用雙重否定構成肯定,進而寫出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B.正確。詩中用“傳”與“散”生動地刻畫出了一幅夜晚傳燭圖。描寫夜晚景象,生動地描繪出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C.不正確。這兩句是說寒食節(jié)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點燈,但皇宮卻例外,天還沒黑,宮里就忙著分送蠟燭,除了皇宮,貴近寵臣也可得到這份恩典。D.正確?!昂硸|風御柳斜”描寫的是皇城的風光。 (二)課內賞析迢迢牽牛星,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          4.把古詩補充完整。5.解釋下列字詞。擢:___________________            盈盈:___________________6.這首詩中用了很多疊詞,增加了詩歌的韻律美。詩中的疊詞有:迢迢、_______、_______、札札、_______、______ 等,其中只有“______”是屬于擬聲詞,其他幾個都是狀態(tài)詞。7.這首詩中通過描寫織女的姿態(tài)美,意在表現織女的勤勞形象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這首詩中描寫的情景,有虛實之分,眼之所見為實,心之所想為虛。哪些詩句描寫的是眼前所見的“實景”?請用波浪線畫出來。【答案】4.皎皎河漢女  脈脈不得語    5.伸出     清澈的樣子    6.皎皎     纖纖     札札     脈脈     札札    7.纖纖擢素手     札札弄機杼    8.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河漢清且淺  盈盈一水間【解析】4.此題考查的是對古詩的熟悉程度。選自《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span>5.此題考查的是字詞解釋。我們可以在理解整首詩歌的含義上進行,本首詩的含義是:在銀河東南牽牛星遙遙可見,在銀河之西織女星明亮皎潔。織女正擺動柔長潔白的雙手,織布機札札地響個不停。一整天也沒織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淚如同下雨般零落。這銀河看起來又清又淺,兩岸相隔又有多遠呢?雖然只相隔了一條銀河,但也只能含情脈脈相視無言。由此我們可知,”擢“的意思是:擢(zhuó):引,抽,接近伸出的意思。素:潔白。“盈盈”的意思是:水清澈、晶瑩的樣子。一說形容織女,《文選》六臣注:“盈盈,端麗貌。”6.此題考查的是疊詞的作用,“疊詞”就是1.增強語言的韻律感,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音樂美;2.起強調作用。疊詞并不是簡單的重復,它的恰當運用,能和諧音律,表達豐富的思想內容。本詩中有許多疊詞,如:”迢迢、皎皎、纖纖、脈脈、札札。7.本題考查對詩歌的理解,“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講的是:織女正擺動柔長潔白的雙手,織布機札札地響個不停。由此可以提現織女勤勞。8.此題考查的是情景的寫法,這首詩中描寫的情景,有虛實之分,眼之所見為實,心之所想為虛。從詩歌的內容我們所見: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河漢清且淺  盈盈一水間。這幾句為我們所見之景,因此為實景,我們用波浪線畫出來即可。 (三)古詩文閱讀,完成下列各題。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__________。今夜月明人盡望,__________。9.把這首詩補充完整。10.這首詩的第一句描寫了月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___________的氣氛。11.詩的第一句不帶一個“月”字,我們卻可以由“__________”一詞看出月色的___________。這種景象不由得讓我們想起李白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12.這首詩委婉地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思念之情,在你讀過的古詩詞中,還有哪些類似的詩句?請寫一句在橫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對《十五夜望月》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中庭地白樹棲鴉”一句中“ 樹棲鴉”以動襯靜,既描寫了烏鴉棲樹的情景,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靜。B.“冷露無聲濕桂花”一句,詩人由被秋露打濕的庭中桂花聯想到月中桂樹,這句暗寫詩人望月,正是全篇點題之筆。C.“不知秋思落誰家”的意思是詩人覺得中秋夜望月懷人的太多了,不知道這種思念之情會落到誰那里,反正自己是沒有這份思緒的。【答案】9.冷露無聲濕桂花 不知秋思落誰家     10.烏鴉     露水     桂花     凄清、孤寂    11.地白     空明皎潔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12.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13.C【解析】9.本題考查古詩默寫。全詩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意思是:庭院地面雪白樹上棲息著鵲鴉,秋露無聲無息打濕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們都仰望當空明月,不知道這秋思之情落在了誰家?10.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閱讀詩歌可知,這首詩的前兩句描寫了月光、烏鴉、露水、桂花等景物,渲染了凄清、孤寂的氣氛。11.本題考查學生對字義的賞析。詩人寫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卻給人以積水空明、澄靜素潔、清冷之感,使人不由會聯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12.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的積累。學生結合自己的課下積累回答即可。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醪g《芙蓉樓送辛漸》釋義:洛陽的親友如果問起我的情況。請告訴他們,我的心就像玉壺中的冰一樣清純。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鸥Α督戏昀铨斈辍丰屃x:沒有想到,在這風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時節(jié),能巧遇你這位老相熟。13.本題考查學生對歌內容的理解。閱讀詩歌可知,C項“沒有這份思緒”錯誤,詩人沒有正面寫自己的思親之愁,而是用一種疑問式的委婉語氣道出那綿綿的愁念會落在誰家。這就將詩人對月懷遠的情思,表現得蘊藉深沉。  二、類文閱讀(一)課外閱讀。春夜洛城①中聞笛[唐]李白誰家玉笛②暗飛聲③,散入春風滿④洛城。此夜曲中聞⑤折柳⑥,何人不起故園情⑦。[注]①洛城:今河南省洛陽市。②玉笛:華美的笛,五制或鍛玉的笛子。③暗飛聲:因笛聲在夜間傳來,因此這樣說。④滿:此處作動詞用,傳遍。⑤聞:聽;聽見。⑥折柳:即《折楊柳》笛曲,樂府“鼓角橫吹曲”調名。⑦故園情:懷念家鄉(xiāng)的情感。 14.本詩用詞嚴謹,照應嚴密。詩中“誰”與“暗”相照應,“飛”與“_____ ”相呼應,“春風”則與標題中的“_______”相呼應,“折柳”為別離曲,故又與結句中的“_______”相呼應。15.“何人不起故園情”一句中“何人”僅僅是說別人,說大家,對嗎?為什么?   16.“飛”和“暗”用得好,“飛”在文中的表達效果是______, “暗”在文中的表達效果是______A.寫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經意地吹B.寫出出乎聽眾的意料,使無形的聲音形象化17.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答案】14.散     春夜     故園情    15.不對。這既是說別人,說大家,但詩人更是說自己被勾起”了思念故園之情。    16.B     A    17.本詩表達了詩人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眷戀之情。【分析】14.本題考查賞析詩句的能力。題作“春夜洛城聞笛”,明示詩人因聞笛聲而感發(fā)。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jié)及具體時間。“誰家”,意即不知誰家,“誰”與“暗”照應。第二句著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滿洛城”,仿佛無處不在,無處不聞。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觀感覺的極度夸張。“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勻、遍布。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即為“滿洛城”的“滿”字預設地步;“滿”字“飛”字相照應,二者密合無間,同時寫出其城之靜,“折柳”為離別曲,故又與結句中“故園情”相呼應,表達詩人的思鄉(xiāng)心切。15.本題考查詩句的理解。“何人不起故園情”,聽到這笛聲的,誰不會動思鄉(xiāng)之情呢?聯系第一句看,這種游子懷念故園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隱藏的、莫可名狀的,因偶然聽到的笛聲突然明朗、強烈起來了。笛聲來自何處,何人在吹,是和自己一般的游子?是樂工?是歌妓?這些都讓詩人和讀者去猜測。而這些又都無須一一去分別,因為思鄉(xiāng)之情對游子來說,都是共有的。它綿綿不絕,彌漫在夜空中,纏繞在游子心頭,抹不去化不開。“何人”一詞概括性極強,實則是突出詩人思鄉(xiāng)之情。16.本題考查詩詞中的煉字。解答煉字類題目,可以從詞性,感情色彩,修辭手法以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等角度去把握它的內涵,同時要結合全詩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分析這個詞的作用。第一句“暗飛”二字可謂傳神,“暗”字更是首句之關鍵。因為此時不知笛聲自何處飛來,用此“暗”字,恰當非常,足見詩人亦是經過了細心推敲。此“暗”字寓意頗深。說笛聲暗飛,似乎是為了來觸動羈旅者的離愁別緒。此外,“暗”也有隱約之意,與詩的情境相呼應。“誰家”之“誰”與“暗”照應。第二句渲染笛聲,形象而生動,“散入春風滿洛城”,仿佛整個洛陽城無處不縈繞著悠揚的笛聲。這自然是詩人的主觀感覺的極度夸張?!吧ⅰ弊钟玫脴O妙,說“笛聲“散入春風”,意即笛聲隨著春風均勻散布于洛城的各個角落?!皾M”字從“散”字引繹而出,二者相得益彰,充分表現了洛城春夜之靜謐,表達了詩人的思念故鄉(xiāng)之心切。17.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情感的把握能力。本詩屬于思鄉(xiāng)詩,此詩寫鄉(xiāng)思,題作“春夜洛城聞笛”,明示詩人因聞笛聲而感發(fā)。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jié)及具體時間。起句即從笛聲落筆。已是深夜,詩人難于成寐,忽而傳來幾縷斷續(xù)的笛聲。這笛聲立刻觸動詩人的羈旅情懷?!按艘骨新務哿保褚?,縹緲的笛樂中,聽到了思鄉(xiāng)懷親的《折楊柳》。笛樂飄飄,如此動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何人不起故園情”,聽到這笛聲的,誰不會動思鄉(xiāng)之情呢?詩人聽到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鄉(xiāng)思。一般說,久居他鄉(xiāng)的人,白天還沒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鄉(xiāng)?!墩哿窞槿婞c睛,也是“聞笛”的題義所在,表達了作者思念親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 (二)閱讀下面古詩,回答問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8.這是一首詞,詞牌名是________,題目是________。19.蘇軾是著名的文學家。他與其_____及_____并稱為“三蘇”,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0.理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句話的含義。   21.蘇軾在《水調歌頭》中望著明月遙祝兄弟平安,現在人們也常常用來祝福親友的詞句是:   22.這首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3.寫出有關“月”的詩句。  【答案】18.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19.蘇洵     蘇轍    20.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    21.“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2.表達出作者從苦悶的悲觀中走出來,達到豁達樂觀的人生境界,從失意矛盾中走向胸懷坦蕩的達觀,留給后人無盡溫暖與美好。    23.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解析】18.考查對古詩詞標題的了解。詞的標題是詞的內容的集中體現,它概括了詞的主要內容。詞牌是一首詞詞調的名稱。如《沁園春雪》這首詞,“沁園春”是詞牌,“雪”是詞的標題。《卜算子 詠梅》這首詞,“卜算子”是詞牌名,“詠梅”是詞的標題。這首詞的詞牌名是水調歌頭,標題是明月幾時有。19.考查對作者的了解。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朝及宋朝出現的八位文學巨匠、他們分別是唐朝文學家:韓愈、柳宗元、宋朝文學家: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其中韓愈、柳宗元是唐朝時期的其中蘇洵、蘇軾、蘇轍并稱“三蘇”,蘇洵是蘇軾和蘇轍的父親,蘇軾是蘇轍的哥哥。明朝散文家茅坤編選《唐宋八大家文鈔》,“唐宋八大家”的名稱從此流傳于世,其文章成為后世散文創(chuàng)作的典范、正統(tǒng)和權威。20.此題考查對古詩詞句子含義的理解能力,要在理解古詩詞內容的基礎上理解句子,翻譯語言要簡練明確。語言表達要準確,語句完整、通順沒有錯別字。21.考查對詩句的運用能力,解答此題需要理解詩句含義。理解了詩句含義解答此題就容易了?!暗溉碎L久,千里共嬋娟”。意思是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現在人們也常常用來祝福親友。22.考查古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此題類一般要聯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創(chuàng)作風格等,此題在了解全詩的基礎上,可聯系背景,抓住關鍵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狈治?即可。23.考查對古詩詞的積累運用能力,平時要注重積累,書寫時不要出現錯別字。 (三)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24.這首詩是唐代詩人______的作品,通過_______贊美,表達了作者對 ________。25.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碧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絲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理解填空。“萬條垂下綠絲絳”這句用了的______修辭手法,把_______比作綠絲絳。這樣比的原因是:①它們的顏色相似:綠絲絳是綠色的,也是綠色的。②它們的形狀相似:柳條細長的形狀。答案選擇(     )27.說說畫橫線句子的意思。   28.誦讀這首詩,想象著一棵高大的柳樹,在春風中裊娜多姿的情景,融進自己對詩句和春天的感受,寫一個情景交融的片段。   【答案】24.賀知章     柳樹     春天的無限熱愛    25.綠色的寶石     形容隨風飄拂的柳枝    26.比喻     柳條        27.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高高的柳樹上長滿了翠綠色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扮的一樣,從樹上垂下無數根像綠色絲帶的柳絲一樣。    28.春風不說話,只用那輕柔的手,彈拔掉月光上掛著的冰凌;春雨不說話,只用那溫柔的手,洗去陽光披裹著的積雪;春光不說話,只用那靈巧的手,牽來一道彩虹,綠了草,紅了花……啊,著春風,這春雨,這春光,令人永遠地陶醉。【解析】24.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內容的理解和作者等文學常識的識記,并要求學生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賀知章,字季真,號四明狂客,漢族,唐越州(今紹興)永興(今浙江蕭山)人。這是一首詠物詩,通過贊美柳樹,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25.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中重點詞語的理解。注釋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妝:裝飾,打扮。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確切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絳(t?。铮河媒z編成的繩帶。這里指像絲帶一樣的柳條。裁:裁剪。似:如同,好像。26.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修辭手法的理解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第二句就此聯想到那垂垂下墜的柳葉就是少女身上垂墜的綠色絲織裙帶,把柳條比作綠絲絳中國是產絲大國,絲綢為天然纖維的皇后,向以端莊、華貴、飄逸著稱,那么,這棵柳樹的風韻就可想而知了。27.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中重點句子的理解。詠柳唐: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譯文: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垂的柳條像千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就是二月的春風,如同神奇的剪刀。28.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內容的理解,要求學生能夠體會意境,想象畫面。完成本題時,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景物特點,加上修飾詞和修辭手法,按照一定的順序將景物的美麗動人更加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即可。 (四)古詩閱讀。九日登高[唐]王勃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①,他席②他鄉(xiāng)送客杯。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注釋】①望鄉(xiāng)臺: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鄉(xiāng)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臺,眺望家鄉(xiāng),這種臺稱為望鄉(xiāng)臺。②他席:別人的酒席。這里指為友人送行的酒席。 29.寫出下列詞語的意思。他鄉(xiāng):________________  那:________________30.這首詩描寫的是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__________節(jié)的情景,請在詩中用波浪線畫出這一天的習俗。31.對詩的三四句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span>A.我心中已經厭煩了客居南方的各種愁苦,想北歸不得,鴻雁你怎么還要從北方飛來呢?B.我已經厭倦了南方的人情,感到很困苦,想北歸不得,鴻雁你是從北方哪里飛來的呢?32.詩人用鴻雁從北方飛來與自己北歸不得形成強烈對比,把內心情感融入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之中,抒發(fā)自己__________________之情。33.因為一個援助項目,王小明的爸爸來到非洲工作,一到過節(jié)的時候,他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念祖國和親人,每當這時就會吟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詩。【答案】29.異鄉(xiāng)     怎么    30.重陽;望鄉(xiāng) 送客    31.A    32.濃濃的思鄉(xiāng)    33.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五)課外閱讀我能行。天凈沙·秋【元】白樸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34.這首元曲的曲牌名是______,題目是                      。35.下列詩句與本曲描寫的季節(jié)相同的一項是(  )A.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B.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C.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D.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36.本曲前后兩組景物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它們分別是______、________。37.對這首元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span>A.開頭兩句以“孤村”領起,渲染秋日黃昏的冷寂,表現秋的荒涼、蕭瑟,表達了詩人落寞、憂愁的心情。B.青、綠、白、紅、黃五色,多層次地描繪出秋日美麗的景象,使整個畫面充滿了詩意。C.“一點飛鴻影下”,描寫“雁影”是為了以靜襯動,賦予秋日生機之感,造成曲子情感由悲到喜的轉變。D.“青山綠水”是廣大的圖景,“白草紅葉黃花”是細微的圖景,這樣交錯寫使原本寂寞、蕭瑟的秋景變得多姿多彩。【答案】34.天凈沙        35.C    36.蕭索低沉     明朗絢麗    37.C (六)課外閱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38.首句用“______”和兩個“______”字組合在一句詩里,大大加深了詩人的主觀感受。渲染出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______”字用得極妙,是聯系上下兩句情緒之間的關鍵。40.“______”以下全是想象,猜想重陽佳節(jié)到來的時候,親人們也一定同往年一樣登高飲酒。這樣緊扣了詩題中的“______”字,也點明了第二句中提到的“_______”的具體內容了。41.有人評價“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兩句詩在全詩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對這一評價請簡要闡述你的體會。   【答案】38.獨         在異鄉(xiāng)作客的生疏不適的孤獨感    39.倍    40.遙知         佳節(jié)    41.示例1:這兩句詩挑選出重陽登高和茱萸插頭兩個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詩的直抒胸臆,顯得深沉含蓄。示例2:本為詩人思念兄弟,卻以“遙知”二句翻轉一面,化出幻覺,寫家鄉(xiāng)的兄弟為失落詩人而遺憾不已。 (七)延伸閱讀。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①紅軒刺史家。獨繞回廊②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③。【注釋】①砌:臺階。②回廊:回旋的走廊。③看花:賞花。 42.解釋下列詞語。(1)朧月:______________(2)獨:________________43.判斷對錯,對的打“√”,錯的打“×”。(1)這首詩描寫的是清明節(jié)夜晚的景色。(     )(2)“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清明節(jié)的夜晚清風習習,月色朦朧,有青石的臺階、紅色的欄桿,這里是刺史的府宅。(     )(3)作者在這美麗的夜晚唱歌跳舞,聽音樂,賞桂花,心情特別愉悅。(     )4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案】42.朦朧的月亮。     獨自。    43.√         ×    4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美景的喜愛之情以及詩人的閑適之情。 (八)上元夜崔液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45.解釋詞語。莫:_____    徹:____________聞:_____    閑:____________46.古詩所描寫的節(jié)日是(  A.除夕夜 B.中秋節(jié) C.元宵節(jié) D.端午節(jié)47.詩中表現之夜游人希望盡興游玩的心理的詞語是__________。48.詩中的兩個問句在表達上有什么作用?   49.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古詩的后兩句所呈現的情景。   【答案】45.不要     整,通         悠閑    46.C    47.且莫催    48.連用兩個問句, 不僅將因景色迷人,令人不得不前往的意思表達得傳神,而且給人以無限回味的余地。    49.元宵夜,沒有哪一家人看見月亮還能在家閑坐,沒有哪一處地方沒有賞燈的人群;到處是燈火閃爍,到處是賞燈的人流。 (九)中秋月蘇軾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50.解釋詞語:銀漢:___________玉盤:___________51.對詩句的賞析有誤的一組是(  )。A.第一句沒有寫月光,而是寫“暮云”。B.第二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C.這首詞從月色的美好寫到“人月圓”的愉快,又從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D.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與親人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傷與感慨。52.翻譯詩句。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53.寫一首你知道的描寫中秋的古詩吧。   【答案】50.銀河     月亮    51.A    52.我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云所掩, 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到何處觀賞 月亮呢?    53.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本課綜合與測試

版本: 人教部編版

年級: 六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 同課精品
  • 所屬專輯17份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 0

    資料籃

  • 在線客服

    官方
    微信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 官方微信

    官方
    微信

    關注“教習網”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 免費福利

    免費福利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