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目標:準確地背誦詞作,通過揣摩語言理解詞人表達的悲情。學習本文中對比、虛實結(jié)合、用典等寫作手法。體會詞中的“黍離之悲”,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
姜夔(約1155—約1221),字堯章,自號 ,饒州鄱陽(今屬江西)人, (朝代)文學家、音樂家。一生屢試不中,布衣終生。他詩詞俱工,詞尤負盛名。詞風 。詞多為記游、 、感嘆身世飄零之作,也有寄寓 之作。姜夔喜歡自創(chuàng)新曲,本篇《揚州慢》即其自度曲之一。主要作品:《白石道人詩集》。
他被譽為“ ”“ ”
《揚州慢》的詞牌和標題是統(tǒng)一的,寫的是揚州戰(zhàn)后的景象,又是慢詞,故稱揚州慢。
慢詞是依據(jù)曲調(diào)舒緩的慢曲填寫的詞,重抒情,一般都比較長。但與長調(diào)有別,長調(diào)單指字數(shù)(習慣上58字以內(nèi)為小令,59—90為中調(diào),91字以上為長調(diào))。《揚州慢》共98個字,是一首長調(diào),也是一首慢詞。
淳熙丙申至日,余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思考:小序交代了哪些內(nèi)容,作用?序中表明本詞情感基調(diào)的是哪個字?
任務(wù)一、誦讀詩歌 解讀小序
為全詞奠定“黍離”之悲的感情基調(diào)。
小序交待了詞作的時間,及眼前所見所聞?chuàng)P州景色,寫作的緣由,他人的評價。
對國家殘破,今不如昔的哀嘆,也指國破家亡之痛。
任務(wù)二 賞析品讀 感受黍離之悲
請你找出文中(含詩前小序)的情感字眼?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春風十里二十四橋玉人吹簫橋邊紅藥
薺麥青青廢池喬木清角吹寒二十四橋冷月無聲橋邊紅藥
任務(wù)二 賞析品讀,受黍離之悲
活動1:“寒、冷、驚”由何而來?
活動2: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感情?
1.對揚州,悲痛今日的荒涼,追憶往日的繁華。2.對金人,痛恨3.對統(tǒng)治者,警醒與不滿。4.對百姓,歷經(jīng)戰(zhàn)亂之苦的同情。
1、除了對比手法之外,詞中還用了哪些手法來寫?(要求:越多越好,每一個句號,至少有一種手法)
擬人、借代、對偶化用詩句(用典)移情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
前兩句突出對名都的仰慕、神往,在筆法上是虛寫反襯,以昔之繁華令人神往反襯下文今日揚州的破敗荒涼。
兩句八字,運用對偶、引用(暗引)修辭,概述揚州地理、歷史、名勝,說明揚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自古繁華無比,這是詞人的追憶,也勾起了人們對昔日名都繁盛的追憶,這八字又是下文“解鞍少駐初程”的原因。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以虛景反襯實景(虛實結(jié)合),城池荒蕪、人煙稀少、屋宇傾頹的凄涼情景不言自明,恰似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按猴L十里”,化用杜牧詩意(用典),使讀者聯(lián)想當年揚州樓閣參差、珠簾掩映的十里長街盛況,反照今日的衰敗景象。
借代、引用、對比、虛實結(jié)合,寫入城所見,前句點盛,后句點衰?!按猴L十里”指代昔日揚州繁華的街道,化用杜牧詩句寫昔盛,呼應(yīng)開頭兩句,并與“盡薺麥青青”構(gòu)成鮮明對比;“盡薺麥青青”既與序中“薺麥彌望”呼應(yīng),又扣應(yīng)下文“空城”二字,寫盡了劫后揚州荒涼、冷落。
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自胡馬(借代)窺江去后”交代“薺麥青青”景象由戰(zhàn)火所致。以至于連園林荒廢、草木荒蕪之景都似在傾訴厭戰(zhàn)之情。 作者巧用移情手法,將廢池、喬木人格化,連“廢池喬木”都“猶厭言兵”,不難讓人想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庇兄星榈娜嗣駥@戰(zhàn)爭的痛恨與詛咒,自然千百倍于“廢池喬木”。 這樣寫,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對侵略戰(zhàn)爭的極端痛恨,對揚州人民的同情和感時傷世的情懷。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漸”字表明詩人佇立時間之久。“清”渲染了凄清的氣氛。 暮氣蒼茫,凄清的戍角在寒氣中吹著,凄慘、冷落的氣氛籠罩著劫后的空城。
哪兩字運用極妙,請簡要賞析。
由視覺描寫轉(zhuǎn)入聽覺描寫,以黃昏清角吹寒(通感——觸覺寫聽覺)打破了空城的死寂,進一步渲染了凄清沉寂、悲涼的氛圍,再用“空城”極寫揚州慘遭破壞的現(xiàn)狀,作者巧妙地寓情于景,在交融的情與景中飽含著對外敵入侵的控訴,對南宋偏安的不滿,也展示出對國運多艱的沉痛悲涼之感。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作者通過想象,設(shè)想百年前窮極一生眷戀揚州的才子杜牧如果親臨當下,眼見如今揚州的景象,會是什么反應(yīng)。
“重到須驚”是杜牧的真實心理活動;“難賦深情”是杜牧最無力的舉止反應(yīng)。作者借此來側(cè)面襯托揚州的荒涼,深化了揚州衰敗所帶來的哀傷之感。形成古今同悲的意境。
作者通過想象虛寫,看似只寫杜郎,實則亦有以此自況之意,相比于直抒胸臆,感時傷亂,更為含蓄有致。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這里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這兩句詞運用什么表現(xiàn)手法? ①以景結(jié)情,言有盡而意無窮,給讀者留下深沉的思考和回味。 ②以樂景寫哀情?;ㄩ_依舊,人事已非,名都已成空城,更何況國難未息,還有誰來欣賞采摘呢? 詩人借此曲折地表現(xiàn)出劫后揚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景,以及自己感時傷亂的情懷,把傷今懷古之情推向高潮。
總結(jié): 本詞屬于懷古詠史類中的游覽古跡古都部分,往往是有感于該地古今變化,引發(fā)出對時局、國家或?qū)蕠墓缠Q,用對比反襯或虛實結(jié)合等手法,表達懷古傷今、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以及對統(tǒng)治者的不滿,時局國家的擔憂之情。
特色:對比鮮明虛實相生,化用詩句,情景交融
1.?《揚州慢》中,點明歷史上的揚州是人們向往的佳地的詩句是: , 。 2.《揚州慢》中虛寫揚州十里長街繁華景況的詩句是,實寫現(xiàn)在揚州的凄涼情形的詩句是“ , ”。?3.《揚州慢》中用擬人手法形容戰(zhàn)亂殘酷和破壞之深重并從側(cè)面反映了人們對戰(zhàn)亂的痛心疾首的詩句是“ , , ”?4.姜夔《揚州慢》中,詩人借景抒情,渲染揚州城經(jīng)過戰(zhàn)爭的破壞后,變得凄涼、衰敗、空寂的句子:“ , , ”。5.《揚州慢》的“ , , ”三句,作者從聽覺和觸覺兩個角度把角聲的凄涼和天氣的寒冷聯(lián)系在一起,突出人為的感情色彩。
過春風十里, 盡薺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 猶厭言兵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漸黃昏 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6.《揚州慢》中,“ , , ”詩句指出杜牧是個俊才情種,但當他面對眼前的凋殘破敗景象,他必不能寫出昔日的款款深情來。7.在姜夔的《揚州慢》中“ , , ”兩句用假設(shè)的手法寫到,曾經(jīng)在揚州留下很多不朽詩篇的杜牧若再重游故地,也必定會為今日的揚州城感到吃驚和痛心。?8.在姜夔的《揚州慢》中“ , , ”三句寫當日落黃昏之時,悠然而起的清角之聲,打破了黃昏的沉寂,這是用音響來襯托寂靜更增蕭條的意緒。9.在《揚州慢》中,“ , ”是詞人主觀感受的聯(lián)想、遷移,是移人情于物象的結(jié)果,增強了詞的藝術(shù)感染力。10.在《揚州慢》中, , ,以樂景寫哀情,花開依舊,人事已非,曲折表現(xiàn)傷今懷古之情。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杜郎俊賞,算而今 重到須驚
念橋邊紅藥 年年開為誰生
烏衣巷 (唐)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人月圓 (金)吳激① 南朝千古傷心事,猶唱后庭花。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誰家? 恍然一夢,仙肌勝雪,宮髻堆鴉。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注]①北宋亡后,吳激被迫仕金。在一宴席上,偶遇流落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1)這兩篇作品均通過 意象,表達了 之感。(2)請簡要賞析這兩篇作品在表現(xiàn)手法上的不同。
①劉詩借燕子暗示烏衣巷昔日的繁華,而今卻野草叢生,荒涼殘照。今昔對比,寓情于景。②吳詞巧妙地引用前人詞句典故,使之與己詞渾然一體,又使其借故出新,另有深意。
這是一份語文選擇性必修 下冊4.2 *揚州慢(淮左名都)圖文ppt課件,共2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因“空”而“驚”,自胡馬窺江去后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4.2 *揚州慢(淮左名都)評課ppt課件,共3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紹,何謂黍離之悲,詩詞大意,旨為悲旨黍離之悲,情為悲情予懷愴然,空城名都,全詞主旨,對比升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4.2 *揚州慢(淮左名都)教課課件ppt,共1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姜夔及其詞,《揚州慢》姜夔,破敗荒涼,繁華熱鬧,廢池喬木猶厭言兵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