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相同的物體來測量》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單元從兒童的視角來進行比較和測量,學生在此過程中領會尺子這種標準測量工具的誕生由來。本課之前,學生已親歷使用非標準的測量單位(拃)以及不同的標準物(回形針、橡皮、小棒、小立方體)來測量物體。作為本單元的第五課,本課的教學目的在于引導學生使用統(tǒng)一的標準單位小立方體進行測量,體會使用統(tǒng)一標準單位帶來的公平與方便。具體授課從認知沖突和相互研討中引導學生回答三個問題:①選用相同物體測量有什么好處?②為什么最好選擇小立方體作為標準物?③怎樣能用小立方體測量得又方便又快速又準確?解決此三個問題可以有效地鞏固前面所學知識,也能為下一課《做一個測量紙帶》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情分析】第四課《用不同的物體測量》中學生已掌握了本課應具備的實驗探究能力,如確定物體的起點和終點、用于測量的物體要首尾相接、記錄結果的方法等。因此本課可以將操作步驟的注意事項大致提及,重點放在如何組裝10個一組的小立方體組、如何使用這個新工具。一年級學生探究熱情高,但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因此應將教學內(nèi)容模塊化,帶領學生經(jīng)歷豐富的感性認識。在研討環(huán)節(jié),更應該注意對全體學生的調(diào)控,保證他們能夠真正地了解他人想法、表達自己見解。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①用相同標準單位來測量能產(chǎn)生更為一致和可比較的結果。②小立方體可以組合成較長的工具,測量長的物體時便于測量和計數(shù),也更準確。 ?        科學探究目標①學習預測事物的長度。②使用標準工具進行長度的測量。③運用十進制記錄測量結果。 ?        科學態(tài)度目標①逐步適應使用多種測量工具和測量單位。②樂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能主動參與合作學習活動。③主動關注他人的測量結果,并有分析結果的意識。 ?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①體驗統(tǒng)一計量單位給生產(chǎn)、生活帶來的便利。認識到人們總是在解決問題中不斷地完善和改進工具,從而拓展和增強了人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重點:認識到用同一物體作為標準單位來測量時,結果才具有可比性。難點:小立方體組這種新工具的使用。 【教學過程】一、聚焦:確定相同的標準物測量結果間才可以比較1、出示用四個小組用不同標準物測量的結果示意圖。?        教師提問:比一比,哪一組測量的物體最長??        學生思考:能否從數(shù)據(jù)中直接判斷哪個最長?不同的標準物測量的數(shù)據(jù)間能否直接進行比較?2、明確四組同學測量的其實是同一物體,但卻得出了不同結果。?        教師總結:提煉學生觀點,確定相同的標準物測量結果間才可以比較。設計意圖:用已親歷過的探索結果拋出新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用不同標準物測量的結果比較,進而順利地引出課題《用相同的物體來比較》。 二、探索1、選擇最合適的標準物。出示已使用過的四種標準物圖片。?        學生活動:結合使用經(jīng)歷,分析各類物體的優(yōu)缺點,及自己的選擇。?        教師活動:結合同學發(fā)言,總結各標準物優(yōu)缺點,肯定學生想法,確定只要統(tǒng)一標準物即能比較的理念。回形針:造型獨特,五顏六色很漂亮。但容易變形,難首尾相接,測量長物體時需要個數(shù)較多。小棒:便于測量長的物體,但得到的結果不精確,擺放時容易受到環(huán)境干擾。橡皮:厚實、便于擺放,可以測量長的物體,但得到的結果不精確。小立方體:每邊一樣長,便于使用,比較小,測量較短物體時誤差小。但測量較長物體時速度慢,耗時長。設計意圖:讓學生結合使用經(jīng)歷,表達出使用不同標準物的感受,并通過討論選擇最合適的標準物。學生的選擇各有各的理由,在肯定學生想法的同時,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能夠更快、更方便,選擇更合適的工具。這其中暗含著人類使用工具、選擇工具的發(fā)展史,同時順利地引向制作小立方體的活動。 2、制作小立方體組?         教師提問:四類物體各有優(yōu)缺點,怎么樣能綜合橡皮和小立方體的優(yōu)點呢?預設:將更多的小立方體組合在一起,讓它變長。?         微課指導:用新工具制作小立方體組。10個一組,首尾相接,不留縫隙。?         學生活動:嘗試搭建3組小立方體組。?         教師活動:巡視,適時提供針對性指導。設計意圖:優(yōu)化單個小立方體這種標準物在使用時的局限,利用微課更直接生動地呈現(xiàn)制作步驟。 3、利用小立方體組測量課桌的長度和高度(注意:為了便于研討,要選擇高度、長度一致的課桌)設計意圖:課桌是學生擁有的物品,且它長度適中,適合用小立方體組來測量。?         微課指導:測量方法及注意事項。?        測量前,要預測。一拃大概是幾個小立方體?課桌長幾拃?課桌又長約多少個小立方體呢?設計意圖:測量前,大概的預測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測量,但大部分同學會把預測當成隨便猜,因此預測這個環(huán)節(jié)也對學生進行細致的指導。?        測量時,從起點到終點,貼著邊緣,首尾相接,擺成直線,測量三次,記錄結果。?         學生活動:用組裝好的小立方體組分別測量課桌的長度和高度,并記錄。?         教師活動:巡視,適時提供針對性指導。?         教師提問:如果小立方體組不夠,怎么樣來測量更高的課桌呢?預設:可以剪一條和桌子高度相同的紙帶來測量。 設計意圖:為做一條測量紙帶測量彎曲的物體長度埋下伏筆。 三、研討將各組數(shù)據(jù)匯總于黑板上。?        學生活動:①找出其中的可疑數(shù)據(jù)并分析原因;②分析用小立方體組測量有什么好處。?        教師活動:適時引導學生分析原因、總結規(guī)律。設計意圖:增強學生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的能力,同時也引導同學之間相互傾聽、討論。 四、拓展?        引導學生課后用小立方體組測量更多的常見物體(如家里的沙發(fā)、床等),并進行比較。?        教師提問:如果想要測量水桶一周的長度,又該怎么辦?設計意圖:一方面鞏固學生本課所學的知識和動手能力,另一方面對下一課《做一個測量紙帶》做出鋪墊和指示。 【板書設計】      【學生記錄單設計】 

相關教案

科學一年級上冊5.用相同的物體來測量教案:

這是一份科學一年級上冊5.用相同的物體來測量教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學情分析,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科學四年級下冊5.里面是怎樣連接的一等獎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科學四年級下冊5.里面是怎樣連接的一等獎教學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簡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科學5.用相同的物體來測量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科學5.用相同的物體來測量教學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用“拃”測量桌子的長度,用相同的工具測量,信息交流,解決問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科學教科版 (2017)5.用相同的物體來測量教案設計

科學教科版 (2017)5.用相同的物體來測量教案設計

教科版 (2017)一年級上冊5.用相同的物體來測量教案

教科版 (2017)一年級上冊5.用相同的物體來測量教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一年級上冊3.觀察葉教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一年級上冊3.觀察葉教案

教科版 (2017)一年級上冊5.用相同的物體來測量表格教案設計

教科版 (2017)一年級上冊5.用相同的物體來測量表格教案設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一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5. 用相同的物體來測量

版本: 教科版 (2017)

年級: 一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