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通過實驗探究,認識到支點的重要作用。
知道杠桿的主要特征。
認識到很多工具都是杠桿。
科學探究
能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杠桿的特點。
能通過分析判斷,找到杠桿類工具上三個重要的點。
科學態(tài)度
體會杠桿類工具的應用非常廣。
體會杠桿雖然簡單,但卻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幫助。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科學探究得出杠桿使用原理。
【教學難點】使用杠桿,找到動力點、支點和阻力點。
【教學過程】
一、活動指引
生活情境:餅干罐蓋子很難徒手打開,需要借助工具。
產(chǎn)生問題:怎樣打開罐子?
驅動任務:找合適的工具,用正確的方法打開罐蓋。
二、活動1 打開罐蓋的小撬棒
1.情境引入:這個罐子蓋得那么緊,用手打不開,有什么工具可能用來幫忙呢?
2.學生討論:選擇工具和材料。
3.小組匯報:小鐵棒、小釘子、螺絲刀等。
4.動手操作。
要求學生仔細觀察開蓋的過程,并畫出使用工具開蓋過程中手用力和蓋子受力的示意圖,然后根據(jù)示意圖進行小鐵棒的受力分析。
5.引導學生思考:罐子凸起的邊緣在開蓋的過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三、活動2 罐沿的作用
1.模擬實驗。
(1)用書本代替罐蓋,用鉛筆代替打開罐蓋的工具,再橡皮塊代替凸起的罐沿。
(2)按照撬起罐沿的方法,分別在有橡皮塊和沒有橡皮塊兩組的情況下嘗試撬起書本,看是否能把重物撬起來。
(3)根據(jù)實驗結果,討論罐沿的作用。
2.結合有關杠桿介紹的圖文,幫助學生建構關于杠桿的科學概念。
三個重要的點:動力點、阻力點、支點
3.思考:撬開罐蓋的小鐵棒,它的動力點、阻力點和支點分別在哪里?
四、活動3 認識杠桿類工具
1.許多常用工具、機械在工作時具有杠桿的特征,都可以看作是杠桿類工具。杠桿都是直的嗎?
2.以剪刀、羊角錘作為例子說明杠桿類工具不一定都是直的硬棒的形狀。
3.仔細觀察課本圖中幾種杠桿類工具、機械,嘗試分辨出它們的動力點、阻力點和支點的位置。
4.思考:杠桿類工具能幫助我們完成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這是一份科學六年級上冊(新版)32 光與生活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能力培養(yǎng)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科學知識目標,科學,板書設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粵教粵科版六年級上冊(新版)第4單元 光31 光的顏色教學設計,共2頁。
這是一份2021學年29 設計與制作:潛望鏡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教學準備,教學活動,展示自己制作的潛望鏡,說一說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潛望鏡,課后總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