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知識目標
1.通過實踐交流知道潛望鏡的工作原理,知道光在潛望鏡中的傳播路線。
2.本課探究所具備的知識能力基礎:光的反射
(二)探究目標
1.認識平面鏡反光性質會制作簡易潛望鏡。
2.運用潛望鏡基本原理,設計出創(chuàng)意潛望鏡。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積極參與探究活動,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產(chǎn)生研究、探討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潛望鏡的工作原理,光在潛望鏡中的傳播路線。(反射)
難點:制作簡易潛望鏡。
三、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直尺、鉛筆、油筆
教師準備:自制潛望鏡、平面鏡片(2個)、膠帶、卡紙、剪刀
四、教學活動
教學設計思路
1、游戲引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2、同伴互助。學生動手拆潛望鏡、師生探討、發(fā)現(xiàn)潛望鏡的秘密。
3、拓展延伸,制作潛望鏡。
一、游戲導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哪幾個同學來前邊做?
游戲規(guī)則是這樣的:這幾個同學都蹲到桌下,都不能站起來,能不能看到桌上或老師手中的東西?怎樣才能看到?
你們有沒有想到使用什么儀器來看呢?
老師這里有自制的潛望鏡,能不能看到呢?
潛望鏡里面有什么的秘密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塊來學習《制作潛望鏡》,出示課題《制作潛望鏡》。
【設計意圖:新課伊始,設計了游戲就是讓學生想辦法看到高處的物體,認識潛望鏡的作用,容易引起學生動腦研究問題的欲望?!?br> 學生做游戲 用潛望鏡看
二、提出問題,猜想潛望鏡的內部結構
(出示自制潛望鏡)研究自制潛望鏡內部的情況
同學們看了之后,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呢?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問題:
潛望鏡里面有什么?
潛望鏡有什么作用?
怎樣制作潛望鏡?
……
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問題下面我們一一進行研究
【設計意圖:自制潛望鏡是學生比較熟悉的,更容易激起學生探究問題的欲望,啟發(fā)起學生探究潛望鏡秘密的興趣?!?br>潛望鏡里面有什么呢?
既然有鏡子,有幾片,為什么?
有的認為有兩片,有的認為有三片或更多,那請大家想一想,潛望鏡要從低處看到高處的物體,至少要有幾片鏡子?
這兩片該怎么放?
【讓學生說出潛望鏡的猜想結構圖,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并激發(fā)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br>三、探究潛望鏡的結構和原理,驗證猜想
同學們對潛望鏡的內部結構進行了猜想,但是我們進行科學研究,僅僅靠猜想是不行的,潛望鏡的內部結構到底是什么樣的呢?你們想不想知道?
(拿出自制潛望鏡)每個小組發(fā)給一個,每個小組按教師的提示做,好嗎?
出示溫馨提示:
1、小組同學先玩一玩,蹲在桌下看桌上的東西的游戲。
2、然后打開看看里面的結構,并在小組內交流,并與我們剛才的猜想比較一下,是不是一樣?
3、最后,試著改變鏡子的角度,看一看,還能看到高處的物體嗎?
4、小組長隨時做好記錄。
【說潛望鏡的內部結構圖,是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潛望鏡的內部構造,并與自己的猜想相對比,進一步深化對潛望鏡的認識,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目的?!?br>剛才同學們研究得非常認真,哪個同學上來展示一下你們小組最有價值的發(fā)現(xiàn)?
(學生拿著自己小組的記錄表到實物投影前邊展示邊介紹。)
正如同學們發(fā)現(xiàn)的一樣,潛望鏡的內部有兩塊和水平方向成45度角的平面鏡。
人為什么從低處看到高處物體呢?
【教學中要給學生時間進行表達與交流,交流相互的發(fā)現(xiàn),達成共識,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理解】
四、制作自己的潛望鏡,拓展延伸
我們知道了潛望鏡的秘密,那你想不想親手制作一個潛望鏡嗎?
教師講解制作過程,并引導學生進行制作。
五、展示自己制作的潛望鏡
六、說一說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潛望鏡
七、課后總結
同學們,你們本節(jié)課有哪些收獲?
【設計意圖:培養(yǎng)了學生提問題意識和反思意識?!?br>
這是一份粵教粵科版 (2017)三年級上冊22 設計與制作:自制“小噴泉”教案設計,共2頁。
這是一份粵教粵科版 (2017)三年級上冊第4單元 熱與溫度22 設計與制作:自制“小噴泉”教學設計及反思,共4頁。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粵教粵科版 (2017)六年級上冊4 設計與制作:潛望鏡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