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書第28~30頁例1、“試一試”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認識質量單位千克,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建立1千克的質量觀念。
2.結合實際問題,初步掌握用盤秤稱物體質量的方法,并在此過程中不斷豐富對一些常見物體輕重的感知,初步培養(yǎng)對物體實際輕重的判斷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的概念。
難點:指導學生看秤面讀數(shù),了解常用計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認識千克
1.感知物體的輕重。
出示一袋紅棗和一袋膨化食品,提問:你見過這兩種食品嗎?這兩袋食品,哪袋重一些?追問:你是怎樣知道它們哪袋重、哪袋輕的呢?
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并相機明確:掂一掂、稱一稱。
提問:這兩種方法,哪一種更簡便一些?
讓學生在小組內輪流用手掂一掂這兩袋食品,并說一說哪一袋重,哪一袋輕。
2.認識常見的秤。
談話:剛才有同學還想到用秤稱一稱的方法。通過這種方法不僅可以知道這兩袋食品哪袋輕、哪袋重,還能知道每一袋食品究竟有多重。
提問:你在生活中見過哪些秤?學生交流的同時,出示第30頁“你知道嗎”中秤的實物或圖片,并追問:你是在哪里見過這種秤的?它通常用來稱什么?
如果有些生活中常見的秤學生沒有說到,教師可補充說明。
3.認識千克。
提問:稱這兩袋食品各有多重,我們該用什么秤呢?
出示以千克為單位的盤秤,并指著秤面上的“kg”介紹:稱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單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追問:除了這里標注的“kg”,你在秤面上還看到了什么?
明確:秤面上標有刻度,有些刻度旁邊還標有相應的數(shù)。
演示稱一袋紅棗的過程,讓學生觀察物品放上托盤之前和之后,秤面上指針所在的位置是怎樣變化的,并思考從這種變化中能知道什么。
小結:指針指著刻度1,表示這袋紅棗重1千克。
讓學生再輪流用手掂一掂這袋紅棗,體會1千克有多重。
提問:你還能在秤面上找到2千克、3千克、4千克和5千克的刻度嗎?
追問:如果在盤秤的托盤上放2袋這樣的紅棗,指針會指向幾?是幾千克?如果放4袋或5袋紅棗呢?
4.活動中加深體驗。
提出要求:小組合作,先稱出1千克大米,再把稱出的大米裝在袋子里,大家輪流拎一拎。學生活動后,提問:你感覺1千克重不重?你能說出一種比1千克重的物品嗎?比1千克輕的物品呢?估計一下,1本數(shù)學書是比1千克重還是比1千克輕?幾本數(shù)學書大約重1千克?
學生交流后提出要求:選幾本數(shù)學書放在秤上稱一稱,看看誰估計得比較準確。
5.指導完成“試一試”。
提出要求:把你的書包拎一拎,估計大約重幾千克。
進一步要求:稱一稱你的書包,看看估計得怎么樣。
學生交流后引導:如果要使你的書包的重接近2千克,可以怎樣做?
再次要求:小組合作,想辦法使每個書包的重都是大約2千克。
二、應用拓展,豐富體驗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一袋鹽水鴨和一袋大米,提問:從它們的包裝上,你能看出它們各有多重嗎?
追問:你知道什么是凈含量嗎?(如果沒有學生知道,教師作具體介紹)
設疑:這袋大米標明的凈含量是“5kg”,如果把這袋大米放在秤上稱一稱,是不是正好5千克呢?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題中的兩幅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中能知道些什么。
介紹:這里標注的載重多少千克,通常叫作載質量。汽車、輪船、飛機以及一些運輸工具都有載質量的規(guī)定,裝載的人或貨物的質量在規(guī)定的載質量之內,才是安全的。
啟發(fā):想一想,以1袋5千克的大米作標準,多少袋這樣的大米重1000千克?多少袋這樣的大米重2000千克?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觀察三幅圖中的秤面,說說每種瓜各重幾千克,是怎樣看出來的。
提問:一個西瓜的質量為什么要說成“大約4千克”?用這個盤秤最多能稱出幾千克的物品?用稱南瓜的盤秤呢?
小結:生活中,稱一些物品有多少千克時,常常不能得到整千克的結果。稱出的結果不是整千克時,可以看它接近幾千克,接近幾千克就是大約幾千克。
三、課外實踐活動
課后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要提醒學生認真作好記錄,并可用數(shù)學日記的形式寫下自己在活動中的體會。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們有哪些收獲?(認識了千克,學會用秤稱物體質量)
【板書設計】
認識千克
物體的輕重掂一掂稱一稱
千克(kg)公斤
【教學反思】
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1千克這一概念的建立難度較大,因為我們平時較少關注質量單位。但學生在認識上也并非是一張白紙,本課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科書,創(chuàng)設了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猜想、操作、交流等活動認識質量單位千克。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運用掂一掂、稱一稱、拎一拎等活動,體會1千克的質量,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探究,學會與人交流合作。我們的課堂還需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發(fā)揮想象,用學生自己的眼光去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建立1千克的概念。
這是一份蘇教版二 千克和克認識千克優(yōu)秀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數(shù)學蘇教版三年級上冊認識千克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初學適異,研學導異,拓學展異,課堂作業(y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數(shù)學認識千克第1課時教案,共4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