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了解作者、解題。


誦讀課文,理解全文的大意,概括每段內(nèi)容。


3.積累基礎知識。


4.分析作者描寫音樂的高超技巧;


5.感受“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悲劇美。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知識導學


1.唐朝宣宗皇帝李忱為一位詩人寫了首悼亡詩:“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這位詩人就是白居易。


2.白居易,中唐著名_______詩人,字______,晚年號________。青年時家境貧困,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的接觸和了解。二十九歲中進士,官至左拾遺(諫官)。有“兼濟天下”的理想,屢次上書針砭時弊。寫下了《新樂府》、《秦中吟》為代表的“諷喻詩”,反映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他是繼杜甫之后又一個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后被貶為江州司馬。著有《________》七十一卷,今存書近三千首。在文學上白居易主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強調(diào)和繼承我國古典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反對"嘲風月,弄花草"而別無寄托的作品,是______的倡導者,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杜眯小肥俏覈膶W史上著名的長篇敘事詩,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3.關于歌、行、引:《琵琶行》原作《琵琶引》,“行”是樂曲的意思。白居易還有《長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種形式,后成為古代詩歌的一種______。三者的名稱雖不同,其實并無嚴格區(qū)別。其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都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富于變化。


二、預習檢測


1.下列詞語中粗體字的讀音正確的一組( )


A.湓浦口(pén)憔悴(jiā)六玄(y?。?br/>

B.錚錚然(zhēng)賈人(jiǎ)荻花(dí)


C.蝦蟆陵(há)嘈雜(cá)鈿頭(diàn)


D.江浸月(jīn)嘔?。▂?。┏斑睿▃h?。?br/>

2.下列詞語的書寫,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曲罷憫然鈿頭銀篦連篇累牘杜鵑啼血


B.轉徒江湖幽愁暗恨扣人心弦豪言壯語


C.輕攏慢捻天崖海角幽咽泉流汗流浹背


D.東船西舫恬然自安翻復無常春寒料峭


3.對下列句子中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使快彈數(shù)曲快:趕快


B.老大嫁作商人婦老大:排行第一


C.去來江口守空船去來:離去回來


D.弦弦掩抑聲聲思掩抑:低沉抑郁


4.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鐵騎突出刀槍鳴


B.門前冷落鞍馬稀


C.整頓衣裳起斂容


D.凄凄不似向前聲


三、預習思考


1.《琵琶行》是一首敘事詩,敘了什么事?


2.小序有什么作用?


3.讀詩,找出詩歌中和序呼應的地方。


“明年秋……錚錚然有京都聲”照應第( )段


“問其人……轉徙于江湖間”照應第( )段


“予出官二年……命曰琵琶行”照應第( )段


4.分別用一句話概括各節(jié)詩的內(nèi)容。


答案:


一、知識導學


1.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2.現(xiàn)實主義樂天香山居士 《白氏長慶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新樂府運動


3.體裁;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


二、預習檢測


1.C(A.“憔”應讀為“qiá”。B.“賈”應讀為“gǔ”。D.“浸”應讀為“jìn”。)2.A(B.“徒”應為“徙”。C.“崖”應為“涯”。D.“翻”應為“反”。)


3.D(A.暢快。B.老大:年紀大了。C.去來:去了以后。)4.B(A.突出:突然爆發(fā)出。C.整理。D.以前。)


三、預習思考


1.詩人謫居江州,月夜送客江邊,巧遇琵琶女之事。


2.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經(jīng)過;概述琵琶女的身世;點明寫作動機;奠定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凄切傷懷。


3.A.“明年秋…錚錚然有京都聲”→第一段


B.“問其人…轉徙于江湖間”→第二、三段


C.“予出官二年…是夕始覺有遷謫意”→第四段


4.江頭送客思管弦;江上聆聽琵琶曲;傾聽歌女苦身世;同病相憐傷遷謫;重聞琵琶濕青衫


第二課時


一、問題導學


1.閱讀詩序思考:白居易寫作琵琶行的背景原因是什么?


2.通過敘事塑造了哪幾個人物形象?他們有什么共同點?(用詩中句子回答)


3.“淪落”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提示:(1)讀序與第三節(jié)相關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與心境。


(2)讀注釋③、序、第一節(jié)與第四節(jié)相關部分,了解詩人的遭遇與心境。


4.“相逢何必曾相識”,是什么使素不相識、萍水相逢的詩人和琵琶女聯(lián)系在一起?


5.音樂是溝通詩人與琵琶女情感的橋梁,全詩寫音樂寫了幾個回合?


6.是什么樣的琵琶聲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提示:找出描寫音樂的詩句,分析音樂的特征及描寫音樂的手法。


二、合作探究


1.《琵琶行》是一首敘事詩,敘了什么事?


詩人謫居江州,月夜送客江邊,巧遇琵琶女之事。


2.通過敘事塑造了哪幾個人物形象?共同點?


琵琶女和詩人自己?!巴翘煅臏S落人”。


3.“淪落”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引導學生用原詩文回答,齊讀相關詩句,感受“淪落”之情)


(1)讀序與第三節(jié)相關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與心境。


當年:艷蓋群芳,藝壓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歡笑;


而今:年老色衰,門前冷落,委身商人,獨守空船。


京倡商婦怨


(2)讀注釋②、序、第一節(jié)與第四節(jié)相關部分,了解詩人的遭遇與心境。


當年:詩酒流連,絲竹不絕,高朋滿座,其樂融融;


而今:謫居臥病,有酒無樂,送客慘別,其情凄凄。


京官謫官恨


4.“相逢何必曾相識”,是什么使素不相識、萍水相逢的詩人和琵琶女聯(lián)系在一起?


音樂(琵琶聲)。


一個獨守空船,借樂訴怨;一個送客江頭,有酒無樂。一個善彈,一個善聽,演繹出一出千古傳誦的知音故事。這正如潯陽樓楹聯(lián)所言:


楓葉四弦秋,棖(chéng,觸動)觸天涯遷謫恨;


潯陽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別離情。


5.音樂是溝通詩人與琵琶女情感的橋梁,全詩寫音樂寫了幾個回合?


三個回合:一聞琵琶(第一節(jié))邀相見,再聞琵琶(第二節(jié))訴淪落,三聞琵琶(第五段)青衫濕。


6.是什么樣的琵琶聲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1)一聞琵琶是什么樣的聲音,不知道,但可以從兩人當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調(diào):悲涼哀怨。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繞船月明江水寒”之際,顯然是借彈琵琶來排遣獨守空船的寂寞感;


“醉不成歡慘將別”的主、客的情緒受到觸動,加重了離愁,以至“主人忘歸客不發(fā)”。


(2)一聞琵琶聞聲不見人,二聞琵琶見人再聞聲。第二節(jié)是重點精彩詩節(jié),濃墨重彩地描寫了琵琶女的出場、彈奏情形和樂聲變化。(分層導讀,達到背誦)


①找出描寫琵琶女出場的名句,體會琵琶女的形象特征。


琵琶女出場,舉止端莊,神態(tài)含羞,似有滿腹辛酸心事。


②誦讀描寫彈奏情形的詩句,分析描寫內(nèi)容和表現(xiàn)力。


調(diào)弦定音,非同凡響,聲中含情;信手續(xù)彈,聲聲含悲,心事無限;彈奏名曲,技藝高超。雖沒有具體描寫樂聲,卻為下面具體描寫樂聲做好了鋪墊。


③鑒賞具體描寫樂聲的詩句:


詩人是用什么手法來描寫樂聲的?


借助語言的音韻摹聲,兼用比喻、通感加強其形象性。


對照注釋,結合作比事物特點,體會比喻所表現(xiàn)的樂聲特點;


依據(jù)樂聲特點體會樂曲的發(fā)展變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試畫曲線圖示樂曲發(fā)展變化)


旋律變化,心潮起伏。


樂聲造像:琵琶女身懷絕藝,心懷哀怨。


(3)三聞琵琶,為何“凄凄不似向前聲”,詩人“淚濕青衫”?


琵琶女聽到詩人傾訴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淪落,又悲詩人的被貶遭際,所以樂聲更凄悲;詩人由琵琶女的傾訴,想到自己的被貶,既悲琵琶女的悲涼身世,又悲自己的謫居荒僻之地,所以淚濕青衫。兩人感情更加相通,達到了相融。


音樂特征情感手法


轉軸撥弦和緩低沉(序曲)先有情


低眉信手聲聲思


輕攏慢捻抹復挑(過渡)無限事


1.如急雨粗重急驟


2.如私語輕微委婉疊音擬聲


3.珠玉落盤清脆圓潤


4.間關鶯語婉轉流暢比喻摹聲


5.冰泉冷澀阻塞壓抑幽愁暗恨感受烘托


6.銀瓶乍破激越奔涌(高潮)


7.鐵騎突出高亢雄壯比喻摹聲


8.如裂帛短促急迫(曲終)余韻悠悠


9.東船西舫……環(huán)境烘托


手法:(1)以聲喻聲,使用大家熟悉的、類似的聲音作為比喻,寫出了音樂的五彩繽紛和疾徐抑揚的變化,使人有親耳聆聽之感。(視覺、聽覺融通——通感)


(2)以形摹聲(視覺角度)


(3)聽者與彈者情感交織


(4)景色描寫烘托氣氛


三、課外拓展


(一)古代與音樂有關的故事


1.《詩經(jīng)》:“琴瑟友之,鐘鼓樂之?!?br/>

2.高漸離易水送別荊軻。


3.俞伯牙鐘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


4.司馬相如向卓文君求愛彈奏《鳳求凰》:“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游遨四海求其皇,有一艷女在此堂,室邇?nèi)隋诙疚夷c,何由交接為鴛鴦?!?br/>

5.稽康悲奏《廣陵散》。


6.《西廂記》鶯鶯聽張生彈琴:“其聲壯,似鐵騎刀槍冗冗;其聲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聲高,似風清月朗鶴唳空;其聲低,似聽兒女語,小窗中,喁喁。他那里思不窮,我這里意已通,嬌鸞雛鳳失雌雄。他曲未終,我意轉濃,爭奈伯勞飛燕各西東,盡在不言。”


7.《紅樓夢》第八十六回“寄閑情淑女解琴書”黛玉論琴:“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養(yǎng)性情,抑其淫蕩,去其奢侈。若要撫琴,必擇靜室高齋,或在層樓的上頭,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巔上,或是水涯上。再遇著那天地清和的時候,風清月朗,焚香靜坐,心不外想,氣血和平,才能與神合靈,與道合妙。所以古人說‘知音難遇’。若無知音,寧可獨對著那清風明月,蒼松怪石,野猿老鶴,撫弄一番,以寄興趣,方為不負了這琴?!?br/>

8.《三國演義》諸葛亮演空城計時焚香彈琴以示其閑靜而惑亂司馬懿。


9.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也有劉正風與魔教長老琴簫合奏而為知己的故事。


10.馬志遠曾據(jù)《琵琶行》作《江州司馬青衫淚》雜居,敘述白居易和裴興奴戀愛故事。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邯鄲冬至[注]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注】冬至:在唐代,冬至是一個重要節(jié)日,朝廷里放假,民間互贈飲食、穿新衣、賀節(jié),一切和元旦相似。


本詩寫詩人冬至時節(jié)客居邯鄲驛,孤寂思家,詩人是怎樣表現(xiàn)他的思鄉(xiāng)之情的?請結合全詩的三、四兩句加以賞析。


參考答案:詩的三、四兩句,詩人不是正面寫自己怎樣思家,而是通過想象家里人怎樣想念自己來表現(xiàn)思念之情。詩人想像家中人是坐在燈前,說著“遠行人”說了什么,未加點明,這就給讀者留下一片馳騁想像的廣闊天地。詩人的思念之情,表達得更加含蓄、深沉。(此詩以直率而質樸的語言,道出了一種人們常有的生活體驗,因而才更顯得感情真摯動人。)

相關學案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8.3* 琵琶行并序優(yōu)秀學案設計: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8.3* 琵琶行并序優(yōu)秀學案設計,共30頁。學案主要包含了,鐵騎,刀槍齊鳴,曲,  為君,耳朵也頓時清明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8.1 夢游天姥吟留別學案設計: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8.1 夢游天姥吟留別學案設計,共37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字之源,句之美,詩之韻,拓知識,理基礎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語文8.3* 琵琶行并序優(yōu)秀學案及答案: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8.3* 琵琶行并序優(yōu)秀學案及答案,共17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學案 更多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8.3* 琵琶行并序學案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8.3* 琵琶行并序學案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8.3* 琵琶行并序導學案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8.3* 琵琶行并序導學案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第六單元10(勸學 *師說)10.1 勸學學案及答案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第六單元10(勸學 *師說)10.1 勸學學案及答案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2.2 紅燭學案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2.2 紅燭學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電子課本

8.3* 琵琶行并序

版本: 人教統(tǒng)編版

年級: 必修 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