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學習方法指導 一、重點1. 知識與技能:掌握高考常考的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要求既能夠推斷其用法,又能夠理解其意義。2. 過程與方法:講練結(jié)合,注重積累。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提高文言知識的遷移能力。 二、難點 1)判斷句;(2)被動句;(3)倒裝句;(4)省略句;(5)固定句式。 一、整體感知要建立正確的閱讀觀——整體閱讀:1. 看整文言文閱讀不僅要關(guān)注一字一詞一句,還要關(guān)注文章的整體,看文章整體寫了什么內(nèi)容,哪些人、哪些事、什么性格品質(zhì),這些是先要把握住的。不要急于做題,也不要急于破解哪個詞、哪句話,首先要弄清文章整體的內(nèi)容及行文特點,這是整體閱讀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2. 整體看不要以為閱讀完文本材料,就算整體把握了。文本本身固然重要,但標題、尾注、試題這些內(nèi)容也絕不可忽視,它們是整體把握文意、解決疑難的重要輔助內(nèi)容。整體看,就是先抓住文本本身;其次,看標題、選文出處、尾注及題目,看這些項目為整體把握文章提供了哪些或明或暗的輔助信息??傊褪且礃祟},看正文,看出處,看注釋,看試題。全都看完了,才能做到整體把握文意。 二、重點研讀1. 重點一:文言文詞類活用一是名詞作狀語在現(xiàn)代漢語中名詞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狀語的,但有些名詞在文言文中卻經(jīng)常用作狀語,在句中起修飾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趨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詞作狀語,翻譯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來引申為慢慢、逐漸。①天下云集響應,嬴糧而景從。   云、響、景:像云彩、回聲、影子一樣②人皆得以隸使之               隸:當奴隸③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舟:用船④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日:每天二是名詞用作動詞現(xiàn)代漢語中,名詞是不會直接帶賓語的,但文言文中卻經(jīng)常出現(xiàn)名詞直接帶賓語的現(xiàn)象,這就是名詞用作動詞?;钣靡院?,名詞變成相關(guān)的動詞的意思。如:“始見中原氣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①籍吏民,封府庫                 籍:登記②沛公欲王關(guān)中                   王:統(tǒng)治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水:游泳三是名詞的使動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賓語之后,表示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詞的使動用法,使……臣服的意思。①生死而肉骨              肉:使……長肉②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王:讓……稱王四是名詞的意動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上賓語后,表示主語把賓語當作是什么。如:“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中的“師”,就是“以……為老師”的意思。①孟嘗君客我        客:把……當作門客②魚肉縉紳          魚肉:以……為魚肉③君子病無能焉      ?。阂浴瓰椴?/span>五是動詞用作名詞文言文中,動詞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語或賓語,有時又受“其”“之”等詞語修飾限制,這使之具有了名詞的特點。如:“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中的“亡”“北”均為動詞用作名詞,意思是敗逃的人。①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得:收獲、心得②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讒、譏:誣陷、嘲諷的話③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    收藏、經(jīng)營:(收藏、經(jīng)營的)金玉珍珠六是動詞的使動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其發(fā)出者是后面的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這就是動詞的使動用法。如:“項伯殺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①外連橫而斗諸侯         斗:讓……爭斗②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鳴:使……發(fā)出聲音③李牧連卻之             卻:使……退卻七是動詞的為動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是主語表示的人為了(因為)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樣。如:“余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中的“哀”,就是“為……哀憐”之意。①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哀:為……哀嘆②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死國:為國事而死八是形容詞用作名詞文言文中,當形容詞擔任主語或賓語時,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質(zhì)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種性質(zhì)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將軍身披堅執(zhí)銳”中的“堅”“銳”,指的是堅固的鎧甲和銳利的兵器。①秦孝公據(jù)函之固         固:堅固的地勢②險以遠,則至者少        “險”“遠”:險峻、距離遠的地方③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夷”“近”:平坦、距離近的地方九是形容詞用作動詞在文言文中,當形容詞直接帶賓語時,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質(zhì),而是表示相應的動作行為或變化發(fā)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窮也”中的“窮”,是走到盡頭的意思。①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窮:看盡②恐事窮且得罪,乃再詣相府      窮:揭穿③此誠雕蟲之戲,不足為多也      多:推崇,贊許十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在文言文中,當形容詞帶賓語時,它表示附加某種特征于賓語所表示的事物上,這種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如:“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綠”,就是“使……變綠”的意思。①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          弱:使……削弱②昂其直,居為奇貨                昂:使……高昂十一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在文言文中,當形容詞帶上賓語時,它表示主語所表示的人或物認為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種性質(zhì)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認為……小”的意思。①孔子登東山而小魯         ?。赫J為……小②予怪而問之               怪:認為……奇怪③漁人甚異之               異:認為……奇怪十二是數(shù)詞用作動詞(或形容詞、名詞)在文言文中,數(shù)詞往往用來擔當謂語,陳說事情的狀況,或表示具有某個數(shù)量的事物。如:“六王畢,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統(tǒng)一”的意思。①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貳:背離②蚓無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一:專一③二三其德                              二三:不專一,不忠誠2. 重點二:文言文特殊句式1)判斷句1)用“者……也”表判斷廉頗者,趙之良將也。2)句末用“者也”表判斷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3)用“者”表判斷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4)用動詞“為”或判斷詞“是”表判斷①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②汝是大家子5)用“即”“乃”“則”“皆”“本”“誠”“亦”“素”等副詞表示肯定判斷,兼加強語氣,用“非”表示否定判斷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6)無標志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志,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zhàn)》)2)被動句所謂被動,是指主語與謂語之間的關(guān)系是被動關(guān)系,也就是說,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1)有標志用“為”或“為……所……”表被動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用“被”表被動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忠心卻被別人誹謗,能不怨恨嗎?)用“見”或“見……于……”表被動……徒見欺(……白白地被欺騙)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用“于”或“受……于……”表被動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資治通鑒》)2)無標志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資治通鑒》)3)省略句1)主語的省略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蛇)黑質(zhì)而白章……2)謂語的省略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動詞賓語的省略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藺相如)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4)介詞賓語的省略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5)介詞的省略將軍戰(zhàn)(于)河北,臣戰(zhàn)(于)河南4)特殊句式下面針對古漢語中與現(xiàn)代漢語不相同的較特殊的四種句式,作舉例翻譯與講解。◆主謂倒置◆為了強調(diào)謂語,有時將謂語置于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為語言表達的需要。甚矣,汝之不惠(慧)?。ā队薰粕健罚?◆賓語前置◆分類格式例句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賓語必須是代詞全句必須是否定句主+否定詞(不、未、無、莫、毋、弗)+賓(余、吾、爾、自、之、是)+動 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碩鼠》)譯文:多年來辛勞地將你喂養(yǎng)得又肥又大,而你卻不顧我的死活。②時人莫之許(《隆中對》)譯文:可當時的人并不贊許他(這么看)。③秦人不暇自哀(《過秦論》) 譯文:秦人來不及哀嘆自己。④忌不自信(《鄒忌諷齊王納諫》) 譯文:鄒忌不相信自己。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齊桓晉文之事》)譯文:這樣還不能稱王天下,沒有這樣的事。毋吾以也譯文:不能因為我成語: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譯:我不欺騙你,你不欺騙我。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賓語放在動詞前面主+賓(誰、奚、胡、何、曷、安、惡、焉)+動①良問曰:“大王來何操?”(《鴻門宴》)譯文:“大王來的時候拿了什么?”②問女何所思?(《木蘭辭》) 譯文:問女兒在思考什么? 賓語放在介詞前面主+賓(誰、奚、胡、何、曷、安、惡、焉)+介+動不然,籍何以至此?(《鴻門宴》)譯文:不這樣,我(項羽)憑什么到這個地步呢? 用“之”“是”作標志 主+賓+之(是)+動①夫晉,何罪之有?(《燭之武退秦師》)譯文:晉國有什么罪過呢?②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 譯文:不了解句讀,不能解答疑惑。③唯馬首是瞻(《馮婉貞》) 譯文:只看我的馬頭行事。成語:唯利是圖、唯賢是用“相”字解釋為“動作行為偏指一方”時“相”可譯為“我,你,他(她)”,這時“相”是作賓語放在動詞謂語之前,翻譯時放在動詞謂語的后面。①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孔雀東南飛》)譯文:我已經(jīng)對她沒有情義了,決不會答應你。②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孔雀東南飛》)     譯文:盡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見”字解釋為“動作行為偏指一方”時 “見”可解釋為“我”,這時“見”是作賓語放在動詞謂語之前,翻譯時放在動詞謂語的后面。①府吏見丁寧。(《孔雀東南飛》) 譯文:(我回來時)府吏叮囑我。②生孩六月,慈父見背。(《項脊軒志》)譯文:生下我六個月,父親就背棄了我(意思是父親就去世了)。如:望見?。ㄏM銓捤∥遥?/span>    有何見教(有什么指教我的)    讓你見笑了(讓你笑話我了)    望見諒(希望你原諒我)  ◆狀語后置◆我們知道,在現(xiàn)代漢語中狀語置于謂語之前,若置于謂語之后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作為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即翻譯時大多數(shù)時候要提到謂語前面去翻譯。格式例句動+以+賓申之以孝悌之義(《齊桓晉文之事》)譯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們反復講述。動+于(乎,相當于“于”)+賓能謗譏于市朝(《鄒忌諷齊王納諫》)譯文:能夠在集市上指出我的過錯的人。形+于+賓 長于臣(《鴻門宴》)譯文:(他,指項伯)比我年長(大)。 ◆定語后置◆在現(xiàn)代漢語中,定語是修飾和限制名詞的,一般放在中心詞前,這種語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況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詞后。定語放在中心詞后面,用“者”煞尾,構(gòu)成定語后置的形式。在翻譯的時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語提到中心詞前面去翻譯。格式例句中心詞+定語+者求人可使報秦者。(《廉頗藺相如列傳》)譯文:尋找可以出使秦國并能回來復命的人。中心詞+之+定語+者馬之千里者(《馬說》)譯文:千里馬。中心詞+之+定語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譯文:蚯蚓沒有尖利的爪牙和強健的筋骨。中心詞+而+定語+者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與?(《五人墓碑記》)譯文:能夠不改變自己志向的官員,普天之下,有幾個人呢?中心詞+數(shù)量定語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譯文:吃東西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  (答題時間:30分鐘)賓語前置句練習題:一、按下列要求做題。1. 選出不是賓語前置的句子A. 何以知之?B. 未之有也。C.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D. 唯才是舉。2. 選出不是賓語前置的句子A. 君安與項伯有故? B. 唯余馬首是瞻。C. 君何以知燕王?D. 寂寥而莫我知也。 二、請翻譯下列文言句子,并指出賓語前置的條件。1. 大王來何操? 2. 沛公安在?3. 何陋之有?4. 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5.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6. 去我三十里,惟命是聽。7. 古之人不余欺也。 定語后置句練習題:一、選出下列各項中不含定語后置的一項A. 疆土之新辟者,移民以居之。B.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 今戰(zhàn)士還者及關(guān)羽水軍精甲萬人。 二、翻譯下列句子,并指出其形式。①中心詞++定語+者;②中心詞++定語+者;③中心詞++定語。④中心詞+定語+1. 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yǎng)一蟲。2.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3.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4.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5.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狀語后置句練習題:翻譯下列狀語后置句。1. 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2.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3.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 
賓語前置句練習題一、1. CA. “以何”。B. “有之”。D. “舉才”。)2. AA. “瞻余馬首”。C. “以何”。D. “知我”。)二、1. 大王來時拿什么禮物?條件:疑問句中,賓語是疑問代詞,賓語前置。2. 沛公在哪里?條件:疑問句中,賓語是疑問代詞,賓語前置。3. 有什么簡陋的?條件:“之”是提賓的標志。4. 好像把肉投給饑餓的老虎,有什么功勞!件:“之”是提賓的標志。5. 不理解句讀,不能解決疑惑。件:“之”是提賓的標志6. 離開我三十里,只聽從命令。條件:“之”是提賓的標志。7. 古代人沒有欺騙我。條件:否定句中,賓語是代詞,賓語前置。定語后置句練習題一、B(此項為判斷句)二、1. 村中有一個多事的少年馴養(yǎng)了一只蟋蟀。 形式:中心詞+定語+者2. 有一個吹洞簫的客人,隨著歌聲而應和伴奏。形式:中心詞+定語+者3. 能不改變自己志向的官員,全國這樣大的地方,有幾個人呢?形式:中心詞+而+定語+者4. 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健的筋骨。形式:中心詞+之+定語5. 鏗然有聲音的石頭,到處都是。形式:中心詞+之+定語+者狀語后置句練習題:1. 月亮從東山的上面升起,在斗宿與牛宿之間徘徊。2. 州官登門,催促之心比星火還急。3. 頭發(fā)花白的老人不會背著或頭頂著重物在路上走了  

相關(guān)學案

2023新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滿分答題指導:

這是一份2023新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滿分答題指導,共4頁。學案主要包含了文言翻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2屆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復習:文言文 論說 學案:

這是一份2022屆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復習:文言文 論說 學案,共6頁。學案主要包含了“論”“說”這種文體,高考真題分析,練習題舉例,相關(guān)拓展閱讀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選修4.元音導學案: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選修4.元音導學案,共1頁。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電子課本

全冊綜合

版本: 人教統(tǒng)編版

年級: 必修 上冊

切換課文
  • 同課精品
  • 所屬專輯60份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 0

    資料籃

  • 在線客服

    官方
    微信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 官方微信

    官方
    微信

    關(guān)注“教習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 免費福利

    免費福利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