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理解化學方程式書寫原則
2:學會化學方程式的簡單配平
重點:重點是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難點:難點是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學過程: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內容。在講解書寫化學方程式要遵守兩個原則時,教材強調指出:不能隨意臆造事實上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不能任意編造物質的化學式。教材以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應為例,說明書寫化學方程式的三個步驟:
(1)依據實驗事實,把反應物的化學式寫在左邊,生成物的化學式寫在右邊,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用一條短線相連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反應物、生成物的化學式前配上適當的系數,使式子左、右兩邊的每一種元素的原子總數相等,這個過程叫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3):要在化學方程式中注明反應發(fā)生的基本條件,用“↓”表示生成物中的沉淀,用“↑”表示生成物中的氣體。在上述三個步驟中,以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最為關鍵,
以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應為例,說明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具體步驟。
〔板書〕1.根據實驗事實寫出反應物及生成物的化學式P+O2─P2O5
2.配平化學方程式 用最小公倍數法確定系數。(根據是質量守恒守律)。把短線改等號。
4P+5O2===2P2O5
3.注明反應發(fā)生的條件4P+5O2點燃2P2O5
(介紹“△”’“↑”“↓”等符號表示的意義,及“↑”“↓”符號的使用范圍)。
〔講解〕反應條件常見的有:點燃、加熱(△)、高溫、催化劑等。
“↑”“↓”號的使用范圍:在反應物中無氣態(tài)物質參加反應,如果生成物中有氣體,則在氣體物質的化學式右邊要注“↑”號;在溶液中進行的化學反應,反應物無難溶性物質參加反應,如果生成物中有固體難溶性物質生成,在固體物質的化學式右邊要注“↓”號。(強調要防止隨意亂標)
對初中化學實驗教科書所說的“如果生成物有沉淀或者氣體產生,一般應該用“↓”號或者“↑”號表示出來,”理解不深。教師在教學中應強調“生成物”三個字。例二說明學生對酸、堿、鹽的溶解性不熟悉,分不清哪些是易溶物質,哪些是難溶物質。教師應加強對酸、堿、鹽溶解性表的教學,編成“口訣”,使學生背熟記牢。例三、例四都存在著“↓”、“↑”號書寫不規(guī)范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應嚴格要求學生規(guī)范化。
某些情況下,化學反應的生成物中有沉淀或者氣體產生,書寫化學方程式時,也不用“↓”號和“↑”號表示:
要寫出正確的分子式或化學式,又要配平,還要注明反應條件及生成物的狀態(tài),往往顧此失彼。要使學生較快地掌握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技能,最好的辦法是給以適當練習,特別是平時的訓練,讓學生通過鍛煉逐步提高。
板書計劃:
教學反思: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課題 2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教案,共3頁。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課題 2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教學設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復習提問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課題 2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教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提出問題,出示目標,提綱導學,自主學習,展示點撥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