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彈簧測力計
【教材簡析】
本節(jié)課《彈簧測力計》位于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運動和力》單元的第4課,本節(jié)課的前3課主要研究了小車動力大小與小車運動的關系,也著重了解了重力、反沖力、彈力等類型的力。本節(jié)課安排了兩個活動:第一是認識彈簧測力計,學生通過觀察、認讀和實際感受來認識彈簧測力計的結構、計量單位、刻度標識及如何讀數(shù),這是使用彈簧測力計的前提;第二是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一方面引導學生親身感受不同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先估測、后測量實際的物體,這是本課的重點內(nèi)容。研討部分引導學生思考得更為深刻,進一步認識彈力概念的內(nèi)涵和實例。
【學情分析】
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重要工具,它的構造、原理、使用方法都比較簡單。學生已經(jīng)知道力有大小,本課安排用彈簧測力計去測量力的大小是符合他們對力的認識規(guī)律的,將為后續(xù)力的學習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
2.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大,伸長長”的特征制作的,彈簧的伸長特征與橡皮筋相似。
3.力的單位是牛頓。
科學探究目標:
1.認識彈簧測力計的基本結構。
2.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發(fā)展進一步研究力的興趣。
2.樹立細致、有步驟的態(tài)度。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1.體會到不同測量工具可以解決不同的現(xiàn)實問題。
2.用彈簧測力計可以測量物體的重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力的大小。
難點:能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力的大小。
【教學準備】
教師:學生實驗材料1套、班級記錄表、彈簧測力計刻度板的紙板模型、教學課件。
小組:彈簧測力計、鉤碼、用于測量重力的小物體。
【教學過程】
(一)聚焦(預設5分鐘)
[材料準備:拉力器、彈簧測力計]
1.出示拉力器,并簡單介紹拉力器后,請兩位學生上來比一比誰的力氣大。
2.請學生說說怎么判斷出誰的力氣大,引導學生關注力氣大的同學會將拉力器的彈簧拉得更長。
3.出示彈簧測力計,介紹:彈簧測力計也叫彈簧秤,是一種測量力大小的工具。這節(jié)課,我們來一起學習怎么使用彈簧測力計。(板書:4.彈簧測力計)
(二)探究(預設20分鐘)
環(huán)節(jié)一:認識彈簧測力計
[材料準備:彈簧測力計]
1.播放微視頻,讓學生了解彈簧測力計的構造、使用方法等內(nèi)容。(板書:構造:提環(huán)、彈簧、指針、刻度板、掛鉤)
2.發(fā)放彈簧測力計,小組觀察、交流視頻中提供的信息。
3.小組匯報、交流彈簧測力計的信息。匯報要求:
(1)能清楚指出提環(huán)、彈簧、指針、刻度板、掛鉤等部分的名稱。
(2)能大致說出彈簧測力計各部分結構的作用。
(3)能完整說出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步驟,以及“調(diào)零”、“平視”、“量程”等注意事項。(板書:構造:提環(huán)、彈簧、指針、刻度板、掛鉤)
環(huán)節(jié)二: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材料準備:彈簧測力計、學生身邊物體、學生活動手冊]
1.體驗:用手慢慢拉動掛鉤,分別使指針指向1N、2N、5N等,感受不同大小的力。
2.請同學們說說大小不同的力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彈簧的長度和指針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3.我們要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一些物體的重力大小,你們想測那些東西?
4.有些物體可以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重力,比如筆、橡皮、書本等,但是有些物體超過了彈簧測力計的最大測量范圍(量程),比如書包、椅子等,就不能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重力了。所以,測量前要先估計一下物體的重力大小。
5.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注意事項:
(1)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否指向“0”位置。
(2)讀數(shù)時,視線與指針平視。
(3)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數(shù)量。
(板書:使用注意:調(diào)零、平視、量程)
6.學生小組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鉤碼、筆、橡皮、書包、剪刀等物體的重力大小,并記錄在活動手冊P10《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拉力大小的記錄表》中。
7.學生匯報交流使用彈簧測力計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和測量的結果。
(三)研討(預設10分鐘)
1.彈簧測力計的彈力是怎樣產(chǎn)生的?為什么彈簧測力計能測量力的大?。?br/>
2.學生說出由于彈簧被拉伸產(chǎn)生了彈力,在一定范圍內(nèi)彈簧受到的力越大伸長越長。
3.生活中哪些地方還有彈力?這些彈力是怎么產(chǎn)生的?
4.學生舉例說明,要求明確是什么物體產(chǎn)生的彈力。
(四)拓展(預設5分鐘)
[材料準備:橡皮筋、硬紙板、回形針、鉤碼、筆、直尺等]
1.介紹制作方法:
(1)用回形針把橡皮筋一端固定在硬紙板上,另一端用回形針當掛鉤,用筆標出橡皮筋靜止時最下端的刻度。
(2)用鉤碼等已知重量的物體作重物,在硬紙板上標出1N、2N、3N等一大格刻度,然后在每一大格間平均劃分10份或5份,標出數(shù)值。注意刻度的劃分應該在橡皮筋可承受的拉伸范圍內(nèi)。
2.要求學生回家制作一個橡皮筋測力計。
【板書設計】
4.彈簧測力計
構造:提環(huán)、彈簧、指針、刻度板、掛鉤
使用注意:調(diào)零、平視、量程
原理:彈簧受力大,伸長長
【活動記錄表使用說明】
1.活動記錄表中對物體的重力大小先估測再實測,學生通過比較體驗不同物體的重力大小。
2.對活動記錄表中的數(shù)據(jù)匯報中,可以對學生的測量結果進行分析來解決學生測量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作業(yè)設計】
1.讀出下面各彈簧測力計度數(shù):
_________N _________N __________N
2.估計2個雞蛋的重力為____________N。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四年級上冊4.彈簧測力計教案及反思,共8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討,拓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四年級上冊4.彈簧測力計公開課教案及反思,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判斷題,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四年級上冊4.彈簧測力計優(yōu)秀教學設計及反思,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簡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活動記錄表使用說明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