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積累經典語句和格言,學習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論證方法。(重點)2.理解“敬業(yè)”和“樂業(yè)”的含義,體會演講的口語特色。(難點)3.認識到敬業(yè)與樂業(yè)的重要性,在求知中體會學習的樂趣。(素養(yǎng))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學者,啟蒙思想家、文學家。與康有為一起領導了著名的“戊戌變法”,世稱二人為“康梁”。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敬業(yè)與樂業(yè)》是梁啟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華職業(yè)學校為學生所作的演講,對學生進行職業(yè)道德啟蒙教育,有很強的針對性。
演講詞:是指在重要場合或群眾集會上發(fā)表講話的文稿。它用來交流思想,表達感情,發(fā)表意見和主張,提出號召和倡議。
演講詞有三種類型: (1)敘事型: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輔以適當的議論、說明和抒情。敘事演講詞通過對人物、事件、景物的記敘和描述,表達演講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本質和規(guī)律。
(2)說理型:以言論為主要表達方式,它具有正確深刻的論點,使用確鑿、充足、具有說服力的論據,進行富有邏輯性的論證。
(3)抒情型:以抒情為主要表達方式,在演講中抒發(fā)演講者愛恨悲喜等強烈感情,對聽眾動之以情,以“情”這把鑰匙來開啟聽眾的心靈。
《敬業(yè)與樂業(yè)》屬于說理型演講詞。
1.表達方式:2.三要素:(1)論點:
提出論點的理由和根據。
①事實論據 ②道理論據
舉例論證 道理論證 比喻論證 對比論證
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
3.議論文的基本結構:
演講稿與一般議論文的異同點。相同點:(1)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2)議論文的結構:引論、本論、結論。(3)論據:事實論據、道理論據。(4)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不同點:(1)結合演講時的情境,注意和聽眾現場交流。(2)語言通俗,如話家常。
ɡěnɡ( )直
趨之若wù( )
褻瀆:駢進:斷章取義: 安居樂業(yè):理至易明:
不顧全篇內容,只是根據自己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話。
使人民安定生活,快樂勞作。
心思沒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專心致志。旁:另外的。騖:追求。
嘮嘮叨叨說個不停。聒,喧擾。
敬業(yè)即責任心,是對學業(yè)或工作專心致志;
樂業(yè)即趣味,不僅樂意去做某件事,而且能從其中領略出趣味。
文題是一個并列短語,提出了中心論題。文題表明本文將圍繞“敬業(yè)”與“樂業(yè)”及其相互關系來展開論述,闡明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認真閱讀課文,同桌或前后桌討論如下問題:
2.作者圍繞中心論點,從哪幾方面進行了闡述和論證?這幾方面的論證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1.文中的哪句話表達了作者的中心論點?
3.根據議論文的基本結構為文章劃分層次,并概括每一層次的意思。
1.文中的哪句話表達了作者的中心論點?
我確信“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作者圍繞中心論點,從哪幾方面進行了闡述和論證?這幾方面的論證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3.根據議論文的基本結構為文章劃分層次,并概括每一層次的意思。
開頭交代題目來源,揭示全篇論述的中心:我確信“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主體部分分別論述了“有業(yè)”“敬業(yè)”和“樂業(yè)”的重要性。 末段總結全文,簡而言之,敬業(yè)就是“責任心”,樂業(yè)就是“趣味”,這才是人類合理的生活,再次強調中心論點。 全文的總體結構是“總—分—總”式。開頭闡明題眼,總起全文,主體從兩個方面分而論之,結尾合攏總結,收束全篇。層次清晰,條理井然。????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論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8段):論述“有業(yè)”“敬業(yè)”“樂業(yè)”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9段):總結全篇,勉勵人敬業(yè)樂業(yè)。
默讀課文,思考作者是怎樣提出中心論點的?又是怎樣進行論證的?
1.作者是怎樣提出中心論點的?
作者引用人們熟悉的儒學《禮記》和道家經典《老子》中的格言,開宗明義,提出“‘敬業(yè)與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這一中心論點。
2.作者論述“有業(yè)之必要”時運用的三個主要論據是什么?
作者自己講的道理:百行業(yè)為先,萬惡懶為首。沒有職業(yè)的懶人,簡直是社會上的蛀米蟲……(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引用孔子的話,舉兩種人的事例(第2、3段,反面舉例)
舉百丈禪師的故事(第4段,從正面舉例)
3.作者在論述“有業(yè)”的必要性時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是怎樣論述“有業(yè)”的必要性的?
運用了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作者引用孔子的話和百丈禪師的故事(舉例論證),得出“百行業(yè)為先,萬惡懶為首”的結論,運用對比論證,強調“有業(yè)”是做人之本。
(1)經濟獨立,人格自尊的需要;(2)身心安頓,避免無所事事、煩悶無聊;(3)生活起居規(guī)律,健康養(yǎng)生;(4)從業(yè)中的挫折磨練意志品性;(5)事業(yè)的小小成功均能帶來自信;(6)創(chuàng)造性的成就是對生命價值的最高肯定……
4.試著為“有業(yè)之必要”列舉幾條理由(道理論據)。
5.閱讀6~7段,用原文回答,什么叫敬業(yè)。
主一無適便是敬。 ——朱熹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莊子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
敬業(yè)專心致志 心無旁騖
6.根據課文,說說為什么要敬業(yè)。
人類生存的需要——為生活工作
個體生活的意義——為勞動而生活
(正面舉“當大總統(tǒng)”“當車夫”的事例)
論證了“凡職業(yè)沒有不是神圣的,凡職業(yè)沒有不可敬的”的道理。
先引用《莊子》中的語句并作闡述,再舉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當總統(tǒng)的建設一個國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干凈,和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這兩組例子,說明無論做什么都要“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業(yè)”)。接著從反面論述“一個人對于自己的職業(yè)不敬”的害處,指出“敬業(yè)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并引用莊子、孔子的名言進一步強調敬業(yè)的重要。
7.怎樣才能做到“敬業(yè)”?
8.閱讀課文第8段,談談為什么要“樂業(yè)”?怎樣才能做到“樂業(yè)”?
強調要“樂業(yè)”的原因:“樂業(yè)”才是人生更高的境界和價值
在于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
論證了“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的道理
(道理論證、引用論證)
第一:身體力行得快樂第二:刻苦奮斗有快樂第三:競爭取勝找快樂第四:遠離無聊就快樂
9.根據課文,說說怎樣才能做到“樂業(yè)”。
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yè)(或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
其次,對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忠實地把它做好。
再次,要從專心做事中發(fā)現樂趣,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得出結論:敬業(yè)即是責任心,樂業(yè)即是趣味。
10.齊讀課文第9段,作者最后得出了什么結論?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生活?
11.結合本文內容談談你對“敬業(yè)精神”的理解。
敬業(yè)精神即擁有一份正當的職業(yè),認真地對待自己的這份職業(yè),懷一顆崇敬之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地完成應做的那份事情,并力求在能力范圍內做到最好。 另外,不論是社會發(fā)展方面,還是生活學習之中,也都離不開敬業(yè)精神,這是自我盡職盡責的體現,也是對集體、對社會負責的表現。
同學們,《敬業(yè)與樂業(yè)》不但是一篇議論文,還是一篇感染力極強的演講詞。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究一下演講詞語言方面的特點。
用“機器”之喻,使演講幽默、風趣,有諷刺意味。
1.“人類既不是上帝特地制來充當消化面包的機器,自然該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認定一件事去做?!薄跋姘臋C器”是什么意思?用“機器”之喻有什么表達效果?
“消化面包的機器”是指不勞而獲的人;只會吃飯、不會做事的廢物。
點撥:不可以。原句是反問句,用反問句表達肯定的意思,語氣更加強烈,更適合于演講,能夠增進與聽眾的交流。
2.“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在淘神費力?難道又不苦?”這句作如下改動: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也是一樣在淘神費力,也一樣是苦??梢詥??為什么?
3.“人生從出胎的那一秒鐘起到咽氣的那一秒鐘止,除了睡覺以外,總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擱起不用?!眲h除畫線的文字可以嗎?為什么?
點撥:不可以。原文不但語言通俗,就像在和聽眾閑話家常一般,有親切感,而且有強調作用。
1.文中說“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你認同作者的衡量標準嗎?為什么?
探究一:我認為作者的這種衡量標準是合理的。作者認為任何職業(yè),不分高下,只要盡自己的能力做到了圓滿,他“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這個標準立足于現實,不好高騖遠,容易讓人獲得心靈上的寧靜與平和。
探究二:我認為作者的這種衡量標準不夠合理。做出大成就者不但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充分利用周圍的環(huán)境條件,而且還能克服困難,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把事情做到圓滿,做到極致。作者的這種觀點很容易成為某些人的借口,削弱他們追求成功的積極性。
探究三:如何看待這個標準,語境不同,人生觀不同,看法也不同。如果說,上時代梁啟超教導人們要安于本職,不可好高騖遠,體現了隱忍而自斂的中國人生哲學的話,那么這一標準是不適應于現代社會的,因為現代社會更提倡主動進取、勇于挑戰(zhàn)的人生觀。
議論文常用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等。本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試舉例說明。
本文運用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等。
舉例論證:舉百丈禪師不做事就不吃飯的事例論證了“有業(yè)”的必要性;列舉佝僂丈人專心承蜩的事例論述了用心專一就能達到目的,就能把一件事情做到圓滿;總統(tǒng)與黃包車夫做各自工作的例子,有力地論證了“凡職業(yè)沒有不是神圣的,凡職業(yè)沒有不是可敬的”的道理。運用具體事例來證明觀點,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對比論證:第3段,引用儒門的言論,從反面論證“有業(yè)”的必要性;第4段,引用佛門的言論和事例(百丈禪師不做事就不吃飯),從正面論證“有業(yè)”的必要性。這兩段運用正反對比說理,具體論證了有業(yè)之必要性。
引用論證:文中引用孔子、朱子、莊子、曾文正等人的話就是運用了引用論證的論證方法。如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每鬃拥脑?,論證了“樂業(yè)”的價值,增強了論證的權威性和說服力。
比喻論證:“沒有職業(yè)的懶人,簡直是社會上的蛀米蟲,簡直是‘掠奪別人勤勞結果’的盜賊”,運用比喻論證,將“沒有職業(yè)的懶人”比作“蛀米蟲”和“盜賊”,且連用兩個“簡直”,生動形象地論述了作者對這種人厭惡、鄙棄的程度之深。
(1)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 作用:具體有力地論證了觀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2)道理論證:用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中的精辟見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 作用:有力地論證了觀點,增強文章的權威性和說服力。 (3)對比論證: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 作用:突出強調論證了觀點,讓人印象深刻。
(4)比喻論證: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論點。 作用:生動形象地論證了觀點,使文章淺顯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 (5)引用論證:引用論證比較復雜,這與具體的引用材料有關,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名人佚事、笑話趣聞等各種情況。 作用: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可以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聞趣事,可以增強論證的趣味性,吸引讀者下讀。
討論:遇到此類問題該如何解答呢?
(1)舉例論證:使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列舉……(概括事例)具體有力地證明了……(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從而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2)道理論證:使用了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有力地論證了……的觀點,從而增強文章的權威性和說服力。
(3)對比論證:使用了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將……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論證了……的觀點,讓人印象深刻。
(4)比喻論證:使用了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將……比作……,生動形象地證明了……的觀點,從而使文章淺顯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
(5)引用論證:使用了引用論證的論證方法,通過引用……證明……的觀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或更有趣味性,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
這篇演講詞針對聽眾的實際情況,深入地論述了“敬業(yè)”與“樂業(yè)”的重要性,以及怎樣才能做到“敬業(yè)”與“樂業(yè)”,并殷切地期望大家發(fā)揚“敬業(yè)”與“樂業(yè)”的精神,過人類理想的生活。
作者在談職業(yè)趣味時提到“職業(yè)性質,常常要和同業(yè)的人比較駢進,好像賽球一般,因競勝而得快樂”,在學習中,我們喜歡互相比成績、比干勁兒、比進步,在競爭中我們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
?條理清晰,思路嚴密。
文章結構嚴格按“引論——本論——結論”的順序排列,在“本論”中,又分別論述了有業(yè)、敬業(yè)、樂業(yè)的重要性,另外一些標志性詞語“先要說說”“第一”“第二”的運用和過渡句連綴全篇,使全文有條有理,思路嚴密。
?引經據典,生動有力。
演講一開始就引用周圍人熟悉的儒家經典《禮記》和道家經典《老子》中的格言提出了“敬業(yè)樂業(yè)”的中心。在論述“有業(yè)”時,孔子“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的名言及百丈禪師“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的格言有力地證明了“有業(yè)”之必要。
在論述“敬業(yè)”時,朱子的“主一無適便是敬”也是作者認同并提出的觀點。此外,又引用了曾國藩“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莊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及孔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為“敬業(yè)”的論點作總結。在論述“樂業(yè)”時,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也穿插于論證過程中,這些格言的引用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文章論說過程中所舉的例子也相當豐富,如唐朝的百丈禪師每天都必須做事,否則他那一天就不肯吃飯的故事;又如佝僂丈人承蜩的故事等。
?語言通俗易懂,凸顯演講特色。
這是一篇演講詞,作者非常注意結合演講時的情境和聽眾交流。例如:“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里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著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在淘神費力?”演講最后,“盼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對聽眾直接的心靈訴求。這些都把自己要表達的意思與現場實際緊密聯(lián)系了起來,有利于引起聽眾的注意和思考。
提出論點:敬業(yè)樂業(yè)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有業(yè):層層深入,闡述“有業(yè)之必要”
敬業(yè):有理有據,教人“敬業(yè)”
樂業(yè):語重心長,勸人“樂業(yè)”
強聒( ) 旁騖( )承蜩( ) 褻瀆( )駢進( ) ɡōu lóu( )chán( )師 rú( )家
1.給標紅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1)敬業(yè)樂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斷章取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二法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心無旁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專心于學業(yè),與朋友和睦相處。
不顧全篇文章的內容,而只根據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
佛教用語,指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門徑,常用來比喻
在正業(yè)以外有所追求。
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A.在讀書交流會上,張山同學旁征博引,斷章取義,贏得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B.我至今仍深深記得恩師說過的一句話:“努力是任何成功者的不二法門?!盋.現在的人們有飯吃、有衣穿,過著飽食終日的生活,真是幸福?。? D.到新學校后,班集體相敬如賓的和諧氛圍讓張曉亮很快適應了新的學習環(huán)境。
3.下列各句中加色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擇一事貴有恒司馬牛 ①“我一生只做一件事。” ②這句話,已故翻譯家草嬰說過。這位名家從18歲起走上翻譯苦旅,直至93歲逝世。在他70多年的職業(yè)生涯中,盡管起起落落、歷經坎坷,但于譯事時時念茲在茲,先后獨立翻譯了《托爾斯泰小說全集》12卷、《肖洛霍夫文集》3卷等。
③這句話,剛剛獲得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的王澤山院士也說過。據了解,這位“火藥王”為了做好一件事,整整奮斗了62個年頭。1996年,已經62歲的王澤山第二次摘得了國家技術發(fā)明一等獎。在不少人看來,王澤山已經功成名就,完全可以安閑度日頤養(yǎng)天年,他卻繼續(xù)潛心鉆研,苦苦實驗二十載,終于解決了火炸藥領域的一個世界性難題,走上國家最高科技獎領獎臺,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三冠王”。 ④這句話,“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先生也曾身體力行過。這位FAST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在自己生命的最后22年多,幾乎都撲在了“天眼”上。為選最佳地址,從1994年到2005年,他在祖國邊陲輾轉了11年,從立項到竣工,他又花了11年,最后終于造出“天眼”,讓中國在該領域“領先世界20年”。
⑤三位業(yè)界巨擘,專業(yè)背景不同,從事的工作也大相徑庭,但他們都踐履了“一生只做一件事”“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的理念。他們不僅將個體的人生價值融于國家的發(fā)展,讓自己的奮斗方向與社會大趨勢同頻共振,而且不管遭遇怎樣的困難、挫折,都能夠做到不改初心,鍥而不舍,窮其一生專注之。這也真應了那句老話“萬事從來貴有恒”。 ⑥其實,不管是誰,只要想干成一件事,最忌半途而廢,最需堅定不移;最怕一曝十寒,最需堅持不懈;最忌遇難則退,最需堅韌不拔?!耙惠呑幼龊靡患隆毙枰獩Q心和信心,也需要恒心和耐心。這里的恒心、耐心,不僅要看能否吃得了“坐冷板凳”的寂寞之苦、“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勤勉之苦,還得看能否受得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堅忍之苦。無數事實證明,面對困難時選擇“頂住”,面對挫折時選擇“堅守”,失敗、挫折和困難,就會從一個個“絆腳石”變?yōu)槠鲋聵I(yè)成功的“墊腳石”。
⑦對于蕓蕓眾生來說,不管能力大小,也不管從事什么工作,只要你確立了“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的理念持續(xù)精進,縱然一輩子沒有大的建樹,卻也絕不會平庸。怕只怕好高騖遠,心浮氣躁,這山望著那山高,到頭來蹉跎一生,不要說和王澤山等巨擘們比了,看看身邊埋頭做一件事的工匠、手藝人、醫(yī)生、老師、職員等等,恐怕也是云泥之別。 ⑧“金石可鏤”源于“鍥而不舍”。一生擇一事,選對方向,心無旁騖,這是一種追求,更是一種境界。(選自《廣州日報》2018年02月07日)
A.三位業(yè)界巨擘都踐履了“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的理念,實現了個人價值,為國家贏得了榮譽。B.如果一個人好高騖遠,心浮氣躁,這山望著那山高,到頭來只能蹉跎一生,毫無建樹。C.文章在最后引用兩個成語,點明文章中心論點:“金石可鏤”源于“鍥而不舍”。D.文章結構嚴謹,思路清晰,標題即是中心論點,①~⑤段列舉三位業(yè)界巨擘的事例進行論證,⑥⑦段聯(lián)系實際進一步分析論證,結尾總結全文,再次點明觀點。
1.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解析】“金石可鏤”源于“鍥而不舍”,不能作為本文的中心論點,本文的中心論點是“擇一事貴有恒”。
A.《本草綱目》是李時珍27年傾力之作,《物種起源》成于達爾文20年考查積累,《資本論》是馬克思40年筆耕不輟的結晶。B.美國心理學家特爾曼曾對1528個智力超常兒童(平均智商150)追蹤研究達40年之久,最后發(fā)現并不是所有高智商的人都會取得大的成就。C.孫邦正從小萌發(fā)對天文學的興趣,高中創(chuàng)辦天文社,為了讓同學們了解天文知識,歷時四載寫出《心閱星空——中學生天文學基礎和觀測實務》一書,于2017年10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D.周汝昌為了一部《紅樓夢》,目不窺園,窮六十載,建立紅學“四支”,使《紅樓夢》之光華,粲然世間。
【解析】此材料更適合論證“興趣”的話題。
2.下列內容不能作為本文論據的一項是( )
3.結合上文及生活體驗說說,我們怎樣才能做到“一輩子做好一件事”?
要想一輩子做好一件事,要有堅定不移、堅持不懈、堅韌不拔的精神和毅力;要有決心、信心、恒心和耐心,要能吃得了寂寞之苦、勤勉之苦、堅忍之苦;要腳踏實地、心平氣和,切不可好高騖遠、心浮氣躁,這山望著那山高。
1.積累文中的名言警句。2.課外搜集更多的關于敬業(yè)與樂業(yè)的例子,進行閱讀,并與同學們分享。3.小練筆:以“樂學之必要”為論點,運用舉例子和講道理的論證方法,寫一篇300字的小論文。
2.課外搜集更多的關于敬業(yè)與樂業(yè)的例子,進行閱讀,并與同學們分享。
示例: 時傳祥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14歲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當了掏糞工。在舊中國,掏糞工不僅受到社會的歧視,還要受行業(yè)內部一些惡勢力的壓榨和盤剝。時傳祥在這些糞霸手下一干就是20年,受盡了壓迫與欺凌。解放后,新中國給了他做人的尊嚴,工人階級當家做主使他揚眉吐氣,他對黨充滿感激。他用一顆樸實的心記住了一個通俗的道理:掏糞也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一部分。他把掏糞當成十分光榮的勞動,以身作則,以苦為樂,不分分內分外,任勞任怨,滿腔熱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這是一份語文九年級上冊7 敬業(yè)與樂業(yè)教課ppt課件,共2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作者名片,創(chuàng)作背景,字詞學習,文體知識,知識鏈接,整體感知,敬業(yè)與樂業(y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7 敬業(yè)與樂業(yè)一等獎ppt課件,文件包含2022-2023學年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7《敬業(yè)與樂業(yè)》課件pptx、2022-2023學年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7《敬業(yè)與樂業(yè)》導學案學生版doc、2022-2023學年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7《敬業(yè)與樂業(yè)》導學案教師版doc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1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編版7 敬業(yè)與樂業(yè)教案配套課件ppt,文件包含語文9上7敬業(yè)與樂業(yè)pptx、語文9上7敬業(yè)與樂業(yè)doc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49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