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簡析】


本課是《動物的一生》單元的第七課。在前面幾節(jié)課的學習中,學生通過自己飼養(yǎng)蠶寶寶,已經(jīng)初步了解了蠶寶寶的一生以及它的變化和繁殖。這一課將研究對象拓展到了更多的動物,主要引導學生認識常見動物的兩種繁殖方式。教材共分為四個板塊展開。


聚焦板塊直接提出問題:“哪些動物生小動物的方式與蠶相似?哪些與蠶不同呢”,將話題聚焦到本節(jié)課的研究重點即常見動物的繁殖方式上。


探索板塊主要分為兩個活動。活動一是調查與蠶一樣的靠產(chǎn)卵繁殖后代的動物。教科書給出了學生熟悉的雞和雞蛋,幫助學生理解雞也是產(chǎn)卵繁殖后代的。然后通過調查更多的動物的繁殖方式,引領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熟悉的昆蟲、魚類、鳥類動物也是產(chǎn)卵繁殖后代的,這一類動物叫卵生動物?;顒佣菍W生通過調查貓和狗繁殖后代的方式,發(fā)現(xiàn)其與卵生動物的主要區(qū)別,即直接生小動物,用哺乳的方式喂養(yǎng)后代。


研討板塊包括兩個問題:一是引領學生運用分類的方法認識卵生和胎生兩種繁殖方式;二是利用已經(jīng)建立起來的卵生與胎生的認知,分析人類繁衍后代的方式,知道人類的繁殖方式是胎生。


拓展板塊通過對“家”的調查了解,引領學生積極關注動物與繁殖相關的更多的生命現(xiàn)象,啟發(fā)學生保護動物要從保護它們賴以生活的環(huán)境做起,并積極反思我們人類的一些行為對動物生存的影響。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繁殖”并不陌生。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科學基礎。在知識儲備方面,學生能舉例說出一些動物的繁殖,但有一定局限性,很多學生知道某種動物是如何繁殖后代的,但沒有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就能力儲備而言,學生具有基本的閱讀能力、觀察能力,具備一定的分析、歸納等思維能力,但讓學生自己收集資料圖片、視頻和文字材料等資料,進行分析討論、交流,獲取和整理動物繁殖的信息還是有很大的難度,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知道常見動物繁殖方式有兩種,即卵生和胎生,昆蟲、魚類、鳥類等動物一般都是卵生動物,胎生動物一般都是用哺乳的方法喂養(yǎng)小動物。


2.了解動物生存依賴于植物。有些動物以植物為食,有些動物依賴植物筑巢繁殖后代,作為庇護場所。


科學探究目標


1.能夠運用查閱資料和實地調查的方法收集信息,了解動物的繁殖過程。


2.能夠運用比較的方法依據(jù)動物繁殖方式將動物分成胎生動物和卵生動物。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愿意調查動物的繁殖過程,并對不同動物的繁殖方式產(chǎn)生濃厚的探究興趣。


2.意識到通過交流調查發(fā)現(xiàn),可以互通有無,分享探究樂趣。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懂得親近自然、珍愛生命是建立和諧家園,創(chuàng)建生命共同體的重要部分。





【教學重難點】


重點:常見動物繁殖方式有兩種,即卵生和胎生。能夠區(qū)分一些常見的動物的繁殖方式。


難點:能夠運用比較的方法依據(jù)動物的繁殖方式將動物分成胎生動物和卵生動物。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動物繁殖過程的圖片、PPT等。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的動物繁殖過程的圖片和資料。





【教學過程】


一、聚焦(預設5分鐘)


[材料準備:多媒體課件]


PPT出示蠶寶寶的圖片,提出問題:蠶是怎樣出生的?


(學生回憶養(yǎng)蠶的過程 預設:蠶卵孵化出來的。)


2.PPT出示各種各樣的動物圖片,提問:大自然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它們是怎樣出生的?(學生簡單交流)


3. 揭題:動物的繁殖(教師板書:動物的繁殖)


二、探索(預設20分鐘)


[材料準備:多媒體課件]


(一)認識卵生動物


1. 提問:我們養(yǎng)過蠶,知道蠶是由卵孵化出來的。除了蠶,其他哪些動物也是靠卵繁殖后代的?有什么理由或證據(jù)嗎?(預設:雞,母雞生雞蛋,小雞從雞蛋里孵化出來)


2.交流后適時小結:像蠶和雞這樣產(chǎn)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昆蟲、魚類、鳥類等動物一般都是卵生動物。(板書:卵生、卵生動物)


(二)認識胎生哺乳動物


1.PPT出示貓和狗的圖片,提問:你們是否見過貓或狗生小寶寶,它們與蠶的繁殖后代的方式相同嗎?請闡述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建議可提前組織學生調查貓狗的繁殖方式,同時重點要引導學生關注到“直接生出”、“哺乳”這兩個特征上。)


3.提問:我們身邊常見的動物中還有哪些動物繁殖后代的方式和貓、狗相似呢?請舉例說明。(預設:豬,因為生下來直接是小豬,還需要母乳喂養(yǎng),馬、大象、猴子等。)


4.適時小結:像貓和狗這樣直接生胎兒的繁殖方式叫胎生。胎生動物一般都是用哺乳的方法喂養(yǎng)小動物。(板書:胎生、哺乳動物)


三、研討(預設10分鐘)


[材料準備:多媒體課件]


提問:動物的繁殖方式有哪幾種?(預設:兩種,卵生和胎生。)


2.PPT出示12種動物的圖片,提問:這些動物中哪些屬于卵生動物,哪些屬于胎生哺乳動物? 你的理由是什么?(預設:1、5、7、8、10、12是胎生動物,因為它們直接生下胎兒,還需要用母乳喂養(yǎng)。2、3、4、6、9、11是卵生動物,因為它們是以產(chǎn)卵的方式繁殖下一代。)


3.提問:你能舉出更多的例子嗎?請說說理由。


4.提問:我們人類繁衍后代的方式是哪一種呢?說說你的理由。(預設:胎生,因為我們人類直接生下小孩子,生下來之后還需要喝奶的。)


5.適時小結:人類也是胎生的。


四、拓展(預設5分鐘)


[材料準備:多媒體課件]


1.PPT出示圖片,提問: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其他動物有家嗎? 其他動物的家一般會建在哪兒呢?


2.出示PPT各種動物的家圖片,學生欣賞。


3.提問:我們人類會“打擾”動物嗎?有哪些不好的行為?我們可以怎樣改正呢?(預設:砍伐樹木、捕殺動物等等,植樹育林,建立自然保護區(qū)等等。)


4.小結:我們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的一些不良行為會影響動物的生活,我們要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為積極保護動物、植物出一份力。





【板書設計】


動物的繁殖


卵生動物








胎生動物








【活動手冊使用說明】


本課沒有活動手冊記錄安排,如有需要,建議可使用自制的活動記錄單。


我還知道哪些動物











我還知道哪些動物








【作業(yè)設計】








【作業(yè)設計】


一、判一判。


1.鳥類的卵大多有較堅硬的卵殼,它屬于卵生動物。( ? )


2.胎生動物是以卵的形式從母體中生出來的。( × )


3.卵生動物是以小動物的模樣從母體中生出來的。( × )


二、連線題。


卵生動物 胎生動物








獅子 鼠 蝸牛 牛 蝴蝶 羚羊 老鷹 豹

相關教案

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7.動物的繁殖教案: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7.動物的繁殖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討,拓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7.動物的繁殖教案: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7.動物的繁殖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流程圖,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小學科學7.風的成因教案: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7.風的成因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簡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活動手冊使用說明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科學三年級下冊7.動物的繁殖公開課教學設計及反思

科學三年級下冊7.動物的繁殖公開課教學設計及反思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7.動物的繁殖精品教案及反思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7.動物的繁殖精品教案及反思

小學科學人教鄂教版 (2017)四年級上冊6 動物的繁殖優(yōu)質教學設計

小學科學人教鄂教版 (2017)四年級上冊6 動物的繁殖優(yōu)質教學設計

大象版 (2017)三年級上冊1 動物的繁殖教學設計

大象版 (2017)三年級上冊1 動物的繁殖教學設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7. 動物的繁殖

版本: 教科版 (2017)

年級: 三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