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材分析
《打秋千》是一首仡佬族民歌,歌曲旋律歡快、活潑。它的節(jié)奏疏密相間,密:表現(xiàn)在下面搖,疏:表現(xiàn)蕩到空中。形象地描繪了打秋千時的姿態(tài)。
歌曲旋律為五聲宮調(diào)式。第1、2小節(jié)的旋律進行平穩(wěn),好像是小朋友剛坐上秋千時。接著,旋律起伏比較大,似描繪小朋友們在秋千上蕩來蕩去的情景。下滑音的運用不僅增加了歌曲的民族色彩,同時也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歌曲的第二聲部具有伴唱性質(zhì),節(jié)奏與旋律進行平穩(wěn),表現(xiàn)了小朋友們在打秋千的過程中勁兒往一起使、相互配合的韻律,同時表現(xiàn)了仡佬族小朋友們衣服上或拴在秋千上的鈴鐺,隨著他們打秋千的韻律發(fā)出的陣陣清脆悅耳的“叮叮當當”的聲響。
二、教學目標
1. 準確地演唱歌曲的兩個聲部,感受仡佬族人民高興的心情。
2. 了解民族歌曲的特點,初步了解五聲調(diào)式。
三、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準確演唱歌曲。
2. 教學難點:情緒高漲地演唱歌曲《打秋千》,表現(xiàn)仡佬族人民的快樂生活。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
(1)導言:我們國家的少數(shù)民族中有一個人口很少的民族叫“仡佬族”。他們歷來用歌唱來伴隨勞動,傳授情感,娛樂生活。你們聽,老師就在模仿他們打秋千時的聲音。大家聽聽有什么特點。
(2)學生聆聽歌曲《打秋千》,找規(guī)律。
(1)4/4 X X X X 0 X 0 ︳
(2)4/4 X X X X. 0 ︳
(3)4/4 X X X X 0 ︳
2. 學唱歌曲
(1)學生聆聽歌曲
導言:剛才我們演唱的是一首“仡佬族”兒童歌曲,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打秋千》,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歌曲,這首歌曲都唱了些什么?帶給你什么樣的心情?
(2)學唱二聲部
①師生合作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詞。
②學生談感受。
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說得很準確,兩個聲部的演唱首先要保證準確地演唱樂譜,還要聽著另一個聲部的演唱,聽聽是不是很和諧。我們再來練習一遍,同學們來感受。
(3)合唱
①導言:我們來試著唱一唱歌曲一聲部,注意長音要唱滿,休止符的地方要唱準確。
②教師及時糾正演唱時出現(xiàn)的問題。(一字多音的音準;十六分音符的準確演唱;歌曲中的六度大跳的音準。)
③學生分組練習兩個聲部的演唱。
④學生分兩個聲部完整地演唱歌曲。
3. 表現(xiàn)歌曲
(1)分組設(shè)計表現(xiàn)歌曲。
學生分組練習,用不同演唱形式、不同人聲的組合表現(xiàn)歌曲。
(2)總結(jié)仡佬族的歌曲的風格特點、旋律進行特點嗎?
4. 課堂小結(jié)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學會了一首旋律歡快、活潑的仡佬族民歌,表現(xiàn)了小朋友們在打秋千的過程中勁兒往一處使、相互配合的韻律。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學習中都要有這種精神。
這是一份音樂三年級下冊唱歌 打秋千優(yōu)質(zhì)教學設(shè)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組織教學,發(fā)聲練習,復習歌曲,談話導入,初聽歌曲,音程構(gòu)唱,學唱歌曲,表現(xiàn)歌曲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音樂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 五十六朵花唱歌 打秋千教案,共4頁。
這是一份小學音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 五十六朵花唱歌 打秋千教案及反思,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具準備,教學過程,三段歌詞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