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清單
1
力學中的功
2
功的計算
一、力學中的功
1. 功的概念
(1)問題探究:圖甲是把小車向前推動了一段距離,圖乙是把物體提高了一段距離。觀察圖中所示的兩種情況,找找他們活動中的共同點。
【分析】活動中的共同點是,都對其他物體施加了 的作用,并且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都移動了一段 ,力的作用都有了成效。

甲 乙
(2)功的概念
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 移動了一段距離,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2. 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1)現(xiàn)象分析
①如上圖甲、乙所示是力對物體做功的兩個實例。甲小車在推力的作用下,向前運動了一段距離,乙物體在繩子拉力的作用下升高。這些做功的實例有什么共同點?
【分析】這些做功實例的共同點是:物體受到了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
②如圖丙、丁所示是力對物體沒有做功的兩個實例。力對物體為什么沒有做功?
【分析】這些力不做功的原因:物體受到了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沒有移動 。
丙 人搬而未起 丁 提著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
(2)歸納結(jié)論
力學里所說的做功,包含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 ;二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 。
3. 力對物體不做功的三種情況
(1)有力無距離(勞而無功)
有力作用在物體上,但物體沒動,即物體沒有通過 ,力對物體沒有做功(力的作用無成效)。
人搬而未起 人用力推車沒有推動
(2)有距離無力(不勞無功)
物體因為 通過一段距離,在運動方向上沒有力對物體做功(離開力說功是無意義的)。
冰壺在光滑的冰面上滑行 球在空中飛行
(3)力與運動距離的方向垂直(垂直無功)
物體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通過了距離,但通過的距離與力的方向 ,物體在力的方向上沒有通過距離,這個力對物體沒有做功(力的作用沒有成效)。
提著滑板在水平路面前進 托著食品盤送菜
二、功的計算
1. 功及其計算公式
(1)如圖所示,是起重機把每一個重力都相同的貨物提高的情景,思考問題。
甲與乙兩次,哪一次做功多?你判斷的理由是什么?甲與丙兩次,哪一次做功多?你判斷的理由是什么?
【分析】甲與乙兩次, 做功多;因為力相等,乙通過的距離 。甲與丙兩次, 做功多;因為通過的距離相等,丙用的 大。
【總結(jié)】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越大,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越大,力所做的功越 。
(2)功:力學中,功等于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 。
(3)計算公式:功=力×距離 W =
F表示力,s表示沿力的方向移動的距離,W表示功。
(4)功的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N,距離的單位是m,則功的單位是N?m,它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 ,簡稱焦,符號是J,1 J=1 N?m
把1個雞蛋舉高 m,做的功大約是1J。
2. 公式 W = Fs的應用
(1)公式變形:由功的計算公式W=Fs可知,已知三個物理量中的任意兩個,可求第三個。
①求作用在物體上的力:F =
②求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s =
式中物理量全部用國際單位制。
(2)F與s具有同時性
即在受力的同時移動了距離,移動距離的同時受了力。公式W=Fs中的F是使物體沿力F的方向通過距離s的過程中,始終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它的大小和方向都是不變的。
(3)F與s具有同向性
公式W=Fs中的F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s是物體在力F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例如:運動員用500N的力將足球踢出20m,若用公式W=Fs =500N×20m=10000J計算,結(jié)果是錯誤的,因為踢球的力的作用距離不是20m,要計算運動員對球做的功,關鍵看腳推動球前進的距離是多少。
(4)F與s具有同體性:即F與s對應同一個研究對象。
3. 關于克服阻力做功
物體在力的作用下發(fā)生運動,如果運動的方向與一個力(阻力)的方向相反,我們就說物體克服這個力做功。
例如,在水平面上推動物體前進時,要克服 做功;提高物體時要克服 做功;人在爬樓梯時,要克服自己的重力做功,計算做功的大小時,應該用人的重力G乘以樓梯的豎直高度h,即W=Gh。
第2節(jié) 功率
知識清單
1
比較做功的快慢
2
功率
一、比較做功的快慢
1. 現(xiàn)象探究:不同機械做功快慢的比較
(1)如圖所示,人與起重機,哪個做功快?你是怎樣比較出來的?
【分析】因為人與起重機做功相同,起重機所用 少,所以做功快。
(2)如圖所示,人與起重機,哪個做功快?你是怎樣比較出來的?
【分析】因為做功時間相同,起重機做功 ,所以起重機做功快。
(3)如圖所示,甲、乙、丙三位同學在做功時,所做功的多少和所用時間都不相等,所做的功和所用時間如下表所示,你能比較他們做功的快慢嗎?
【分析】圖中三位同學所做的功和所用時間都不相等,我們可以分別計算三位同學所做的功和所用時間的 W/t,該比值越大,做功越快。所以 同學做功最快, 同學做功最慢。
2. 總結(jié):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
(1)時間相同,比較物體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 。
(2)做功相同,比較做功的時間,時間短的做功 。
(3)功與時間都不相同,用“ ”可以比較做功的快慢。該比值越大,做功越快。
二、功率
1. 功率
(1)功率的物理意義:表示物體做功的 .
(2)功率的定義:功與完成這些功所用時間 叫做功率.
(3)公式: 功率= ,P=W/t
(4)單位
①國際單位:焦/秒,叫做 ,符號 ,1W=1J/s
②常用單位: (kW) 1kW= W
2. 一些物體(機器)的功率
生活中許多運動物體做功的功率可達若干千瓦。例如,優(yōu)秀運動員短時間運動的功率約一千瓦;小轎車的功率為數(shù)十千瓦至數(shù)百千瓦;電力機車和內(nèi)燃機車的功率為數(shù)千千瓦;萬噸級遠洋貨輪的功率可達一萬千瓦以上。
3. 功率計算的推導公式
(1)推導
如果力F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沿力的方向以速度v 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力F的功率:
P=W/t= =;F表示物體受的力,v表示物體的運動速度。即拉力做功的功率等于力與物體速度的乘積。
適用條件:物體做勻速直 線運動,F(xiàn)與v在同一條直線上。
(2)應用
①汽車上坡時,司機經(jīng)常用換擋的方法減小速度。因為機車發(fā)動機的最大功率是一定的。由P=Fv可知,牽引力的大小和運動速度成反比。汽車上坡時,需要 牽引力,所以就要 速度。
②同樣一輛機動車,在滿載時的行駛速度一般比空載時小得多。因為大貨車在滿載時,需要 牽引力,所以就要 速度。(以上均選填“增大”或“減小”)
4. 功率的測量
(1)測量人爬樓梯的功率
【測量原理】
【實驗器材】體重計(或磅秤)、 、 。
【測量步驟】①用體重計(或磅秤)測出自己的質(zhì)量m。
②用皮尺測出所登樓層的高度h。
③用秒表測出自己上樓所用的時間t。
【計算】用公式P= W/t = 求出人上樓的功率P。

測量人爬樓梯的功率 測量引體向上的功率
(2)測量引體向上的功率
【測量原理】P=W/t
【實驗器材】體重計(或磅秤)、刻度尺、停表。
【測量步驟】①用體重計(或磅秤)測出自己的質(zhì)量m。
②用刻度尺測出完成一次規(guī)范引體向上動作時上升的高度h;
③用停表測量出連續(xù)完成n次規(guī)范引體向上動作時需要的時間t;
【計算】用公式 P=W/t= = 求出人上樓的功率P。
第3節(jié) 動能和勢能
一、動能
1. 能量
(1)現(xiàn)象探究:什么情況下能做功。
下述實例有什么共同特點?
【分析】流動的水對水車做了功;飛行的子彈對蘋果做了功;拉開的弓對箭做了功。
【探究歸納】上述實例的共同特點是物體對外做了 。
(2)能量:物體能夠?qū)ν庾龉?,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 ,簡稱能。
(3)能量的實質(zhì):物體做功的過程就是能的 過程。物體做的功越多,說明某種能轉(zhuǎn)化為別的形式的能就越多,就表示這個物體的能量越大。即能量是表示物體做功 的物理量。
(4)能量的單位:能的單位與功的單位相同,是 (J)。
2. 動能
(1)問題探究:運動的物體是否具有能?

【分析】臺風、汽車、子彈都在運動,具有能量。運動的物體具有能。
(2)動能
物體由于 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動能。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例如,空中飛行的飛機、地上行駛的汽車、河水的流動等。
3. 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
【猜想與假設】
(1)動能是由于物體運動而具有的能,子彈飛行的速度大,對物體的殺傷力也大(做功多),因此動能可能與物體的 有關。
(2)錘子擊碎物體時,錘頭的質(zhì)量越大,破壞力越強(做功越多),因此動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 有關。
【制定計劃】
(1)如圖所示,鋼球A從高為h的斜槽上滾下,在水平面上運動,運動的鋼球A碰到木塊B后,能將B撞出一段距離s。在同一水平面上,木塊B被撞得越遠,鋼球A對B做的功就越多,A的動能越大。
(2)實驗方法
①轉(zhuǎn)換法:通過被撞物體B運動的 s來反映動能的大小。
②控制變量法:在探究動能大小可能與物體運動速度、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時,每次實驗這兩個變量只能變化一個。
【進行實驗】
(1)探究動能大小與速度的關系
①控制鋼球的質(zhì)量m不變。
②讓同一鋼球A分別從不同的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撞擊木塊B。
③觀察并測量木塊被撞出的距離s。
④實驗記錄表
(2)探究動能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系
①控制速度不變,即固定鋼球在滑槽上的釋放位置的高度h。
②改變鋼球的質(zhì)量m。
③觀察并測量木塊被撞出的距離s。
④實驗記錄表
【分析與論證】
探究(1)中:鋼球質(zhì)量相同,鋼球達到斜面底端的速度越大,木塊被撞擊滑行的距離越遠。說明:鋼球的動能大小與 有關,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探究(2)中:鋼球達到斜面底端速度相同時,鋼球質(zhì)量越大,木塊被撞擊滑行的距離越遠,說明:鋼球的動能大小與 有關,質(zhì)量越大,動能越大。
【實驗結(jié)論】
物體動能的大小跟速度、質(zhì)量有關,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運動速度越大,它的動能越大;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zhì)量越大,它的動能越大。
【交流與討論】
(1)使鋼球獲得動能的方法:將鋼球由斜面某一高度 釋放(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2)將質(zhì)量不同的鋼球放在斜面上同一高度處靜止釋放的目的:控制鋼球達到斜面底端時具有相同的 (鋼球的速度與質(zhì)量無關)。
(3)將質(zhì)量相同的鋼球由斜面上不同位置靜止釋放的目的:改變鋼球達到斜面底端時的 。
(4)實驗改進
①若木塊質(zhì)量較大,為確保實驗現(xiàn)象較明顯,可增大鋼球滾下的高度。
②不用木塊的實驗改進:在桌上鋪一條毛巾,用鋼球在毛巾表面滾動的 來反映動能的大小。
(5)實驗結(jié)論的應用:生活中超載、超速問題(超速:速度大,超載:質(zhì)量大;則使車輛的動能大,危險性大)。
4. 與動能有關的現(xiàn)象及解釋
某段道路的標示牌顯示:小型客車最高行駛速度不得超過100km/h;大型客車、載貨汽車最高行駛速度不得超過80km/h。請利用物理知識解釋,為什么要對機動車的最高行駛速度進行限制?為什么在同樣的道路上,對不同車型設定不一樣的最高行駛速度?
【分析】同一輛汽車,質(zhì)量不變,速度越大,具有的 越大,危害性大。所以限制機動車的最高行駛速度才能保證機動車行駛的安全性。
車型不同,載重量不同,如果載貨車與小汽車的行駛速度相同,由于載貨車的質(zhì)量大,具有的動能 ,則剎車時滑行的距離 ,危害性大。所以質(zhì)量大的大型貨車最高行駛速度要 些。
5. 小資料——《一些物體的動能》

二、勢能
1. 重力勢能
(1)現(xiàn)象探究:被舉高的物體能做功。
①觀察打樁機打樁的過程。如圖所示,打樁機在工作時,先把“重錘”高高舉起,“重錘”落下,可以把樁打入地里。
②高空拋物現(xiàn)象曾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它曾與“亂扔垃圾”齊名,排名第二。高空拋物,既傷人又傷物。
【分析】被舉高的重錘能夠?qū)蹲龉?,說明被舉高的重錘具有能量。高空拋出的物體能夠做功,說明高處的物體具有能量。
【探究歸納】高處的物體都具有 ,這種能量是物體由于受到 產(chǎn)生的。
(2)重力勢能
在地球表面附近,物體由于受到 并處在一定 時所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勢能。
2. 決定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
【猜想與假設】
(1)重力勢能是由于物體處在一定高度而具有的能,所以重力勢能可能與物體的位置 有關。
(2)位置高度相同的足球和鉛球下落到地面,鉛球?qū)Φ孛孀龅墓Ρ茸闱虼蟮枚?,推測重力勢能可能與物體的 有關。
【設計并進行實驗】
(1)探究重力勢能的大小與高度的關系
讓同一物體分別從不同的高度由靜止下落,觀察桌腿在沙坑下陷的深度。
(2)探究重力勢能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系
讓質(zhì)量不同的物體分別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下落,觀察桌腿在沙坑下陷的深度。
【分析與論證】
探究(1)中:同一物體從不同高度的位置下落時,桌腿在沙坑下陷的深度不同;高度越高,桌腿在沙坑下陷的深度越大。 說明:質(zhì)量相等的物體,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探究(2)中:質(zhì)量不同的物體從同一高度下落時,質(zhì)量越大,桌腿在沙坑下陷的深度越大。說明:高度相同時,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重力勢能越大。
【實驗結(jié)論】物體重力勢能的大小跟 、 有關,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位置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3. 彈性勢能
(1)現(xiàn)象探究: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與做功
【事例】運動員在參加射箭比賽時,拉彎的弓能將箭射出;蹦床比賽中,運動員可以 “跳” 的很高。
【分析】被拉彎的弓和發(fā)生形變的蹦床可以把箭射出去、把人彈起,弓和彈簧能夠?qū)ν庾龉?,說明他們具有能量。

射箭 蹦床 弓的形變程度越大,箭射得越遠
【結(jié)論】發(fā)生 的物體具有能量。這種形式能量的產(chǎn)生是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在恢復形變時可以做 ,故具有能量。
(2)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fā)生 而具有的能叫做彈性勢能。
(3)影響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
【事例】鐘表的發(fā)條,擰的越緊,指針走動的時間越 ;彈弓的皮筋拉的越長,彈丸被彈射的越 。觀察如上圖所示的射箭比賽,會發(fā)現(xiàn)弓的形變程度越大,箭射得越 。
【分析】以上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其彈性形變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越大??梢娢矬w的彈性勢能與 程度有關。
【結(jié)論】影響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是物體本身的材料和彈性形變的程度。在材料相同時,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4. 勢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tǒng)稱為勢能.
5. 動能和勢能的異同
第4節(jié) 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
知識清單
1
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
2
水能和風能的利用
一、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
1. 機械能
分析高空飛行中的飛機具有的能量。
飛行中的飛機因為它在運動而具有 能,又因為它處于高空而具有 能,一個物體可以既有動能,又有勢能,把這兩種能量加在一起,就是它的 能。
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一個物體具有的機械能是動能和勢能之和。例如,如果一架飛行中的飛機的動能是4×108J,重力勢能為5×108J,那么總的機械能為:動能+勢能=4×108J +5×108J=9×108J。
2. 動能和勢能的轉(zhuǎn)化
(1)動能和重力勢能的轉(zhuǎn)化
動能和重力勢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下面以單擺和滾擺的運動為例分析。
①單擺實驗
如圖所示,擺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擺動,在A、C點時最高,在B點時最低,所以擺球的運動可分為下降段和上升段。其能量轉(zhuǎn)化情況見下表。
【結(jié)論】單擺在擺動過程中,動能和重力勢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②滾擺實驗
如圖所示,將滾擺掛起來,捻動滾擺,使懸線纏繞在軸上,當滾擺上升到最高點后,放開手,滾擺會下降和上升,能量變化的分析過程如下表所示。
【結(jié)論】滾擺在擺動過程中,動能和重力勢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2)動能和彈性勢能的轉(zhuǎn)化
如圖所示,讓一個木球從斜面上滾下來,撞到水平面的一根彈簧上。分析其能量轉(zhuǎn)化的情況。
【結(jié)論】動能和彈性勢能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3)歸納結(jié)論
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動能和重力勢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動能和彈性勢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注意: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zhuǎn)化的條件
①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zhuǎn)化過程中,必定有動能和勢能各自的變化,而且一定是此增彼減。
②動能的增減變化要以 的變化來判斷;重力勢能的增減變化要以物體離地面 的變化來判斷;彈性勢能的增減要根據(jù) 大小的變化來判斷。
(4)動能和勢能相互轉(zhuǎn)化的實例
①人從滑梯下滑時,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②拉弓射箭時,拉開的弓把箭射出去的過程中,弓的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箭的動能。
③撐桿跳高時,能量的轉(zhuǎn)化過程:動能→彈性勢能(跳桿)→重力勢能→動能。
3. 機械能守恒
(1)機械能守恒
動能、勢能的大小會變化,它們的和是否變化呢?物理學家經(jīng)過大量的實驗研究與理論推導,得出了如下規(guī)律:
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zhuǎn)化,盡管動能、勢能的大小會變化,但機械能的 不變?;蛘哒f,機械能是 的。
(2)機械能守恒的條件
只有 能和 能的相互轉(zhuǎn)化,而沒有機械能與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轉(zhuǎn)化(即忽略摩擦力造成的能量損失,機械能守恒也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在物理學中常常出現(xiàn)“光滑的表面”、“不計空氣阻力” 、“不計摩擦”等文字描述,表示沒有摩擦阻力,機械能是 的(填“守恒”或“不守恒”)。
(3)機械能不守恒的一些事例
汽車爬坡 勻速下落的跳傘者 火箭發(fā)射
(4)用機械能守恒及其轉(zhuǎn)化解釋現(xiàn)象
①用繩子把一個鐵鎖懸掛起來。把鐵鎖拿近自己的鼻子,穩(wěn)定后松手,頭不要動。鐵鎖向前擺去又擺回來。鐵鎖擺回時會碰到你的鼻子嗎?
【分析】鐵鎖下降的過程是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上升的過程是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在上升和下降的過程中,鐵鎖和空氣之間存在 ,克服摩擦做功,一部分機械能轉(zhuǎn)化為 能,機械能不守恒(減?。簿褪侵亓菽艿淖畲笾翟絹碓叫?,所以擺動的高度會越來越 ,不會達到鼻尖的。

②分析過山車在運動過程中的能量轉(zhuǎn)化情況。
【分析】從A到B的運動過程中, 能轉(zhuǎn)化為 能;從B到C的運動過程中, 能轉(zhuǎn)化為 能;從C到D的運動過程中,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過山車運行過程中車與軌道之間有摩擦力,還受到空氣的阻力,機械能并不守恒,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不給其他動力的情況下,過山車最終停下來。
③分析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機械能轉(zhuǎn)化
許多人造地球衛(wèi)星沿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行。離地球最近的一點叫 ,最遠的一點叫 。衛(wèi)星在大氣層外運行,不受空氣阻力,只有動能和勢能的轉(zhuǎn)化,因此機械能 (選填“守恒”或“不守恒”)。
衛(wèi)星在遠地點時 能最大,當它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時, 能減小, 能增大,速度也增大。當衛(wèi)星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時,它的 能減小, 能增大,速度也減小。
二、水能和風能的利用
地球上,海水潮汐漲落,江河日夜奔騰;有時微風拂面,有時狂風勁吹。從能量的角度來看,自然界的流水和風都具有大量機械能的天然來源,即水能和風能都是機械能。
1. 水能
(1)水能:流動的水具有 能,高處的水具有 能,水所具有的機械能統(tǒng)稱為 能。水能的大小由流量、流速和水位差決定。
(2)古代對水能的利用:早在19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制造了水輪,讓流水沖擊水輪轉(zhuǎn)動,用來汲水、磨粉、碾谷。

(3)水能發(fā)電站:將水的 能轉(zhuǎn)化成 能。
修筑攔河壩提高上游水位,壩底裝水輪機,發(fā)電機裝在水輪機上面,它們的軸連接在一起,水輪機帶動發(fā)電機發(fā)電。一定量的水,上、下水位差越大,水的重力勢能越大,能發(fā)出的電就越多。
2. 風能
(1)風能:流動的空氣所具有的 能叫做風能。風能的大小由風速和流動空氣的質(zhì)量決定。
(2)古代對風能的利用:我國早在2000多年前就開始利用風來驅(qū)動帆船航行;至少1700多年前已開始利用風來推動風車做功。
(3)風能發(fā)電站:將風的 能轉(zhuǎn)化成 能。
單個風力發(fā)電機的輸出功率較小,在風力資源豐富的地區(qū),可以同時安裝幾百臺風力發(fā)電機,組成“風車田”,連在一起供電。物體
做功W/J
所用時間t/s
功/時間(J/s)
甲推貨物
800
10
80
乙爬樓梯
1500
10
150
丙提木箱
6000
30
200
知識清單
1
動能
2
勢能
次數(shù)
質(zhì)量m/kg
高度h/cm
推動木塊的距離s/cm
1
0.1
10

2
0.1
15

3
0.1
20

次數(shù)
質(zhì)量m/kg
高度h/cm
推動木塊的距離s/cm
1
0.1
10

2
0.2
10

3
0.3
10

異同點
動能
勢能
重力勢能
彈性勢能
不同點
形成
原因
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
物體由于受到重力并處在一定高度所具有的能
物體由于發(fā)生
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
特點
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
一切被舉高的物體
都具有重力勢能
一切發(fā)生彈性形變的
物體都具有彈性勢能
決定
因素
質(zhì)量和速度
質(zhì)量和高度
彈性形變程度
相同點
都是能量的一種具體形式,都具有做功的本領
運動過程
高度
重力勢能
速度
動能
能的轉(zhuǎn)化
A→B
降低
減小
變大
增大
能轉(zhuǎn)化為 能
B→C
升高
增大
變小
減小
能轉(zhuǎn)化為 能
C→B
降低
減小
變大
增大
能轉(zhuǎn)化為 能
B→A
升高
增大
變小
減小
能轉(zhuǎn)化為 能
運動過程
高度
重力勢能
速度
動能
能的轉(zhuǎn)化
下降
降低
減小
變大
增大
能轉(zhuǎn)化為 能
上升
升高
增大
變小
減小
能轉(zhuǎn)化為 能
研究的
過程
球的速度
球的動能
彈簧的
形變程度
彈簧的
彈性勢能
能的轉(zhuǎn)化
乙 木球
壓縮彈簧
逐漸減小
直至為零
逐漸減小
直至為零
由小變大
逐漸增大
能轉(zhuǎn)化為

丙 彈簧把木球彈回
由零逐漸
增大
由零逐漸
增大
由大變小
逐漸減小
直至為零
能轉(zhuǎn)化
為 能

相關學案

【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簡單機械》+知識清單:

這是一份【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簡單機械》+知識清單,文件包含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簡單機械》+知識清單教師版docx、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簡單機械》+知識清單學生版docx等2份學案配套教學資源,其中學案共34頁, 歡迎下載使用。

【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章《浮力》+知識清單:

這是一份【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章《浮力》+知識清單,文件包含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章《浮力》學生版docx、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章《浮力》+知識清單教師版docx等2份學案配套教學資源,其中學案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九章《壓強》+單元知識清單:

這是一份【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九章《壓強》+單元知識清單,文件包含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九章《壓強》+單元知識清單教師版docx、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九章《壓強》+單元知識清單學生版docx等2份學案配套教學資源,其中學案共53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學案 更多

【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八章《運動和力》+知識清單

【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八章《運動和力》+知識清單

人教版(2024)八年級下冊7.1 力優(yōu)秀學案設計

人教版(2024)八年級下冊7.1 力優(yōu)秀學案設計

【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四章+《光現(xiàn)象》知識清單(學生版)+(教師版)

【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四章+《光現(xiàn)象》知識清單(學生版)+(教師版)

【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章+《聲現(xiàn)象》知識清單(學生版)+(教師版)

【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章+《聲現(xiàn)象》知識清單(學生版)+(教師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下冊(2024)電子課本 新教材

復習與提高

版本: 人教版(2024)

年級: 八年級下冊(2024)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