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力
1. 下列有關(guān)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產(chǎn)生力的兩個物體一定發(fā)生了作用 B.一個物體也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
C.力能脫離物體而存在 D.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一定產(chǎn)生力的作用
【答案】A
【詳解】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故產(chǎn)生力的兩個物體之間一定發(fā)生了作用,故A正確.
B.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的產(chǎn)生,至少要有兩個物體,故B錯誤.
C.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故C錯誤.
D.相互接觸的物體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不相互擠壓的桌子之間沒有力的作用,故D錯誤.
2.詩句“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描繪的是兒童放飛風箏的畫面。如圖所示,放風箏時,手受到拉力作用,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 )
A.繩子 B.風箏 C.風 D.手
【答案】A
【詳解】由題可知,放風箏時,手對繩子施加了拉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繩子也對手施加了拉力,因此,手受到的拉力作用的施力物體是繩子,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 下列關(guān)于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力的國際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大寫字母“N”來表示
B.不接觸的物體,彼此間不可能發(fā)生力的相互作用
C.托起一只雞蛋,大約需要10牛的力
D.雞蛋碰石頭,雞蛋碎了,說明石頭對雞蛋的力大于雞蛋對石頭的力
【答案】A
【詳解】A.為了紀念物理學家牛頓的突出貢獻,力的國際單位是牛頓,簡稱牛(N),故A正確;
B.互相不接觸的物體,彼此間有可能發(fā)生力的相互作用,如磁鐵吸引鐵釘,故B錯誤;
C.托起一只雞蛋,大約需要0.5牛的力,故C錯誤;
D.雞蛋碰石頭,石頭對雞蛋的力和雞蛋對石頭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雞蛋碰石頭,雞蛋碎了,是因為雞蛋的硬度小,故D錯誤。
故選A。
二、力的作用效果
4. 下列現(xiàn)象中,表示“力能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的是( )
A.運動員將弓拉彎 B.運動員將壘球拋出
C.風將小樹吹彎 D.將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狀
【答案】B
【詳解】A. 弓在運動員拉力作用下被拉彎,是其形狀發(fā)生變化,故A不符合題意;
B. 運動員將壘球拋出,壘球由靜止變?yōu)檫\動,在力的作用下其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故B符合題意;
C. 風將小樹吹彎,是其形狀發(fā)生變化,故C不符合題意;
D.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是其形狀發(fā)生變化,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5. 力能產(chǎn)生不同的作用效果,下列情況中與其它三個力所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 B C D
A.手對彈簧的力 B.磁體對小球的力
C.手對撐桿的力 D.手對弓的力
【答案】B
【詳解】A.用力壓彈簧,使彈簧的形狀發(fā)生變化,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B.小鐵球受到磁鐵吸引力的作用,運動方向發(fā)生變化,說明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C.撐桿跳運動員對竿的拉力,使撐桿的形狀發(fā)生變化,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D.用力拉開弓,使弓的形狀發(fā)生變化,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由此可知,B圖中力與其它三個力所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不同,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圖示
6. 如圖甲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彈簧,觀察比較兩圖,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 有關(guān);圖乙所示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 有關(guān)。
【答案】方向,作用點和方向。
【詳解】圖甲中,用手下壓彈簧和用手在相同作用的上拉彈簧,彈簧的形狀改變不同,所以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guān)。
圖乙中,大人和小孩推門上的不同位置,即力的作用點不同,且推門的方向不同,即力的方向不同,門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和方向有關(guān)。
7. 力的示意圖。
(1)在下圖中分別畫出力的示意圖(力的作用點均為A點)。
①用150N的力向上提起一桶水;
②用60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左推木箱;
③用與地面成30°角的100N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車。
【答案】見下圖。
【詳解】①用150N的力向上提起一桶水,力的作用點為A點,以A為起點,沿豎直方向向上畫一條有向線段,在末尾標上力的方向,圖上標記力的名稱和大小,如圖。
②用60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左推木箱,力的作用點為A點,以A為起點,沿水平方向向左畫一條有向線段,在末尾標上力的方向,圖上標記力的名稱和大小,如圖。
③用與地面成30°角的100N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車,力的作用點為A點,以A為起點,沿斜向右與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方向畫一條線段,在末尾標上力的方向,圖上標記力的名稱和大小,如圖。
(2)如圖所示,一個人用力推一個物體。由圖可知,該推力的作用點是 (選填“A”或“B”),力的方向是 ,力的大小是 。
【答案】 A 與水平線成30°角斜向右上方 40N
【詳解】圖中用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即作用在A處,力的方向是與水平線成30°角斜向右上方,大小是40N。
8. 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呢?為了探究這個問題,如圖所示的是小明設(shè)計實驗的幾個主要步驟。用一個彈性較好的鋼片固定在桌邊,在鋼片上用細線掛鉤碼(小明使用的鉤碼規(guī)格相同)。
(1)小明是通過 (填“鉤碼的數(shù)量”或“鋼片的彎曲程度”)來反映力的是作用效果;
(2)通過比較(a)和(c)兩圖,可以發(fā)現(xiàn):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 有關(guān);
(3)通過比較(b)和(c)兩圖,某同學得到了結(jié)論“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guān)”該結(jié)論可靠嗎?答: 原因是 ;
(4)如圖所示, 點推門最省力,沿 方向用力不能將門關(guān)上,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和 有關(guān)。
【答案】 鋼片的彎曲程度 大小 不可靠 因為力的大小和作用點不同 B A 作用點 方向
【詳解】(1)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合稱力的三要素,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該實驗是通過鋼片的彎曲程度來反映力的作用效果。
(2)圖(a)和圖(c)的實驗中,力的作用點、方向相同,而力的大小(鉤碼個數(shù))不同;根據(jù)控制變量的思想,兩圖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關(guān)。
(3)圖(b)和圖(c)的實驗中,力的作用點、大小都不同,而力的方向相同;根據(jù)控制變量的思想,得到“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guān)”的結(jié)論不可靠。
(4)力的三要素,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當其中一個要素改變時,力的作用效果往往也會隨之改變。在推門時,在B點最容易推開,圖中作用在A點力的作用線經(jīng)過門軸,不能把門關(guān)上,這個現(xiàn)象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作用點和方向有關(guān)。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9. 2024年6月2日清晨,嫦娥六號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預選著陸區(qū)。探測器登月前需要減速,向運動方向噴射高速氣體,同時獲得反方向的制動力,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若探測器登月前繞月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則探測器的運動狀態(tài) (選填“改變”或“不改變”)。
【答案】 相互的 改變
【詳解】探測器登月前需要減速時,沿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方向噴射高溫氣體,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時獲得反方向的制動力。
在繞月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時,衛(wèi)星的運動方向不斷發(fā)生變化則衛(wèi)星的運動狀態(tài)是改變的。
10. 如圖所示是2024年世界室內(nèi)拔河錦標賽中國隊摘得錦標賽桂冠時的畫面。小智認為中國隊能贏,就是因為拔河時中國隊對繩子的拉力大于繩子對中國隊的拉力。你認為小智的說法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你判斷的依據(jù)是 。
【答案】錯誤 中國隊對繩子的拉力與繩子對中國隊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詳解】拔河時,中國隊對繩子的拉力與繩子對中國隊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中國隊對繩子的拉力等于繩子對中國隊的拉力,因此,小智的說法是錯誤的。
11. 下列有關(guān)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對桌面的壓力,受力物體是水杯
B.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發(fā)生形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C.用手提水桶時,只有手對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對手沒有力的作用
D.推門時離門軸越近,需要的用力越大,說明力的作用效果只與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
【答案】B
【詳解】A.水杯放在桌面上,水杯對桌面有向下的壓力,壓力的受力物體是桌面,故A錯誤;
B.用力捏橡皮泥,手對橡皮泥有力的作用,使橡皮泥發(fā)生形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B正確;
C.用手提水桶時,手對水桶有向上的拉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桶對手也有向下的拉力,故C錯誤;
D.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有關(guān),所以推門時離門軸越近,需要的用力越大,并不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只與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故D錯誤。
故選B。
12.如圖所示,在斯諾克臺球比賽中,由于目標球被障礙球阻擋。有時運動員會用特殊的“扎桿”打法使白球高速旋轉(zhuǎn)打出漂亮的“弧線球”,從而繞過障礙擊中目標,則使白球在水平桌面上做曲線運動的施力物體是( )
A.球桿 B.桌面 C.白球 D.地球
【答案】B
【詳解】ABCD.運動員用特殊的“扎桿”打法使白球高速旋轉(zhuǎn),繞過障礙擊中目標,白球在水平桌面上運動時,它們之間存在摩擦力,使白球改變運動狀態(tài)做曲線運動,所以使白球在水平桌面上做曲線運動的施力物體是桌面,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
13.如圖所示,關(guān)于游泳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運動員向后劃水的力大于水對運動員的力
B.運動員與水之間的作用是相互的
C.使運動員向前運動的力的施力物體是水
D.運動員是受力物體的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答案】A
【詳解】AB.游泳過程中,運動員的手和腳向后劃水,對水施加向后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會對手和腳施加向前的反作用力,人就前進。運動員向后劃水的力和水對運動員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錯誤,符合題意;B正確,不符合題意;
C.水對運動員的力使運動員向前運動,因此施力物體是水,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在游泳過程中,運動員既是受力物體(受到水的推力),又是施力物體(對水施加向后的力)。這體現(xiàn)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4.書靜止在水平桌面上,下面屬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
A.書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
B.書對桌面的壓力與書所受的重力
C.書所受的重力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
D.書所受的重力與地球?qū)囊?br>【答案】A
【詳解】A.書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書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是相互作用力,故A符合題意;
B.書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書對桌面的壓力方向豎直向下,書所受的重力也豎直向下,兩個力方向相同,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不符合題意;
C.書受到的重力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兩個力都作用在書上,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不符合題意;
D.書所受的重力與地球?qū)囊κ芰ξ锞鶠闀?,兩個力不是相互作用,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5.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奇思妙想
小明夢見他和小華被困在一個結(jié)冰的池塘中間,他們的小船停在非常光滑的冰面上,由于沒有摩擦,他們無法推動小船。后來,他們想出了一個奇妙的方法——把行李向后扔出去(如圖所示),小船居然運動起來了!正當他們歡呼雀躍的時候,小明醒了。
后來,小明把自己的夢告訴了科學家爺爺。爺爺充分肯定了他的奇思妙想,并且告訴他,幫助人們實現(xiàn)飛天夢想的火箭正是應(yīng)用了這一原理。
(1)小明在科學家爺爺?shù)膯⑹鞠?,對夢境進行了分析,人對書包施加一個向后的力的同時,書包對人有一個向 的力,這樣船就能上前運動了,火箭發(fā)射時,火箭噴出高溫、高壓燃氣, (選填“空氣”或“燃氣”)對火箭施加了推動力,使火箭向上運動;
(2)小華在科學家爺爺?shù)膯⑹鞠?,發(fā)現(xiàn)人從船頭走向船尾的過程中,船 (選填“能”或“不能”)運動,人豎直向上跳起,船 (選填“能”或“不能”)運動;
(3)如果要使船運動得更快一些,請指導小明和小華結(jié)合實際情境如何操作? 。(寫出一點)
【答案】(1)前,燃氣;(2)能,不能;(3)用力甩出書包。
【詳解】(1)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對書包施加一個向后的力的同時,書包對人有一個向前的力;發(fā)射火箭時,火箭噴出燃氣,反過來,燃氣也對火箭施加推力。
(2)人從船頭走向船尾的過程中,水平方向上,腳受到船的作用力,同時,船也受到腳的作用力,從而使船也運動;當人豎直方向上跳起時,水平方向上沒有受力,運動狀態(tài)不變,即不運動。
(3)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要受到力的作用,而需要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快,則受到力的作用越明顯,即可以用力甩出書包。
16.(2024·菏澤·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滑旱冰時小明用力推墻,他便向后退,說明力的作用是 的;使小明后退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
【答案】 相互 墻
【詳解】穿旱冰鞋的小明用手推墻,他自己也會后退。這是因為手對墻施力的同時,手也受到墻的力。這表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小明后退的力的施力物體是墻。
17.(2024·山東棗莊·中考真題)嫦娥六號探測器于2024年6月2日著陸月球背面阿波羅盆地進行采樣,嫦娥六號探測器在降落月球?qū)嵤┲苿訙p速時,要將發(fā)動機噴管朝向 (選填“前方”“側(cè)方”或“后方”),使探測器減速的施力物體是 (選填“燃氣”或“噴嘴”),此現(xiàn)象可以說明 。
【答案】 前方 燃氣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詳解】降落時,需要減速,則發(fā)動機噴管工作時,應(yīng)使探測器受到一個向后的作用力,則發(fā)動機噴管應(yīng)朝向前方,向前方噴出氣體,據(j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則噴出的氣體對探測器有一個向后的作用力。這個作用力的施力物體是燃氣。
18.(2024·河南·中考真題)在學習物理之前,我們頭腦中常存在一些不科學的觀點,學習物理后,要能運用事實證據(jù)進行質(zhì)疑和修正。請參照示例,另外列舉一個常見的錯誤觀點,并通過實例進行反駁,寫出正確觀點。
【示例】錯誤觀點:兩個物體不接觸,就沒有力的作用。
反駁的實例及正確觀點:磁鐵靠近鐵球,能將鐵球吸引過來,因此兩個物體不接觸,也能有力的作用。
錯誤觀點: 。
反駁的實例及正確觀點: 。
【答案】 見詳解 見詳解
【詳解】錯誤觀點:只要兩個物體相接觸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反駁的實例及正確觀點:豎直放在豎直墻邊的物體剛好與墻面接觸,沒有力的作用,因此兩個物體相接觸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19.(2024·哈爾濱·中考真題)“嫦娥六號”探測器于2024年6月2日成功著陸在月球表面,實現(xiàn)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樣。探測器在靠近月球表面時,開始向下噴出高溫高壓燃氣,探測器獲得向上的制動力,使其減速,最后穩(wěn)穩(wěn)地停在月球表面。請你分析上述內(nèi)容,找出三個現(xiàn)象及對應(yīng)的物理知識。
(1)現(xiàn)象: ;物理知識: ;
(2)現(xiàn)象: ;物理知識: ;
(3)現(xiàn)象: ;物理知識: 。
【答案】 見解析 見解析 見解析 見解析 見解析 見解析
【詳解】(1)探測器在靠近月球表面時,開始向下噴出高溫高壓燃氣,燃氣給探測器一個反作用力,從而使探月器減速,用到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探測器在靠近月球表面時,開始向下噴出高溫高壓燃氣,使其減速,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3)探測器在靠近月球表面時,向下噴出高溫高壓燃氣,使其減速,減速的力的施力物體是高溫高壓燃氣。
20.(2024·山東棗莊·中考真題)在兩輛靠得較近的小車上分別放一塊磁體甲和乙,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對乙的作用力大于乙對甲的作用力
B.甲先對乙施力,然后乙才對甲施力
C.甲對乙的作用力和乙對甲的作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由于甲、乙兩磁體沒有接觸,因此甲、乙之間沒有力的作用
【答案】C
【知識點】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概念和單位
【詳解】ABC.甲對乙的作用力與乙對甲的作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符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不同物體上,是同時發(fā)生的,故AB錯誤,C正確;
D.由于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甲、乙兩磁體沒有接觸,甲、乙之間有排斥力,故D錯誤。
故選C。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級下冊(2024)第八章 運動和力第3節(jié) 摩擦力練習題,文件包含83摩擦力分層作業(yè)原卷版docx、83摩擦力分層作業(yè)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下冊(2024)第2節(jié) 二力平衡當堂檢測題,文件包含82二力平衡分層作業(yè)原卷版docx、82二力平衡分層作業(yè)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物理八年級下冊(2024)第3節(jié) 重力測試題,文件包含73重力分層作業(yè)原卷版docx、73重力分層作業(yè)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8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