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基本信息
學科
語文
年級
高一
學期
秋季
課題
《登高》——濃烈的家國情懷
教科書
書 名:語文必修上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8月
學生信息
姓名
學校
班級
學號
馬蓉
寧夏西吉中學
高一25班
03
學習目標
1. 反復誦讀,掌握詩歌誦讀的基本方法;
2.分析意象,鑒賞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3.理解詩情,學習杜甫心憂天下的人生情懷。
課前學習任務
誦讀鑒賞并背誦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一和《詠懷古跡》(其三),理解這兩首表達的情感;
《秋興八首》(其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詠懷古跡》(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兩首詩都寫于(766年秋天,杜甫寄寓夔州時),《秋興八首》(其一)運用非常豐富的,又飽含情感的意象,展現(xiàn)了巫山巫峽蕭瑟陰森的氛圍,“江間波浪”和“塞上風云”仿佛要吞吐宇宙,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詩人的內(nèi)心是壓抑的,“叢菊兩開”“孤舟一系”“故園心”等詞組,將詩人的情感直托出來,內(nèi)心是對故園的期盼,對自身漂泊的感傷,對國家命運的哀嘆。“刀尺”聲和“砧”聲,更增添了客居在外,孤苦漂泊的詩人的無限悲愁情緒。個人身世之悲、國運之悲一齊涌上心頭,將詩人的憂國憂民情懷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詠懷古跡》(其三)借用昭君村,引出對王昭君及其遭遇的描寫,寫昭君貌美多才,不被寵幸,即是寫自己才華橫溢,不被皇帝賞識,“以他人酒杯澆自己心中塊壘”,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情感復雜細膩。
二.通過書籍和網(wǎng)絡查找中國古代“悲秋”詩詞,摘抄并對這類“悲秋”詩詞所表達的不同情感進行分類。
(1)抒發(fā)離別之苦,思念之情。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蓖蹙S《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柳永《雨霖鈴》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蓖踅ā妒迦胀录亩爬芍小?br>“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滿目蒼涼的秋色容易勾起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而在秋天所特有的幾個節(jié)日,如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等,就更容易引起人的傷感之情。
(2)表現(xiàn)處境悲涼,命運多舛。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瘪樫e王《在獄詠蟬》
“人煙寒桔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李白《秋登寶城謝眺北樓》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崩畎住兑共磁d緫压拧?br>惆悵失意的詩人,往往被秋天蕭瑟、冷落觸動,引發(fā)無窮的愁緒。
(3)悲嘆英雄遲暮,人生短暫。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搖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fā)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劉徹《秋風辭》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狈吨傺汀稘O家傲》
秋天萬物凋零,容易引起那些經(jīng)歷了生活艱難或者已經(jīng)年老的詩人們的內(nèi)心共鳴。
三.背誦《登高》
課上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一】反復誦讀,感知情感
自由誦讀,疏通詩意;
學生結(jié)合課下注釋疏通詩意。
2.聆聽范讀,體會情感;
通過自由誦讀和對范讀的聆聽,請找出全詩的詩眼是那個字?(悲)
3.集體誦讀,讀出情感;
齊聲讀出這種“悲”情
【學習任務二】分析意象,品讀情感
思考:詩眼為“悲”,杜甫怎樣表現(xiàn)悲?為何而悲?
“風急天高猿嘯衰,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這兩聯(lián)呈現(xiàn)了哪些意象?各自有怎樣的特點?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找意象,明特點,繪畫面,品情感。
(完成表格,用詩意的語言描繪畫面,品讀情感)
意象
特點
畫面
【學習任務三】合作探究,品悟情感;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這一聯(lián)蘊含了哪些情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八種悲情。(結(jié)合背景和相關評論探究情感)
背景材料:
這首詩寫于唐代宗大歷二年(767)秋天,杜甫寄寓夔州,此時他已55歲,懷才不遇,長期漂泊不定,年老多病,生計窘迫。當時,“安史之亂”雖已結(jié)束,但國家仍處于內(nèi)憂外患之中,一片混亂、民不聊生。這一年重陽節(jié),杜甫約他的遠親吳郎前來飲酒,不想?yún)抢梢蚴聸]來,他感慨萬千,獨自登高,寫下這首即景傷懷的七言律詩。
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
“蓋‘萬里’,地之遠也;‘秋’ ,時之凄慘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齒暮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八意,而對偶又及精準。”
【學習任務四】拓展延伸,品味情懷;
悲秋是中國古代文學的傳統(tǒng)題材,所謂“春女善懷,秋士易感”怎樣理解杜甫的悲秋?
結(jié)合同時期的相關悲秋作品(《秋興八首》(其一)、《詠懷古跡》(其三))和古代“悲秋”詩詞中常見的幾種情懷深入理解杜甫的悲秋。(課堂展示學生課前學習任務二)
推薦的學習資源
1.仇兆鰲《杜詩詳注》;
2.洪業(yè)《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3.俞利平《淺析中杜甫的愛國憂民情懷》,《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上)》2018年第9期;
4.邱建農(nóng)《一曲憂國傷時的悲歌——杜甫》賞析》俞利平《淺析《登高》中杜甫的愛國憂民情懷》,《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上)》2018年第9期;
5.趙懷《苦難的人生,圣潔的情懷——關于杜甫教學的思考》,《語文教學與研究》2021年。
6.龔賢《杜甫詩歌的當代解讀》,《社會科學Ⅱ輯·哲學與人文科學·中國文學》,2009年17期。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第七單元16(赤壁賦 *登泰山記)16.2* 登泰山記導學案及答案,共2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任務一,學習任務二,學習任務三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第三單元8(夢游天姥吟留別 登高 *琵琶行并序)8.2 登高學案,共7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教材中給出的注釋,選擇詞語,并作注釋,潦倒新停濁酒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中冊單元研習任務導學案及答案,共2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任務一,學習任務二,學習任務三,學習任務四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