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通過閱讀海拔和相對高度示意圖、等高線示意圖,明確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等高線概念。2.通過課件展示對等高線地形圖中疏密程度、不同形態(tài)的判讀,提高閱讀和運用地形圖的能力。
1、什么是海拔和相對高度?它們有什么區(qū)別?2、等高線的定義,并讀圖找出等高線的特點。3、山地有多少種部位?它們的等高線形態(tài)有什么不同?
自學書本P32—P34
某一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某一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
在地圖上,把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
看書回答:什么是等高線?等高線有什么特點?
把地面上海拔相等的各點連結成線,叫做等高線。
同一條等高線上的海拔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相鄰兩條等高線的差 。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常見的地形部位
山峰等高線特征:1.等高線形狀 ;2.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 ,四周 。
山谷等高線特征: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等高線數(shù)值 處凸出。
等高線 。
等高線 。
等高線向低處彎曲為山脊
等高線向高處彎曲為山谷
閉合曲線中心,中間高,四周低
幾種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讀
假設周末班級組織爬山,要到達山頂B地,最佳的路線是?
藍色代表海洋綠色代表平原黃色代表高原、丘陵和山地褐色代表高山白色代表雪線以上
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寬廣平坦。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積較大,外圍較陡、內(nèi)部起伏較為和緩。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勢起伏相對較大。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盆地:四周高,中間低。
這是一份地理七年級上冊(2024)第二章 地圖第二節(jié) 地形圖的判讀試講課課件ppt,共2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一拓展延伸鞏固,二合作探究研討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二節(jié) 地形圖的判讀優(yōu)秀ppt課件,共2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甲1500米,乙500米,甲-乙1000米,地表是高低起伏,地圖是平面的,怎么繪制的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二章 地圖第二節(jié) 地形圖的判讀精品課件ppt,共2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等高線地形圖,陡崖等高線重疊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