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初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賞析含義深刻且富于情感的寫景與抒情的精彩語句,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理解文章主旨。
3.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眷戀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嘗試表達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體驗。
評價任務:
1.采用朗讀的方法,初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過設計“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生活你更喜歡哪一種?”問題,走進百草園,品析語言。理清文章脈絡。觀察目標3的達成度。
3.通過設計“你喜歡哪些文字”引發(fā)自主賞析,檢測目標2的達成情況。
教學過程:
一、導入展示:
童年,是一個多么令人神往的快樂歲月,你的童年有哪些趣事呢?說出來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學生發(fā)言)可是,每個人都必須告別童年,成長成一個大人,當一個成人回顧童年時,他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是一篇此類題材的名篇。魯迅先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學來介紹一下有關(guān)魯迅的情況?
二、自主學習:
1.學生簡介搜集到的有關(guān)作者和作品的常識:
2.掃除文字障礙。
確鑿zuò 菜畦qí 桑椹shèn 油蛉líng 斑蝥máo 纏絡chán 攢cuán 珊瑚sh?。? 蟋蟀shuài 豁huō 此處狀聲 斂liǎn 腦髓suǐ 陌mò
人跡罕至hǎn 竹篩sh?。? 覓食mì 找食 秕谷bǐ 系jì 傳授shòu
書塾shú淵博yu?。? 學識深廣 宿儒rú 蟬蛻tuì 人聲鼎沸dǐng
竇dòu 厥土jué 拗ǎo
三、交流研討。朗讀文本,整體感知,理清文章脈絡。
1.文章的題目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你得到哪些信息?
課文第1至第9段寫的是作者兒時在百草園中的生活,第10至第22段寫的是作者兒時在三味書屋中的生活。
2.作者寫了百草園的哪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
百草園的美景、美女蛇的傳說、冬天捕鳥等三個方面的生活。
3.三味書屋的生活有哪些?在作者心中留下了怎樣的記憶?
在三味書屋除了習字、對對子,還可以捉了蒼蠅喂螞蟻,描畫繡像,這些相對單調(diào)的讀書生活帶來了樂趣。在少年魯迅心中是充滿趣味,難以忘懷的。
4.把前后兩部分聯(lián)系起來思考討論:這篇文章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種說法可供參考。
①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襯托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脫離兒童
實際的私塾。
②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作對比,表現(xiàn)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
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③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xiàn)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
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
四、課堂小結(jié):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從總體上領(lǐng)略了“我”兒時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生活,不管是在滿目荒廢的百草園,還是在連下課和休息都沒有的學塾里,都能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歡樂。下節(jié)課我們將具體感受作者筆下的童真、童趣。
第二課時
自主學習:
1.熟讀“百草園”部分,思考:為什么記憶中只有一些野草的百草園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那時即兒時,童心、童真使這野草荒原也充滿了童趣。
2.為什么對美女蛇的故事津津樂道?
敘述者是童年的魯迅,表現(xiàn)的是孩子的經(jīng)驗、孩子的感覺、孩子的記憶。在孩子的感覺和記憶里,這美女蛇的故事是奇異的故事,講故事的長媽媽是挺有趣的人物;正如把神話當真一樣,在孩子的眼光里,也是把美女蛇的故事以及長媽媽講的教訓當真的。因而成年的作者對此同樣深切懷念,津津樂道。成人后的作者當然知道這是荒誕的,但這講的是孩子的經(jīng)驗、孩子的感覺,離奇和神秘是吸引兒童的一大樂處。
3.熟讀課文“三味書屋”部分,探究三味書屋是“我”的苦屋嗎?請說出你的看法。
無論是寫百草園還是寫三味書屋,作品里表現(xiàn)的都是盎然童趣的一面,都著重在表現(xiàn)少年兒童自己找到的樂趣,也就是可貴的童心、童真;以及表現(xiàn)了對這種童心、童真、童趣的懷念。同時,文章對私塾教學的枯燥無味的一面也表示了嘲諷。
4.“我”喜歡“我”的先生嗎?從哪里看出?請具體說說。
先生的教學方法刻板簡陋,正午習字,晚上對課,再不就是讓學生齊讀一些內(nèi)容莫名其妙的書??梢?,先生教書不太高明。但是,文章并沒有把先生的心靈寫的很糟糕。學生們偷溜到后院里去玩,只有去的人太多太久,他才會大叫起來。有戒尺、有罰跪,但都不常用。尤其自己讀書的時候如癡如醉,很是投入,以致學生們的讀書聲低下去了他也不覺察,學生們在做小動作他也不知覺。字里行間使人覺得“我”并不討厭這位先生,相反,更多是喜歡,甚至有點欣賞。
三、交流研討:
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生活你更喜歡哪一種?領(lǐng)會作品表達的童趣,感受作者對童年經(jīng)歷的人和事的親切懷念。
四、檢測點撥:
第二部分表現(xiàn)出三味書屋學習生活的什么特點?和百草園中的情趣盎然構(gòu)成了什么關(guān)系?
兩部分是和諧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貫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歡樂的回憶,是對自然的愛和對知識的追求,是一顆天真調(diào)皮的童心,這是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韻味美之所在。
五、教師小結(jié):
童年的時光漸行漸遠,我想在古樸的書屋里這位入神讀書的壽鏡吾先生,還有靜悄悄的小花園里,曾經(jīng)跟他一起捉了蒼蠅喂螞蟻,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者桂花樹上尋蟬蛻的小伙伴們,這些記憶的畫板上一個個難忘的故人,一幕幕溫馨的場景,一定會象自由快樂的百草園一樣,會在午夜夢回的時候來到成年魯迅的心底,漾起他心頭陣陣的溫馨和淡淡的失落吧。
第三課時
一、導入展示:
作者筆下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像一幅幅精美的畫面,充滿著生機和活力,里面滲透著作者強烈的感情,閱讀時要細心品味;文章寫景狀物、敘事寫人真切具體,要注意揣摩作者是怎樣遣詞造句的。
二、自主學習:
你喜歡哪些文字?在文中用圈點標畫法標出來。品味作者遣詞造句的準確、傳神。
三、交流研討,選擇若干句段重點品讀探究。
1.熟讀“無限趣味”的百草園部分,結(jié)合課后練習題二和“詞句品味 積累”中的題目,進行賞析。
2.熟讀“雪地捕鳥”部分,采用換詞法,體會一系列動詞應用的準確性。
四、檢測點撥:
任選下列一景物進行描寫:
池塘邊
公園里
校園里
五、反饋總結(jié):
魯迅的語言就是這樣把我們帶進了這樣一個充滿童趣的精神家園。我們的作文為什么老是覺得沒有什么可寫呢?就是因為,對于日常的、平淡的生活,沒有激發(fā)出趣味。所以我們在平時要善于觀察生活,做到有話可寫。

相關(guān)教案

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三單元教學設計及反思: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三單元教學設計及反思,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板書設計,資料拓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三單元教案及反思: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三單元教案及反思,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預習檢查,課文導入,閱讀課文過渡段和三味書屋部分,小結(jié),課外拓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三單元教案: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三單元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分析題目,檢查預習情況,整體把握,細讀課文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教案 更多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三單元教案設計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三單元教案設計

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三單元教案及反思

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三單元教案及反思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9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設計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9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設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電子課本 新教材

第三單元

版本: 人教部編版(2024)

年級: 七年級上冊(2024)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