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第17~18頁,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提示
本節(jié)課是學生認識角的起始課,是學生在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二年級的學生雖然在平常生活中也常接觸到,但大多數(shù)孩子頭腦中并沒有形成正確地表象。因此,教學中首先從學具三角板入手,認識角,知道怎樣描述角,其次充分利用好信息窗1的情境圖,讓學生感性、直觀地看到角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接著從三角尺、鐘面、小旗、屋面等抽象出角的一般模型,包括銳角、鈍角、直角,體現(xiàn)了從直觀到抽象的過程。初步感知角有一個尖尖的頂點和兩條直直的邊,并在圖上標出頂點和邊,使學生通過直觀、形象的觀察初步感知什么是角以及角的特征。
教學中讓學生在“做”中學習、“做”中體驗、“做”中探究。將觀察、操作、演示、實驗、自學討論等方法有機地貫穿于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從)感知——(經(jīng))表象——(到)概念這一認知規(guī)律,采取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等教學手段,讓他們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形成角的概念。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三角板畫角。。
過程與方法
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比較、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意識,并培養(yǎng)學生初步學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使學生感受角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在探索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能用尺子畫角。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角的大小的概念,引導學生掌握畫角的方法,通過直觀感知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直尺、三角板、一張紙,活動角
學生準備:三角板、一張紙、學習用品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看,這是?
生:三角板
2、對于三角板你都了解了哪些知識?
生:三角板上有三個角。
生:三角板上有三條邊
3、三角板的三條邊同學們都已經(jīng)看到了,這節(jié)課我們來和角交朋友(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三角板是孩子們學習這個單元的重要的學具,從三角板入手簡單明了,也易于學生操作,在三角板上就開始指出角,為下面到情境圖中找到更多的角做好準備。
(二)探究新知:
(一)正確指出角
1、三角板的角在哪兒?誰指給大家看看。
生:這兒就是角(其實是角的頂點)
生:不是這樣,應該是(從一條邊到頂點再到另一個頂點)
(如果學生都不能及時指出正確地表示方法,教師及時給學生出示正確地方法)
2、誰來指出另外的兩個角(學生上臺指出三角板的另外的角)
3、快把自己三角板上的角指給你的同桌看
(二)回到情境圖
1、生活中有很多角,我們先來找找這幅畫中的角(出示情境圖)把你的發(fā)現(xiàn)說給同桌聽。
2、誰來指一指你找到的那個角?
(生上臺指出角,主要關注學生指角的過程。)
3、老師從這幅畫中也找到了很多角
(課件出示找到的角,出示圖形)
(三)現(xiàn)實找角
1、角在我們的身邊你找到了嗎?把你的發(fā)現(xiàn)說給大家聽,指給大家看
2、老師也找來了一些角,一起來看看
3、角有什么組成?
生:角有兩條邊,
生:角有交在一起的兩條邊一個頂點
4、師總結:角有兩條邊和一個頂點。他們有什么特點?(板書角有 )
生:角的邊是直直的,兩條邊
生:角的頂點是尖尖的
一個頂點 尖尖
(板書角有 )
兩條邊 直直
5、教師板書錯誤的圖形讓學生判斷是不是角
設計意圖: 根據(jù)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遵循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讓學生指一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說一說,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操作、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同時初步感知了“實物角”到數(shù)學角,從而認知角的組成和特點。
(四)畫角
1、想不想自己畫一個角?那你做好準備向老師學習了嗎?
(師板書畫角的過程)
2、學生自己畫角,學生上臺畫角,師生評價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先讓學生跟著老師學習畫角,學生初步掌握了畫角的步驟和方法,通過評價同學畫的角也是自己學習的再提高,這種學習方式既強化了角的畫法,也通過實踐操作掌握了角的畫法,學生感覺很輕松民主,注意力也集中,留下的印象也深刻。
(三)鞏固新知:
(一)折一折
1、拿出你準備好的紙片,先指出上面的角。
2、動手創(chuàng)作角,你能折出新的角嗎?
3、匯報交流,學生紛紛演示自己的折法,
(二)活動角
1、看老師手中我自己做的這個圖形,你覺得它是角嗎?
生:是,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生:頂點尖尖和邊直直的。
生:這是一個角
2、仔細看,這個角還會動呢,演示活動過程,所以它的名字是活動角?;丶夷阋部梢宰约簞邮种谱骺梢詥??
設計意圖:學生充分認識了角,又學會了畫角,再加上折角和活動角這兩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再一次感受了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數(shù)學就在我的手下,我能創(chuàng)作角,并能制作角,學以致用數(shù)學學習的最終目標。
(四)達標反饋
1、寫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稱:
( )
( )
( )
2、下列圖形那些是角?是角的在下面括號里打“√”
( ) ( ) ( ) ( ) ( ) ( )
3、畫出你的角。
答案:1、頂點,邊,邊;2、第一個、第四個和第六個都是角。3、畫一畫略。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對自己很滿意?
生:我認識了角這個圖形。
生:我知道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生:我角的特點是頂點尖尖,邊直直。
生:在剛才發(fā)言時我受到了你的表揚。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總結的過程,使學生學會總結知識,把所學知識變成自己內(nèi)在的東西。自己對自己的及時評價,使得孩子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和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六)布置作業(yè)
( )
1.寫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稱。
( )
( )
2.下面的圖形中,是角的在( )里打“√”,不是的打“×”。
( ) ( ) ( ) ( )
3、數(shù)一數(shù)下列圖形中各有幾個角,然后與對應的數(shù)連起來。
1 3 4 8 6
4、過下面的點,畫出一個角。
.
5、一個角有( )個頂點,( )條邊。
6、算一算。
一個三角形有( )個角,四個三角形有( )個角。
( )○( )=( )
答案:1、頂點,邊,邊,頂點,邊,邊。2、√、×、√、×。3、按圖形:8,1,3,4,6。
4、畫圖略。5、1,2。6、3,12,3×4=12 。
板書設計
角的初步認識
一個頂點 尖尖
角
兩條邊 直直
教學反思
本課自始至終貫穿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與實踐,這不僅符合低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和幾何初步直觀、操作性強的知識特點,更重要的是充分體現(xiàn)了以活動促發(fā)展的活動教學思想。教學中首先從三角板入手引入今天的學習內(nèi)容,指出三角板上的三個角,回到情境圖找角、指角,抽象出角的圖形。接著再回到身邊,通過指一指、摸一摸等活動再一次感知,總結角的組成和特點,出示角的數(shù)學圖形并標出名稱。在下面的活動中畫一畫、折一折、活動角,讓學生在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感知角的形成的具體、動態(tài)的過程,從而對角有較直觀的體驗。
教學資料包
教學資源:巧手擺角
(1)擺一個角至少要幾根小棒?
(2)用三根小棒能擺3個角嗎?
答案:(1)2根,(2)能
資料鏈接:
剪一剪,真有趣
解答“一張長方形紙,剪去一個角后,留下的圖形有幾個角”時,按照正常思維,一個長方形有4個角,剪去一個角還有3個角,但是動手去剪一剪,就發(fā)現(xiàn),這期中還真有學問。
如果沿著長方形的對角線剪掉一個大三角,那么4個角就變成了3個角了(如下圖1) 。如果沿著長方形一個角剪到邊上,就成了梯形,還是4個角了(如下圖2)。如果在相鄰的兩面剪一個小三角,那么原來的4個角就變成5個角了(如下圖3)
3個角 4個角 5個角
(圖1) (圖2) (圖3)
教學精彩片段:
一、情景導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做‘角’,這個新朋友呀,很害羞,總是喜歡躲起來。讓我們先來認識“角”和它做朋友好嗎?
二、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師:我們請的小客人哪里去了呢?原來,調(diào)皮的角就藏在這里(教師出示課件),小朋友,你能把它從這幅圖里找出來嗎?誰來說說,你從哪里找到了角?
學生描述圖片上的場景:五角星正在踢足球的學生,拿著三角板的老師和修剪花木的老爺爺。還有教學樓和鐘樓等等,指出相應的角的位置。教師操作媒體,把相關角標志出來。并對學生的發(fā)言予以鼓勵。
師:小朋友,你們真聰明!把角都找到了,在我們周圍,還有很多“角”,老師這里也個物品,他們也有角,你能幫老師說一說嗎?(出示課件)
師:老師把這些角,畫了下來,你們想知道老師是怎么畫的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教師演示角的畫法)
1.小朋友,老師剛才是怎么畫的呢?誰來說一說(先畫一個點,再畫兩條直直的線)
2.我們把這個點叫做“頂點”,把從頂點發(fā)出的線叫做“邊”? (教師板書:頂點和邊)小朋友,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個邊呢?(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3.你能像老師一樣自己畫一個角,并標出它的頂點和邊嗎?(學生動手操作)
4.展示畫的角,并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畫的?
5.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學生發(fā)言后,教師將角的特點再總結一次。)
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級上冊3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導入,探究新知,當堂練習,課堂總結,課后作業(yè),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數(shù)學青島版 (五四制)五年級上冊二 關注環(huán)境——分數(shù)加減法(二)》教案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二 節(jié)能減排——用字母表示數(shù)教案設計,共7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