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框 共建美好集體
教材分析
本框內(nèi)容在第一框《集體生活成就我》的基礎上,闡述了建設美好集體的要求,是第七課的落腳點。教材從“確定共同的愿景”“樹立主人翁意識”“營造和諧有序的集體環(huán)境”“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堅持集體主義原則”五個方面對建設美好集體提出了具體要求,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已有知識的學習,已經(jīng)能夠認識到集體生活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都希望生活在一個美好的集體中。但對于怎樣建設美好集體還存在模糊認知,如“怎樣看待集體成員之間的競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fā)生沖突時怎么辦”等,這需要在教學中加強引導,樹立正確的集體主義觀念。
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
教學建議
1.采用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和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集體主義精神。
2.結(jié)合學生實際集體生活的經(jīng)歷,引導學生分享個人在集體中的經(jīng)歷和感受。
3.鼓勵學生在集體活動中主動承擔責任,實踐集體主義精神。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新課
多媒體出示材料:
思考問題:(1)你認為他們所在的集體是什么樣的?
(2)你心目中的美好集體是什么樣的?怎樣才能建設這樣的集體?
學生思考并回答。
教師導入:在美好集體中,我們能感受集體的關愛,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堅定自己的生活信念。美好集體是從不完美一點一點成長起來的,它的成長有你、有我、有他,集體建設離不開每位成員的共同努力,為建設美好集體你能做些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共建美好集體》。
二、師生互動 探究新知
探究 建設美好集體
1.活動環(huán)節(jié)一:確立共同的愿景
教師提出問題:(1)我們的班集體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2)說一說,我們班級都有哪些目標是大家共同追求的?
(3)一個集體的共同目標對于建設班集體有哪些作用?
學生思考并回答。
教師講述:愿景是集體的精神動力之源,是推動集體發(fā)展的內(nèi)驅(qū)力。擁有共同的夢想,向往美好的未來,承擔共同的使命,認同正確的價值觀,形成一致的目標和追求,這就是美好集體的愿景。共同的愿景引領集體成員團結(jié)一致,開拓進取。
2.活動環(huán)節(jié)二:樹立主人翁意識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54“探究與分享”。
思考問題:(1)關于班集體建設,你有哪些意見和建議?
(2)如何在建設美好集體中發(fā)揮主人翁作用?
學生交流、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jié): 建設美好集體,要樹立主人翁意識。我們應主動作為,各負其責,各盡其能。對于集體的事務,應積極參與、共同商定;對于集體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可以通過恰當?shù)姆绞奖磉_自己的意見,提出改進建議。
3.活動環(huán)節(jié)三:營造和諧有序的集體環(huán)境
多媒體出示材料:
張聰經(jīng)常給班級提合理化建議,為了保持教室衛(wèi)生,他建議每位同學準備個廢物袋裝廢紙、雜物;為了讓家長及時了解同學們的學校生活,他建議建立家長交流群;為了更好地管理班級,他建議用競選方式產(chǎn)生班委……他的建議大都被班級采納,有的甚至在全校推廣,在他的帶動下,同學們紛紛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集體建設建言獻策。
思考問題:張聰?shù)淖龇▽w建設有什么影響?
學生交流、討論、回答。
開展課堂活動:
學生踴躍參與討論。
教師總結(jié):建設美好集體,要營造和諧有序的集體環(huán)境。我們要自覺遵守集體的共同規(guī)則,使集體生活得以有序開展;要學會處理與他人的關系,在人際交往中學會推己及人,多些寬容和理解;要弘揚正氣,自覺抵制并機智應對欺凌行為。
4.活動環(huán)節(jié)四: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54-55“探究與分享”。
思考問題:(1)結(jié)合情境,說說合作與競爭的關系。
(2)在集體生活中,你是如何處理合作與競爭的關系的?
學生交流、討論、回答。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55“方法與技能”,掌握集體生活中的合作策略。
教師總結(jié):建設美好集體,要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集體的發(fā)展既有賴于成員間的相互合作,也需要成員間的良性競爭。我們既要敢于競爭、勇于挑戰(zhàn),又要善于合作、共同進步。
5.活動環(huán)節(jié)五:堅持集體主義原則
多媒體出示材料:
小明和小剛作為班級的班長和團支書,兩位同學因為一次課外活動的分工問題產(chǎn)生了矛盾。小明認為自己的特長應該得到充分發(fā)揮,而小剛則堅持按照原定的分工進行。
思考問題:(1)小明和小剛應如何正確處理這次矛盾?
(2)小明和小剛應如何認識和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
學生交流、討論、回答。
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閱讀P55“相關鏈接”,加深對集體主義的了解。
老師總結(jié):建設美好集體,要堅持集體主義原則,發(fā)揚集體主義精神。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fā)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同時,要充分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促進集體和個人不斷發(fā)展。
三、暢所欲言 歸納總結(jié)
1.請同學們談一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或者體會。
2.教師總結(jié):建設美好集體離不開你我他,需要我們共同參與和努力。讓我們攜手共進,建設我們的美好集體吧!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參與集體活動的能力。在參與集體活動方面,學生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但是在課程講述上,可能會存在知識點分散, 學生記憶困難的問題,因此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在呈現(xiàn)多個趣味性材料的基礎上,進行小范圍的小結(jié)歸納,從而條理更加清晰,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道德修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在集體中的團結(jié)協(xié)作精神和集體主義觀念。
健全人格
學會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集體之間的關系,在集體生活中促進自我發(fā)展。
責任意識
增強集體主義觀念,樹立主人翁意識,為建設美好集體貢獻自己的力量。
教學重點
建設美好集體的做法。
教學難點
如何在集體生活中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之間的關系。
“班規(guī)大家談”
(1)請同學們指出我們班的班規(guī)中存在的問題。
(2)請同學們給出修訂意見。
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與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共建美好集體教學設計及反思,共10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具體課時設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與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共建美好集體教案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設計思路,教學過程,議學情境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政治 (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2024)共建美好集體教案,共9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