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鋁粉和銀粉B.銅粉和銀粉C.銅粉和鋁粉D.鐵粉和銅粉
根據(jù)指南針指示南北的事實,下列不能得出的是( )
A.地理南、北極附近的磁感線較密
B.地球是個磁體
C.地磁北極在地理南極附近
D.地球周圍存在磁場
關(guān)于磁場和磁感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磁場對放入其中的磁體有力的作用
B.磁感線是磁體周圍空間實際存在的曲線
C.磁體周圍的磁感線是從磁體的北極出來,回到南極
D.磁場看不見、摸不到,但可以借助小磁針感知它的存在
下列描述磁場的各圖中錯誤的是( )
A.B.C.D.
為了判斷一根鐵棒是否具有磁性,小明進(jìn)行了如圖所示的四個實驗,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不能確定該鐵棒具有磁性的是( )
A. 將懸掛的鐵棒多次旋轉(zhuǎn),靜止時總是南北指向
B. 將鐵棒一端靠近小磁針,相互吸引
C. 將鐵棒一端靠近大頭針,大頭針被吸引
D. 水平向右移動鐵棒,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有變化
將如圖所示的條形磁體從中間截成兩段,則( )
A.左右兩段都只有一個磁極
B.左段一定是N極,右段一定是S極
C.左右兩段都有N極和S極
D.左右兩段全部失去了磁性
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磁體,在地球周圍的空間里存在著地磁場,圖中表示地磁南極的是( )
A.a(chǎn)B.bC.cD.d
如圖所示,用條形磁鐵N端,在一根鋼棒上從左向右沿同一方向摩擦幾次,鋼棒具有磁性的情況是( )
A.鋼棒左端為N極
B.鋼棒右端為N極
C.無法確定鋼棒某端的極性
D.鋼棒無磁性
甲、乙兩個磁極附近有一個小磁針,小磁針靜止時的指向如圖所示(涂黑的為N極),那么( )
A.甲、乙都是N極B.甲、乙都是S極
C.甲是N極,乙是S極D.甲是S極,乙是N極
如圖所示,當(dāng)彈簧測力計吊著一磁鐵沿水平方向從水平放置的條形磁鐵的A端移到B端,此過程中測力計示數(shù)與水平位置的關(guān)系可表示為( )
A.B.C.D.
、填空題
我們試著做一個游戲如圖:將磁鐵 M 固定在鐵塊 C 上。用手將一元硬幣 B1、B2 疊在一起豎立在磁鋼上端,如將手指稍稍松開一小段距離,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兩個硬幣的上端將 (填“合攏”或“分開”)。這是因為硬幣被磁鐵 ,且兩個硬幣的上端磁極 (填“異”或“同”)名。
如圖所示,A.B均為外形相同可能有磁性的鋼棒,現(xiàn)將A掛在彈簧秤上,在B的上方從左端向右端勻速移動,若彈簧秤的示數(shù)始終不變,則 棒肯定無磁性;若彈簧秤的示數(shù)顯示先由大變小,然后是由小變大,則 肯定有磁性。
方齊同學(xué)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磁化過程,圖中容器內(nèi)裝的是一些鐵屑,架上所夾的是一根軟鐵棒。
(1)比較甲、乙兩圖中的現(xiàn)象可知,當(dāng)磁體靠近軟鐵棒時,軟鐵棒由于被 而顯出 。
(2)方齊從圖乙中拿開條形磁體,發(fā)現(xiàn)軟鐵棒下端的鐵屑紛紛掉下來,這說明軟鐵棒獲得的磁性 (填“能”或“不能”)長久保持。
(3)方齊用形狀完全相同的鋼棒代替軟鐵棒重做上述實驗,發(fā)現(xiàn)當(dāng)條形磁體拿開后,鐵屑經(jīng)過很長時間才掉下來,說明鋼保持磁性的能力比較 。
(4)方齊用形狀完全相同的銅棒重做上述實驗,發(fā)現(xiàn)甲、乙兩圖所示實驗過程中,鐵屑均不能被吸引上來,這說明銅 (填“是”或“不是”)磁性物質(zhì)。
、解答題
如圖所示當(dāng)彈簧測力計吊著一磁體甲(該磁體的重力為G),沿水平方向從水平放置的條形磁鐵乙的A端移到B端的過程中,請在圖b中畫出表示測力計示數(shù)與水平位置的關(guān)系變化圖,并簡要說明彈簧測力計在A點、O點、B點位置示數(shù)情況及理由。
1.1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 同步練習(xí)答案解析
、選擇題
D
A
B
【解析】A.磁場對放入其中的磁體有力的作用,故A正確不合題意;
B. 磁感線是人為引入的曲線,用于描述磁場的分布規(guī)律,本身并不存在,故B錯誤符合題意;
C. 磁體周圍的磁感線是從磁體的北極出來,回到南極,故C正確不合題意;
D. 磁場看不見、摸不到,但可以借助小磁針感知它的存在,故D正確不合題意。
B
【解析】根據(jù)磁感線的特點和環(huán)繞方向分析判斷。
A.條形磁體周圍的磁感線,從N極出來,回到S極,故A正確不合題意;
B.蹄形磁體周圍的磁感線也是從N極出來,回到S極,故B錯誤符合題意;
C.地磁場的磁感線,也是從地磁N極出來,回到地磁S極,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同名磁極相互排斥,因此兩個N極之間的磁感線呈頂牛之勢,且磁感線的方向都是向外的,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
B
【解析】判斷一根鐵棒是否有磁性,可以有以下方法:
①懸掛法,觀察靜止時是否總是指向南北方向;
②利用同名磁極相互排斥;
③觀察它是否吸引鐵磁性物質(zhì);
④觀察它是否具有兩端磁性強(qiáng),中間磁性弱的特點。
據(jù)此解答。
A.將懸掛的鐵棒多次旋轉(zhuǎn),靜止時總是南北指向,說明它有磁性,故A不合題意;
B.將鐵棒一端靠近小磁針,相互吸引,那么鐵棒可能有磁性也可能無磁性,故B符合題意;
C. 將鐵棒一端靠近大頭針,大頭針唄吸引,說明它有磁性,故C不合題意;
D.水平向右移動鐵棒,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有變化,說明鐵棒對鐵塊有磁力的作用,且表現(xiàn)出兩端磁性和中間磁性大小不同的特點,故D不合題意。
故選B。
C
【答案】B
【解析】根據(jù)地磁場的分布規(guī)律判斷。
【解答】地磁場的N極在地理南極附近,地磁場的S極在地理北極附近。根據(jù)圖片可知,ad方向與赤道垂直,則a為地理北極,d為地理南極。因為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所以地磁南極為b。
故選B。
A
A
【解析】根據(jù)磁極相互作用的規(guī)律: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根據(jù)以上規(guī)律再結(jié)合圖示即可判定出甲乙兩端的極性.
解:磁極相互作用的規(guī)律是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圖中小磁針N豎直朝上,說明甲和乙是同名磁極,都是N極.
故選A.
D
【解析】磁體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為: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磁體各部分的磁性不同,條形磁體兩端的磁性最強(qiáng)。磁體上磁性最強(qiáng)的部分叫磁極。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主要由所掛磁鐵的重力和所掛磁鐵所受到的力決定。當(dāng)彈簧測力計位于A端時,根據(jù)同名磁極相互排斥可知,所掛的條形磁鐵受到向上的斥力的作用。隨彈簧測力計向B端移動受到向上的斥力逐漸減小,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增大,靠近B端時,同名磁極相互吸引,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增大,所以在A移到B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始終增大,D選項正確。
故選D
、填空題
分開;磁化;同
【解析】(1)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2)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獲得磁性的過程叫磁化。
將磁鐵 M 固定在鐵塊 C 上,用手將一元硬幣 B1、B2 疊在一起豎立在磁鋼上端,如將手指稍稍松開一小段距離,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兩個硬幣的上端將分開。這是因為硬幣被磁鐵磁化,且兩個硬幣的上端磁極同名。
B;B
【解析】將A的一端從B的左端向右端滑動,若在滑動過程中發(fā)現(xiàn)彈簧秤的示數(shù)的大小不變,則說明B的兩端不是磁極,則A是有磁性的;若發(fā)現(xiàn)彈簧秤的示數(shù)由大變小再變大,則說明B的兩端是磁極,磁性較強(qiáng),中間磁性較弱,B有磁性.
解:A掛在彈簧秤上,在B的上方從左端向右端勻速移動,若彈簧秤的示數(shù)始終不變,說明它們間的力的作用大小不變,則B棒肯定無磁性;若彈簧秤的示數(shù)顯示先由大變小,然后是由小變大,說明B的兩端磁性較強(qiáng),中間磁性較弱,則B肯定有磁性.
故本題答案為:B;B.
(1)磁化;磁性
(2)不能
(3)強(qiáng)
(4)不是
【解析】(1)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獲得磁性的過程叫磁化;
(2)不能保持磁性的鐵磁性材料叫軟鐵;
(3)鐵屑能夠被吸引,說明鋼棒存在磁性。
(4)只有鐵、鈷、鎳等鐵磁性物質(zhì)才能被磁化,據(jù)此分析解答。
(1)比較甲、乙兩圖中的現(xiàn)象可知,當(dāng)磁體靠近軟鐵棒時,軟鐵棒由于被磁化而顯出磁性。
(2)方齊從圖乙中拿開條形磁體,發(fā)現(xiàn)軟鐵棒下端的鐵屑紛紛掉下來,這說明軟鐵棒獲得的磁性不能長久保持。
(3)方齊用形狀完全相同的鋼棒代替軟鐵棒重做上述實驗,發(fā)現(xiàn)當(dāng)條形磁體拿開后,鐵屑經(jīng)過很長時間才掉下來,說明鋼保持磁性的能力比較強(qiáng)。
(4)方齊用形狀完全相同的銅棒重做上述實驗,發(fā)現(xiàn)甲、乙兩圖所示實驗過程中,鐵屑均不能被吸引上來,這說明銅不是磁性物質(zhì)。
、解答題
【答案】FA<G,因同名磁極相互排斥,拉力小于重力;
FO>G,因磁體乙中間磁性最弱,但磁體甲的N極對磁體乙有吸引力;
FB>G,因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拉力更大
【解析】首先根據(jù)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確定懸掛的條形磁鐵受到的電磁力方向,然后再根據(jù)二力平衡的原理分析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化。
【解答】磁體甲從A端到中間的過程中,根據(jù)“同名磁極相互排斥”可知,甲受到向上的排斥力,根據(jù)G=F拉+F斥可知,此時拉力小于重力;
磁體甲到達(dá)中間位置時,磁體A受到的吸引力減小,但是仍然有吸引力,根據(jù)G=F拉+F斥可知,此時拉力仍然小于重力。這段時間內(nèi),由于磁力逐漸減小,所以測力計的示數(shù)逐漸增大;
磁體甲從中間到最右端的過程中,根據(jù)“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此時磁體A受到向下的吸引力,根據(jù)F拉=G+F吸引可知,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于重力。這段時間內(nèi),由于吸引力逐漸增大,因此測力計的示數(shù)逐漸增大,如下圖所示:
這是一份初中科學(xué)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第1節(jié) 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隨堂練習(xí)題,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第1節(jié) 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第2課時課堂檢測,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在條形磁鐵的周圍放置八枚小磁針,用粗縫衣針自制一枚簡易的指南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第1節(jié) 指南針為什么能指方向第1課時隨堂練習(xí)題,共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磁極,磁體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