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作者及其相關作品,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線索,體會課文形散神聚的特點。(重點)品味本文清新自然的語言風格,學習本文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難點)體會作者對昆明的雨的喜愛與懷念之情,理解文中展現(xiàn)的風土人情。(重點)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里有一種文人雅士的閑適、恬淡和從容。因此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逝水》《晚翠文談》等。
( )圈養(yǎng)( )圈子
( )暈倒( )紅暈
( )細菌( )菌子
guàng( )街
yòu ( )彩
kuāng( )騙
kuáng( )妄
鮮腴:方比:雞樅:密匝匝:扳尖:
食用菌的一種,菌蓋呈圓錐形,成熟時呈微黃色。
一種鞋子式樣,呈船形,鞋頭尖小而上翹。
任務一:速讀課文,說說昆明的雨有何特點。
任務二:默讀課文,找找圍繞著“昆明的雨”,作者主要回憶了哪些景、物、人與事?
明亮的 豐滿的 使人動情的
用以下句式說話:“我思念昆明的雨,思念___________?!?br/>我思念昆明的雨,思念那雨中極肥大的仙人掌。
我思念昆明的雨,思念那丑陋卻味美的牛肝菌。
我思念昆明的雨,思念那嬌聲賣楊梅的小姑娘。
思考1:作者所思念的,都是當時的____________。
思考2:作者寫的這些內容和昆明的雨有什么聯(lián)系?請談一談
文中所寫的景、事、物、人,都和昆明的雨季相關,沒有雨季,也就沒有這些獨具特色的景、事、物、人;昆明的雨連綿不斷,就像作者多年來對昆明歲月的念念不忘。
示例(苗族女孩):在雨季的氛圍中,賣楊梅的苗族女孩子的聲音是那樣的柔和。
當你讀他的散文時,就好像在聽一位老人嘮著家常,慢慢悠悠,不急不躁,平平常常,但是你如果僅是這樣理解他的散文,那就膚淺了……他文章全篇的謀局,句段的琢磨乃至標點的鍛煉都是蘊含著深情的。 ——王安憶
品讀1:昆明雨季的仙人掌
仙人掌有什么特點?“倒掛著還能開花”說明了什么?
品讀2:昆明雨季的菌子
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昆明的菌子?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牛肝菌、青頭菌、雞樅 、干巴菌、雞油菌等
“家家飯館賣”“連西南聯(lián)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隨處可見
牛肝菌滑、嫩、鮮、香;雞 味道鮮濃,無可方比;干巴菌“入口便會使你張目結舌”
青頭菌炒熟了也還是淺綠色的,格調高;雞油菌顏色淺黃,做菜時配色用
這種東西也能吃?!這東西這么好吃?!
關注標點,讀出強烈對比
分別在兩個句子開頭添加嘆詞,讀出情感
于平白如話,平淡自然的語言中讀出趣味
品讀3:昆明雨季的楊梅
采用對比的手法突出“火炭梅”的味道之美,表現(xiàn)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楊梅有什么特點?寫楊梅味道的時候采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個頭大,顏色黑紅黑紅的。
作者用了哪些描寫方法寫出了怎樣的苗族女孩子?為什么要描寫她們?這段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
品讀4:昆明雨季的緬桂花和木蘭
緬桂花和木香花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通過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表達了作者對昆明的雨的喜愛和贊美。
“她時常給各家送去一些。有時送來一個七寸盤子,里面擺得滿滿的緬桂花!”
于字句無痕,如話家常的語言中讀出人情味
品讀4:昆明雨季的緬桂花
雨引起的一點兒淡淡的鄉(xiāng)愁雨中的美景讓人陶醉而產(chǎn)生的閑適和恬淡之感
“四十年后,我還忘不了那天的情味”,那天,“我”和德熙去小酒館喝酒有怎樣的情味?
品讀4:昆明雨季的小酒館
作者在文中描寫的人、事、物十分多,這樣描寫是否雜亂無章法呢?請談談你的理解。
作者在文中用了一種懷舊與珍視的情愫貫串全文,課文以“昆明的雨”為話題,圍繞“雨”穿插各個回憶的畫面,表達自己對昆明那段歲月的懷念之情。因此,文章中所敘人、事、物雖然較多,但是并不雜亂,而是圍繞作者的情感構成一個整體。
“我是希望把散文寫得平淡一點兒,自然一點兒,家常一點兒。”——汪曾祺
先生寫雨中之物、雨中之人、雨中之景,看似細碎平淡,實則蘊藏多種情味。這便是其“淡而有味”的語言魅力。
本文的題目為《昆明的雨》,為什么文章開篇卻從給寧坤的畫寫起?
A.所畫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現(xiàn)象與產(chǎn)物,突出了昆明多雨的特點。B.為下文做鋪墊,引出下文對“昆明的雨”的描述。C.吸引讀者,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這個獨立成段的句子承接上文的畫面介紹,引出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緣由的抒寫。
點明了文章的中心,表達了作者對昆明雨季深切的懷念之情。
照應第2自然段,收束全文,使結構顯得完整。
深化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昆明的雨”的懷念之情。
四十年后,我還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寫了一首詩:蓮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濁酒一杯天過午,木香花濕雨沉沉。
四十年前的那天,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看了池里的滿池清水,看了著比丘尼裝的陳圓圓的石像(傳說陳圓圓隨吳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蓮花池而死),雨又下起來了。
吳三桂對陳圓圓曾是“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倍髤s任她“受冷出家為尼,孤獨暮投清池”。一代紅妝豪華落盡,歸于寂寞。昆明是她埋骨之地,不是她魂歸之所。
1944年的中國正遭日本鐵蹄蹂躪,爭戰(zhàn)不斷。二十多歲的汪曾祺與陳圓圓雖境遇不同,但心境相似,有著背井離鄉(xiāng)的孤苦和對平淡穩(wěn)定生活的深深渴望,淡而有味的語言飽含深意。
蓮花池邊有一條小街,有一個小酒店,我們走進去,要了一碟豬頭肉,半市斤酒(裝在上了綠釉的土瓷杯里)坐了下來。雨下大了。酒店有幾只雞,都把腦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腳著地,一動也不動地在檐下站著。
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嚴嚴的。密匝匝的細碎的綠葉,數(shù)不清的半開的白花和飽漲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濕透了。
在昆明西南聯(lián)大求學的七年期間,汪曾祺有幸遇到了自己的恩師文學大家沈從文,結識了一群引為至交的朋友,更是邂逅他后來攜手人生的愛人才女施松卿,感受了昆明淳樸的民風民情,在最美好的年華認識該認識的人,感受了人間最美好的溫情。
一首詩,一池清水,一段歷史,一場雨,一條小街,一個小酒館,一碟豬頭肉,一杯小酒,一座雨檐,一院木香花,帶著悠閑恬淡生活的氣息,勾起了一點淡淡的鄉(xiāng)愁,勾勒了一幅雨中小酌圖。
半生匆匆,而雨中情味縈縈不散
與其說先生是在想念昆明的雨,不如說,是重返自己精神的桃花源,懷念那一段舊日美好的時光。
e7d195523061f1c08d347f6bf0421bdacd46f3c1815d51b81E1CE79090F8942429A56C6AE2B3163BABA1A3FCE285BEC4FF43A5085572A94AD2C0A17AE448F24FA68DD62479D8C0666FEB6710638384D2ED817A4F5797E34808045D5B584E31D49E6EB31F5123599BD8C6FC19A6D9E361D33D5A7E92B179B15843857601EF2DA95E2DD78246C1FC715DA6715915A41104
這是一份語文人教部編版昆明的雨教學演示課件ppt,共2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簡介,梳理字音,劃分層次,深入分析,雨中的事物,昆明菌子極多,青頭菌,干巴菌,雞油菌,雨季的果子是楊梅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16* 昆明的雨教學演示ppt課件,共3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認識一個人,這個人是誰,汪曾祺,《受戒》《大淖記事》,散文家戲劇家,江蘇高郵,第二故鄉(xiāng),走進雨中城,雨季長,不使人厭煩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八年級上冊16* 昆明的雨教學課件ppt,共1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滋味美,昆明的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