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
目
標
導
航
1.能小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紹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資料,并記錄這些節(jié)日的相關風俗,增長知識,彰顯文化,弘揚傳統(tǒng)。
2.能就自己感興趣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寫一篇習作,寫清楚過節(jié)的過程。
3.以適當?shù)姆绞秸故揪C合性學習的成果。
4.會用修改符號修改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使語言通順、意思清楚。
審
題
指
導
題目: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
1.審清題材:我國有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如春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這些節(jié)日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習俗。在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及其相關習俗的基礎上,寫一篇習作,同時還要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記敘文)
2.審清內容:這段時間,我們對感興趣的節(jié)日進行了深入的了解,一定有很多收獲。
①寫一寫過節(jié)的過程。
選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寫一篇習作。可以寫自己家過節(jié)的過程,也可以寫節(jié)日中發(fā)生印象深刻的故事。
★習作對象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如下節(jié)日: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寒食節(jié)、端午節(jié)、七夕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臘八節(jié)、小年節(jié)。不能寫此外的其它節(jié)日。
②展示活動成果。
我們來寫幾副春聯(lián)。
請大家品嘗我家做的月餅。
我們小組朗誦和中秋節(jié)有關的古詩。
我來講講怎么包粽子。
展示成果時,本組的同學可以補充,其他小組的同學可以提問,最后評一評哪個小組的活動開展得好。
寫完后,同桌互相評一評,看看是否根據(jù)需要寫出了過節(jié)的過程。
3.審清重點:能小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紹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資料,并記錄這些節(jié)日的相關風俗。能就自己感興趣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寫一篇習作,寫清楚過節(jié)的過程。
思
路
指
引
寫作誤區(qū)
①沒有介紹清楚自己要寫的是哪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或者介紹的節(jié)日不是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例如兒童節(jié)、勞動節(jié)。
②只是把收集到的信息記錄下來,沒有在習作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③沒有將自己家過節(jié)的過程寫具體,只是單純記錄“流水賬”。
思維導圖
小提示:
你還可以選擇冬至、上巳節(jié)、潑水節(jié)等自己經歷過的有意思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寫。在構思時,內容安排要詳略得當,如參考“按多天的時間順序寫”的例子,重點寫“除夕”這天的內容,其他天的內容略寫。
【擬題思路】
本次習作,我們可以直接以節(jié)日名稱擬題,如“過年”“元宵節(jié)”等,可以將節(jié)日的特點寫入題目,如“紅紅火火過大年”“歡歡喜喜鬧元宵”等,還可以將自己的感受寫入題目,如“快樂的春節(jié)”“難忘的元宵”等。
我的魅力題目:可以選擇下面的題目來寫你喜歡的節(jié)日,也可以自擬一個有趣的題目。
●快樂元宵節(jié) ●紅紅火火過大年
●端午節(jié) ●難忘的臘八節(jié) ……
【寫作思路】
以習作《端午節(jié)》為例來說明:
技
法
點
撥
習作對象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主要有: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七夕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除夕。我們首先要選擇一個自己最感興趣、最了解的節(jié)日來作本次習作的主題,這樣胸有成竹,寫出來的作文才會內容豐富、生動有趣。
1.仔細觀察教材第36頁的插圖和“泡泡”,了解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資料,知道收集資料的途徑。
看日歷,可以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名稱和時間。
詢問長輩,可以聽他們講述人們如何過傳統(tǒng)節(jié)日。
查詢資料,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
2.我們有哪些途徑去查詢資料?
可以到圖書館借閱介紹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圖書。
在書店查找介紹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音像資料。
在網(wǎng)上查詢介紹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文章。
3.小組內討論確定準備了解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吧!
小貼士
可以用表格記錄了解到的信息。
可以圖文結合,記錄了解到的信息。
4.展示資料。
(1)請閱讀第39頁、44頁的“泡泡”內容,了解文中介紹的幾種展示方式。
(2)讀一讀教材第44頁的習作要求,了解本次習作的任務。
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相關風俗已經成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我們可以在廣泛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及其風俗的基礎上,選擇自己最喜歡、了解最深、感受最豐富的一個來寫。
前面我們收集了關于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資料,同學們可以從中選擇本次習作合適的事例哦!用簡短的話寫出想要選取的事例吧!
春節(jié)貼春聯(lián) 端午節(jié)包粽子 中秋節(jié)做月餅 重陽節(jié)敬老 ……
例:媽媽告訴我:“中秋節(jié)是合家團圓的日子,也是我國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到了這一天,天上的月亮會格外圓,每家每戶都會買很多的月餅,吃月餅、賞月,開心過節(jié)?!蓖砩希瑡寢屪隽艘淮笞揽煽诘娘埐?,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著飯,聊著天。
1.多方法寫節(jié)日
在向大家介紹節(jié)日風俗時,可以試著寫寫自己印象深刻的過節(jié)經歷,讓內容更豐富。你可以用以下三個方法來寫出印象深刻的經歷:
(1)圍繞一個意思寫。
怎么寫過節(jié)過程或節(jié)日中印象深刻的事呢?可以先用-句話概括文段意思,再圍繞這句話展開描寫。注意用上表示順序的詞語,把過節(jié)過程或事情經過寫清楚。如:
到了墓地后,我和爺爺便開始忙碌起來。爺爺先拔去墳墓四周的雜草,然后用清水洗干凈手,接著讓我拿出水果、酒、包子、雞肉等祭品,一字排開,擺在太爺?shù)哪贡?。最后,我和爺爺雙手合十,朝著墓碑鞠了三次躬。
解析:先一句話概括文段意思,再用上表示順序的詞語展開描寫。
(2)加入動作。
寫印象深刻的節(jié)日活動時,可以用上一連串的動詞。用的動詞越多、過程描述越清楚具體,越能說明你對活動印象深刻。如:
媽媽先拿起兩片粽葉,疊在一起,折成漏斗狀,再舀一勺糯米放在“漏斗”中,把粽葉放在左手的掌心上抖動兩下,塞進去一塊鮮肉和一個咸蛋黃,然后用糯米填滿“漏斗”,接著咬住繩子的一頭,手拿著繩子的另一頭纏繞粽子,最后打了一個結實的結。
解析:作者用一連串動詞。注 意動詞盡量不要重復使用喲!
(3)融入習俗。
分享你最喜歡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時,可以補充收集到的資料,如節(jié)日的由來、傳說、歷史、寓意、風俗習慣等;也可以介紹你所在地區(qū)特有的習俗,讓讀者對這個節(jié)日產生深刻的印象。如:
我一聽有獎品,立馬來了精神,高興地大喊:“我要博餅,我要博餅!”我學著爸爸念念有詞的樣子,心里暗暗請求老天爺給我?guī)砗眠\氣?!把?一二三四五六,真順!哈哈哈!我中了'對堂’!”大家都被我的笑聲感染了,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中秋博餅,是圖一個開心,是博一個好兆頭,大家都相信,博中“狀元”的人,一年的運氣會特別好。
解析:寫自己家鄉(xiāng)特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
2.多方式融感受
3.寫出特色。動筆之前一定要深入了解本地過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習俗。搜集好資料后,再具體選擇一個自己最感興趣、最了解的習俗來寫。如春節(jié):放鞭炮、貼春聯(lián)、拜年、拿壓歲錢等;元宵節(jié):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耍龍燈、舞獅、踩高蹺、扭秧歌;端午節(jié):賽龍舟、吃粽子;中秋節(jié):吃月餅、賞月;重陽節(jié):賞菊、登高望遠等。寫傳統(tǒng)節(jié)日可以從這些不同節(jié)日的不同習俗入手,抓住其中的一點來寫。如:
晚上,我們一家人吃完晚飯,到院子里乘涼。桌子上有切好的月餅、油炸花生、柚子,爸爸也早已燒好水,泡上了茶,等著我們一起品茶、吃月餅、賞月、聊天…月餅一下肚,我便吟起了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的詩句來?!叭思依畎资敲谰葡露蔷蛯懺姡闶窃嘛炏露蔷鸵髟?!”爸爸的話剛說完,全家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4.點面結合。在寫傳統(tǒng)節(jié)日民俗的事情時,一般涉及到的人比較多,因此還應注意場面的描寫,既要交代清楚時間、地點和氣氛,使讀者有整體的印象,也要注意刻畫特定環(huán)境中人物的活動,把寫事、寫景、寫情融為一體,使文章形象真實而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5.升華主題。寫傳統(tǒng)節(jié)日,不僅僅是把節(jié)日快樂喜慶的氣氛寫出來,還要把節(jié)日的文化內涵寫出來,寫明這一節(jié)日的意義。這樣寫傳統(tǒng)節(jié)日,才能真正寫出節(jié)日的味道來。如:
只聽外公說:“我們是黃隊的!”我和弟弟不約而同地喊:“黃隊,加油!黃隊,加油!”一時間“咚鏘咚鏘”的鼓镲聲、“嘩嘩嘩嘩”的劃水聲、“加油”的吶喊聲交織在一起,整個浦頭港熱鬧非凡!“鏘鏘鏘鏘!”一陣急促的镲聲響起,黃隊率先沖過終點,所有人都歡呼起來!緊張的比賽一輪接一輪,從中午持續(xù)到傍晚,不管誰輸誰贏,大家展現(xiàn)的都是團結一致的龍舟精神。
想
一
想
如何運用“一線串珠法”呢?
冰糖葫蘆是用果子和冰糖著色加工成葫蘆狀,并以小棒穿插成串的一種食品,也是可供觀賞的手工藝品。借用這個名稱用于作文結構方式很形象,“冰糖葫蘆法”又叫“一線串珠法”,即在文章的布局謀篇中,以一個貫穿全文的線索將不同類別但有內在聯(lián)系的材料串連成章。使用這種方法,不僅使文章材料豐富,結構嚴謹,主題鮮明,而且能快速構思布局,形成完整的文章。那么如何運用“一線串珠法”呢?
運用一線串珠法,先要準備好串珠的“線”,就是說先要確定好文章的線索。文章的線索可以是一個具有意義的實物,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種情感,還可以是一個細節(jié),如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等。寫傳統(tǒng)節(jié)日時,我們選定的“節(jié)日”就是這條“線”。
有了“線”,然后就要準備“珠”,這就是文章的材料。選用材料時,往往不選完整的事件、人物的經歷。而是選取片段、場景、畫面。這些片段、場景、畫面彼此獨立,各不相干,但又要有聯(lián)系;同時,這些片段、場景、畫面之間要有層次性,不能處于同一梯度。在寫傳統(tǒng)節(jié)日時,我們可以選取相關習俗、傳說、詩句、我們怎么過節(jié)的片段等來作為文章的材料。
有了“線”,有了“珠”,還需按順序“串珠”。就是用線索把這些分散獨立、彼此聯(lián)系著的一個個材料按照一定的順序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寫傳統(tǒng)文化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按照時間順序、空間順序等來組織的材料,讓材料與材料之間層層遞進,使節(jié)日的文化內涵逐步深化。
動筆之前應豐富自己的生活積累,對感興趣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進行了解,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了解和節(jié)日相關的習俗、傳說故事、節(jié)日文化等,然后好好構思,編寫好寫作提綱。如:
中國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選擇你印象深刻的一個,寫一寫吧。
示例:
快樂過端午
今天,陰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早上,我一邊吃粽子,一邊看電視。正巧,我看到有一個節(jié)目是賽龍舟。這時,媽媽對我說:“你知道賽龍舟、吃粽子的來歷嗎?”我說:“知道呀!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進汨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眿寢屄犃烁吲d地說:“我兒子懂得真多。”
奶奶見我們談得這么開心,湊上來說:“你們知道嗎?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薄斑@倒是蠻好玩的。”我和媽媽一起說道。
吃過晚飯,爸爸、媽媽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著端午節(jié)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念著念著,爸爸、媽媽也加入其中了。
?。《宋绻?jié)的學問可真多。這一天,我過得真是快樂呀!
解析:作者按時間順序記述了自己與家人度過端午的情景,在與媽媽、奶奶的對話中,將端午節(jié)的相關習俗介紹出來,文章重點突出,內容豐富,特別是端午節(jié)的兒歌,為文章增色不少。作者以第一人稱形式講述了一家人過端午的快樂的一天,通過三代人對端午習俗的傳承,在其樂融融中突現(xiàn)出中國普通百姓人家對端午節(jié)的文化傳承,營造了節(jié)日祥和快樂的氛圍。
示例:下面是評改前的段落,讀一讀,看看有什么問題嗎?
每年的這個節(jié)日,我們都會在心里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借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著。
解析:“每年的這個節(jié)日”顯得很突兀,前面應該加上描寫《清明》的詩句;第二自然段后面應該寫上自己的感受。
下面是修改后的段落,和原段落對比一下,說說為什么這么修改。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年的這個節(jié)日,我們都會在心里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借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著。此時,我們不禁會想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仿佛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潸然淚下。
解析:文章開篇引用詩句,表達了小作者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接著運用簡潔的語言描寫了到墓前燒紙錢和放鮮花。
佳
作
賞
析
【佳作一】
【佳作二】
【佳作三】
病
文
升
格
好
詞
佳
句
【好詞】
◆描寫節(jié)日氣氛的詞語:
歡聲笑語 歌聲如潮 熱鬧非凡 歡聲雷動 人聲鼎沸
歡天喜地 普天同慶 喜氣洋洋 人喧馬嘶 鑼鼓喧天
◆描寫節(jié)日場景的詞語:
人山人海 人如潮涌 車水馬龍 川流不息 張燈結彩
高朋滿座 載歌載舞 歡聚一堂 摩肩接踵 接踵而至
◆描寫節(jié)日祝福的詞語:
馬到成功 心想事成 一帆風順 吉祥如意 五福臨門
萬事順意 蒸蒸日上 財源滾滾 喜氣盈門 吉慶有余
◆描寫節(jié)日美食的詞語:
珍饈美饌 肥而不膩 色味俱佳 口齒留香 八珍玉食
回味悠長 山珍海味 齒頰留香 五味俱全 別有風味
【佳句】
★臘八這天,人們要喝臘八粥,還要泡臘八蒜。到年底,蒜就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
★那綻開的煙花,像是一朵朵美麗的蓮花在空中綻開了笑臉,又像無數(shù)明亮而璀璨的流星,把天空點綴得格外美麗。
★每年五月初五,人們總要包粽子,做米糕。老人們對這一節(jié)日,是一定不會馬虎的。孩子們早就開始念叨:什么時候過端午節(jié)呢?幾時才能吃粽子、米糕呢?那份感情,那份期盼,是那樣真切。
★我們全家人都認真地欣賞著節(jié)目:歌手唱起了好聽的歌曲,舞者跳起了歡樂的舞蹈;小品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雜技演員們個個都身懷絕技,大顯身手,讓人難以忘懷。
★外婆拿出三片粽葉,一片挨著一片排列好,用兩根手指壓住,旋轉一圈,一個圓錐形的殼就形成了。先往里舀一勺米,放一顆蜜棗,再往里面舀一勺米,然后放入紅豆和花生,最后用手捏緊,將剩余的葉子覆蓋上去,再用事先準備好的麻線扎緊。一個可愛的小粽子就誕生了。
★那鋪開的煙花,像是一朵美麗的蓮花在空中展開了笑臉,又像無數(shù)的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各式各樣,五光十色,把天空點綴得格外美麗。
★每逢中秋節(jié),我就約上幾位好朋友或是跟爸爸媽媽一起上陽臺,一邊看潔白無暇的月亮,一邊吃著香香甜甜的月餅,那感覺真不錯! 我喜歡中秋節(jié)!
★“當!當!”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大人忙著放鞭炮,響聲震耳欲聾;我們小孩子忙著放花炮,把夜空打扮得五彩繽紛、千姿百態(tài)。
特
色
開
頭
★對比式: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可多了,有喜氣洋洋的春節(jié),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jié),有熱熱鬧鬧的元宵節(jié)…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端午節(jié),因為端午節(jié)不僅有我喜歡觀看的賽龍舟,還有我最喜歡吃的美味的粽子。
★比喻式:
世界的東方,有一條騰飛的巨龍,那就是我們的祖國—中國。這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許多有特色的節(jié)日,如果把它們比作一朵朵盛開的鮮花,那么,春節(jié)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開門見山式: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jié),“九”在《易經》中為陽數(shù),“九九兩陽數(shù)相重,故稱“重陽”。在我的家鄉(xiāng),重陽節(jié)這一天,人們都要登高。今天一大早,爸爸、媽媽和我就陪同外婆起早出門去登高了。
★故事引入式:“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我國是一個古老又浪漫的傳說,與之相關的還有一個美麗的節(jié)日呢!那就是七夕。
★引用歌謠式:“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粽子,蘸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蔽萃鈧鱽砹耸煜さ耐{,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呀!好結尾到來。
★開門見山介紹法: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節(jié),俗稱“過年”,是我國最重要、最隆重的節(jié)日。為什么呢?奶奶告訴我:“春節(jié)是個辭舊迎新的節(jié)日,意味著生機勃勃的春天又要來了,是一個讓人充滿希望的節(jié)日!所以要高高興興地迎接新年的到來。”
★引用兒歌開頭法: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都會想起小時候學過的兒歌:“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列舉開頭法: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可多了,有喜氣洋洋的春節(jié),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jié),有祭祀親人的清明節(jié)……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熱熱鬧鬧的端午節(jié),因為端午節(jié)不但有我喜歡觀看的賽龍舟,還有我最最喜歡吃的美味的粽子。
絕
妙
結
尾
★總結式結尾:我之所以最喜歡春節(jié),是因為春節(jié)是新年中第一個節(jié)日,也是最隆重的節(jié)日,在這個節(jié)日里,人們走親訪友,吃大餐,還可以有壓歲錢,所以我很喜歡。同學們,你們喜歡什么節(jié)日呢?
★期望式結尾:歡聲辭舊歲,笑語迎新年。新的一年我們播種新的希望,新的一年承載我們新的夢想!
★點題式:春節(jié)真是一個熱鬧、喜氣洋洋的節(jié)日,我期待著下一個春節(jié)趕快到來。
★期望式:歡聲辭舊歲,笑語迎新年。新的一年我們播種新的希望,新的一年我們放飛新的夢想!
★排比式:那年粑,散發(fā)著愛的芬芳,凝聚著家的溫馨,是新年的味道,是勤勞的味道,是豐收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
★總結式:我之所以最喜歡春節(jié),是因為春節(jié)是新年中的第一個節(jié)日,也是最隆重的節(jié)日。在這個節(jié)目里,人們走親訪友,吃大餐,我還可以拿到壓歲錢。相信沒有人會不喜歡春節(jié)。同學們,你們最喜歡什么節(jié)日呢?
★表達情感式:夜晚,姥姥帶著我來到河邊放河燈。一盞盞河燈,帶著人們許下的心愿,隨河水默默地漂向遠方,一直到達思念的盡頭……
★升華主旨式:聽了爺爺?shù)脑?,我想:過端午節(jié),不能只是貪吃粽子,還要記住屈原,要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習作鞏固練習
1.下面的每幅圖都代表著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你知道它們代表著什么節(jié)日嗎?請你仔細看圖,請給每幅圖按“時間+誰在干什么”的模式寫一句話。
①
②
③
2.思路我清楚。
把《中秋節(jié)》這篇習作的提綱補充完整。
3.兩個自然段之間巧用連接句。
例句:別看做饅頭的程序簡單,其實這里面可有講究了。
仿寫:
4.寫法訓練
寫出與文章開頭照應的結尾。
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都會想起小時候學過的兒歌:“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結尾:
5.考題精選。(北京附小實驗小學期末測試題)
按照一定的順序介紹美食的制作過程。
例句:開始包食餅筒了。我先拿起一張面皮,攤在案板上;接著把土豆、香菇、蝦仁等食材攤放在面皮上,一層一層疊上去;將面皮和餡一起卷起來,卷到一半的時候把旁邊多余的面皮往里折,以防里面的餡掉出來;最后,把剩余的部分包好。這樣,一個食餅筒就做好了。
仿寫:
6.習作練習。
中國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就是其中一個。想一想,端午節(jié)有哪些習俗?你家里是怎樣過端午節(jié)的?在端午節(jié)的時候,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人或者事情?請圍繞端午節(jié)寫一篇作文,要求語句通順,300字左右。
溫馨提示
寫作時,先確定你要介紹的家鄉(xiāng)美食是什么,再從美食的做法、樣子、味道等方面來介紹,最后表達對家鄉(xiāng)美食的情感。
拿起筆,把你家鄉(xiāng)的美食介紹給大家吧!
答案
1.①除夕到了,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高高興興地吃著團年飯。
②今天是端午節(jié),奶奶正在教我包粽子呢!
③中秋節(jié),我們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一邊吃著月餅,一邊欣賞著圓圓的月亮。
2.①中秋節(jié)想到了《嫦娥奔月》的傳說故事。
②去買月餅。
③一家人在院子里吃月餅賞月。
3.晚飯后,爺爺給我講起了端午節(jié)的由來。
4.“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這首兒歌再次飛進了我的腦海里,飛進了甜甜的粽子里,飛進了幸福的生活里。
5.魚香肉絲的做法很簡單。把肉、胡蘿卜、青椒等切成絲備用。在鍋里倒入少許油,放入肉絲煸炒,然后盛起來裝在盤子里;再往鍋里放入蔥段、姜片、辣椒絲、番茄醬和料酒等調料爆炒片刻;然后,放入胡蘿卜、青椒翻炒;最后,倒入煸炒過的肉絲繼續(xù)翻炒。幾分鐘后起鍋,一盤色香味俱全的魚香肉絲就做好了。
6.快樂的端午節(jié)
我喜歡的節(jié)日有很多,但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五月初五,據(jù)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jié),我們可以看賽龍舟、吃粽子。
媽媽帶著我去看賽龍舟,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就聽見喧天的鑼鼓聲。走近一看,江邊插著許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條龍舟在江面一字排開,劃船手摩拳擦掌準備著。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見一聲炮響,五條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后。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異常熱鬧。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是人們一點也不在乎,有的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有的正在瘋了似的喊“加油”,還有的激動地跳起舞來……人們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里。
回到家,我們開始包粽子。我先把兩張粽葉疊在一起,然后加入糯米、花生,接著小心地包成三角體,最后用細繩緊緊地纏好。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端午節(jié)既能看精彩的龍舟比賽,又學會了包粽子,真是樂趣無窮!一、選擇材料。
二、緊扣“傳統(tǒng)”,確定寫作對象。
三、學習方法。
四、列提綱。
九、會練筆,會表達。
十、會分享,會修改。
習作完成了,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認真聽,想一想:是否符合本次習作的要求,并在評改中找到自己習作中的不足,再進行修改。
范文展示
春節(jié)的壓歲錢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jié)在人們的期盼中悄然而至,到處彌漫著過年的氣息:買年貨、穿新衣貼春聯(lián)、得壓歲錢………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喜氣。
傍晚時分,美味的食物擺滿桌子。大人們會圍坐在飯桌前,互相敬酒,說著祝福的話,如祝年年有余,歲歲平安等;而我們幾個小朋友最期待的當然不是吃年夜飯,而是飯桌上長輩們從口袋里掏出的紅包。
爺爺奶奶一邊把紅包遞給我們,一邊笑盈盈地說著祝福的話“好好學習,長大后做個有用的人!”“學習好,身體好,快快樂樂,平平安安……”我們開心地接過來,小心翼翼地裝進口袋里,再輕輕拍一拍口袋,仿佛是在確認自己的“豐收”。在我們連聲的“謝謝”中,爺爺奶奶笑得合不攏嘴。接著,爸爸媽媽又從口袋里掏出紅包給我們幾個小朋友,我們雙手接過紅包,連忙對他們說:“謝謝爸爸媽媽,祝你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br>“拆紅包”是每年除夕最有意思的活動。吃過飯,我們兄妹幾個便急匆匆地跑到院子里拆紅包,每個人都睜著大大的眼睛,數(shù)著紅包里的錢有多少,摸摸鼓鼓的口袋,感覺自己就是個“百萬富翁”,那種感覺,甭提多神氣了!我們還會和隔壁的幾個小伙伴湊在一起,商量著等會兒去哪里買糖果、飲料,再找一個空曠的地方,盡情地撒歡呢!
據(jù)說長輩們發(fā)的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同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過一歲。壓歲錢代表著長輩對孩子的關愛。
童年的春節(jié)是喜慶的、有趣的,充滿著親人之間濃濃的愛!
名師點評
引用詩句,寫出過年的習俗。
選取吃年夜飯時的情景,把長輩發(fā)壓歲錢的過程描寫得十分清楚。
圍繞“拆紅包”這個情節(jié),抓住兄妹幾個的動作、神態(tài)和內心感受進行描寫,流暢自然。
篇末點題,表達情感。
整體賞析
小作者把過節(jié)的過程描寫得非常流暢:先寫吃年夜飯時長輩們發(fā)紅包的情景、再鴻縣寫拆紅包的有趣場面,對人物動作和內心活動的描寫真實形象,把孩子的天真可愛描寫得十分細膩。
范文展示
元宵節(jié)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是我最期盼的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是甜蜜的。晚上,媽媽拿出了準備好的湯圓有常見的芝麻餡和花生餡的,還有金燦燦的大黃米湯圓,讓人見了就心生喜歡。我跟在媽媽身旁,只見她先用湯鍋裝水,然后放到爐子上燒,等到水燒開了才把湯圓下鍋并用勺子輕輕攪動。不一會兒,湯圓陸陸續(xù)續(xù)浮起來,一個個圓圓胖胖的,非??蓯?。餐桌前,全家人圍在一起,每人盛上一碗,津津有未地吃起來,屋子里彌漫著湯圓濃濃的香味。我舀了一個芝麻餡的湯圓,小心地咬一口,香甜的滋味在唇齒間漫開,真好吃!很快,一大鍋湯圓就被我們吃光了。湯圓甜蜜的滋味、家人甜蜜的笑容讓我永遠難忘。
元宵節(jié)是熱鬧的。吃過湯圓,我們去逛燈會。燈會上早已人山人海,到處張燈結彩,璀璨奪目。五彩繽紛的各種花燈美麗極了:“孔雀開屏”“金牛賀歲”“萌娃鬧春”…每一種造型都精巧別致,讓人驚嘆。我舉著相機,在人潮中緩緩前行,大型花燈、小巧官燈、絢麗組燈……哪個都不想錯過,都想收羅進我手中的相機里?!盎饦溷y花合,星橋鐵鎖開”,在一盞又一盞、一組又一組花燈的輝映下,夜空仿佛也變得流光溢彩,人們歡笑著,嬉鬧著,呈現(xiàn)出一片紅紅火火的景象。
這一夜,到處洋溢著歡聲笑語,到處充滿著幸福和美我愛元宵節(jié)!
名師點評
引用古詩,表明自己最期盼元宵節(jié)。
圍繞關鍵句“元宵節(jié)是甜蜜的”,從湯圓的顏色、形狀、味道等方面,把“吃湯圓”這一傳統(tǒng)習俗寫得十分具體。
用燈會的場景來表現(xiàn)元宵節(jié)的熱鬧。
整體賞析
小作者先點明自己最喜歡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然后圍繞“元宵節(jié)是甜蜜的”“元宵節(jié)是熱鬧的”這兩個關鍵句加以詳細描寫。小作者把吃湯圓的幸福甜蜜與賞花燈的熱鬧非凡描寫得具體生動,展現(xiàn)了不凡的寫作能力。
范文展示
中秋節(jié)
秋高氣爽,涼風習習,轉眼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jié)。
媽媽告訴我:“中秋節(jié)是合家團圓的日子,也是我國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到了這一天,天上的月亮會格外圓,每家每戶都會買很多的月餅,吃月餅、賞月,開心過節(jié)?!蓖砩?,媽媽做了一大桌可口的飯菜,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著飯,聊著天?!?br>晚飯后,我和姐姐各拿了一塊月餅到陽臺上賞月,又大又圓的月亮,真像一個又香又甜的月餅呀!看著月亮,我想起了“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的一首詞,不禁念了出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贝蠹衣犚娏?,都笑了起來。這時,姐姐說:“我來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吧。很久很久以前,羿得了一顆仙丹,吃了以后能長生不老,但他不愿離開妻子嫦娥,就讓嫦娥把仙丹藏了起來,誰知有個壞人知道了這件事,來搶仙丹,嫦娥沒有辦法,只好吃下仙丹,飛上了月亮,成了神仙?!贝蠹衣犃思娂姽恼?,這時候,爸爸媽媽跟我們說起一些我和姐姐不知道的故事。就這樣聊著聊著,不知不覺已經很晚了,我和姐姐也戀戀不舍地走回房間,準備睡覺。夢中,我變成了神仙,飛向月亮。
中秋節(jié)是快樂的節(jié)日,不僅月圓,而且“人圓”,我特別喜歡中秋節(jié)!
名師點評
通過媽媽的話,介紹了中秋節(jié)及中秋節(jié)的習俗。
通過寫“我”和姐姐賞月時念宋詞、講故事的事情來表現(xiàn)中秋節(jié)的習俗,描寫具體、生動。
寫出了“我”喜歡中秋節(jié)的原因。
整體賞析
小作者先借媽媽之口把中秋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概括出來,然后選取晚飯后“我”和姐拍縣姐邊賞月邊念詞、講故事的事件,具體描繪出過節(jié)的情景,最后寫出自己的感受,表達喜歡中秋節(jié)的原因,結構完整、緊湊。
病文展示
升格作文
端午節(jié)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五點起床,按照習俗上山去“趟露水”。(“趟露水”的習俗沒有說清楚?!疤寺端钡牧曀滓唧w介紹,不能一筆帶過。)
上午放學后,我撒開腿就往家里跑。剛到門口就聞到粽子香,一進門就看見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解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吃粽子的過程沒有說清楚。要寫得具體點,要體現(xiàn)出一家人過節(jié)的快樂氛圍。)
吃完飯,媽媽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唇上涂了唇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敘事簡略,給人印象不深刻。)
晚飯后,爺爺給我講起了端午節(jié)的由來。原來吃粽子是紀念屈原。(端午節(jié)的由來都沒有說清楚。人們?yōu)槭裁匆o念屈原,這是重點,不能忽略。)
端午節(jié),不但能吃粽子,還有故事聽,真好?。。ńY尾主題立意不高,可以升華到愛國的主題。)
端午節(jié)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床,按照習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講明當?shù)靥赜械亩宋绻?jié)習俗內容。)
上午,坐在教室讀書時還覺得眼睛特別亮。放學后,我撒開腿就往家里跑。剛到門口就聞到粽子香,一進門就看見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解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們一家人邊吃邊聊,屋子里充滿了端午節(jié)的快樂氣氛,彌漫著香噴噴的粽子味和濃濃的艾香。(過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家家戶戶的習俗,小作者把自己吃粽子的過程寫得生動傳神。)
吃完飯,媽媽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唇上涂了唇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把我打扮得和粽子一樣香,就讓我到學校去學習了。
晚飯后,爺爺給我講起了端午節(jié)的由來?!皯?zhàn)國時間,楚國大夫屈原是個忠臣,因為奸臣的陷害,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屈原就跳進大江里以死來抗爭。楚國的老百姓害怕江里的大魚吃掉屈原,就包了好多粽子給魚吃。后來,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jié),并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保ń锠敔?shù)脑捔私舛宋绻?jié)的由來。)
聽了爺爺?shù)脑?,我想:過端午節(jié),不能只是貪吃粽子,還要記住屈原,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結尾由吃粽子想到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上升到愛國主題。)
整體賞析
修改后的習作有兩大亮點:一是內容充實,文章對“趟露水”“吃粽子”這些過節(jié)習俗描寫得生動形象,體現(xiàn)出作者一家人端午節(jié)的歡樂;對屈原投江的描寫,讓讀者明白了端午節(jié)的由來;二是主題突出,結尾處小作者由過去過端午只是貪吃粽子,現(xiàn)在認識到吃粽子是為了“記住屈原,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從而升華了文章的主旨,突顯了端午節(jié)的文化內涵和過節(jié)的真正意義。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習作: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教案,共3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擬題思路,寫作思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習作:奇妙的想象教學設計,共30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擬題思路,寫作思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習作:我的植物朋友教案,共2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擬題思路,寫作思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