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測試卷(含答案)
一、基礎知識。
1.( )下列各組中多音字的讀音相同的一項是( )
A. 一模一樣 模仿人的動作 B. 和著琴音 小嘎子和胖墩兒
C. 調換順序 調皮的孩子 D. 特別扎眼 扎進了海里
2.( )選出與下列詞語結構不同的一項。
(1)矛盾( )
A.虛假 B.愛憎 C.動靜 D.悲喜
(2)哭笑不得( )
A.悲喜交加 B.改朝換代 C.進退兩難 D.是非難辨
3.( )給加點的字詞選擇正確的解釋。
(1)手疾眼快( )
A.疾病 B.痛恨 C.極速;猛烈
(2)殺好了腰( )
A.戰(zhàn)斗
B.削弱;減少;消除
C.勒
(3)不曾吩咐明白( )
A.內容、意思等使人容易了解,清楚;明確。 B.聰明;懂道理 C.知道;了解
(4)孩子失足摔到甲板上( )
A.行走時不小心跌倒 B.比喻人墮落或犯嚴重錯誤
4.( )選出下列句子中破折號的作用。
A.表示解釋說明。 B表示語音的延長。 C.表示意思的轉換、跳躍或轉折。
D.表示意思的遞進。 E.表示話語的中斷。
(1)“要不——摔跤?!? ________
(2)他已經(jīng)很大很高,雖然肢體還沒被年月鑄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經(jīng)像個成人了——一個臉上身上都帶出天真淘氣的樣子的大人。 ________
(3)“你以為師傅的能耐有假,名氣有詐,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細瞧瞧吧——”________
(4)想不到眼含淚水的外祖父也隨著上了船,遞給我一塊手絹—— 雪白的細亞麻布上繡著血色的梅花。 ________
5.( )補全下列詞語,并按要求分類。(填序號)
(1)①精________ ________擻 ②膀________腰________ ③________信________疑
④________ ________擦掌 ⑤手疾________ ________ ⑥躍躍________ ________
⑦風________浪________ ⑧齜________咧________ ⑨心________膽________
(2)描寫人物神態(tài):________
(3)描寫人物心理:________
(4)從上述詞語中任選兩個詞語寫一段話:________
6.( )按要求完成練習。
(1)①田忌輸了,但他不動聲色,一點兒都不著急。 ②田忌微微一笑。
這兩句話都是對田忌的________描寫,從句①中可以看出他________的心理;從句②中可以看出他________的心理。(后兩空用四字詞語填寫)
(2)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
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________。
(3)加上不同的關聯(lián)詞語,將兩個句子合并成一句話。
按照我的主意辦。 一定讓您贏。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7.( )課文內容回顧。
(1)人物欣賞。
①把下列人物與其對應的特點連起來。
小嘎子—— 孫臏—— 船長—— 嚴監(jiān)生——
沉著機智 愛財如命 爭強好勝 足智多謀
②上述人物中,你最喜歡的是________,因為________。
(2)根據(jù)對“年齡稱謂”的理解,完成練習。
A.________: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 B.及笄:________。
C.花甲:________。 D.弱冠:________。
E.________:指人三十歲?!凹绑恰敝械摹绑恰敝竉_______,“弱冠”中的“冠”指________,如果用來比喻弄錯事實,認錯對象,我可以用成語“________”來表達。
二、閱讀感悟
8.( )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
【材料一】“低頭族”是指如今無論何時何地都低頭看屏幕的人,其中以年輕人為主。人們在暢快享受手機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把越來越多的時間都放在手中發(fā)亮的方寸屏幕上,人與人之間的自然交流日漸缺失。時至今日,“低頭”一族仍然有增無減。等車、坐車的時候,“低頭族”心無旁騖,很容易錯過要坐的車;和家人、朋友相聚的時候,“低頭族”只顧著玩手機,聊天時心不在焉,彼此像是陌生人。
【材料二】調查發(fā)現(xiàn),中國人平均每天看手機三個小時,僅次于巴西,手機沉迷度位居全球第二。顯然,如今的手機已不僅僅是人們手中的工具,儼然變成了身體的“器官”。有人認為,現(xiàn)在的智能手機越來越“聰明”,而手機用戶卻越來越怠于思考。更有研究發(fā)現(xiàn),如今年輕人的記憶力越來越糟糕,有人甚至患上了類似腦損傷的數(shù)字癡呆癥。
(1)“現(xiàn)在的智能手機越來越‘聰明’”中“聰明”一詞的意思是________。
(2)“低頭族”是怎樣的人?用“________”在文中畫出相關語句。
(3)根據(jù)材料內容,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
①時至今日,“低頭族”有增無減,以年輕人為主。
②最新調查發(fā)現(xiàn),巴西人的手機沉迷度位居全球第二。
③沉迷于手機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導致人與人之間的自然交流日漸缺失,有人甚至患上了數(shù)字癡呆癥。
(4)觀察右圖,回答問題。
①圖片描述了什么內容?
②如果你是圖中的老人,你想說些什么?
(5)請聯(lián)系實際對“低頭族”提出幾點合理的建議。(至少兩點)
9.( )課外閱讀。
蘇七塊
馮驥才
蘇大夫本名蘇金散,民國初年在小白樓一帶,開所行醫(yī),正骨拿環(huán)。他人高袍長,手瘦有勁,手下動作更是“干凈麻利快”,逢到有人傷筋斷骨找他來,他手指一觸,隔皮戳肉,里頭怎么回事,立時心明眼亮。忽然雙手賽一對白鳥,上下翻飛,疾如閃電,只聽“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覺疼,斷骨就接上了。貼塊膏藥,上了夾板,病人回去自好。
蘇大夫有個各色(注:特別)的規(guī)矩,凡來瞧病,無論貧富親疏,必得先拿七塊銀圓碼在臺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則決不搭理。人家罵他認錢不認人,得個挨貶的綽號叫作:蘇七塊。
一日,蘇大夫和兩位牌友叫上街北不遠的牙醫(yī)華大夫,湊上一桌打牌。忽然三輪車夫張四闖進來,往門上一靠,右手托著左胳膊肘,腦袋瓜淌汗,脖子周圍的小褂濕了一圈,顯然摔壞了胳膊,疼得夠勁??伤貌怀銎邏K銀圓,蘇大夫便不理他。牙醫(yī)華大夫心善,從后門繞出去,悄悄給了張四七塊銀圓。
一會兒,張四歪歪扭扭走進屋,把七塊銀圓“嘩”地往臺子上一碼,這下比按鈴還快,蘇大夫已然站在張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張四的胳膊放在臺子上,捏幾下骨頭,跟手左拉右推,下頂上壓。張四抽肩縮頸閉眼齜牙,預備重重挨幾下,蘇大夫卻說:“接上了?!碑斚卤阃可纤幐?,夾上夾板,還給張四幾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藥面子。張四說他再沒錢付藥款,蘇大夫只說了句:“這藥我送了?!北慊氐脚谱琅?。
點燈時分大家才散,臨出門時,蘇大夫唯獨攔住華大夫,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銀圓里取出七塊,往華大夫手心一放。在華大夫驚愕中說道:“有句話,還得跟您說。您別以為我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這規(guī)矩不能改!”
華大夫把這話帶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沒琢磨透蘇大夫這話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兒里欽佩蘇大夫這事這理這人。 (有刪改)
(1)蘇大夫之所以被稱作“蘇七塊”是因為:________。
(2)文中哪些地方能體現(xiàn)出蘇大夫的醫(yī)術高明?從文中找出。
(3)蘇大夫認為自己是心地善良的,你同意嗎?說說理由。
(4)下列對文中畫“ ”的句子中的“這事這理這人”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這事”指的是蘇大夫不肯為張四治病的事情。
B.“這理”是說蘇大夫立的治病規(guī)矩不能更改的道理。
C.“這人”說的是蘇大夫為人處世的原則。
(5)你欣賞蘇大夫這樣的處世原則嗎?為什么?
三、習作天地。
10.( )書中、影視劇中有形形色色的人物,你對哪個人物印象最深?他有什么特點?想一想,寫下來吧。400字左右。
11.( )附加題、按要求完成題目。
(1)看圖片,連一連。
刻舟求劍 掩耳盜鈴 塞翁失馬 守株待兔
(2)上面與“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一句所表達的意思相近的成語是________。
答案解析
一、基礎知識。
1.【答案】 D
【考點】拼音
【解析】【分析】考查了多音字組詞,多音字是指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不同的讀音表義不同,用法不同,詞性也往往不同。讀音有區(qū)別詞性和詞義的作用;使用情況不同,讀音也就不同。
A:一模(mú)一樣 模(mó )仿人的動作
B:和(hè )著琴音 小嘎子和(hé)胖墩兒
C:調(dià)換順序 調( tiá )皮的孩子
D:特別扎(zh?。┭? 扎(zh?。┻M了海里
故答案為:D
【點評】對于多音字,要根據(jù)它的讀音來確定它的意思,然后組詞。做到認真、細致,如果對某個字
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答案】 (1)A
(2)B
【考點】詞形,詞義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學生對于不同結構形式的詞語的積累與應用。
(1)從給出的詞語“矛盾”來看,是一對反義詞,A“虛假”“虛”、“假”是同義詞,B、C、D中的兩個字互為反義詞。故選A。
(1)從給出的詞語“哭笑不得”來看,“哭笑”中的兩個字互為反義詞,A、B、D與其結構相同,C與其結構不同。故選B。
故答案為:(1)A
(2)B
【點評】分析要給出的詞語,從中找出規(guī)律,找出規(guī)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學會積累好詞好句,為寫作奠定基礎。
3.【答案】 (1)C
(2)C
(3)A
(4)A
【考點】字義,詞義
【解析】【分析】要求學生結合語境理解字義。
(1)手疾眼快:動作迅速,眼光敏捷。形容機靈敏捷。疾:極速;猛烈。故選C。
(2)殺好了腰:“殺腰”是老北京話,指把腰勒得細一點。殺:扎,勒。故選C。
(3)不曾吩咐明白:沒有說清楚。明白:內容、意思等使人容易了解,清楚;明確。故選A。
(4)孩子失足摔到甲板上:孩子行走時不小心跌倒。失足:行走時不小心跌倒。故選A。
故答案為:(1)C
(2)C
(3)A
(4)A
【點評】主要考查學生結合語境理解字義的能力。平時要注意理解和識記。
4.【答案】 (1)C
(2)A
(3)B
(4)A
【考點】標點符號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破折號的作用的理解判斷能力。做題多讀,細讀句子,掌握句子意思,進步去分析句子中破折號的作用。
(1)“要不——摔跤?!?句中破折號的作用是表示意思的轉換、跳躍或轉折。
(2)“他已經(jīng)很大很高,雖然肢體還沒被年月鑄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經(jīng)像個成人了——一個臉上身上都帶出天真淘氣的樣子的大人?!本渲衅普厶柕淖饔檬潜硎窘忉屨f明。
(3)“你以為師傅的能耐有假,名氣有詐,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細瞧瞧吧——”句中破折號的作用是表示語音的延長。
(4)“想不到眼含淚水的外祖父也隨著上了船,遞給我一塊手絹—— 雪白的細亞麻布上繡著血色的梅花?!本渲衅普厶柕淖饔檬潜硎窘忉屨f明。
故答案為:(1)C
(2)A
(3)B
(4)A
【點評】考查學生對破折號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學生能判斷,會應用。
5.【答案】 (1)①神;抖;②大;粗;③半;半;④摩;拳;⑤眼;快;⑥欲;試;⑦平;靜;⑧牙;嘴;⑨驚;戰(zhàn)
(2)①⑧
(3)③⑥⑨
(4)示例:看著膀大腰粗的對手,我對老師的預言半信半疑:我能戰(zhàn)勝這樣的對手嗎?
【考點】詞形,詞義
【解析】【分析】(1)考查補寫詞語,補寫詞語只要平時注意積累和識記,做起來就不難。書寫時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區(qū)別,要依據(jù)詞語的意思來記憶。②膀大腰粗:形容長得又高又大,身體健壯。
④摩拳擦掌:形容戰(zhàn)斗或勞動之前,人們精神振奮,躍躍欲試的樣子。 ⑤手疾眼快:疾:迅速。 動作迅速,眼光敏捷。形容機靈敏捷。 ⑦風平浪靜:指沒有風浪。比喻平靜無事。
(2)本題考查分類掌握成語的能力。只要平時注意積累和識記,做起來就不難。書寫時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區(qū)別,要依據(jù)詞語的意思來記憶。描寫人物神態(tài):①精神抖擻:抖擻:振動,引伸為振作。 形容精神振奮。⑧齜牙咧嘴:齜:露齒。張著嘴巴,露出牙齒。形容兇狠或疼痛難忍的樣子。
(3)描寫人物心理:③半信半疑:有點相信,又有點懷疑。 表示對真假是非不能肯定。⑥躍躍欲試:躍躍:急于要行動的樣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試試。⑨心驚膽戰(zhàn):戰(zhàn):通“顫”,發(fā)抖。 形容十分害怕。
(4)考查運用詞語的能力,學生要在明確詞語意思的前提下,會用詞語造句,語言表達要準確,簡潔,語句完整、通順沒有錯別字。藏獒對著我齜牙咧嘴,把我嚇得心驚膽戰(zhàn),險些摔倒。
故答案為:(1)①神、抖、②大、粗、③半、半、④摩、拳、⑤眼、快、⑥欲、試、⑦平、靜、⑧牙、嘴、⑨驚、戰(zhàn)。
(2)①⑧
(3)③⑥⑨
(4)示例:看著膀大腰粗的對手,我對老師的預言半信半疑:我能戰(zhàn)勝這樣的對手嗎?
【點評】(1)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積累成語的好習慣。能夠準確的理解成語的意思。學生應該熟讀課文,識記常用詞語,積累詞匯。
(2)、(3)本題考查學生對詞語的積累。平時一定要對一些文中的、課外閱讀中的詞語多做一些摘抄、積累,分類整理,加強背誦,此題會迎刃而解。
(4)要正確使用詞語,要從意義和使用習慣兩方面準確理解,這也是積累的重要內容之一。
6.【答案】 (1)神態(tài);示例:鎮(zhèn)定自若;胸有成竹
(2)示例:有一個賣盾牌和長矛的楚國人,夸耀他的盾牌說:“我的盾牌堅固得什么東西都不能穿透?!?br>(3)①只要按照我的主意辦,就一定讓您贏。;②如果按照我的主意辦,就一定讓您贏。
【考點】句式銜接,課文內容理解,詩文朗讀、默寫、翻譯
【解析】【分析】(1)人物描寫方法概括為: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神態(tài)描寫、動作描寫。解答時要結合句子抓住關鍵詞語分析作答。①田忌輸了,但他不動聲色,一點兒都不著急。 ②田忌微微一笑。這兩句話都是對田忌的神態(tài)描寫,從句①中可以看出他鎮(zhèn)定自若的心理;從句②中可以看出他胸有成竹的心理。
(2)這是考查對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譯。學生理解和翻譯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關鍵性詞語,了解句子間隱含的語意關系、有關的指代以及與本句有關的文中的其他信息。翻譯力求表達準確為好。其中“譽、曰、吾、陷”等重點詞語要理解準確。譽:夸耀。曰:說,談。吾:我的。陷:這里是穿透的意思 , 后面的就有刺的意思。
(3)考查關聯(lián)詞的運用。解答時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種關系,再根據(jù)句子的意思來選擇恰當?shù)年P聯(lián)詞語填寫。①這句話前面提出條件,后面說明在這種條件下會產(chǎn)生的結果,屬于條件關系,所以用“只有……才……”②前一個分句表示假設的情況,后一個分句表示假設實現(xiàn)后的結果,屬于假設關系。所以用“如果……就……”。
故答案為:(1)1、神態(tài)2、示例:鎮(zhèn)定自若3、胸有成竹
(2)示例:有一個賣盾牌和長矛的楚國人,夸耀他的盾牌說:“我的盾牌堅固得什么東西都不能穿透?!?br> (3)①只要按照我的主意辦,就一定讓您贏。、②如果按照我的主意辦,就一定讓您贏。
【點評】(1)掌握常用的描寫方法。要求平時閱讀時會分辨,寫作時會應用。
(2)此題考查學生的閱讀翻譯能力,要求學生多讀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點句的翻譯。
(3)本題考查學生對關聯(lián)詞語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間的關系。然后再來選擇恰當?shù)年P聯(lián)詞語,使句子連貫。
7.【答案】 (1)①小嘎子——爭強好勝;孫臏——足智多謀;船長——沉著機智;嚴監(jiān)生——愛財如命 ②示例:小嘎子;他可愛,爭強好勝,經(jīng)過一次次歷練,最終成長為一位名副其實的八路軍戰(zhàn)士。
(2)A.豆蔻年華;B.指女子年滿十五歲;C.指人六十歲;D.指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紀;E.而立(束發(fā)用的);簪子;(成人的)帽子;張冠李戴
【考點】文學文化常識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人物的掌握。解答本題首先要了解課文,知道里面的人物及其主要情節(jié)。從小說的情節(jié)感受人物的形象。如哈威船長面對死亡,想到的是忠于職守,想到的是履行做人之道,他沉著冷靜、臨危不懼、舍己救人、果斷機智、鎮(zhèn)靜自若、指揮有方、盡職盡責、大義凜然。
(2)考查文化常識,在于平時的積累和識記。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shù)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垂髫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弱冠是男子二十歲。而立是男子三十歲。不惑是男子四十歲。知命是男子五十歲。花甲是六十歲。古稀是七十歲。耄耋指八十歲。鮐背之年指九十歲。期頤指一百歲。
故答案為:(1)1、①小嘎子——爭強好勝;孫臏——足智多謀;船長——沉著機智;嚴監(jiān)生——愛財如命 ②示例:小嘎子 2、他可愛,爭強好勝,經(jīng)過一次次歷練,最終成長為一位名副其實的八路軍戰(zhàn)士。
(2)1、A.豆蔻年華 2、B.指女子年滿十五歲 3、C.指人六十歲 4、D.指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紀 5、E.而立(束發(fā)用的) 6、簪子 7、(成人的)帽子 8、張冠李戴
【點評】(1)對于人物性格的掌握,平時要認真閱讀,識記文學常識,掌握主要內容,故事情節(jié),主要人物等。
(2)主要考查學生對文化常識的掌握,要求學生平時多記多積累。
二、閱讀感悟
8.【答案】 (1)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多,越來越智能化
(2)“低頭族”是指如今無論何時何地都低頭看屏幕的人,其中以年輕人為主。
(3)正確;錯誤;正確
(4)①子女聚在一起為老人過生日,但是在餐桌上,子女卻只顧著玩手機,老人悶悶不樂地離開了。②示例:孩子們,平時你們難得回來一次,這次回來了,陪我嘮嘮家常多好??!
(5)示例:①要合理利用手機,把手機作為自己的好幫手,利用其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②注意控制用手機的時間,保護視力。
【考點】語段閱讀
【解析】【分析】(1)考查結合語境理解詞語的能力?!坝腥苏J為,現(xiàn)在的智能手機越來越“聰明”,而手機用戶卻越來越怠于思考?!薄奥斆鳌笔謾C的功能越來越全,越來越智能化。
(2)解答時要帶著問題快速瀏覽材料內容,鎖定相關信息范圍材料一第一句話,再按要求找到答案。即“低頭族”是指如今無論何時何地都低頭看屏幕的人,其中以年輕人為主。
(3)解答此類題目關鍵是抓住各項表述的要點,仔細閱讀短文內容,比較判斷正誤。由材料一第3句“時至今日,“低頭”一族仍然有增無減。”可知①正確。由材料二第1句“調查發(fā)現(xiàn),中國人平均每天看手機三個小時,僅次于巴西,手機沉迷度位居全球第二?!笨芍谡_。由材料二最后1句“更有研究發(fā)現(xiàn),如今年輕人的記憶力越來越糟糕,有人甚至患上了類似腦損傷的數(shù)字癡呆癥?!笨芍壅_。
(4)看圖寫話要通過仔細觀察,展開想象,能夠寫出每幅圖“最重要的情節(jié)”,并能夠用上恰當?shù)恼Z言。別人一看就知道這句話寫得就是這幅圖的內容,而不是其他圖的內容。寫話的字數(shù)沒有限制,只要能把故事寫完整就可以。但要寫完整。①子女一起回家為老人過生日,但是在餐桌上,子女卻只顧著玩手機,忽略了老人,致使老人嘆著氣地離開了。②示例:孩子們,平時你們都忙于工作,難得回來一次,這次回來了,大家在一起嘮嘮家常多好?。?br> (5)寫建議一般先寫清楚存在的問題,再說明產(chǎn)生問題的原因,最后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建議要合理,措辭要恰切,情感要真摯,同時要富于鼓動性。內容要有新的時尚和精神,要切實可行。①放下手機走走,不要浪費美好的青春。②放下手機,多多學習,不要荒廢大好的錦繡前程。③放下手機,多和長輩聊聊天,也許哪一天 就來不及了。
故答案為:(1)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多,越來越智能化
(2)“低頭族”是指如今無論何時何地都低頭看屏幕的人,其中以年輕人為主。
(3)正確;錯誤;正確
(4)①子女聚在一起為老人過生日,但是在餐桌上,子女卻只顧著玩手機,老人悶悶不樂地離開了。②示例:孩子們,平時你們難得回來一次,這次回來了,陪我嘮嘮家常多好??!
(5)示例:①要合理利用手機,把手機作為自己的好幫手,利用其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②注意控制用手機的時間,保護視力。
【點評】(1)此題考查在理解材料的基礎上篩選相關信息的能力。
(2)理解詞語的意思時,我們要先找到詞語所在的句子,再讀一讀這個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解答此題要從文中找到相關的內容,再讀一讀這個給出的選項,然后分析判斷。
(4)主要考查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發(fā)揮合理的想象,運用流暢的語言,寫出了圖畫所展現(xiàn)的中心內容。
(5)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寫建議的能力。能做到語意連貫,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9.【答案】 (1)凡來瞧病,無論貧富親疏,必得先拿七塊銀圓碼在臺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則決不搭理
(2)逢到有人傷筋斷骨找他來……病人回去自好。 蘇大夫已然站在張四面前,……蘇大夫卻說:“接上了。”
(3)示例:同意,從兩個地方可以看出來:一是張四剛去看診的時候蘇大夫不理他,但后來張四剛把華大夫送的銀圓放桌上,蘇大夫就“比按鈴還快”地站到了張四面前,從他的動作中可見,蘇大夫一直在關注張四的病情;二是張四說他沒錢付藥款時,蘇大夫只說了句;“這藥我送了?!庇纱丝梢娞K大夫是個心地善良的人,只是礙于自己立下的規(guī)矩才不好隨便診治。
(4)B
(5)示例:欣賞。他是一個非常有原則的人,我們也應該如此,不論做任何事都立下規(guī)矩,守規(guī)矩,有原則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考點】記敘文
【解析】【分析】(1) 由第二自然段“蘇大夫有個各色(注:特別)的規(guī)矩,凡來瞧病,無論貧富親疏,必得先拿七塊銀圓碼在臺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則決不搭理。人家罵他認錢不認人,得個挨貶的綽號叫作:蘇七塊?!笨芍鸢?。
(2)由第一自然段第2句話“逢到有人傷筋斷骨找他來,他手指一觸,……,病人回去自好?!庇傻谒淖匀欢蔚?句話“蘇大夫已然站在張四面前,挽起袖子,……接上了。”可知答案。
(3)本題考查文章事件的歸納概括。解答此題關鍵要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文章思路,找準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據(jù)人物及事件內容概括出切題的答案。一般形式為:什么人在什么情況下做了什么事,結果如何。仔細閱讀文章,根據(jù)提示梳理情節(jié)作答。張四求醫(yī)無錢,受到華大夫暗中相助,蘇七塊接骨贈藥,不收藥錢并退回銀元給華大夫,表明自己心意。據(jù)此分析填空作答即可。
(4)理解句子:主要指對句子深層意思的領會,對句子修辭方法的理解,對句子作用的分析,對作者用意的解說。理解句子:抓住關鍵詞,撇開表面意思;找到在文章中的深層的意思?!斑@事這理這人”是說蘇大夫立的治病規(guī)矩不能更改的道理。
(5)談自己的看法時需注意兩點:一要聯(lián)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結合個人的認識,能做到語意連貫,表述只要合理即可。他是一個醫(yī)術精湛,有原則行醫(yī)規(guī)矩奇特,性格倔強但不失善良的人。我們也應該如此,不論做任何事都立下規(guī)矩,守規(guī)矩,有原則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故答案為:(1)凡來瞧病,無論貧富親疏,必得先拿七塊銀圓碼在臺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則決不搭理。
(2)逢到有人傷筋斷骨找他來……病人回去自好。 蘇大夫已然站在張四面前,……蘇大夫卻說:“接上了?!?br> (3)示例:同意,從兩個地方可以看出來:一是張四剛去看診的時候蘇大夫不理他,但后來張四剛把華大夫送的銀圓放桌上,蘇大夫就“比按鈴還快”地站到了張四面前,從他的動作中可見,蘇大夫一直在關注張四的病情;二是張四說他沒錢付藥款時,蘇大夫只說了句;“這藥我送了?!庇纱丝梢娞K大夫是個心地善良的人,只是礙于自己立下的規(guī)矩才不好隨便診治。
(4)“這理”是說蘇大夫立的治病規(guī)矩不能更改的道理。
(5)示例:欣賞。他是一個非常有原則的人,我們也應該如此,不論做任何事都立下規(guī)矩,守規(guī)矩,有原則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點評】(1)此題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礎上篩選相關信息的能力。
(2)考查對短文內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時要帶著問題讀短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解答時要帶著問題讀短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再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即可。
(4)此題主要考查對句子的理解能力。要特別注意,這類試題,往往不是要問詞句的表面意義,如果簡單地理解為詞句的表層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5)此題屬于開放性試題,結合文本內容和個人的認識,表述合理,文通句順即可。
三、習作天地。
10.【答案】 我最喜歡《西游記》中的人物——孫悟空
我最喜歡的經(jīng)典作品——《西游記》電視劇《西游記》是我最愛看的節(jié)目,同時也喜歡上作品中的人物,洋洋灑灑百余回,不過兩個字—取經(jīng)。
由唐僧領導的取經(jīng)班子歷盡千辛萬苦,一路上降妖伏魔,最終取得真經(jīng)。 按理說,師徒四人中最沒用最拖后腿的人應該是唐僧。孫悟空一個筋斗便可將經(jīng)取回,八戒沙僧雖不及師兄,也只消半個時辰,可唐僧的加入?yún)s讓取經(jīng)之路變得遙遙無期。這還不打緊,唐僧肉眼凡胎,不識妖精,給孫悟空的工作帶來麻煩,每當孫悟空識破妖精,打死妖精時,他非但不感謝孫悟空,反而還念念那緊箍咒,將“對敵慈悲對友刁”的精神發(fā)揮到底。 可我卻欣賞這個白面胖和尚。他有目標,并且認準目標堅持到底。孫悟空縱有千般武藝,卻經(jīng)不住打擊,動不動就炒自己魷魚,讓自己打道回山;豬八戒雖比師傅強些,有些本事,但卻好吃懶做,愛爭功,在誘惑面前立場不堅定??商粕畢s能經(jīng)住女兒國珠玉錦繡,車遲國一國之主的誘惑,堅強勇敢地面對無底洞女妖的威逼利誘,只為兩個字—取經(jīng)。 應為唐僧目標堅定,所以能穩(wěn)坐“領導”之位,并取得真經(jīng),只有抵住誘惑,才能取回人生的真經(jīng)。
【考點】寫人
【解析】【分析】從文章的題目看,這是一篇寫人的作文,寫人文章應請注意以下幾點:①要抓住人物的特點寫,并把人物所做的事具體地寫出來,用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風貌的典型事例去刻畫人物;②注意寫好
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衣著、神情等),語言,動作,特別是能反映人物特點的語言和行動,更要
準確、細致的描寫;③心理活動是指一個人的思想活動。恰當?shù)男睦?、活動,可以更好地表現(xiàn)人物的
思想品質,突出中心思想;
故答案為:我最喜歡《西游記》中的人物——孫悟空
我最喜歡的經(jīng)典作品——《西游記》電視劇《西游記》是我最愛看的節(jié)目,同時也喜歡上作品中的人物,洋洋灑灑百余回,不過兩個字—取經(jīng)。
由唐僧領導的取經(jīng)班子歷盡千辛萬苦,一路上降妖伏魔,最終取得真經(jīng)。 按理說,師徒四人中最沒用最拖后腿的人應該是唐僧。孫悟空一個筋斗便可將經(jīng)取回,八戒沙僧雖不及師兄,也只消半個時辰,可唐僧的加入?yún)s讓取經(jīng)之路變得遙遙無期。這還不打緊,唐僧肉眼凡胎,不識妖精,給孫悟空的工作帶來麻煩,每當孫悟空識破妖精,打死妖精時,他非但不感謝孫悟空,反而還念念那緊箍咒,將“對敵慈悲對友刁”的精神發(fā)揮到底。 可我卻欣賞這個白面胖和尚。他有目標,并且認準目標堅持到底。孫悟空縱有千般武藝,卻經(jīng)不住打擊,動不動就炒自己魷魚,讓自己打道回山;豬八戒雖比師傅強些,有些本事,但卻好吃懶做,愛爭功,在誘惑面前立場不堅定。可唐僧卻能經(jīng)住女兒國珠玉錦繡,車遲國一國之主的誘惑,堅強勇敢地面對無底洞女妖的威逼利誘,只為兩個字—取經(jīng)。 應為唐僧目標堅定,所以能穩(wěn)坐“領導”之位,并取得真經(jīng),只有抵住誘惑,才能取回人生的真經(jīng)。
【點評】選定題目后,我們就根據(jù)所選內容進行寫作,注意內容具體,結構清晰,語句通順。
11.【答案】 (1)①—— 塞翁失馬 ②—— 刻舟求劍 ③—— 掩耳盜鈴 ④—— 守株待兔
(2)塞翁失馬
【考點】成語
【解析】【分析】(1)在理解圖意的前提下篩選成語的詩句。① 圖中有兩匹馬,人們看著馬議論著什么,結合給出的成語選擇:塞翁失馬。②圖中有兩個人,一人在劃船,另一人在船幫上做著記號,結合給出的成語選擇:刻舟求劍。③圖中有一人用布遮著臉,一只手捂著耳朵,另一只手去偷鈴鐺,結合給出的成語選擇:掩耳盜鈴。 ④圖中有一人背靠樹樁,想著兔子能撞在樹樁上結合給出的成語選擇:守株待兔。
(2)“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在一定的條件下,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叭淌яR”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了千百年。無論遇到福還是禍,要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要超越時間和空間去觀察問題,要考慮到事物有可能出現(xiàn)的極端變化。依據(jù)成語的意思故選塞翁失馬。
故答案為: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點評】(1)此題主要考查識圖及對成語的理解能力。
(2)此題主要考查對成語的理解及運用能力,在于平時的積累和識記。
這是一份2024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五六單元月考測試卷,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六單元,積累運用,閱讀理解,習作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三次月考(五六單元)綜合測試卷(試題+答案)2024年春 部編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基礎知識,閱讀感悟,習作天地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三次月考達標測試卷(第五六單元)附答案,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根據(jù)語境寫詞語,下列漢字不屬于形聲字的一項是,下列對課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