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鹽、化肥導學案 知識點 1.鹽的概念:鹽是一類組成里含有金屬離子(或NH4+)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2.幾種常見的鹽 (1)主要物理性質和用途: (2)主要化學性質: ①寫出NaHCO3與HCl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②寫出CaCO3與HCl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③寫出Na2CO3與HCl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④寫出Na2CO3與Ca(O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COeq \o\al(2-,3)(或HCOeq \o\al(-,3))鑒別:向待測物中加_酸__溶液(如稀鹽酸),再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變渾濁則含COeq \o\al(2-,3)(或HCOeq \o\al(-,3))。 3.復分解反應 4.酸、堿、鹽的溶解性 (1)酸的溶解性情況是全部溶;堿中只溶銨、鉀、鈉、鋇的堿。 (2)鹽的溶解性: ①鉀鹽、鈉鹽、銨鹽、硝酸鹽均可溶; ②鹽酸鹽除了不溶外,其余都可溶; ③硫酸鹽除了不溶,微溶,其余都可溶; ④碳酸鹽除了鉀、鈉、銨鹽可溶,碳酸鎂微溶,其余都不溶。 5.鹽的化學性質 6.物質的分類 練習題 選擇題 1.Na2CO3俗稱純堿,侯德榜為純堿工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杰出貢獻。Na2CO3屬于( ) A.氧化物 B.鹽 C.有機物 D.混合物 2.下列物質的名稱、化學式、俗稱均一致的是 ( ) A.汞 Ag 水銀 B.氧化鈣 CaO 熟石灰 C.碳酸鈉 Na2CO3 蘇打 D.乙醇 CH3COOH 酒精 3.某同學在自己家廚房中找到一種白色粉末,到學校實驗室進行實驗,實驗過程與現(xiàn)象如圖所示。對此粉末的成分判斷正確的是 ( ) A.該粉末一定是碳酸鈉 B.該粉末一定是碳酸氫鈉 C.該粉末一定是氯化鈉 D.該粉末可能是碳酸鈉或碳酸氫鈉 4.盛石灰水的試劑瓶存放久了,內壁常附有一層白膜,除去這層白膜最合適的試劑是 ( ) A.蒸餾水 B.稀鹽酸 C.硫酸銅溶液 D.氫氧化鈉溶液 5.下列有關鹽的用途中敘述錯誤的是 ( ) A.碳酸氫鈉用于焙制糕點 B.碳酸鈉用于造紙、紡織 C.碳酸鈣用于配制波爾多液 D.氯化鈉用于配制生理鹽水 6. 下列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 ( ) A.4P+5O2 2P2O5 B.Fe+2HCl===FeCl2+H2↑ C.2H2O2H2↑+O2↑ D.Na2CO3+MgCl2===MgCO3↓+2NaCl 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中和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B.氧化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 C.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D.有鹽參加的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8.判斷復分解反應是否發(fā)生,不必考慮的是 ( ) A.是否有水生成 B.是否有氣體生成 C.是否有沉淀生成 D.金屬活動性順序 9. 將下列各組物質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攪拌后,得到無色溶液的是( ) A. 硝酸鉀和氯化鐵 B. 氫氧化鉀和鹽酸 C. 硫酸銅和氫氧化鈉 D. 硫酸鈉和氯化鋇 10. 下列實驗方案正確的是( ) 11. 下列化肥屬于鉀肥的是( ) A. B. C. D. 12. 下到實驗方案設計合理的是( ) 13. 學校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配制50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的氯化鈉溶液來選種。溶液的配制過程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若②中的砝碼和藥品放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會偏大 B. 若③中燒杯內壁有水珠,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無影響 C. 若④中量取水時俯視讀數(shù),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會偏大 D. 將配好的溶液裝瓶時,有少量溶液濺出,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會偏小 14. 合理使用化肥對“發(fā)展糧食產業(yè),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下列化肥屬于磷肥的是( ) A. NH4Cl B. K2SO4 C. CO(NH2)2 D. Ca(H2PO4)2 15. 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16. 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17. 下圖所示為甲、乙、丙、丁四種物質間的相互關系,涉及的反應均為初中化學常見反應(“—”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反應,“→”表示通過一步反應能實現(xiàn)轉化),下列選項符合圖示關系的是 18.將一定量鋅粉加入盛有AgNO3溶液的燒杯中,不斷攪拌,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向濾渣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攪拌,濾渣部分溶解,有氣泡產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濾渣中有Zn和Ag B. 金屬活動性:Zn>Ag C. 濾液中含Zn(NO3)2和AgNO3 D. 上述過程中只發(fā)生置換反應 19. 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填空題 1.小明在家中廚房取得一種白色粉末A,到化學實驗室進行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A中含有氫元素,則A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它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中不含有氫元素,則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它與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D→E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檢驗D氣體所用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_。 (5)寫出E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圖所示,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在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加入稀鹽酸一會后,發(fā)現(xiàn)忘記了滴加指示劑。因此,他們停止滴加稀鹽酸,并對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成分進行探究。 Ⅰ、從微觀角度分析,中和反應的實質是______。 Ⅱ、探究燒杯內溶液中溶質的成分: 【提出問題】該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 【猜想】猜想①:可能是NaCl和NaOH; 猜想②:可能只有NaCl; 猜想③:可能是_____。 【查閱資料】氯化鈉溶液呈中性。 【進行實驗】 方案二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 【反思與拓展】(1)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________。 (2)根據所學化學知識,驗證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含有HC1,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質單獨使用也能完成該實驗?______(填序號)。 A pH試紙 B 銅 C 紫色石蕊溶液 3. 酸、堿、鹽是幾類重要化合物,與人類日常生活和工農業(yè)生產關系十分密切。 (1)請從以下選項中選擇適當物質的標號填空: a.碳酸鈉 b.碳酸鈣 c.氫氧化鈣 ①可用來配制農藥波爾多液的是_______; ②可用作補鈣劑的是_______; ③可用于玻璃、洗滌劑生產的是_______。 (2)濃硫酸可做某些氣體的干燥劑,原因是_______。 (3)利用紫甘藍自制酸堿指示劑的步驟依次為:研碎,酒精浸泡,過濾,裝瓶備用。 ①上述步驟中沒有用到的儀器是_______(填標號)。 A. B. C. D. ②通過實驗得出紫甘藍指示劑在不同液體中的顯色情況如下: 向滴有紫甘藍指示劑的稀鹽酸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反應所得沉淀或氣體的質量變化如圖所示(圖中一條曲戰(zhàn)表示生成沉淀的質量變化情況,另一條曲線表示生成氣體的質量變化情況)。 加入溶液質量為a g時,所得溶液中除指示劑外還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加入溶液質量由0至b g的過程中,溶液顏色的變化情況是______。 4. “烏銅走銀”是云南省石屏縣始創(chuàng)一種獨特的銅制工藝品技藝,迄今已有300余年的歷史。 (1)烏銅是一種合金,其硬度比純銅______(填“大”或“?。?;烏銅經鍛打、碾壓可做成不同厚度的烏銅片,說明烏銅具有良好的______。 (2)“烏鋼走銀”的技藝是在烏銅上雕刻各種圖案,然后將熔化的銀水填入圖案中,冷卻后打磨光滑。銀長時間放置后依然光亮,原因是_________。 (3)烏銅表面的黑色物質主要是氧化銅。利用稀硫酸和鐵從氧化銅中得到銅單質可通過以下兩種方案實現(xiàn): 方案一: 方案二: ①上述兩種方案中較優(yōu)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 ②西漢劉安所著《淮南萬畢術》中提到“曾青得鐵則化為銅”,方案二中體現(xiàn)這一過程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4)烏銅的廢料經初步處理后可得到和的混合溶液。若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屬,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填標號)。 A. 濾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屬是 B. 濾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質是 C. 若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無明顯現(xiàn)象,則濾渣中一定含有 D. 若向濾液中加入稀鹽酸,無明顯現(xiàn)象,則濾液可能呈藍色 E. 若向濾液中加入稀鹽酸,產生白色沉淀,則濾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屬離子是 5. 在古代,井,代替江河,聚攏著人氣和城鄉(xiāng)的繁榮?,F(xiàn)在仍有一些地方的人們使用井水。 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當?shù)鼐氖褂们闆r、硬度及合理利用進行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調查井水使用情況 【問卷調查】調查顯示部分家庭還在使用井水,主要用于飲用和菜園的澆灌。 任務二:探究井水的硬度 【實驗探究】取適量蒸餾水和井水分別倒入兩個燒杯中,向兩個燒杯中加入等量的_______,攪拌。蒸餾水中泡沫較多,井水中泡沫較少,浮渣較多,說明井水為硬水。 【咨詢老師】該小組的同學通過咨詢知道,當?shù)鼐泻休^多的等離子,在加熱條件下,這些離子趨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質——水垢,水垢中主要含有和,還可能含有其他物質。 為確定水垢的成分,同學們繼續(xù)探究。 【查閱資料】有關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性表(室溫): 【推斷預測】根據以上溶解性表推測水垢中還可能含有或_______。 【進行實驗】 【實驗結論】同學們通過以上實驗,確定了水垢的成分。 【拓展延伸】定量研究也是確定物質成分的一種方法?,F(xiàn)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由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取該固體,加入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后測得生成的氣體質量為4.8g,說明白色固體的成分是_______。 任務三:井水的合理利用 【小組交流】 ①有些井水硬度比較高,常年飲用,易患腎結石,所以飲用井水前應將其_______,既可降低硬度還可殺滅水中的細菌。 ②今年,云南省大部分地區(qū)干旱嚴重,同學們認為可適當開發(fā)地下水以緩解缺水問題,但不能過度開采。地下水過度開采會導致_______(填一條即可)。 【項目總結】通過以上學習,同學們認識到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應該合理利用。 6. 某氯化鈉固體樣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鈉、硝酸鋇、氯化鎂、硫酸銅和碳酸鈣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成分,取40g固體樣品,按下列流程進行實驗。 回答下列問題: (1)白色沉淀A的化學式為_____; (2)寫出生成白色沉淀B的化學方程式_____; (3)固體樣品中除氯化鈉外,還一定存在_____; (4)已知實驗中得到2g白色沉淀A,2.33g白色沉淀B,5.8g白色沉淀C,則固體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 7. 觀察和實驗是獲取化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卮鹣铝袉栴}: (1)施肥是農業(yè)增產的重要手段。某肥料包裝袋的部分說明書如圖,據圖回答問題。 ①該化肥屬于_____。 A.氮肥 B.磷肥 C.鉀肥 D.復合肥 ②由說明書的“注意事項”,推測該化肥可能具有的性質是_____(寫出一點即可)。 ③一袋該化肥中含氮元素的質量為_____。(結果保留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 (2)以宏觀、微觀、符號相結合的方式認識和表征:化學變化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思維方式。某實驗小組同學探究酸堿中和反應,向滴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發(fā)生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 ①滴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呈_____色。 ②反應結束時,溶液的pH_____7(填“>”“Ag,正確; C、根據分析,鋅過量,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鋅,不含有硝酸銀,錯誤; D、鋅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鋅和鹽酸反應產生氯化鋅和氫氣,都是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是置換反應,正確; 故選:C。 19.【答案】D 【解析】 【詳解】A、硫酸銨和氯化銨固體均屬于銨態(tài)氮肥,與熟石灰混合研磨均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現(xiàn)象相同,不能鑒別,故A不能達到實驗目的,不符合題意; B、Na2CO3能與適量的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硫酸鈉,不符合除雜原則,故B不能達到實驗目的,不符合題意; C、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比來確定pH。不能用水濕潤pH試紙,若溶液顯酸性或堿性,則稀釋了待測溶液,使溶液的酸堿性減弱,測定結果不準確,故C不能達到實驗目的,不符合題意; D、合金的硬度比其組分純金屬的硬度大,因此將黃銅片與銅片互相刻畫,銅片的表面會留下痕跡,說明黃銅的硬度大于銅的硬度,故D能達到實驗目的,符合題意; 故選D。 填空題 1.(1)、 (2)碳酸鈉、 (3) (4) 澄清石灰水 (5)作建筑材料(或補鈣劑等) 2.【答案】 ①. 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水分子 ②. NaCl和HCl ③. 不變 ④. 溶液中有氣泡產生 ⑤. ⑥. 反應物是否有剩余 ⑦. AC 3.【答案】(1) ①. c ②. b ③. a (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3) ①. B ②. CaCl2和NaCl ③. 由紅色變?yōu)樽仙?,又變?yōu)榫G色 4.【答案】(1) ①. 大 ②. 延展性 (2)銀常溫下化學性質穩(wěn)定 (3) ①. 方案二 ②. 反應條件都是常溫,節(jié)約能源 ③. Fe+CuSO4=FeSO4+Cu (4)DE 5.【答案】 ①. 肥皂水 ②. MgCO3 ③. 水垢中還含有MgCO3 ④. NaOH ⑤. CaCO3、MgCO3 ⑥. 煮沸 ⑦. 地面沉降、塌陷 6.【答案】(1) (2) (3)、、 (4)67.7% 7.【答案】(1) ①. A ②. 碳酸氫銨易溶于水或碳酸氫銨不穩(wěn)定受熱易分解 ③. 8.9kg (2) ①. 紅 ②. < ③. 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 物質俗稱物理性質用途氯化鈉食鹽白色晶體,易溶于水,有咸味,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不大①生活上:調味品和防腐劑;②交通上:融雪劑;③農業(yè)上:選種;④醫(yī)療上:0.9%的生理鹽水碳酸鈉純堿、蘇打白色粉末狀固體、易溶于水制玻璃、造紙、紡織、洗滌劑等碳酸氫鈉小蘇打白色晶體,可溶于水制糕點所用的發(fā)酵粉;治療胃酸過多癥碳酸鈣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白色固體,難溶于水建筑材料、補鈣劑、牙膏中的摩擦劑概念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復分解反應表示AB+CD―→AD+CB(“雙交換,價不變”)發(fā)生條件反應物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物有沉淀生成或有氣體生成或有水生成反應類型①鹽+酸→新鹽+新酸 ②鹽+堿→新鹽+新堿 ③鹽+鹽→新鹽1+新鹽2④酸+堿→鹽+水(也是中和反應) ⑤酸+某些金屬氧化物→鹽+水表達式舉例(化學方程式)鹽的 化學 性質①鹽+金屬→新鹽+新金屬Fe+CuSO4===②鹽+酸→新鹽+新酸CaCO3+2HCl===_③鹽+堿→新鹽+新堿===Cu(OH)2↓+Na2SO4④鹽+鹽→新鹽1+新鹽2===BaSO4↓+2NaNO3序號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鑒別CO2和N2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氣體中,觀察現(xiàn)象B鑒別NH4Cl和KCl兩種白色固體肥料加入熟石灰研磨后聞氣味C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將氣體通過灼熱銅絲網D除去氫氧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加入過量的石灰水,充分反應后過濾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鑒別和取樣,分別加入熟石灰,研磨,聞氣味B鑒別和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C提純混有少量的固體將固體溶解,蒸發(fā)結晶D除去鐵制品表面的鐵銹將鐵制品長時間浸泡在過量的稀硫酸中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檢驗NaOH溶液是否變質加入酚酞溶液B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加入適量的KOH溶液,過濾C探究Al、Cu、Ag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將銅絲、銀絲分別插入硫酸鋁溶液中D鑒別NH4NO3、NaOH、CaCO3、NaCl四種固體加水,觀察溶解和溫度的變化情況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除去中少量的CO在氧氣中點燃B鑒別NaCl溶液和溶液取樣,分別滴加溶液C檢驗稀鹽酸中是否含有硫酸取樣,滴加少量溶液D分離和CaO的混合物加適量水,充分溶解后過濾選項甲乙丙丁ABCD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鑒別硫酸銨和氯化銨固體取樣,分別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聞氣味B除去NaCl固體中少量Na2CO3先加水溶解,再加入適量稀硫酸,蒸發(fā)結晶C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度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濕潤的pH試紙上 顯色后與標準比色卡比較D比較黃銅與銅的硬度將黃銅片與銅片互相刻畫實驗方案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方案一取少量燒杯內溶液于試管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振蕩溶液_____色猜想①不正確方案二取少量燒杯內溶液于另一支試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鈉溶液至過量_____猜想②不正確, 猜想③正確液體蒸餾水氯化鈣溶液爐具清潔劑白醋顏色紫色紫色綠色紅色物質溶解性可溶可溶微溶不溶不溶微溶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在燒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適量蒸餾水充分攪拌,簾置一段時間后,取上層清液于兩支試管中,分別編號為①和②。向試管①中通入無白色沉淀_______向試管②中加入_______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