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實際情境,熟練掌握描述物體方向的方法,初步掌握運用方向和距離描述某個點的位置。
2.經(jīng)歷聯(lián)系生活實際確定物體位置與方向的過程,熟練掌握描述位置的方法。
3.通過生活實例學習位置與方向的知識,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確定并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
難點:掌握運用方向和位置確定某個點的位置。
教學內容
教材第19、20頁例1、“做一做”和第23、24頁“練習五”的第1、2、4題。
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PPT課件、量角器、直尺
2.學具準備:畫圖紙若干、量角器、直尺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案設計
幻燈片示例
回顧舊知
引入新課
(6分鐘)
1.完成下面的題,嘗試引入新課。
請同學們將方位圖補齊。
提問:同學們,體育館和書店分別在學校的哪個方向?
2.引出課題,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你知道少年宮在學校的什么方向嗎?能確定少年宮的具體位置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創(chuàng)設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鐘)
創(chuàng)設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鐘)
課件出示例1及坐標示意圖。
1.引導學生解決問題(1):東偏南30°是什么意思?如果只有這個條件,能夠確定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嗎?
引導學生進行方法探究。
老師在黑板上板書,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
(1)引導學生確定觀測點,建立方向標。
提示學生以A市為觀測點,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方向標。
(2)引導學生根據(jù)臺風中心的方向初步確定臺風中心的位置。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明確東偏南30°。
“臺風中心位于A市東偏南30°方向”,以A市為頂點,以正東方向為一條邊,向南(即下)作一個30°的角,畫出該角的另一條邊。就是臺風中心所處的方向。
提問:有誰能說說東偏南30°的含義,如果知道了這個方向,你能確定臺風的位置嗎?
學生交流匯報:東偏南30°表示臺風中心位置在A市東偏南30°方向上,知道了這個方向,不能確定臺風的位置。
追問:看來只知道方向還不能準確地確定臺風的位置,那還需要知道什么條件呢?
學生嘗試回答:還需要知道距離。
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2):臺風大約多少小時后到達A市?
(1)引導學生提取信息:臺風中心距離A市600 km。臺風以20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
(2)引導學生方法探究。
①在東偏南方向上畫6 cm表示臺風中心距離A市的距離,圖上1 cm代表實際距離100 km,讓學生獨立作圖。
小組討論:那么現(xiàn)在可以確定臺風中心的確定位置了嗎?可以如何描述臺風位置?
學生交流匯報:臺風在A市東偏南30°方向,距離是600 km。
②提示學生現(xiàn)在已知臺風中心與A市的距離,臺風的速度,可以根據(jù)“時間=路程÷速度”求出時間。指名學生板演,然后集體訂正。
小結:單單只知道臺風中心在A市的所處方向不能確定臺風中心的位置,確定物體的位置必須要知道物體相對于觀測點的方向和距離。
課堂練習
鞏固提高
(10分鐘)
1.完成教材第20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3頁“練習五”第1題。
3.完成教材第23頁“練習五”第2題。
4.完成教材第23頁“練習五”第4題。
課堂小結
課后作業(yè)
(4分鐘)
1.(1)教師總結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2)學生談本節(jié)課學習的收獲。
2.布置作業(yè)。
見本書配套練習題。
課堂板書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是在第一學段的學習基礎上進行的,這時學生已經(jīng)掌握用東、南、西、北等方向描述物體位置。這時在教師講解引導、學生自我探究例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理解并掌握了用方向和距離表示物體位置的方法,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了空間觀念。
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級上冊2 位置與方向(二)教學設計,共2頁。
這是一份小學數(shù)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2 位置與方向(二)教學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顧復習,導入新課,自主活動,探索新知,當堂訓練,課堂總結,布置作業(y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級上冊2 位置與方向(二)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自主活動,探索新知,當堂訓練,課堂總結,布置作業(y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