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篇】
1.西葫蘆的皮色遺傳受兩對等位基因(Y—y 和 W—w)控制,已知黃皮基因(Y)對綠皮基因(y)顯性,但在另一白色顯性基因(W)存在時,則基因 Y 和 y 都不能表達。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現(xiàn)有基因型 WwYy 的白色個體自交,其后代的表現(xiàn)型種類及比例是( )
A.2 種 13∶3B.3 種 10∶3∶3
C.3 種 12∶3∶1D.4 種 9∶3∶3∶1
2.豌豆種子黃色(Y)對綠色(y)顯性,圓粒(R)對皺粒(r)顯性,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圓粒豌豆雜交,F(xiàn)1出現(xiàn)黃圓、綠圓、黃皺、綠皺四種其比例為3:3:1:1,推知其親代雜交組合基因型是( )
A.YyRr×yyRrB.YyRR×yyRr
C.YYRr×yyRRD.YYRr×yyRr
3.基因型為AaBbCC的個體進行減數(shù)分裂時可產(chǎn)生配子類型的種數(shù)是( )
A.4種B.1種C.2種D.6種
4.牽?;ǖ幕ㄉ梢粚Φ任换騌、r 控制,葉的形狀由另一對等位基因W、w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是自由組合的。若子代的基因型及比值如表所示,則其親本的基因型為( )
A.RrWw×RrWWB.RRWw×RrWW
C.RrWw×RrWwD.RRWw×RrWw
5.狗的毛色中褐色(B)對黑色(b)顯性;I和i是位于另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I是抑制基因,當I存在時,含有B、b基因的狗均表現(xiàn)為白色,i不影響B(tài)、b的表達。現(xiàn)有黑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雜交獲得F1,F(xiàn)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產(chǎn)生的F2中,理論上雜合褐色和黑色個體之比為( )
A.8:1B.2:1C.15:1D.3:1
6.已知玉米籽粒黃色對紅色為顯性,非甜對甜為顯性。具有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兩種純合玉米雜交得到F1,F(xiàn)1自交得到F2。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F1的籽粒是黃色非甜
B.自交的結果為黃色非甜與紅色甜的比例為9:1
C.F2中黃色與紅色的比例為3:1
D.F2為重組類型占3/8
7.牽?;ǖ拈_紅花(A)對開白花(a)為顯性,寬葉(B)對窄葉(b)為顯性,兩對基因獨立遺傳。某牽?;ㄖ仓闙與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雜交,子代的表型之比為紅花寬葉∶紅花窄葉∶白花寬葉∶白花窄葉是3∶3∶1∶1,那么M的基因型和表型分別為( )
A.Aabb 紅花窄葉B.AAbb 紅花窄葉
C.AaBb 紅花寬葉D.a(chǎn)aBb 白花寬葉
8.以豌豆為材料進行雜交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豌豆是自花傳粉且閉花授粉的植物
B.進行豌豆雜交時,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
C.雜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均在形成配子時分離
D.雜合子中的所有基因都是等位基因
【能力篇】
9.假定五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則雜交組合AaBBCcDDEe×AaBbCCDdEe產(chǎn)生的子代中,有一對等位基因雜合、四對等位基因純合的個體所占的比率是( )
A.5/32B.1/16C.1/32D.1/4
10.某單子葉植物的非糯性(A)對糯性(a)為顯性,抗病(T)對易感?。╰)為顯性,花粉粒長形(D)對圓形(d)為顯性,三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液變?yōu)樗{色,糯性花粉遇碘液變?yōu)樽厣,F(xiàn)有四種純合子,基因型分別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采用花粉鑒定法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則應該觀察①和③雜交所得F1的花粉
B.若采用花粉鑒定法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則可以觀察①和②雜交所得F1的花粉
C.若培育糯性抗病優(yōu)良品種,則應選用①和④為親本雜交
D.將②和④雜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后,均變?yōu)樗{色
11.報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黃色(含黃色錦葵色素)由兩對等位基因(A 和 a,B 和 b)共同控制,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如圖所示)?,F(xiàn)選擇 AABB 和 aabb 兩個品種進行雜交,得到 F1,F(xiàn)1自交得 F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1 的表現(xiàn)型是黃色
B.F2 中黃色∶白色的比例是 9∶7
C.F2 的白色個體中純合子占 3/16
D.F2 中黃色個體自交有 2/3 會出現(xiàn)性狀分離
12.等位基因A和a影響花瓣的大小,基因型AA表現(xiàn)為大花瓣,Aa表現(xiàn)為小花瓣,aa表現(xiàn)為無花瓣。另有一對等位基因R和r影響花瓣的顏色,基因型RR和Rr表現(xiàn)為紅色花瓣,rr表現(xiàn)為無色花瓣。兩個植株均為兩對等位基因的雜合子,如果它們進行雜交,則下一代有表現(xiàn)型幾種( )
A.4B.5C.6D.9
13.如圖為某植株自交產(chǎn)生后代過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M、N、P分別代表16、9、3B.a(chǎn)與B或b的組合發(fā)生在①過程
C.②過程發(fā)生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D.該植株測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1:1:1:1
14.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表明,種子黃色(Y)對綠色(y)顯性,圓粒(R)對皺粒(r)顯性。小明想重復孟德爾的實驗,他用純種黃色皺粒豌豆(P1)與純種綠色圓粒豌豆(P2)雜交,得到F1,F(xiàn)1自交得到F2,F(xiàn)2的性狀如右圖所示。根據(jù)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判斷,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是皺粒
B.①、②、③、④都是黃色
C.④的基因型與P2相同
D.①是黃色皺粒,③是綠色皺粒
15.番茄的高莖對矮莖是顯性,紅果對黃果是顯性?,F(xiàn)有高莖黃果的純合子(TTrr)和矮莖紅果的純合子(ttRR)雜交,按自由組合定律遺傳?;卮鹣铝袉栴}:
⑴F2中出現(xiàn)的重組型個體占總數(shù)的 。
⑵F2中高莖紅果番茄占總數(shù)的 ,矮莖紅果番茄占總數(shù)的 ,高莖黃果中純合子占 。
⑶若F2共收到800個番茄,黃果番茄約有 個。
16.下圖表示豌豆雜交實驗時F1自交產(chǎn)生F2的結果統(tǒng)計。對此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這個結果能夠說明黃色和圓粒是顯性性狀
B.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只遵循分離定律
C.F1的表現(xiàn)型和基因型能確定
D.親本的表現(xiàn)型和基因型不能確定
【拔高篇】
17.一種鳥的羽毛的黃色和綠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條紋有無由等位基因B/b控制。兩對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體上,其中一對等位基因存在純合致死現(xiàn)象。如圖為一次雜交的實驗結果,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控制綠色羽毛的基因純合致死
B.羽毛的綠色為顯性,非條紋為顯性
C.F1的基因型與親本基因型都不相同
D.F2的綠色非條紋隨機交配得到綠色非條紋的概率為2/3
18.在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中,若n代表等位基因(獨立遺傳)對數(shù),則下列對應的數(shù)量分別是( )
①F1形成F2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方式 ②F2的表現(xiàn)型種類 ③F2的基因型種類 ④F1形成的配子種類數(shù)
A.4n 、2n 、3n 、 2nB.4n、 4n 、 2n、 2n
C.3n、4n、2n 、 2nD.2n、 4n、 3n 、2n
19.—個表現(xiàn)正常的女人與一個不患白化病但并指(Bb)的男人結婚,生了一個患白化?。╝a)且手指正常的孩子。若他們再生一個孩子:
(1)只出現(xiàn)并指的可能性是 。
(2)只患白化病的可能性是 。
(3)既患白化病又患并指的男孩的概率是 。
(4)只患一種病的可能性是 。
(5)患病的可能性是 。
20.某兩性花植物有早花和晚花兩種表現(xiàn)型,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和 B、b)控制,同時含基因A、B的幼苗經(jīng)低溫處理后,成熟時開晚花,若不經(jīng)低溫處理則開早花,其他基因型的不論是否經(jīng)低溫處理均開早花。用植株甲與植株乙雜交,收獲其種子(F1)并播種,幼苗經(jīng)低溫處理后得到的晚花植株∶早花植株=3∶5。回答下列問題:
(1)兩親本的基因型分別是 。開早花的F1植株中,純合子的基因型有 種。
(2)開晚花的F1植株自交所得種子(F2)在常溫下種植,開早花的植株占 。含基因A、B的植株經(jīng)低溫處理后才開晚花,這說明基因和性狀的關系是 。
(3)現(xiàn)只有基因型為AaBb和AaBB的兩包種子,但標簽已丟失,如何用遺傳實驗加以區(qū)分? 。
基因型
RRWW
RRww
RrWW
Rrww
RRWw
RrWw
比值
1
1
1
1
2
2
參考答案:
1.C
【詳解】根據(jù)題意,W___的個體為白色,wwY_為黃色,wwyy為綠色。WwYy 的白色個體自交,后代具有的基因型有3(1/4WW、1/4ww、1/2Ww)×3(1/4YY、1/4yy、1/2Yy)=9種基因型,其中3/4W___為白色,1/16wwyy為綠色,3/16wwY_為黃色,所以后代表現(xiàn)型種類及比例是3 種、 12∶3∶1。C正確。
故選C。
2.A
【詳解】根據(jù)F1后代黃色:綠色=1:1,說明說明基因型為Yy和yy;同理根據(jù)F1代出現(xiàn)圓粒:皺粒=3:1,說明雙親都是雜合子,即Rr,因此雙親的基因型為YyRr和yyRr,故A正確。
故選A。
3.A
【詳解】根據(jù)題意分析,基因型為AaBbCc的個體,求配子的種類以及概率可以把AaBbCc基因型拆開,一對一對的考慮:Aa產(chǎn)生A、a兩種配子,Bb產(chǎn)生B、b兩種配子,CC只能產(chǎn)生C一種配子,因此基因型為AaBbCC的個體進行減數(shù)分裂時可產(chǎn)生配子類型的種數(shù)=2×2×1=4種,故選A。
4.D
【詳解】由題表可知,RR:Rr=(l + l+2):( 1 + 1 + 2) = 1:1,可知雙親的相關基因型為RR和Rr;WW:Ww:ww = (1 + 1):(2+2):(1 + 1)= 1:2:1,可知雙親的相關基因型為Ww和 Ww。綜合分析,親本基因型應為RRWw×RrWw,即D正確。故選D。
5.B
【詳解】基因型為bbii的黑色狗和基因型為BBII白色狗進行雜交,子一代的基因型為BbIi,F(xiàn)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產(chǎn)生的F2中的基因組成及比例是B_I_∶bbI_∶B_ii∶bbii=9∶3∶3∶1,其中B_ii表現(xiàn)為褐色,bbii表現(xiàn)為黑色,雜合褐色和黑色個體之比為:Bbii∶bbii=2∶1,即B正確,ACD錯誤。故選B。
6.D
【詳解】A、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純合子雜交組合類型是黃色非甜×紅色甜或者黃色甜×紅色非甜,它們的F1都應該是黃色非甜,A正確;
B、F1自交得到的F2中黃色非甜占9/16,紅色甜占1/16,所以它們的比例是9:1,B正確;
C、黃色和紅色是一對相對性狀,遺傳時符合分離定律,在F2中的比例是3:1,C正確;
D、親本可以是兩種組合類型,如果親本是黃色非甜×紅色甜,則F2中重組類型是黃色甜和紅色非甜,共占;如果親本是黃色甜×紅色非甜,則F2中重組類型是黃色非甜和紅色甜,它們所占比例是,D錯誤。故選D。
7.A
【詳解】根據(jù)題意,某牽?;ㄖ仓闙與另一紅花寬葉牽牛花植株AaBb雜交,其后代中紅花寬葉∶紅花窄葉∶白花寬葉∶白花窄葉是3∶3∶1∶1,分析子代中紅花∶白花=3∶1,寬葉∶窄葉=1∶1,說明前者是自交Aa×Aa,后者是雜合子測交Bb×bb,所以與AaBb雜交的某植株M基因型為Aabb,表型為紅花窄葉。綜上所述,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8.D
【詳解】A、 豌豆是自花傳粉且閉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狀態(tài)下一般是純種,A正確;
B、進行豌豆雜交時,為防止豌豆 進行自花傳粉,需要對母本人工去雄,并進行套袋處理,B 正確;
C、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等位基因也會分離,C正確;
D、雜合子中可能有多對基因,但不是所有基因都雜合,如AaBBdd中只有A與a是等位基因,B 與B、d與d都不是等位基因,而是相同基因,D錯誤。
9.A
【詳解】五對基因中,一對等位基因雜合、其他四對等位基因純合的情況共有5種,且所占比例相等,5×(1/2) ×(1/2)×(1/2)×(1/2)×(1/2)=5/32,A正確。故選A。
10.C
【詳解】A、基因的分離定律只涉及一對等位基因的遺傳,若采用花粉鑒定法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由于花粉粒形狀可以用顯微鏡觀察能區(qū)分,非糯性和糯性能根據(jù)染色情況能區(qū)分,而抗病和易感病需長成植株才能區(qū)分,因此花粉必須來自于雜合子(Aa或Dd),所以可選擇的親本可以是①×②或①×④或②×③或③×④,A錯誤;
B、采用花粉鑒定法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需要得到AaDd的子代,故可選擇②和④雜交,而①和②雜交后的基因型為AATtDd,抗病與染病通過花粉鑒定法不能鑒定,B錯誤;
C、若培育糯性抗病(aaTT)優(yōu)良品種,應選用①和④親本雜交得到AaTtdd的子一代,然后讓子一代雜交獲得糯性抗病的個體,并通過連續(xù)自交來篩選穩(wěn)定遺傳的優(yōu)良品種,C正確;
D、將②和④雜交后所得的F1 (AattDd)的花粉涂在載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一半花粉(基因型為A)為藍色,一半花粉(基因型為a)為棕色,D錯誤。故選C。
11.D
【詳解】F1 的基因型為AaBb,表現(xiàn)型為白色,A錯誤;F2 中黃色∶白色的比例是3:13,B錯誤;F2 的白色個體應為A-B-(9)、aaB-(3)、aabb(1),其中純合子有AABB(1)、aaBB(1)、aabb(1),所以F2 的白色個體中純合子占3/13,C錯誤;F2 中黃色個體的基因型為1/3AAbb,2/3Aabb, 所以黃色個體自交有 2/3 會出現(xiàn)性狀分離,D正確。
12.B
【詳解】由題意分析可知,Aa自交子代表現(xiàn)型有3種,AA表現(xiàn)為大花瓣,Aa表現(xiàn)為小花瓣,aa表現(xiàn)為無花瓣。Rr自交子代表現(xiàn)型有2種,RR和Rr表現(xiàn)為紅色花瓣,rr表現(xiàn)為無色花瓣。則子代基因型有AAR_、AArr、AaR_、Aarr、aaR_、aarr,但由于aa表現(xiàn)無花瓣,故aaR_與aarr的表現(xiàn)型相同,所以后代表現(xiàn)型共5種。故選B。
13.D
【詳解】A、①過程形成4種雌配子和4種雄配子,則雌、雄配子的隨機組合的方式是4×4=16種,基因型=3×3=9種,表現(xiàn)型為3種,M、N、P分別代表16、9、3,A正確;
B、a與B或b的組合屬于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即①過程,B正確;
C、②過程發(fā)生雌、雄配子的隨機組合,即受精作用,C正確;
D、該植株測交后代基因型以及比例為1(A_B_):1(A_bb):1(aaB_):1(aabb),根據(jù)題干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可知,則測交后代表現(xiàn)型的比例為2:1:1,D錯誤。故選D。
14.A
【詳解】A、就圓粒和皺粒這一對相對性狀而言,①、②、③、④的基因型均為rr,都是皺粒,A正確;
B、就黃色和綠色這一對相對性狀而言,①為YY、②為Yy、③為Yy、④為yy,其中①、②、③都是黃色,④是綠色,B錯誤;
C、④的基因型為yyrr,與純種綠色圓粒豌豆P2yyRR基因型不相同,C錯誤;
D、①的基因型為YYrr,是黃色皺粒,③的基因型為Yyrr,是黃色皺粒,D錯誤。故選A。
15. 5/8 9/16 3/16 1/3 200
【詳解】(1)高莖黃果的純合子(TTrr)和矮莖紅果的純合子(ttRR)雜交得到子一代為TtRr,子一代自交,后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T_R_(高莖紅果):T_rr(高莖黃果):ttR_(矮莖紅果):ttrr(矮莖黃果)=9:3:3:1,其中高莖紅果和矮莖黃果是重組型,占9/16+1/16=5/8.
(2)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T_R_(高莖紅果):T_rr(高莖黃果):ttR_(矮莖紅果):ttrr(矮莖黃果)=9:3:3:1,其中高莖紅果番茄(T_R_)占總數(shù)的 9/16,矮莖紅果番茄(ttR_)占總數(shù)的 3/16,高莖黃果(1/16TTrr、2/16Ttrr)中純合子占1/3.
(3)若F2共收獲800個番茄,其中黃果番茄(__rr)約有800×1/4=200個.
16.B
【詳解】在F2中,黃色圓?!镁G色圓粒∶黃色皺?!镁G色皺?!?∶3∶3∶1,說明黃色和圓粒是顯性性狀,而且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規(guī)律,A正確,B錯誤;若Y和y分別控制黃色和綠色,R和r分別控制圓粒和皺粒,則F1的基因型為YyRr,表現(xiàn)型為黃色圓粒,C正確;親本的基因型可能為YYRR和yyrr,或者為YYrr和yyRR,表現(xiàn)型為黃色圓粒和綠色皺粒,或者為黃色皺粒和綠色圓粒,因此親本的表現(xiàn)型和基因型不能確定,D正確。
17.D
【詳解】依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在F2中,綠色∶黃色=2∶1,說明羽毛的綠色為顯性,控制綠色羽毛的基因純合(AA)致死,非條紋∶條紋=3∶1,說明非條紋為顯性,A、B正確;綜上分析,F(xiàn)1綠色非條紋、黃色非條紋個體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aaBb,而親本綠色條紋、黃色非條紋個體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aaBB,可見,F(xiàn)1的基因型與親本基因型都不相同,C正確;F2的綠色個體的基因型為Aa,隨機交配得到的子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AA∶Aa∶aa=1∶2∶1,因AA個體致死,所以子代中綠色個體的概率為2/3,F(xiàn)2的非條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1/3BB、2/3Bb,產(chǎn)生的配子為2/3B、1/3b,隨機交配得到的非條紋的概率為1-1/3b×1/3b=8/9,因此F2的綠色非條紋隨機交配得到綠色非條紋的概率為2/3×8/9=16/27,D錯誤。
18.A
【詳解】①由于一對等位基因能產(chǎn)生雌、雄配子各兩種,雌、雄配子的結合方式為四種,所以含n對等位基因的F1形成F2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方式4n;②由于一對等位基因的F2的表現(xiàn)型種類數(shù)為2種,所以含n對等位基因的F2的表現(xiàn)型種類數(shù)2n;③由于一對等位基因的F2的基因型種類數(shù)為3種,所以含n對等位基因的F2的基因型種類數(shù)3n;④由于一對等位基因能產(chǎn)生兩種配子,所以含n對等位基因的F1形成配子的基因型種類數(shù)為2n。綜上所述,A正確,B、C、D錯誤。
19. 3/8 1/8 1/16 1/2 5/8
【詳解】依題意可知,第一個孩子的基因型為aabb,則妻子的基因型為Aabb,丈夫的基因型為AaBb。依據(jù)該夫婦基因型可知,孩子中患并指的概率應為1/2(非并指概率為1-1/2 =1/2),患白化病的概率應為1/4(非白化病概率為3/4),則:
(1)再生一個僅患并指的孩子的可能性為1 /2×3/4 = 3/8。
(2)只患白化病的概率為1 /2×l/4= 1/8。
(3)生一個既患白化病又患并指的男孩的概率為男孩概率×白化病概率× 并指概率=l/2×l/4×l/2=l/16。
(4)只患一種病的概率為只患白化病的概率+只患并指的概率= 3/8+1/8= 1/2。
(5)患病的可能性為1-全正常(非并指、非白化?。?l-l/2×3/4 = 5/8。
20. AaBb、Aabb或AaBb 、aaBb 2 100% 生物的性狀是基因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各取部分種子進行分區(qū)種植,所得成熟植株讓其自交,收獲種子繼續(xù)分區(qū)播種獲得幼苗。對兩個區(qū)域的幼苗進行低溫處理,觀察和統(tǒng)計成熟植株的開花情況。晚花植株∶早花植株=9∶7的一組種子基因型為AaBb;晚花植株∶早花植株=3∶1 的一組種子基因型為AaBB
【詳解】(1)由題干分析可知,用植株甲與植株乙雜交, F1幼苗經(jīng)低溫處理后得到的晚花植株∶早花植株=3∶5,可理解成晚花(A B ):早花(A bb+aaB +aabb)=(3/4×1/2):(3/4×1/2+1/4×1/2+1/4×1/2),故兩親本的基因型分別是AaBb、Aabb或AaBb 、aaBb;開早花的F1植株中,純合子的基因型有AAbbt、aabb或aaBB、aabb2種。
(2)由題干可知,既使同時含基因A、B的幼苗,但在常溫下開早花,故開晚花的F1植株自交所得種子(F2)在常溫下種植,開早花的植株占100%;這說明生物的性狀是基因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3)根據(jù)題干,基因型為AaBb的幼苗自交后代經(jīng)低溫處理,表現(xiàn)型為晚花:早花=9:7,基因型為AaBB的幼苗自交后代經(jīng)低溫處理,表現(xiàn)型為晚花:早花=3:1,故實驗思路是:各取部分種子進行分區(qū)種植,所得成熟植株讓其自交,收獲種子繼續(xù)分區(qū)播種獲得幼苗。對兩個區(qū)域的幼苗進行低溫處理,觀察和統(tǒng)計成熟植株的開花情況。晚花植株:早花植株=9:7的一組種子基因型為AaBb;晚花植株:早花植株=3:1的一組種子基因型為AaBB。
這是一份生物第1章 遺傳因子的發(fā)現(xiàn)第2節(jié)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第2課時同步達標檢測題,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2《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2節(jié)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第1課時一課一練,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2《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1節(jié) 盂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測試題,共10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