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文學常識填空:
孔子,名 ,字 , 學派創(chuàng)始人,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張 ,鼓勵人們 ,即“出來做事”。
《論語》是一部 散文集,是孔子的 和 所輯錄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錄。宋儒把《論語》和《 》《 》《 》合稱為“四書”。
2.基礎(chǔ)知識積累:
(1)找出句中的通假字
①鼓瑟希,鏗爾:
②莫春者,春服既成:
③唯求則非邦也與:
(2)古今異義
①如會同,端章甫:
②加之以師旅:
(3)詞類活用
①端章甫:
②風乎舞雩:
③三子者出,曾晳后:
④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⑤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3.下列各句中的“如”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如或知爾,則何如哉 如:假如
B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如:至于
C宗廟之事,如會同 如:至于
D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或者
4.下列句子中不是賓語前置句式的一項是( )
A浴乎沂,風乎舞雩 B不吾知也
C則何以哉 D毋吾以也
5.聯(lián)系全文,下列哪些句子體現(xiàn)出了孔子的循循善誘( )
A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 B吾與點也
C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D夫子哂之
6.下列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孔子提問時,曾皙鼓瑟正近尾聲,他“鏗”的一聲把瑟放下,站起來回答,生動地體現(xiàn)了曾皙灑脫而又知禮的形象。
B曾皙的回答直接用理性的語言述說他的志向,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樂景象。
C曾皙描繪的這幅理想藍圖既符合儒家禮儀之邦的治國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隱含的出世隱居的心態(tài)。
D聽了曾皙的回答,孔子喟然長嘆。這喟嘆表現(xiàn)了孔子對曾皙志向的贊許,又表現(xiàn)了孔子對那種理想境界的向往。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最贊同曾皙的回答,從 :
“ 。”這句話可以看出來。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寫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 , 。 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從言談、動作、神態(tài)可以看出四個
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子路的性格直率,從“ ”可以看出;冉有比較謙虛,從他述志時說“ , ”中可以看出;公西華更謙虛,從“ , 。 , , , ?!睅拙鋵υ捒梢钥闯?;曾皙從容灑脫而又謙恭,從“ , , ”的動作神態(tài)中可以看出。 10.簡答:孔子為什么“喟然嘆曰‘我與點也’” ?
二、課外閱讀。
孔子生魯昌平陬邑。及長,嘗為季氏史,料量平;嘗為司職吏而畜蕃息。由是為司空。已而去魯,斥乎齊,逐乎宋、衛(wèi),困于陳蔡之間??鬃娱L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魯復(fù)善待,由是反魯。
魯昭公之二十年,齊景公與晏嬰來適魯,景公問孔子曰:“昔秦穆公國小處辟,其霸何也?”對曰:“秦,國雖小,其志大;處雖辟,行中正。”景公問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肮唬骸吧圃?!”他日又復(fù)問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節(jié)財?!本肮f。
魯昭公卒,定公立。定公十四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攝相事。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于涂,涂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
孔子遷于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陳蔡大夫謀曰:“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庇谑悄讼嗯c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度,《詩》《書》缺。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穆,編次其事。故《書傳》《禮記》自孔氏。古者詩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于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般周之盛,至幽厲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
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shù)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br>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于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
孔子年七十三,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選自《史記?孔子世家第十七》,有刪節(jié))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于是乃相與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
B.于是乃相與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
C.于是乃相與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
D.于是乃相與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司空,古代官職名,西周時開始設(shè)置,與司馬、司寇、司士、司徒并稱“五官”,掌水利、營建之事,后也成為中國姓氏之一。
B.有司,古代指主管某部門的官吏,泛指官吏。如諸葛亮《出師表》一文中“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C.唐虞,是古代唐堯與虞舜的并稱。相傳唐虞執(zhí)政時天下太平,古人以為太平盛世,于是很多史籍常用唐虞代指太平盛世。
D.六藝,古代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等六種技能,又指《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儒家經(jīng)書。文中指前者。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孔子有著極高的政治熱情。他為了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周游列國,奔走游說,即使遭到打擊、排斥,甚至受到圍困,仍執(zhí)著追求。
B.孔子有著很強的治國能力。魯定公十四年,他由大司寇代理相國的職務(wù),參與國政三個月,民風大變,社會清明,各地賓客有歸家之感。
C.孔子知識淵博,勤奮刻苦。他整理和編纂了《詩》《禮》《樂》《春秋》等古代儒家文化典籍,對古文獻的傳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貢獻。
D.孔子治學嚴謹,一絲不茍。他編寫《春秋》時,該寫的內(nèi)容一定要寫上去,應(yīng)當刪去的內(nèi)容一定要刪掉,但子夏等人不贊同他的這種寫法。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魯復(fù)善待,由是反魯。
(2)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
5.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的三次回答分別體現(xiàn)了他怎樣的治國理念?
這是一份6.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期末復(fù)習題(含解析)【中職專用】2024-2025學年中職高一語文(2023高教版基礎(chǔ)模塊上冊),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中,句式相同的一組是,下列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對下列句子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職語文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chǔ)模塊 上冊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優(yōu)秀同步訓練題,文件包含第一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分層作業(yè)解析版docx、第一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分層作業(yè)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職語文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chǔ)模塊 上冊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課堂檢測,共4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