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章末測試(提升)
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
一、 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44分。第1~10小題,每小題2分;第11~16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2022·高二課時練習)豆腐是“養(yǎng)生人”摯愛之物,每100g豆腐中含有水89.30g、蛋白質4.70g、油脂1.30g、糖類2.80g。下列有關糖類、油脂、蛋白質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纖維素、蔗糖、葡萄糖在一定條件下都可發(fā)生水解反應
B.糖類和蛋白質都屬于高分子
C.某些物理因素和化學因素均能使蛋白質變性
D.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應中,溫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
【答案】C
【解析】A.葡萄糖不能發(fā)生水解反應,錯誤;
B.單糖、二糖均不是高分子,錯誤;
C.某些物理因素如加熱等、化學因素如加入強氧化劑等均能使蛋白質變性,正確;
D.酶在高溫下會發(fā)生變性而失去催化活性,在高溫下,淀粉水解速率反而變小,錯誤。
故選C。
2.(2022·高二課時練習)關于糖類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從分子結構上看,糖類可定義為多羥基醛、多羥基酮和它們的脫水縮合物
B.淀粉不能發(fā)生銀鏡反應,說明其分子中沒有醛基
C.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稀水浴加熱,再加入銀氨溶液,然后水浴加熱未出現(xiàn)銀鏡,說明蔗糖一定未水解
D.纖維素是多糖,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有機溶劑
【答案】C
【解析】A.糖類為多羥基醛、多羥基酮和它們的脫水縮合物,A正確;
B.淀粉不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可說明淀粉分子中沒有醛基,B正確;
C.蔗糖水解環(huán)境是酸性的,而銀鏡反應在堿性條件下進行,水解后沒有加堿至溶液呈堿性再加銀氨溶液,不能說明蔗糖未水解,C錯誤;
D.1mol纖維素能水解出許多摩爾單糖,故為多糖,是天然有機高分子,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有機溶劑,D正確。
故選C。
3.(2022·高二課時練習)下列不涉及蛋白質變性的是
A.用酒精(體積分數為75%)消毒
B.用福爾馬林浸泡動物標本
C.在雞蛋清溶液中加入醋酸鉛溶液,有沉淀析出
D.在雞蛋清溶液中加入飽和硫酸鈉溶液,有沉淀析出
【答案】D
【解析】A.體積分數為75%的酒精為醫(yī)用酒精,可用于殺菌消毒,可使微生物蛋白質變性,A不符合題意;
B.福爾馬林可使蛋白質變性,用其浸泡動物標本,可防止標本腐爛,B不符合題意;
C.重金屬鹽可使蛋白質變性,C不符合題意;
D.向雞蛋清溶液中加入飽和硫酸鈉溶液,蛋白質發(fā)生鹽析,蛋白質沒有失去生理活性,D符合題意。
故選D。
4.(2022·浙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植物油含有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溶液,加熱煮沸出現(xiàn)藍紫色,可判斷該溶液含有蛋白質
C.麥芽糖、葡萄糖都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D.將天然的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混合,在一定條件下生成的鏈狀二肽有9種
【答案】B
【解析】A.植物油中含有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能與溴發(fā)生加成反應,因此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正確;
B.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試劑,加熱煮沸后溶液出現(xiàn)藍紫色,氨基酸也會發(fā)生類似顏色反應,則不可判斷該溶液含有蛋白質,B錯誤;
C.麥芽糖、葡萄糖均含有醛基,所以都能發(fā)生銀鏡反應,C正確;
D.羧基脫羥基,氨基脫氫原子形成鏈狀二肽,形成1個肽鍵;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相同物質間共形成3種二肽,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不同物質間形成6種二肽,所以生成的鏈狀二肽共有9種,D正確;
答案選B。
5.(2023春·高二課時練習)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本杰明·利斯特,用實驗證明了脯氨酸(如圖)能驅動不對稱催化反應,革新了分子合成方式。下列關于脯氨酸的說法錯誤的是
A.屬于氨基酸 B.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
C.能與金屬鈉反應 D.能發(fā)生酯化反應
【答案】B
【解析】A.該結構中既有羧基,又有氨基,屬于氨基酸,A正確;
B.分子中存在飽和碳原子,則不可能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個平面上,B錯誤;
C.該結構中含有羧基,可以和鈉反應生成氫氣,C正確;
D.該結構中含有羧基,可以和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酯,D正確;
故選B。
6.(2022·高二課時練習)已知在堿性條件下,果糖中的羰基會轉化為醛基,則鑒別果糖與葡萄糖的試劑正確的是
A.溴水 B.新制懸濁液 C.銀氨溶液 D.銅粉
【答案】A
【解析】A.溴水顯酸性,果糖中滴加溴水不褪色,而葡萄糖分子結構中含有醛基,滴加溴水褪色,能鑒別,A符合題意;
B.新制懸濁液顯堿性,在堿性條件下,果糖中的羰基會轉化為醛基,果糖與葡萄糖均能與新制懸濁液反應,不能鑒別,B不合題意;
C.銀氨溶液顯堿性,在堿性條件下,果糖中的羰基會轉化為醛基,果糖與葡萄糖均能與銀氨溶液反應,不能鑒別,C不合題意;
D.果糖和葡萄糖均不與銅粉反應,不能鑒別,D不合題意;
故答案為:A。
7.(2023春·高二課時練習)下列實驗操作、現(xiàn)象、結論中,正確的是
操作
現(xiàn)象
結論
A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熱,冷卻后,向水解液中加入碘水
溶液不變藍色
淀粉完全水解
B
將乙醇與濃硫酸在170°C反應生成的氣體,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KMnO4溶液紫色褪去
乙醇發(fā)生消去反應得到乙烯
C
將乙醛滴入到溴水中
溴水褪色
乙醛和溴水發(fā)生了加成反應
D
向3 mL 5%的CuSO4溶液中滴加3~4滴2%的氫氧化鈉溶液,再向其中加入0.5 mL蔗糖溶液,加熱
沒有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
蔗糖是非還原性糖
【答案】A
【解析】A.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熱,冷卻后,溶液顯酸性,向水解液中加入碘水,溶液不變藍色,溶液中淀粉水解完全,A結論正確;
B.加熱時,生成的氣體中含有揮發(fā)的乙醇,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則高錳酸鉀褪色不能證明得到乙烯,B結論錯誤;
C.將乙醛滴入到溴水中,溴水中的次溴酸具有強氧化性,而乙醛具有較強的還原性,發(fā)生了氧化反應,C結論錯誤;
D.檢驗蔗糖是否具有還原性,需要在堿性溶液中進行,D操作錯誤;
答案為A。
8.(2021·高二課時練習)已知有如下過程,a、b、c可分別表示
A.淀粉、酶、葡萄糖 B.蔗糖、酶、果糖
C.纖維素、酶、葡萄糖 D.麥芽糖、酶、葡萄糖
【答案】D
【解析】根據圖示可知:b參加反應,反應后又產生該物質,則b為催化劑;1個分子a與水反應產生2個分子的c,說明a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淀粉或纖維素;蔗糖水解產生1個分子葡萄糖,1個分子果糖,葡萄糖和果糖是兩種不同物質;而1個分子麥芽糖水解產生2個分子的葡萄糖,符合題意,故合理選項是D。
9.(2023江西)有機物X、Y、M(M為乙酸)的轉化關系為:淀粉→X→Y乙酸乙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X可用新制的氫氧化銅檢驗
B.由Y和M制取乙酸乙酯時可用飽和NaOH溶液來提純
C.由Y生成乙酸乙酯的反應屬于取代反應
D.可用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檢驗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答案】B
【解析】淀粉水解首先產生麥芽糖,麥芽糖中含有醛基,因此可以用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來檢驗。選項A正確;麥芽糖再繼續(xù)水解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發(fā)生氧化變?yōu)橐掖?,乙醇與乙酸在濃硫酸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加熱發(fā)生酯化反應(即取代反應)產生乙酸乙酯和水。選項C正確;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而溶液溶解在有機溶劑中,為了除去混在乙酸乙酯中的雜質乙酸和乙醇,并且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應該選用飽和的碳酸鈉溶液,如果使用飽和NaOH溶液,會使乙酸乙酯發(fā)生水解反應,而導致乙酸乙酯的損耗。選項B錯誤;I2遇淀粉會變藍色。若淀粉水解完全就不會有顏色的變化,因此可用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檢驗淀粉是否水解完全。選項D正確。答案選B。
10.(2022廣東)糖類、脂肪和蛋白質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三大營養(yǎng)物質.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①油脂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氫化合物
③葡萄糖、麥芽糖在一定條件下既能發(fā)生水解反應,又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④葡萄糖和果糖互為同分異構體
⑤加熱、紫外線、酒精、福爾馬林、飽和硫酸鈉溶液會使蛋白質發(fā)生鹽析,具有可逆性
⑥可用碘水檢驗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⑦淀粉和纖維素的組成都是(C6H10O5)n,不是同分異構體,且水解最終產物都是葡萄糖
⑧醋酸纖維素、油脂和蛋白質在一定條件下都能水解
⑨淀粉、棉花、羊毛、蠶絲、油脂都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A.②③⑤⑦ B.②③④⑥⑧ C.①②④⑨ D.④⑥⑦⑧
【答案】D
【解析】①油脂中油是不飽和高級脂肪酸與甘油形成的酯,分子中含有不飽和鍵,具有不飽和烴的性質,所以油可以與溴發(fā)生加成反應,使溴水褪色;脂肪是飽和高級脂肪酸與甘油形成的酯,分子中不含不飽和鍵,不能使溴水褪色,故①錯誤;
②汽油、柴油是碳氫化合物,植物油由C、H、O三種元素組成故不是碳氫化合物,故②錯誤;③葡萄糖是單糖,不能發(fā)生水解,故③錯誤;
④葡萄糖和果糖化學式都是:C6H12O6,但是結構不同,互為同分異構體,故④正確;
⑤加熱、紫外線、酒精、福爾馬林能使蛋白質變性,變性是不可逆的,鹽析是可逆的,故⑤錯誤;
⑥碘單質遇淀粉變藍色,若水解完全,則不變藍色,故⑥正確;
⑦淀粉和纖維素水解的最終產物都為葡萄糖,故⑦正確;
⑧纖維素乙酸酯在催化作用下發(fā)生水解,生成纖維素和乙酸;蛋白質水解最后得到多種氨基酸;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為甘油(丙三醇)和高級脂肪酸;在堿性條件下水解為甘油、高級脂肪酸鹽,所以纖維素乙酸酯、油脂、蛋白質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故⑧正確;
⑨油脂相對分子質量較小,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故⑨錯誤;
綜上所述,④⑥⑦⑧符合題意;
答案選D。
11.(2023春·高二課時練習)淀粉的結構可用表示,其中表示鏈延長,表示 ,表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淀粉屬于糖類,糖類滿足通式
B.淀粉的單體的一種結構可表示為(忽略立體異構)
C.X互相連接形成直鏈淀粉;嵌入Y后形成支鏈淀粉
D.淀粉的性質受m、n、p、q大小的影響
【答案】A
【解析】A.淀粉是多糖,屬于糖類,但滿足通式 Cx(H2O)y的不一定是糖類,如甲醛HCHO,A錯誤;
B.淀粉水解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圖示為葡萄糖的結構簡式,B正確;
C.從題中可以看出,X為直鏈結構,X互相連接形成直鏈淀粉;Y中含支鏈,嵌入Y后形成支鏈淀粉,C正確;
D.淀粉的性質鏈長、支鏈及直鏈結構的影響,即受m、n、p、q大小的影響,D正確;
故選A。
12.(2022·高二課時練習)下列關于蔗糖屬于非還原型糖,而其水解產物具有還原性的實驗方案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驗證蔗糖屬于非還原型糖的操作順序:④③
B.驗證蔗糖屬于非還原型糖的操作順序:③⑤
C.驗證蔗糖水解產物具有還原性的操作順序:①④⑤
D.驗證蔗糖水解產物具有還原性的操作順序:①⑤②④⑤
【答案】D
【解析】A.蔗糖屬于非還原型糖,不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則驗證蔗糖屬于非還原型糖的操作順序:④⑤,故A錯誤;
B.蔗糖屬于非還原型糖,不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則驗證蔗糖屬于非還原型糖的操作順序:④⑤,故B錯誤;
C.在堿性條件下加銀氨溶液,生成光亮的銀鏡,可說明水解產物具有還原性,則水解后先加NaOH至堿性,再加銀氨溶液,則驗證蔗糖水解產物具有還原性的操作順序為①⑤②④⑤,故C錯誤;
D.在堿性條件下加銀氨溶液,生成光亮的銀鏡,可說明水解產物具有還原性,則水解后先加NaOH至堿性,再加銀氨溶液,則驗證蔗糖水解產物具有還原性的操作順序為①⑤②④⑤,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3.(2023春·高二課時練習)近幾年一種新型的甜味劑木糖醇悄悄地走入生活,因為木糖醇是一種理想的蔗糖代替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適合糖尿病患者等優(yōu)點。木糖醇是一種白色粉末狀的結晶,分子式為C5H12O5,結構簡式為CH2OH(CHOH)3CH2OH,下列有關木糖醇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木糖醇與葡萄糖、果糖不一樣,它屬于單糖
B.木糖醇不屬于乙醇同系物
C.木糖醇是一種五元醇,最多可與5mol冰醋酸發(fā)生反應
D.木糖醇不含醛基,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A
【詳解】A.糖類是多羥基醛、多羥基酮以及它們的脫水縮合物,木糖醇中只含有醇羥基,不屬于糖類,A錯誤;
B.木糖醇屬于多元醇,乙醇屬于一元醇,二者不互為同系物,B正確;
C.1個木糖醇分子中含有5個羥基,在濃硫酸存在并加熱的條件下,最多可與5mol冰醋酸發(fā)生酯化反應,C正確;
D.乙醇能被氧化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木糖醇分子中含有羥基,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正確故選A。
14.(2022·高二課時練習)已知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該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一定條件下,該物質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氨基酸
B.1mol該物質最多能與5moH2發(fā)生加成反應
C.該物質能與碳酸鈉反應,不能與鹽酸反應
D.該物質不能使溴水褪色
【答案】A
【解析】A.該物質分子中含有肽鍵,其水解能生成氨基酸,A項正確;
B.由于酰胺基、肽鍵中的碳氧雙鍵和羧基中的碳氧雙鍵不能與氫氣進行加成,故1mol該物質最多能與4mol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B項錯誤;
C.該物質分子中含有氨基,能與鹽酸反應,C項錯誤;
D.該物質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故能使溴水褪色,D項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AB。
15.(2023廣西)百服寧口服液為解熱鎮(zhèn)痛藥,主要用于治療頭痛、發(fā)燒。其主要化學成分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該有機化合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分子式為
B.該有機化合物屬于α-氨基酸
C.該有機化合物屬于α-氨基酸的同分異構體有3種
D.該有機化合物與溶液不發(fā)生顯色反應
【答案】A
【解析】A.根據結構簡式可知該有機化合物的分子式為,A正確 ;
B.該有機化合物分子中不含氨基羧基,因此不屬于氨基酸,B錯誤;
C.該有機化合物屬于氨基酸的同分異構體只有 1種,C錯誤;
D.該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含有酚羥基,因此可以與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D錯誤;
故選A。
16.(2023甘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麥芽糖的水解產物不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B.分子中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作用實現(xiàn)堿基互補配對
C.蛋白質溶液里加入飽和硫酸銨溶液,蛋白質析出,加水不會溶解
D.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縮合最多可形成3種二肽
【答案】B
【解析】A.麥芽糖的水解產物為葡萄糖,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可以發(fā)生銀鏡反應,故A錯誤;
B.分子呈雙螺旋結構,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作用,腺嘌呤與胸腺嘧啶配對,鳥嘌呤與胞嘧啶配對,實現(xiàn)堿基互補配對,故B正確;
C.向蛋白質溶液中加入飽和硫酸銨溶液發(fā)生鹽析,加水會溶解,故C錯誤;
D.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縮合最多可形成4種二肽,故D錯誤;
選B
二.填空題
17.(2023·高二課時練習)(12分)葡萄糖酸鈣是一種可促進骨骼生長的營養(yǎng)物質。葡萄糖酸鈣可通過以下反應制得:
相關物質的溶解性見下表:
物質名稱
葡萄糖酸鈣
葡萄糖酸
溴化鈣
氯化鈣
水中的溶解性
可溶于冷水、易溶于熱水
可溶
易溶
易溶
乙醇中的溶解性
微溶
微溶
可溶
可溶
實驗流程如下:
(1)第①步中溴水氧化葡萄糖時,下列裝置最適合的是______(填序號)。
(2)第②步充分反應后固體需有剩余,其目的是______;本實驗中不宜用替代,理由是______。
(3)第③步需趁熱過濾,其原因是______。
(4)第④步加入乙醇的作用是______。
(5)第⑥步中,下列洗滌劑最合適的是______(填序號)。
A.冷水B.熱水C.乙醇D.乙醇-水混合溶液
【答案】(1)B????
(2) 提高葡萄糖酸的轉化率???? 氯化鈣難以與葡萄糖酸直接反應生成葡萄糖酸鈣沉淀????
(3) 防止葡萄糖酸鈣冷卻結晶析出????
(4) 降低葡萄糖酸鈣溶解度,使其結晶析出????
(5) D
【解析】(1)反應在55℃條件下進行,需要水浴加熱,要滴加溴水,所以還要有滴液漏斗,裝置不能控制添加溴水的速率,裝置無法控制反應溫度,只有裝置符合。
(2)要使葡萄糖酸完全轉化為葡萄糖酸鈣,提高葡萄糖酸的轉化量,則加入的碳酸鈣應過量;因鹽酸的酸性比葡萄糖酸的酸性強,則氯化鈣與葡萄糖酸難以反應,氯化鈣難以與葡萄糖酸直接反應生成葡萄糖酸鈣沉淀,且易引入雜質,不易分離,應用碳酸鈣。
(3)溫度高時,葡萄糖酸鈣的溶解度較大,趁熱過濾,可防止葡萄糖酸鈣冷卻結晶析出,減少葡萄糖酸鈣的損失。
(4)由題表中數據可知,葡萄糖酸鈣微溶于乙醇,用乙醇洗滌可避免損失,降低葡萄糖酸鈣溶解度,有利于葡萄糖酸鈣析出。
(5)洗滌沉淀應避免沉淀溶解,且能將沉淀上的吸附物沖洗去,可用乙醇-水混合溶液,若只用水,則會造成葡萄糖酸鈣溶解而損失,若只用乙醇,不能將雜質全部洗去。故選D。
18.(2023春·高二課時練習)(12分)“凱式定氮法”測定奶粉中蛋白質的含量是由丹麥人約翰·凱達爾發(fā)明的,其原理是用強酸處理蛋白質樣品,讓樣品當中的氮釋放出來,通過測得氮的含量,再乘以系數6.38,即為蛋白質含量。凱式定氮法步驟如下:
①樣品處理:準確稱取一定質量的奶粉試樣置于燒瓶中,加入稀硫酸及相應催化劑,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所得產物用水溶解并冷卻后全部轉移到容量瓶中定容。
②堿化蒸餾:量取一定體積容量瓶中的溶液轉移至圖示中的反應管中,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塞好進樣口橡皮塞。通入高溫水蒸氣,用吸收劑吸收產生的氨氣。
③滴定:向吸收氨氣后的溶液中滴加指示劑,用標準鹽酸溶液滴定至終點。
根據以上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樣品處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堿化蒸餾時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凝管中冷卻水的進水口為__________(填“A”或“B”);如何通過簡單的實驗確定生成的氨氣全部被水蒸氣蒸出并進入錐形瓶__________________。
(3)凱式定氮法測定奶粉中蛋白質的含量靈敏度高,操作簡單,缺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當奶粉含下列雜質或出現(xiàn)下列錯誤的實驗操作時,會使所測蛋白質含量值“增大”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含三聚氰胺()
B.樣品入口未用蒸餾水沖洗
C.第①步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D.滴定開始時仰視讀數,滴定終點時俯視讀數
【答案】(1) 將奶粉中氮元素全部轉化為NH????
(2) NH+OH-NH3↑+H2O???? B???? 取最后一滴冷凝管中流出的液體,用紅色石蕊試紙(或pH試紙)檢驗不變藍(或呈中性)???? 無法確定氮元素是否一定來自于蛋白質????
(3) AC
【解析】(1)蛋白質中的氮元素不容易測定,從測量步驟可知樣品處理目的是把蛋白質中氮元素轉化為NH,從而達到測定蛋白質中含氮量的目的;
(2)銨根離子與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氨氣,則堿化蒸餾時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NH+OH-NH3↑+H2O;冷凝水與蒸汽的流向相反時冷卻效果好,所以冷凝水從B口進入,從A口流出;根據氨氣的性質分析,氨氣的水溶液顯堿性,取最后一滴冷凝流出液,用紅色石蕊試紙(或pH試紙)檢驗不變藍(顯中性),則證明氨全部被水蒸出并進入錐形瓶。
(3)測定原理為:把蛋白質樣品用中的氮元素釋放出來,通過測定氮元素的質量從而換算出蛋白質的含量,此方法的局限性很明顯,它把樣品中釋放出來的N元素全部歸為蛋白質中的N元素,若樣品中含有其他含氮化合物,則無法準確測定蛋白質的含量;
(4)A.三聚氰胺()是非蛋白質,且含氮量較高,所以奶粉中含三聚氰胺時,會使所測奶粉中蛋白質的含量值增大,A正確;
B.樣品入口未用蒸餾水沖洗,銨根離子未全部變?yōu)榘睔獗晃?,會使所測奶粉中蛋白質的含量值減小,B錯誤;
C.第①步定容時俯視刻度線,讀數偏小,則溶液體積偏小,所得溶液中銨根離子濃度比測量值偏大,會使所測奶粉中蛋白質的含量值增大,C正確;
D.滴定開始時仰視讀數,滴定終點時俯視讀數,鹽酸的體積讀數偏小,會使計算結果中蛋白質含量值偏低,D錯誤;
答案選AC。
19.(2023春·高二課時練習)(10分)糖類、油脂、蛋白質是人體重要的能源物質,請根據它們的性質回答以下問題:
(1)油脂在酸性和堿性條件下水解的共同產物是________________(寫名稱)。
(2)蛋白質的水解產物具有的官能團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寫結構簡式)。
已知A是人體能消化的一種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和C分別是A在不同條件下的水解產物,它們有如下轉化關系,請根據該信息完成(3)~(5)小題。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1molC完全水解可生成2molB
B.工業(yè)上常利用反應⑦給熱水瓶膽鍍銀
C.用A進行釀酒的過程就是A的水解反應過程
D.A的水溶液可以發(fā)生丁達爾效應
E. 反應③屬于吸熱反應
(4)1molB完全氧化時可以放出2804kJ的熱量,請寫出其氧化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5)請設計實驗證明A通過反應①已經全部水解,寫出操作方法、現(xiàn)象和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甘油(或丙三醇)???
(2) ? -NH2、-COOH????
(3) BC????
(4) C6H12O6(s) +6O2(g) =6CO2(g)+6H2O(l)???△H=-2804kJ/mol????
(5) 取少量淀粉水解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碘水,若溶液不變藍證明淀粉已經全部水解
【解析】(1)油脂在酸性條件下水解成高級脂肪酸和甘油,在堿性條件下水解成高級脂肪酸鹽和甘油,油脂在酸性和堿性條件下水解的共同產物是甘油(或丙三醇);
(2)蛋白質水解的產物是氨基酸,氨基酸中的官能團為—NH2和—COOH,蛋白質的水解產物具有的官能團是—NH2和—COOH;
(3)根據圖,B是光合作用的產物,A是人體能消化的一種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和C分別是A在不同條件下的水解產物,可以推斷出A為淀粉,B為葡萄糖,C為麥芽糖;
A項,1mol麥芽糖完全水解可生成2mol葡萄糖,故A正確;
B項,工業(yè)上常利用葡萄糖的銀鏡反應給熱水瓶鍍銀,即利用反應⑤的原理給熱水瓶膽鍍銀,故B錯誤;
C項,A的水解反應過程生成了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反應生成乙醇和CO2,不是淀粉水解成乙醇,故C錯誤;
D項,A為淀粉,淀粉溶液屬于膠體,所以可以發(fā)生丁達爾效應,故D正確;
E項,反應③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屬于吸熱反應,故E正確;
答案選BC;
(4)葡萄糖燃燒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其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6H12O6(s) +6O2(g) =6CO2(g)+6H2O(l)???△H=-2804kJ/mol;
(5)要證明淀粉已經全部水解,即證明水解液中不含淀粉,故檢驗的方法為:取少量淀粉水解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碘水,若溶液不變藍證明淀粉已經全部水解。
20.(2023春·貴州貴陽·高二??茧A段練習)(22分)F是新型降壓藥替米沙坦的中間體,可由下列路線合成:
回答下列問題:
(1)有機物A的名稱是_______;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
(2)C的分子式為_______。D中含有的官能團名稱是_______。
(3)由C制備D的過程中使用過量甲醇的目的是_______
(4)苯丙氨酸是E的同分異構體,則苯丙氨酸發(fā)生聚合反應所得有機產物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
(5)滿足下列條件的B的同分異構體有_______種。寫出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五組峰,峰面積之比為1∶1∶2∶2∶2的有機物的結構簡式_______。
①含有苯環(huán)????②與發(fā)生顯色反應????③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6)寫出F在強酸和長時間加熱條件下發(fā)生水解反應的方程式_______。
【答案】(1)???? 間二甲苯???? 取代反應
(2)???? ???? 硝基,酯基
(3)提高D的產率(提高C的轉化率)
(4)
(5)???? 13????
(6)或
【解析】(1)有機物A的名稱是間二甲苯;即,反應中氨基氫被取代,則反應類型是取代反應。
(2)B為,B發(fā)生硝化反應、苯環(huán)上甲基鄰位、羧基的對位上引入一個硝基得到C即,則C的分子式為。D為,D含有的官能團名稱是硝基,酯基。
(3)由C即制備D即為酯化反應,該反應為可逆反應,則反應過程中使用過量甲醇的目的是:提高D的產率(提高C的轉化率)。
(4)苯丙氨酸是E即的同分異構體,苯丙氨酸的結構簡式為,苯丙氨酸含羧基、氨基,故能發(fā)生聚合反應,得到的有機產物的結構簡式為。
(5)B為,B的同分異構體滿足下列條件:①含有苯環(huán) ,②與發(fā)生顯色反應,則含有酚羥基,③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則含有醛基,綜上可知,若B的同分異構體為苯環(huán)上有2個取代基:-OH、-CH2-CHO,則處于鄰間對位有3種結構;若B的同分異構體為苯環(huán)上有3個取代基:-OH、-CHO、-CH3,則先在苯環(huán)鄰位引入前面2個側鏈-OH、-CHO,再把第三個取代基-CH3取代上去,有4種結構;若先在苯環(huán)的間位引入前面2個側鏈-OH、-CHO,再把第三個取代基-CH3取代上去,有4種結構;若先在苯環(huán)對位引入前面2個側鏈-OH、-CHO,再把第三個取代基-CH3取代上去,有2種結構;故共有13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五組峰,則分子內有5種氫原子,羥基上有1種氫原子、醛基上有1種氫原子、現(xiàn)峰面積之比為1∶1∶2∶2∶2,則分子內還有3種氫原子、各有2個,可見苯分子上有2個處于對位的取代基、該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
(6)F為,含酯基和肽鍵,在強酸和長時間加熱條件下,酯基和肽鍵均能水解,則發(fā)生水解反應的方程式為:或。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