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綜合素養(yǎng)提升訓練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君子”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個重要范疇,是傳統(tǒng)中國人評價人品的重要尺度,而“中華傳統(tǒng)君子人格”主要是指儒家的做人理想,這些思想在今天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對我們做人仍有深刻的啟示。“身心和諧”是自我和諧,是指有健全的人格,這是君子的基本素質。在儒家看來,做一個身心和諧的君子應該以仁為本,禮樂為用。一個人如果身心和諧,學習、工作自然能夠做好。君子之心常駐仁德,惻恒愷悌,愛意充盈,生意盎然。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本犹故幨帲耸且驗樾那闃芬缀推?;小人常憂愁,乃是因為成了欲望的奴隸,焦慮窒息,生機全無,君子心靈是一個自足的無須外求的幸福世界。所以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君子不求人知,人知我,不喜;人不知我,不慍。君子之所以不在乎別人的評價,是因為他的內在足夠強大,其心靈世界洋溢著生機和幸福。君子處理人際關系,講求一個“義”,也就是適宜、合宜。傳統(tǒng)君子人格要求處理好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這五種倫理關系。具體來說就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男女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種關系擴展開來,構成古代一切的社會倫理關系。父子關系,講求父慈子孝,作為父親的職責,對于子女,不僅要在物質上將他們撫養(yǎng)成人,更要重視子女教育。身為子女,對父母長輩要恭行孝悌之道。孝順并非指無原則地順從,愚孝是君子所反對的。儒家主張君與臣之間相處要有一個適宜的度,這就是所謂君臣有義。君對待臣子要有一定的禮數,給予一定的尊重;臣為君辦事,要忠于王事,盡心盡力地完成國君交辦的任務。君臣關系是舊時代的政治架構,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但個人與國家關系還在。君子處理這些關系,有些原則現在還可以適用。“天人合一”是中國非常重要的傳統(tǒng)思想,也是儒家君子人格的必備境界。在儒家看來,“道之大原出于天”這個“天”主要是指人的天性和自然性,不僅指頭上的那片天空。所以儒家的“天人合一”的觀念,與道家更重視人的自然性不同,主要指道德的天賦性;人能實踐道德,就能天人一體,進入天人合一的境界了。君子知天,“天”有天然之意。儒家所謂君子知天,主要不是指科學意義上的探究天象,而是為了了解道德是從哪里來的。從而更好地實踐道德。在孟子看來,好逸惡勞、追求肉體享受,“君子不謂性也”。傳統(tǒng)儒家的天人關系,是追求天人合一。其核心思想是人要實踐天或者實踐大自然賦予人這個物種的道德理性,人能實踐仁義禮智,就是發(fā)揮了人所特有的天性,使天性得以張揚,就是天人合一了。(摘編自武道房《試論中華傳統(tǒng)君子人格》)材料二:“君子”概念在中國早期文明中業(yè)已廣泛流傳?!渡袝贰吨芤住贰对娊洝范汲霈F過“君子”的概念,唯有經過孔子的精細闡發(fā),一個克己奉公、彬彬有禮、敏銳智慧、自強不息的君子形象開始大放異彩——完成了從社會身份向文化符號的華麗變身。人性問題是橫亙于人類面前的一道千古難題。在天下紛爭的年代,嚴酷的社會現實,激發(fā)孔子深切的生命關懷,執(zhí)著于“為人求本”。善為至寶,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孔子從“人性本善”出發(fā),充分肯定了人性中蘊藏的“道德力量”。孔子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本觿毡荆褪谴_立“人性本善”的原則——遵循“善”的原則即為君子,違背“善”的原則便是小人。在充分尊重人的自然屬性基礎上,孔子通過“人性本善”的經驗陳述,奠定了“君子人格”的人文情懷,開通了中華民族人性理解的文化之旅。“仁”是“君子人格”的核心理念,意指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體貼和關愛。“仁”是孔子給出的“君子”行事的基本原理。孔子通過“仁”的闡釋,娓娓道出他對人性的深刻認知。事理在人與人關系中生成,在人與人關系中發(fā)展。如果人與人在互動中能夠互示其誠、互盡其仁,則天下可治。在孔子看來,“仁”是“君子人格”的根本依存。他強調“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在道德意義的層面,“仁愛”是人性中最為關鍵的要素。在赤裸裸的暴力社會,由于“仁愛”充滿著“平等”的意蘊而被普遍接受——仁愛面前,人人平等。如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譚嗣同說“仁者,平等也,無差別相也”??鬃右浴叭蕫邸睘榛镜赖缕沸裕蛲苏闻c倫理的隔閡。無論高低貴賤,都要接受人性的檢驗;不論何許人也,都要擔負道德的責任??鬃釉唬骸盀楦囊缘?,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摘編自徐平《君子文化符號的當代理解》)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B )A.“君子”不僅是儒家做人的理想追求,也是傳統(tǒng)中國人評價人品的一個重要標準。B.君子不在乎別人的評價,所以他學習、工作都能夠做好,內心常洋溢著生機和幸福。C.儒家遵循的君臣有義原則,在今天對處理個人與國家的關系仍有值得借鑒的地方。D.孔子從“人性本善”出發(fā),肯定了人性中蘊藏的“道德力量”,認為君子應以善為本。【解析】 “所以他學習、工作都能夠做好,內心常洋溢著生機和幸?!卞e誤,因果倒置。原文是“君子之所以不在乎別人的評價,是因為他的內在足夠強大,其心靈世界洋溢著生機和幸?!?。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B )A.君子主張父親應供養(yǎng)子女并重視其教育,然后子女才對父親恭行孝悌之道。B.儒家的“天人合一”觀念主要強調道德的天賦性,認為人若能實踐道德,就能天人合一。C.“君子”的概念流傳已久,因為時間的流逝,君子形象已經從社會身份轉向了文化符號。D.孔子認為“仁”不僅是君子行事的基本原理,而且也是“君子人格”的根本依存與核心理念。【解析】 A項,“然后子女才對父親恭行孝悌之道”錯,強加條件關系,君子主張父慈子孝無先后順序。C項,“因為時間的流逝”錯,原文是“《尚書》《周易》《詩經》都出現過‘君子’的概念,唯有經過孔子的精細闡發(fā)……完成了從社會身份向文化符號的華麗變身”,不是因為時間的流逝。D項,“不僅是君子行事的基本原理,而且也是‘君子人格’的根本依存與核心理念”錯,原文為“在孔子看來,‘仁’是‘君子人格’的根本依存。他強調‘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前后內容無遞進關系。3.下列選項中,不能支撐材料一論點的一項是(3分)( B )A.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B.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C.父母在,不遠游,遠游必有方。D.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解析】 材料一主要講中華傳統(tǒng)君子人格。A項,能體現君子與人相處的原則。B項,是說學習方法的,與材料一無關。C項,體現孝道的觀念。D項,體現君子本性。4.材料一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從論證結構和論證方法兩個方面簡要分析。(4分)【答案】 _①論證結構:采用總分論證結構,先指出儒家君子思想在今天對我們做人仍有意義,然后從“身心和諧”“人際關系”“天人合一”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結構嚴謹。②論證方法:運用道理論證,如引用孔子的話來說明君子內心強大,不因別人的不理解而生氣;運用對比論證,如引用孔子的話對比君子與小人的不同,論述了君子內心充盈,常駐仁德。__5.《大學之道》中說“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請結合材料內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4分)【答案】 _①這句話的意思是天子和庶人都應以修身為本,強調修養(yǎng)自身品德的重要性;②做人要有健全的人格,注重身心和諧,不要被欲望束縛住;③處理人際關系時要講求“義”,做到適宜、合宜,相處要互相體貼、關愛,平等待人;④做人要有道德,實踐仁義禮智,擔負起自己的責任,發(fā)揮人的天性。__(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廣陵散(節(jié)選)陳翔鶴在魏朝最末一個皇帝,少帝曹奐的景元二年(公元261年)的某一個初冬早晨,當時被稱為“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同他十三歲的女兒阿鳳,八歲的兒子阿紹和婢女阿勤,正在他住宅外院里打鐵。這個小小的鐵工場,就設在那棵枝條茂密,綠蔭幾乎遮遍半個院子的巨大的柳樹下面。鐵砧墩的旁邊不遠就是一口深井。井旁邊有個石水缸,正好作為打鐵時“淬火”或“退火”之用。一到夏天,嵇康還喜歡將井水汲起來,灌注到那圍繞著大柳樹的溝渠里去。這一泓清汪汪的溝水,使人看了覺得十分涼爽。而燒鐵爐和附帶的一個鼓排(風箱),以及煤滓鐵塊、大錘小錘等物,統(tǒng)統(tǒng)被安置在靠柳蔭的一個墻角落間,上面還搭有席篷,看來倒有點像間小屋子。時間雖然已到初冬,但洛陽的天氣卻并不怎樣寒冷,柳樹也還沒有脫葉,因此嵇康此刻只露髻、短褐、馬褲、赤腳草履,正揮動著大錘,在被阿鳳用長鐵鉗子緊緊夾著的一塊紅鐵上,一錘一錘地直打了下去。在起初幾錘,鐵花子還幾乎如浪濤般飛奔四散,不過愈到末后,鐵花子便愈加減少了,嵇康的錘下得也并不如以前的有力。這時阿鳳才如釋重負似地輕輕地吐了一口氣。“怎樣,不行了吧?我就是在開頭的幾大錘上,特地需得人幫忙,并且也就只有覺得開頭的幾大錘有意思。阿鳳,你看,這有多好啊:鐵滓子好像流星一般四下亂濺,這一錘一錘的,簡直就像打在自己的心尖尖上一樣,多有意思!阿鳳,現在好啦,你站過一邊,就讓我自己一個人打吧!”嵇康說罷,便將阿鳳手中的鐵鉗子接了過來,另外換上一個手錘,自己一下一下地繼續(xù)去打那塊已不大冒火花的紅鐵,看來他是想把這塊鐵打成一個鋤頭的毛坯子。阿鳳站在一旁注視著她父親的動作,有時用手去攏一攏自己額上掉下來的頭發(fā),或者擦一擦汗珠。這個發(fā)育得比她實際年紀還要健壯高大的女孩,身材的窈窕均勻頗有點像她的母親,可是因為自來就嬌生慣養(yǎng)的,所以在神氣上卻總不免要時常帶著幾分嬌縱直憨之氣。但對于打鐵,她倒也很感興趣,算得是嵇康的一個好助手,不過體力有些不及阿勤罷了。“姐姐,你去看看,阿勤總是愛在爐子里邊亂翻亂抄的,她動得,就不許我動!向家叔叔又不來,他來了就不要阿勤管啦!”阿紹走了過來,面帶嚴肅地說。這個身穿紺青色絹襖子的八歲小孩,頭上梳著兩個丫角,平時總不大輕于言笑,身體卻并不比他姐姐健康。他臉色有點蒼白,而且經常帶著一種嚴肅而又很自信的表情。因此,全家人都叫他“小大人”。“好啦,好啦,不用你管,你去玩吧。”嵇康揚起頭來說。“真是,阿秀叔叔許久都不來啦,討厭!……”阿鳳說時,還用嬌憨的語氣“呸”了一口。“這不好。小孩家可不準這樣!拿去,換一塊新的來。不要緊,沒有阿秀,我們也可以辦得了!”嵇康認真地說。于是阿鳳便將那塊現在已經發(fā)黑的鐵夾了過來,送到火爐里面,去換阿勤已經燒好了的另外那一塊。他們父女和站在爐邊燒鐵的婢女阿勤,就像這樣地繼續(xù)工作著,大約有一個多時辰之后,大家都靜默無聲,嚴肅而且興味盎然。這期間,只偶然可以聽見從嵇康口中發(fā)出來的嗬嗬的聲音。這就算是他在工作中的一種表情,而且也算是他對于鐵和火花的一種禮贊!關于朝廷的中散大夫嵇康愛打鐵的特殊嗜好,在當時國都洛陽城,特別是在諸名士中間,固然早就流傳開,而且已成為眾所周知的事實了。不過流傳得最快,而且被當時人視為美的,卻在嵇康與貴公子鐘會兩人之間的關系上。據說有一天,嵇康正在家里打鐵,他的好朋友向秀還在一旁“鼓排”。這時正為大將軍司馬昭所寵信的貴公子鐘會便帶著一大批賓從,聲勢煊赫、人呼馬擁地到嵇康家里來了。他本來是想來同嵇康交朋友的。不想嵇康卻毫不理睬他,竟至旁若無人似的各自揮錘不顧。向秀也仍舊鼓自己的排,同嵇康一樣連頭都不抬一抬。等到鐘會碰了一鼻子灰,起身要走時,嵇康才忽然問了他一句:“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那個來客也回答得很好:“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睆拇艘院?,他們兩家便再也不曾見面,大約算是決裂了。“了不起!這一問一答都很好,真可謂一語破的,旗鼓相當,盛名之下,話不虛傳??!”“也只有像嵇康這樣的名流,才敢于得罪鐘會這樣的當權得勢的闊人啦!一般人哪里敢呢!”“打鐵不好,這很有失中散大夫的身份。而且也因此會得罪人?!?/span>“他們兩家不會因此便‘興怨’‘修怨’嗎?嵇中散也太縱情任性啦,予人以難堪,這實在是太不應該的?!?/span>當時洛陽城里的人們,就這樣紛紛評論著這個在嵇、鐘兩人之間所發(fā)生的特殊事端。【注】歷史小說《廣陵散》發(fā)表于1962年10月,敘述建安文學之后兩個有代表性的人物阮籍、嵇康及嵇康被殺的經歷。小說共四部分,選文為第一部分,后幾部分中主要描寫了嵇康與向秀對飲、夫妻分別、臨刑顧日彈琴等幾個場面。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D )A.嵇康住宅外院的鐵工廠打鐵設施齊全、安排得當,與后文“朝廷的中散大夫嵇康愛打鐵的特殊嗜好”相照應。B.阿紹向阿鳳埋怨阿勤亂動卻不許他動,阿鳳埋怨向秀叔叔許久不來,兩個孩子雖然個性不同,但同樣純真可愛。C.阿鳳負責夾換鐵塊,阿勤負責在爐邊燒鐵,嵇康負責出力氣打鐵,分工明確合宜,側面說明了打鐵是家中常事。D.小說情節(jié)運行張弛有度,比如寫嵇康打鐵生活就比較舒緩自然,而寫嵇康與鐘會見面時的沖突就比較緊張激烈。【解析】 “嵇康與鐘會見面時的沖突就比較緊張激烈”錯,文章描寫嵇康與鐘會的見面從鐘會的隨從場面和嵇康的毫不理睬開始,以一問一答結束。并無制造激烈的沖突場面。7.關于文中鐘會登門拜訪嵇康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B )A.嵇康與向秀不能接受鐘會的行事作風,二人對他的無視是無言的排斥。B.嵇康與鐘會的一問一答如出一轍,說明二人具有清高自傲的相同品性。C.嵇康與鐘會決裂,表面上是二者相見的不快,實則是二者志趣的不同。D.洛陽城中人們對此事的評論,真實而生動展現了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解析】 “二人具有清高自傲的相同品性”錯,嵇康狂放不羈、清高自傲;鐘會是大將軍司馬昭所寵信的貴公子,煊赫一時,當權得勢,原文未體現鐘會的性格清高自傲。8.請結合文章中洛陽城里人們對嵇、鐘兩人之間所發(fā)生的特殊事端的評論,簡要分析嵇康的性格特點。(6分)【答案】 _①清高自傲、久負盛名;②不慕名利、鄙視權貴;③縱情任性、灑脫不羈。__9.胡適認為,短篇小說的寫作應當追求“經濟”二字。所謂“經濟”,就是“不可增減,不可涂飾,處處恰到好處”。陳翔鶴的《廣陵散》已經臻于“經濟”境界,結合小說,談談“經濟”一詞在文中的體現及其作用。(6分)【答案】 ①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相結合,既充分表現了人物,又做到了言簡意賅;②情節(jié)構思方面:敘事簡潔不拖沓,伏筆照應相結合;③環(huán)境描寫方面:簡潔的環(huán)境描寫,暗示人物形象。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文本一:女子必自擇絲麻,良工必自擇完材,賢君必自擇左右。勞于取人,佚于治事,君子欲譽,則必謹其左右。為上者,譬如緣木焉,務高而畏下茲甚。六馬之乖離,必于四達之交衢;萬民之叛道,必于君上之失政。愛之則存,惡之則亡,長民者必明此之要。故南面臨官貴而不驕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圖末修事而能建業(yè)久居而不滯情近而暢乎遠察一物而貫乎多治一物而萬物不能亂者以身本者也。君子蒞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達諸民之情。君子蒞民,不責民之所不為,不強民之所不能。若責民所不為,強民所不能,則民疾;疾則僻矣。水至清即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民有小過,必求其善,以赦其過;民有大罪,必原其故,以仁輔化。如有死罪,其使之生,則善也。政不和,則民不從其教矣;不從教,則民不習;不習,則不可得而使也。君子欲言之見信也,莫善乎先虛其內;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故自非忠信,則無可以取親于百姓者矣;內外不相應,則無可以取信于庶民者矣。(節(jié)選自《孔子家語·入官》)文本二: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節(jié)選自《孟子》)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A.故南面臨官/貴而不驕/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圖末/修事而能建業(yè)/久居而不滯/情近而暢乎遠/察一物而貫乎多/治一物而萬物不能亂者/B.故南面/臨官貴而不驕/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圖末/修事而能建業(yè)/久居而不滯/情近而暢乎遠察/一物而貫乎多/治一物而萬物不能亂者/C.故南面臨官/貴而不驕/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圖/末修事而能建業(yè)/久居而不滯/情近而暢乎遠察/一物而貫乎多/治一物而萬物不能亂者/D.故南面/臨官貴而不驕/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圖/末修事而能建業(yè)/久居而不滯/情近而暢乎遠/察一物而貫乎多/治一物而萬物不能亂者/【解析】 “故南面臨官”,“南面”作“臨官”的狀語,不可斷開,據此排除B、D項?!百F而不驕”“富而能供”結構對稱,各自成句;“有本而能圖末”“修事而能建業(yè)”結構對稱,各自成句,據此排除C項。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C )A.絲麻,絲指蠶絲,是綢緞的原料;麻指麻類植物的莖皮纖維,可制繩索、織布。B.左右,左邊和右邊,意思是“身旁,身邊”,代指在身邊侍候的人,有時指近臣。C.百姓,這個詞語有“庶民,平民”和“百官”等義項,在文中的意思是第二個。D.孟子,戰(zhàn)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解析】 “百姓……在文中的意思是第二個”說法錯誤,原句意思是“就不可能取得百姓的親近和信任”,故應是第一個“百姓”之意。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C )A.“為上者,譬如緣木焉,務高而畏下茲甚”,以比喻的修辭手法指出在上位的人,地位越高就越擔心有災患,這就為后文不要失政的論述提供了依據。B.“水至清即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意在提醒君子進行統(tǒng)治的時候千萬不要苛刻,而要本著寬容、與人為善的原則處理事務,這兩句頗有哲理意義,已成名句。C.虛心聽取他人意見、無論天下的大事小事都要率先去做、用正確道理進行教化、忠誠而有信義,都是在上位者應該做到的,這樣才會有良好的政局。D.“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數句,運用了排比和反復的修辭手法,強調了“惻隱心、羞惡心、辭讓心、是非心”是人的基本屬性,讀來氣勢酣暢。【解析】 “無論天下的大事小事都要率先去做”理解錯誤。原文所說的“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意思是要想政治措施迅速推行,最好的辦法是自己做表率,并非指“無論天下的大事小事都要率先去做”。13.把下列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君子蒞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達諸民之情。(4分)譯文: _君子治理民眾,不可以不了解民眾的性情,進而通曉民眾的感情。(2)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4分)譯文: _假若能夠擴充,便足以安定天下;假若不擴充,(讓它消滅,)便連侍奉父母都不行。__14.兩篇文本的共同觀點是什么?請簡要說明。(3分)【答案】 _①統(tǒng)治者要實行仁政。②文本一主張“君子蒞民”“以仁輔化”,這與文本二所說的“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意思基本相同。【參考譯文】文本一:女子(織布)一定親自挑選絲麻,優(yōu)秀的工匠一定親自挑選完美的材料,賢明的君主一定親自挑選身邊的大臣。在選拔人才上辛苦,在治理政事時就輕松,君子要想得到美譽,就一定謹慎對待身邊的人。在上位的人,就好像爬樹一樣,致力于高處卻更加害怕掉下來。拉車的六匹馬分散亂跑,定是在四通八達的交叉路口;百姓背叛正道,必定是因為君王政治措施的錯誤。民眾熱愛你,你就能存在,民眾厭惡你,你就要滅亡,治理民眾的人必須明白這個道理的重要。因此面向南從政做官,地位高貴卻不驕橫,富有了卻能恭敬,有了根本卻能考慮末節(jié),治理政事卻能建立功業(yè),長時間居于官位卻不停地努力,近處的感情溝通了卻暢達到遠方,觀察一件事物卻聯想到多種事物,處理一件事卻萬事都能不亂的,因為做好了自己。君子治理民眾,不可以不了解民眾的性情,進而通曉民眾的感情。君子治理民眾,不要求民眾做不愿做的事,不強求民眾做不能完成的事。如果要求民眾做他們不愿做的事,強迫他們做不能完成的事,民眾就會痛恨;痛恨就會做一些邪僻之事。水太清就沒有魚了,人極其明察就沒有追隨者了。百姓犯了小罪,一定要找出他們的長處,赦免他們的過錯;百姓犯了大罪,一定要找出犯罪的原因,用仁愛的思想教育他們,使他們改過從善。如果犯了死罪,懲治后使他們得到新生,那就好了。政令不和諧,民眾就不會服從教導;不服從教導,民眾就不習慣遵守法令法規(guī);不習慣遵守法令法規(guī),就不可能命令他們了。君子要想使自己的話被別人相信,最好的辦法是先要虛心聽取意見;要想政治措施迅速推行,最好的辦法是自己做表率;要想使民眾迅速服從,最好的辦法是以正確的道理來管理他們。所以如果不依靠忠信,就不可能取得百姓的親近和信任;朝廷和民眾不能相互了解溝通,就不能取信于平民百姓。文本二:孟子說:“每個人都有憐愛別人的心。先王因為有憐愛別人的心,這就有憐愛別人的統(tǒng)治了;憑著憐愛別人的心來實施憐愛別人的統(tǒng)治,治理天下可以像運轉小物件于手掌上一樣容易……(一個人)如果沒有同情之心,簡直不是人;如果沒有對自身的不善感到羞恥,對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惡之心,簡直不是人;如果沒有謙遜推讓之心,簡直不是人;如果沒有是非之心,簡直不是人。同情之心是仁的萌芽;羞恥之心是義的萌芽;推讓之心是禮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人有這四種萌芽,就像他有四肢一樣。有這四種萌芽卻自己認為不行的人,這是傷害自己的人;認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就是傷害他的君主的人。所有具有這四種萌芽的人,如果知道把它們擴充起來,便會像剛剛燃燒的火(終必不可撲滅),剛剛流出的泉水(終必匯為江河)。假若能夠擴充,便足以安定天下;假若不擴充,(讓它消滅,)便連侍奉父母都不行?!?/span>(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答龔深之秦 觀深巷茅檐日漸長,臥看花鳥競朝陽。惜無好事攜樽酒,賴有鄰家振燭光。尚友頗存書萬卷,封侯正闕木千章。錯刀錦段相仍至,小子都忘進取狂。注:①龔深之:龔原,字深之,自幼師從王安石,曾任國子直講,退居廣陵,與秦觀結識。②“錯刀”,王莽時鑄造的貨幣;“錦段”即錦緞。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C )A.首聯寫春日漸長,詩人居住在深巷中的茅屋里,橫臥著欣賞花、鳥在陽光中的形態(tài)。B.頷聯委婉地道出詩人當時的生活境況比較清貧,但幸好鄰居在自己需要時總會幫忙。C.頸聯運用典故,贊賞友人藏書萬卷,才華橫溢,正是封侯拜相一展宏圖的大好年華。D.這是一首酬答詩,詩人用樸素自然的語言表現了友人與自己深厚的情誼,言淺意深。【解析】 C項,不是寫友人正是封侯拜相一展宏圖的大好年華,而是寫詩人想要封侯卻缺少財物。 16.詩人發(fā)出“小子都忘進取狂”感慨的原因是什么?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6分)【答案】 _①詩人年輕氣盛,渴盼建功立業(yè),發(fā)出想要封侯的狂言(曾以為功名可以輕易獲得);②但是家境清貧,想要邁入仕途卻需要經濟支持;③幸好友人贈與財物,多加幫助,給了詩人敢發(fā)狂言的自信。__(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老子》中指出固執(zhí)己見、自以為是的危害的句子是“ _自見者不明__,__自是者不彰__”。(2)《論語十二章》中,孔子認為應向別人學習,發(fā)揚長處避免短處的句子是“ _見賢思齊焉__,__見不賢而內自省也__”。(3)《大學之道》中,用“ _物有本末__,__事有終始__”兩句指出本末始終的道理,進而說明“知所先后,則近道矣”的觀點。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它,來自三千年前的古蜀,從泥土中____地被翻找出來,它被選定為了中國文化遺產的標志。它,就是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商周太陽神鳥金飾。成都金沙遺址是21世紀我國第一個重大考古發(fā)現,太陽神鳥金飾就是從金沙遺址出土的“國寶重器”,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只有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才能欣賞到這件____的國寶。它不過手掌大小,整體呈圓形,上面的圖案分為內外兩層,外層由四只首尾相連的飛鳥構成,朝逆時針方向飛行。被這四只飛鳥環(huán)繞著的,是12條弧形齒狀芒飾,像是順時針旋轉著的太陽。兩層圖案均采用鏤空的方式呈現,如同一幅技巧精妙的現代剪紙作品,令人聯想起“金烏負日”的美麗傳說。太陽神鳥金飾為什么能從眾多國寶中____,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志呢?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館長朱章義介紹,造型精練線條流暢構圖嚴謹極富美感并具有較好徽識特征和追求光明團結奮進和諧包容的精神寓意的太陽神鳥金飾,反映了中國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是豐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和精湛的工藝水平的完美結合。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答案】 _①大費周折__②獨一無二__③脫穎而出__ 19.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答案】 _太陽神鳥金飾造型精練,線條流暢,構圖嚴謹,極富美感,具有較好的徽識特征。它有追求光明、團結奮進、和諧包容的精神寓意。__ 20.文中運用了設問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內容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答案】 _以“太陽神鳥金飾為什么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志呢?”提出問題,引起讀者對所提問題的思考,突出太陽神鳥金飾的特點和精神寓意,及其在眾多國寶中的特殊地位。使語段行文避免平鋪直敘,富有波瀾。__(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野駱駝是隱秘的世外隱居者。它們的外套跟沙漠混在一起,它們自由自在,神出鬼沒。它們在浩瀚的騰格里沙漠游蕩,裹著風沙奔跑。它們不會冬眠,____,就那么不知疲倦地朝著目標堅定前行。你要問,一群穿越整個騰格里沙漠的野駱駝知道些什么?那要告訴你,____。它們能找到沙漠植物、水源和棲身的沙灣。你以為它們只挑鮮嫩青草吃嗎?錯啦。我親眼看見過野駱駝吃又老又硬的沙棗樹葉子,還有滿身是刺的大薊。它的舌頭卷住大薊,連刺吞下去,眼神看起來還挺愉快。野駱駝的饑餓感只對某些沙生植物存在,這是它和沙漠的一個古老誓約,不能違背。它們是孤獨的,遠離塵囂。____?才不呢。它們在沙漠里游蕩,快活著呢。野駱駝是浪漫主義者,遵循它們的原則,只吃祖先留給它們的植物,管它有刺沒刺。倘在干旱季節(jié),野駱駝會去哪里呢?沒有人知道,只有它們自己知道。它們循著祖先留下的密碼,隱秘地出沒。 21.下列各項,和畫橫線的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B )A.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B.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C.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D.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解析】 原文:比喻,將“野駱駝”比作“世外隱居者”。A項,夸張,寫人在山上可以摸到星辰。B項,比喻,將“月光映照在花林上的景象”比作“霰”。C項,比擬,賦予桃花以人的動作、神態(tài)。D項,反問,“何不”反問。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答案】 _①不會迷失方向__②它們什么都知道__③但是它們真的孤獨嗎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材料一:古語有云“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英國詩人雪萊也說:“淺水是喧嘩的,深水是沉默的?!?/span>材料二:房間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是一句英文諺語,原意為房間里出現了一頭大象,大家卻對如此顯而易見的事物避而不談;后來引申為在公共空間中,大眾對于某些顯而易見的事實,集體保持沉默的社會現象。劉瑜教授在為《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認》一書作序時寫道:歷史上無數的悲劇,源于集體沉默。閱讀完上述材料,你有怎樣的感受與思考?請結合材料綜合立意,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得抄襲,不得套作;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寫作指導】 材料一中“沉默”的概念內涵:反躬自省,不論人非;深邃睿智,不膚淺喧鬧。可見,這是從個人修身角度來談的?!俺K技哼^”“莫論人非”是儒家提倡的內省律己,外和慎言。雪萊的淺水、深水對比性比喻,形象闡述沉默的人比話多的人更有內涵,更有深度。這則材料是同類互補,提取相同點,形成觀點:沉默于個人修身有重要作用。材料二中“沉默”的概念內涵:對顯而易見的事沉默;集體沉默,避而不談;沉默造成悲劇。可見,這是從社會現象角度來談?!胺块g里的大象”是定義,劉瑜的話是觀點。同類型材料互補,提取相同點,形成觀點:對顯而易見的社會現象的集體沉默是大眾的悲劇。【參考立意】 (1)從材料一可得立意:沉默是修身美德??少澇桑部煞磳?。(2)從材料二可得立意:集體沉默,不可以茍且,要敢于去主動打破。(3)結合材料要求綜合立意:先在沉默中積蓄力量,再在沉默中爆發(fā)改變社會。(4)如何打破集體沉默,可以作為文章加分項。集體沉默,不能只依靠個人去打破,要建立公眾意識,大家一起破,大家都敢于打破沉默,社會亂象才會越來越少。【優(yōu)秀例文】 沉默的人,沉沒的文明魯迅曾言:“不在沉默中爆發(fā),便在沉默中滅亡?!彼?,中華民族一直有如魯迅那般敢于叫醒“鐵屋子中熟睡的人”的勇士,使中華文明依舊煥發(fā)生機。但縱觀世界史,另外三大文明古國已然是滅亡了,還有無數細小的文明之舟,履于歷史長河。他們的人民,也化作沉默的沙土,無聲地凝視這個世界。何謂沉默?其含義為不說話,引申為對于周圍事物麻木,缺乏對錯誤的指出。往大處延展開,如果一個社會人人沉默,則國家與民族將對種種威脅置于腦后,使文明陷入衰落之境況。那么,沉默因何產生?外因便是世界存在閉塞性,群體具有對外物沉默的特質。正如“房間里的大象”這句英文諺語,當房間里出現了一頭大象,大家卻對如此顯而易見的事物避而不談,進而將消息淹沒在沉默之中。因而,在公共空間中,大眾對某類觸目驚心的事實保持集體沉默,追本溯源,是人們總相信有些現象顯而易見,因而心照不宣。對于“房間里的大象”這一顯而易見的事物避而不談,內因是人們安于現狀,甘于接受,為了遠離不必要的糾紛而保持緘默。雪萊曾說:“淺水是喧嘩的,深水是沉默的?!闭\然,胸懷寬廣,能夠容納清濁百川,造就了個人的“無言”,這是沉默的境界。但事物的發(fā)展過程,總是伴隨著各種各樣問題的出現。人群之中,若人人皆“莫論人非”,人人皆“莫談國事”,他人默不作聲,自己也就跟著沉默,現有的問題只會愈發(fā)嚴重,永遠無法得到解決。觀如今,知網因版權費與高校續(xù)訂費問題卷入風波,作為中國最大文獻資料付費數據平臺,其早已備受詬病,但上至高校,下至老師學生,之前都鮮有發(fā)聲,這便是集體沉默最合適的例證。每個人都保持沉默,換來的卻是知網愈發(fā)肆意抬價,過度逐利。何以破局?追溯過往,破局之人皆為勇士,無論是新文化運動時期發(fā)聲的革命家們,還是曝光問題的記者,以及現在起訴知網的趙德馨教授……他們發(fā)現問題,同時敢于發(fā)聲,破除集體沉默,進而引起更多人發(fā)聲,激發(fā)群體“從眾效應”。當然,根植于他們心底的,是作為知識分子的責任與對家國的熱愛,而不是借眾人之浪潮,泯然于眾人間。所幸,中華民族歷來不缺敢于發(fā)聲的勇士,也不乏有想法和頭腦的人民,因而中華文明終未消亡,而是越發(fā)輝煌。前路漫漫,依舊有無數的問題等待著,讓我們做敢于發(fā)聲的人,這樣的中華民族將永遠有希望!點評:文章從“人”的個體到“文明”的普遍,從“沉默”現象到“沉沒”結果,揭示了“沉默”的深刻意義和深遠后果。主線采用“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遞進式結構展開,不僅分類討論了“沉默”的外因和內因,而且從歷史和現實方面探討了破局之道,最后發(fā)出呼吁——“讓我們做敢于發(fā)聲的人,這樣的中華民族將永遠有希望”,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磅礴有力。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電子課本

本單元綜合與測試

版本: 人教統(tǒng)編版

年級: 選擇性必修 上冊

切換課文
  • 同課精品
  • 所屬專輯23份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 0

    資料籃

  • 在線客服

    官方
    微信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 官方微信

    官方
    微信

    關注“教習網”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 免費福利

    免費福利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