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tǒng)編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學習任務單
【單元學習任務】
核心任務
任務
學習活動
課時
課型
通過單元的整體學習,積累文言知識,感受自然之美,設計和繪制‘山水風月入畫中’長卷
單元導讀
活動一:明方向,知內容
活動二:讀詩文,近山水
活動三:尋山水,標位置
1
單元導讀課
第一課段:
游山水,誦風月
1.巴東三峽行(活動一:初識三峽,活動二:細讀三峽,活動三:美讀三峽)
2.茅山行(活動一:走近茅山,活動二:細讀茅山,活動三:美讀茅山)
3.奇山異水富春行(活動一:走近奇山異水,活動二:譯讀奇山異水,活動三:美讀奇山異水)
4.承天月夜行(活動一:初讀月夜美景,活動二:細品月夜美景,活動三:美讀悟“閑人”)
5.草木風月皆有情(活動一:美景寄情,活動二:知人論世,活動三:朗誦小達人)
6
基礎過關課、精讀賞析課
第二課段:
品山水,賞風月
活動一:山川之美我來談
活動二:網紅景點我來設
活動三:穿越時空我來演
3
賞析拓展課
第三課段:
吟山水,詠風月
活動一:山水風月變變變
活動二:妙筆生花寫校園
活動三:分享交流評佳作
3
讀寫結合課
第四課段:
畫山水,繪風月
活動一:披文入情探生命
活動二:因文成畫寄情思
任務三:雋永題字彰主旨
2
比較探討課
單元整理與拓展
活動一:單元整理
活動二:拓展延伸
活動三:單元進階(選做)
1
單元整理與拓展課
單元檢測與反思
單元整體測試
單元設計反思
4
單元檢測與反思課
第一課時 單元導讀:山水風月入畫中(1課時)
【學習目標】
能夠初步了解單元學習內容及方法,基本熟悉單元內容。
【課前預學】
瀏覽單元課文。
【課中探究】
活動三:尋山水,標位置
(定點山水。借助注釋,并調動所學的地理知識,在中國地圖上標注四處山水的大致位置。)
【評價反饋】
課時評價反饋表
評價等級(評價后用紅筆涂色)及規(guī)則說明:
選A得5星,選B得4星,選C得3星,選D得1星或0星
活動
完成情況
評價等級
明方向,知內容
A.已經明確( )B.大部分明確(?。〤.部分明確(?。〥.不明確(?。?br />
☆☆☆☆☆
讀詩文,知山水
A.已讀熟(?。〣.大部分讀熟(?。〤.部分讀熟(?。〥.未讀熟( )已背 篇(共9篇)
☆☆☆☆☆
尋山水,標位置
A.已完成(?。〣.大部分完成(?。〤.部分完成(?。〥.未完成(?。?br />
☆☆☆☆☆
【總結反思】
我在本節(jié)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
背誦《三峽》《答謝中書書》。
第一課段:游山水,誦風月(6課時)
第二課時 巴東三峽行
【學習目標】
1.語言目標:
能夠比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梳理文中的景物。
2.思維目標:
能夠初步運用同類信息整合法,積累文言重要字詞音義。能比較準確地概括景物特點,培養(yǎng)想象和分析能力。
3.價值目標:
初步認識自然山水之美和文人寫景詠物之志。
【課前預學】
嘗試有感情地朗讀《三峽》全文,并借助課下注釋與工具書,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課中探究】
活動一:初識三峽
1. 反復朗讀課文,讀準字音、節(jié)奏,做到正確、流利。在朗讀中感知文章大意,梳理詩文寫景內容,準確概括描寫對象及其特征,梳理詩文的主旨。
篇名及作者
所寫景物
景物特點
思想感情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2.運用下面的句式概括每篇詩文的內容主旨,并與同學進行交流。
《三峽》按照……順序,主要寫了……,寫出了……的特點,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活動二:細讀三峽
自學:1.借助注釋自主疏通文意,讀懂詩文大意,并標注有疑問的地方。
2.你覺得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最美?作者是怎樣描寫它的?摘錄相關句子,并進行賞析。
美麗的三峽之 ?。ㄊ纠?br />
摘錄
賞析
活動三:美讀三峽
本文用了哪些方法來描述三峽美景?你讀出四季的三峽有哪些不同的美?
知識學習:描寫景物特征的方法
描寫景物,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景物的特征常常表現(xiàn)在形狀、色彩、聲音等方面。描寫景物的特征,還可以從多視角、多形態(tài)、多感官來描寫。
細讀本文,體會本文景物動態(tài)情狀,品讀賞析作者的觀察方法和寫作手法的 能力。
朗讀技巧
節(jié)奏聲韻
注意斷句、聲韻和諧、講究平仄。要學會把握節(jié)奏,注意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節(jié)奏變化、讀準重音與停連,突出景物狀態(tài)與人物情感。
語氣語調
以《三峽》為例
首段: 山的高峻(雄渾有力)
二段: 夏水奔放( )
三段: 春冬清幽( )
四段: 秋峽凄婉( )……
《三峽》以(?。┳侄陶Z為主,讀起來朗朗上口,我們采用的朗讀形式是這樣的:
【評價反饋】
課段評價反饋表
活動
完成情況
評價等級(評價后用紅筆涂色)及規(guī)則
初識三峽
全部完成、概括準確、書寫工整、獨立完成、主動完成各1星
☆☆☆☆☆
細讀三峽
認真完成、筆記詳盡、主動請教、書寫工整、整理信息各1星
☆☆☆☆☆
美讀三峽
積極參與、聲音洪亮、讀出感情、主動建議、表情動作各1星
☆☆☆☆☆
【總結反思】
我在本節(jié)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
查閱作者生平及創(chuàng)作背景,體會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懷,設計游客與漁者的對話腳本。
漁者的自白
第三課時 茅山行
【學習目標】
1.語言目標:
能夠比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梳理《答謝中書書》文中的景物。
2.思維目標:
能夠運用同類信息整合法,積累文言重要字詞音義。能夠比較準確地概括景物特點,比較兩文異同,培養(yǎng)對比思維和歸納思維的能力。
3.價值目標:
初步認識自然山水之美和文人寫景詠物之志。
【課前預學】
朗讀課文,并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整體感知《答謝中書書》內容。
【課中探究】
活動一:走近茅山
1.反復朗讀課文,讀準字音、節(jié)奏,做到正確、流利。在朗讀中感知文章大意,準確概括描寫對象及其特征,梳理詩文的主旨,填寫任務單。
篇名及作者
所寫景物
景物特點
思想感情
運用下面的句式概括每篇詩文的內容主旨,并與同學進行交流。
本文主要寫了……,寫出了……的特點,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活動二:細讀茅山
自學:1.借助注釋自主疏通文意,讀懂詩文大意,并標注有疑問的地方。
2.作者是怎么描寫“山川之美”的?請細讀全文,嘗試歸類與整理,并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山川之美
詞句摘錄
寫作方法
我的理解
活動三:美讀茅山
朗讀技巧
節(jié)奏聲韻
注意斷句、聲韻和諧、講究平仄。要學會把握節(jié)奏,注意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節(jié)奏變化、讀準重音與停連,突出景物狀態(tài)與人物情感。
語氣語調
讀出節(jié)奏:本文多四字短 語,對仗工整,句式整 齊,節(jié)奏感強。
讀得舒緩:長句抒情、議論時,頗有自得之意
讀出變化:首段沉穩(wěn)有力 (總括“奇山異水”);第 二段語速由緩到急(游魚 顯石,清透見底;急湍猛 浪,水勢多變);第三段 語調高昂,驚嘆驚奇(山 樹軒邈,聲響靈動);沉 穩(wěn)重音(全面之辭);語 調漸緩(明暗光影)
朗誦形式:
【評價反饋】
課段評價反饋表
活動
完成情況
評價等級(評選后用紅筆涂色)及規(guī)則
走近茅山
全部完成、概括準確、書寫工整、獨立完成、主動完成各1星
☆☆☆☆☆
細讀茅山
認真完成、筆記詳盡、主動請教、書寫工整、整理信息各1星
☆☆☆☆☆
美讀茅山
積極參與、聲音洪亮、讀出感情、主動建議、表情動作各1星
☆☆☆☆☆
【總結反思】
我在本節(jié)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
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體會作者文中寄寓的情感,幫助設計“回信”游客留言板。
第四課時 奇山異水富春行
【學習目標】
1.語言目標:
能夠比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梳理課文中的景物。
2.思維目標:
學習運用同類信息整合法,積累文言知識。分析比較《三峽》《答謝中書書》《與朱元思書》選景的不同,梳理景物特點,培養(yǎng)對比思維和歸納思維的能力。
3.價值目標:
初步認識自然山水之美和文人寫景詠物之志。
【課前預學】
嘗試有感情地朗讀《答謝中書書》《與朱元思書》全文。
【課中探究】
活動一:走近奇山異水
自學:反復朗讀課文,讀準字音、節(jié)奏,做到正確、流利。在朗讀中感知文章大意,準確概括描寫對象及其特征。
篇名及作者
所寫景物
景物特點
思想感情
活動二:譯讀奇山異水
自學:
1. 借助注釋自主疏通文意,讀懂詩文大意,并標注有疑問的地方。
2. 分析比較《三峽》《答謝中書書》《與朱元思書》選景和寫作手法的不同。
3.運用下面的句式概括每篇詩文的內容主旨,并與同學進行交流?!丁分饕獙懥恕?,寫出了……的特點,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山川之美各不同
相同點
不同點
三峽
答謝中書書
與朱元思書
活動三:美讀奇山異水
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長組織成員開展合作學習,進行美讀練習,以作者視角把握節(jié)奏,讀出抑揚頓挫之感,同時利用重音、語速、語調突出景物特點下的人物情感狀態(tài),朗讀并感受“駢文之長”的語言特點,并在全班進行展示。
朗讀技巧
節(jié)奏聲韻
注意斷句、聲韻和諧、講究平仄。要學會把握節(jié)奏,注意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節(jié)奏變化、讀準重音與停連,突出景物狀態(tài)與人物情感。
語氣語調
讀出節(jié)奏:本文多四字短語,對仗工整,句式整齊,節(jié)奏感強。
讀得舒緩:長句抒情、議論時,頗有自得之意
讀出變化:首段沉穩(wěn)有力(總括“奇山異水”);第二段語速由緩到急(游魚顯石,清透見底;急湍猛浪,水勢多變);第三段語調高昂,驚嘆驚奇(山樹軒邈,聲響靈動);沉穩(wěn)重音(全面之辭);語調漸緩(明暗光影)
朗誦形式:
【評價反饋】
課段評價反饋表
活動
完成情況
評價等級(評選后用紅筆涂色)及規(guī)則
走近奇山異水
全部完成、概括準確、書寫工整、獨立完成、主動完成各1星
☆☆☆☆☆
譯讀奇山異水
認真完成、筆記詳盡、主動請教、書寫工整、整理信息各1星
☆☆☆☆☆
美讀奇山異水
積極參與、聲音洪亮、讀出感情、主動建議、表情動作各1星
☆☆☆☆☆
【總結反思】
我在本節(jié)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
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體會作者文中寄寓的情感,設計“回信”留言板。
第五課時 承天月夜行
【學習目標】
1.語言目標:
能夠比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全文,梳理文中的景物。
2.思維目標:
學習運用同類信息整合法,積累文言重要字詞音義。分析課文選景梳理其特點,描述月下美景,培養(yǎng)想象和聯(lián)想的能力。
3.價值目標:
初步認識自然山水之美,理解“閑人”的復雜含義,體會文人寫景詠物之志。
【課前預學】
有感情地朗讀《記承天寺夜游》。
【課中探究】
活動一:初讀月夜美景
反復朗讀課文,讀準字音、節(jié)奏,做到正確、流利。在朗讀中感知文章大意,梳理寫景內容,準確概括描寫對象及其特征。
2.運用下面的句式概括每篇詩文的內容主旨,并與同學進行交流。《……》主要寫了……,寫出了……的特點,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篇名及作者
所寫景物
景物特點
思想感情
活動二:細品月夜美景
自學:1.借助注釋自主疏通文意,讀懂詩文大意,并標注有疑問的地方。
2.你最喜歡哪個句子?任選角度進行賞析。
3.如此美景,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如何理解“閑人”?
摘錄句子
賞析
“閑人”
活動三:美讀悟“閑人”
互學:以小組為單位,從作者視角進行小組內朗讀,在本文駢散結合中把握節(jié)奏,讀岀抑揚頓挫之感,同時利用重音、語速、語調突出游蹤變化之下的人物情感起伏狀態(tài),進行美讀練習,并在全班進行展示。
朗讀技巧
節(jié)奏聲韻
注意斷句、聲韻和諧、講究平仄。要學會把握節(jié)奏,注意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節(jié)奏變化、讀準重音與停連,突出景物狀態(tài)與人物情感。
語氣語調
根據蘇軾游蹤讀出變化:(至“月色入戶”處)語速較緩,“解衣欲睡”至“張懷民”,語調升高,重音讀岀“起行”“念”“遂至”。音調升高,重音讀出“懷民亦未寢”“相與”,表達驚喜之感;景色描寫處,語速緩慢,語調柔和;兩個反問,讀出質疑、不解、憤懣,最后一句自嘲自解自得,重音“閑人”。陳述句、反問句、感嘆句語氣跟隨情感起伏變化,體現(xiàn)作者心境。
《記承天寺夜游》,男生讀長句,女生讀短句,交錯讀。讀出趣味,讀出整散之美。
【評價反饋】
課段評價反饋表
活動
完成情況
評價等級(評選后用紅筆涂色)及規(guī)則
初讀月夜美景
全部完成、概括準確、書寫工整、獨立完成、主動完成各1星
☆☆☆☆☆
細品月夜美景
認真完成、筆記詳盡、主動請教、書寫工整、整理信息各1星
☆☆☆☆☆
美讀悟“閑人”
積極參與、聲音洪亮、讀出感情、主動建議、表情動作各1星
☆☆☆☆☆
【總結反思】
我在本節(jié)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
將本文改寫成一首小詩,可以合理添加相關情節(jié)和景物。
第六課時 草木風月皆有情
【學習目標】
1.語言目標:
能夠比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梳理詩中的景物。
2.思維目標:
學習運用同類信息整合法,積累文言重要字詞音義。分析比較五首古詩選景的不同,梳理景物特點,培養(yǎng)對比思維和歸納思維的能力。
3.價值目標:
初步認識自然山水之美和文人寫景詠物之志。
【課前預學】
讀熟五首古詩。
【課中探究】
活動一:美景寄情
自學:1.反復朗讀五首古詩,讀準字音、節(jié)奏,做到正確、流利。在朗讀中感知文章大意,梳理詩歌寫景內容,準確概括描寫對象及其特征,梳理思想感情。
2.運用下面的句式概括每篇詩文的內容主旨,并與同學進行交流?!丁分饕獙懥恕瑢懗隽恕奶攸c,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展學:教師組織隨機抽取學生在全班進行展示,并進行評學和改學。
篇名及作者
所寫景物
景物特點
思想感情
野望
黃鶴樓
使至塞上
渡荊門送別
錢塘湖春行
活動二:知人論世
自學:選擇一首古詩,將自己設定為詩人的身份,準備給同學講一講這首詩。結合詩人生平及寫作背景,梳理講解要點,并列出講解提綱。
講解提綱
活動三:朗誦小達人
互學: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首古詩進行美讀練習。讀岀抑揚頓挫,利用重音、語速、語調突出游蹤變化之下的人物情感起伏狀態(tài),并在全班進行展示。
展學:教師組織開展講學,注意落實評學與改學。
朗讀技巧
節(jié)奏聲韻
注意斷句、聲韻和諧、講究平仄。要學會把握節(jié)奏,注意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節(jié)奏變化、讀準重音與停連,突出景物狀態(tài)與人物情感。
語氣語調
可利用領讀、齊讀、輪讀、表演讀等形式進行朗誦。
【評價反饋】
課段評價反饋表
活動
完成情況
評價等級(評選后用紅筆涂色)及規(guī)則
美景寄情
全部完成、概括準確、書寫工整、獨立完成、主動完成各1星
☆☆☆☆☆
知人論世
認真完成、筆記詳盡、主動請教、書寫工整、整理信息各1星
☆☆☆☆☆
我是朗誦小達人
積極參與、聲音洪亮、讀出感情、主動建議、表情動作各1星
☆☆☆☆☆
【總結反思】
我在本節(jié)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
選擇一首古詩改寫成一篇短小的散文,注意語言要生動,可以合理添加相關情節(jié)和景物。
第二課段:品山水,賞風月(3課時)
第七課時 山川之美我來談
【學習目標】
1.語言目標:
從修辭、視角、感官、形態(tài)、駢散結合、對偶韻語等方面賞析《三峽》《答謝中書書》《與朱元思書》中的精彩詞句,分析詩文的觀察角度、寫景方法,品析其表達效果。
2.思維目標:
從不同的渠道了解作者生平經歷,梳理課文情景關系,培養(yǎng)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分類歸納景物觀察方法與寫作技巧,培養(yǎng)整理和歸納思維能力。
3.價值目標:
感受人與自然相融共存的和諧關系,深刻感受自然之美和文人之趣,培養(yǎng)心靈和情操的審美價值觀。
【課前預學】
仔細閱讀《三峽》《短文兩篇》《與朱元思書》和《唐詩五首》。
【課中探究】
自學:細讀《答謝中書書》《三峽》《與朱元思書》《唐詩五首》文本,從修辭、視角、感官、形態(tài)、駢散結合、對偶韻語等方面賞析精彩詞句,分析其觀察角度、寫景方法,品析其表達效果。
寫作手法
例句(分析可詳細寫于書上)
正面?zhèn)让婷鑼?br />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br />
視覺聽覺描寫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
動靜結合
“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三峽》
修辭手法
比喻:“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葕交橫”《記承天寺夜游》;“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對偶:“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評價反饋】
課段評價反饋表
活動
完成情況
評價等級(評選后用紅筆涂色)及規(guī)則
山川之美我來談
全部完成、分析準確、步驟完整、書寫工整、獨立完成各1星
☆☆☆☆☆
【總結反思】
我在本節(jié)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
梳理本單元寫作手法及技巧,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
《巧妙呈現(xiàn)自然之美》
第八課時 網紅景點我來設
【學習目標】
1.語言目標:
能夠結合《三峽》《答謝中書書》《與朱元思書》中的精彩詞句,自主設置網紅景點,并能夠撰寫比較生動的景點解說詞。
2.思維目標:
梳理課文情景關系,培養(yǎng)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并能夠生活化進行語言遷移與運用,培養(yǎng)活用語文知識的能力。
3.價值目標:
感受人與自然相融共存的和諧關系,深刻感受自然之美和文人之趣,培養(yǎng)心靈和情操的審美價值觀。
【課前預學】
背誦《三峽》《答謝中書書》《與朱元思書》。
【課中探究】
結合文本,為旅途設置打卡紀念的網紅景點,并寫出簡要的景點介紹詞。
景點名稱
景點介紹
重巖疊嶂
例:這是青山的世界,兩岸高峰連綿不絕,巍峨險峻,因為有了這山,才有了秀美的三峽。
彩壁翠竹
例:五彩的石壁、青翠的竹木交相輝映,美不勝收的景色令您大開眼界。
秋色落暉
大漠孤煙
【評價反饋】
課段評價反饋表
活動
完成情況
評價等級(評選后用紅筆涂色)及規(guī)則
網紅景點我來設
命名準確、介紹生動、結合文本、語句通順、獨特新穎各1星
☆☆☆☆☆
【總結反思】
我在本節(jié)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
修改自己設置的網紅景點,以小導游的身份向父母作景點介紹。
第九課時 穿越時空我來演
【學習目標】
1.語言目標:
聯(lián)系作者生平經歷及文章寫作背景改編課本劇并進行表演,并與同學進行交流。
2.思維目標:
在改編和表演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分析作者思想感情及寫作意圖,培養(yǎng)分析能力及比較思維能力。
3.價值目標:
感受人與自然相融共存的和諧關系,深刻感受自然之美和文人之趣,培養(yǎng)心靈和情操的審美價值觀。
【課前預學】
了解課本劇相關知識。
【課中探究】
小組合作,任選一篇詩文,聯(lián)系作者生平經歷及文章寫作背景改編課本劇并進行表演,在改編和表演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分析作者思想感情及寫作意圖,并與同學進行交流。
展學:教師組織全班進行展學,并注意落實評學與改學。
示例:《記承天寺夜游》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承天寺)
蘇軾(敲門):懷民兄,就寢了嗎?
張懷民(開門):“蘇兄,這么晚了還沒睡?”
蘇軾(撫須微笑):“恰逢皓月當空,見月如見友,睡意完全消解了,我們出去走走?”
張懷民(頷首):“正合我意。”
蘇軾(指空中皓月):“懷民兄,你快看月光樹影交橫的姿態(tài)……”(對話中要分析:1、月下庭中景2、“月”的意象3、“閑人”探討4、復雜心境)……
篇名:
【評價反饋】
課段評價反饋表
活動
完成情況
評價等級
穿越時空我來演
結合課文、表演精彩、想象創(chuàng)新、全組參與、分工合理各1星
☆☆☆☆☆
【總結反思】
我在本節(jié)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
排練小組的課本劇成果,拍成小視頻。
第三課段:吟山水,詠風月(3課時)
第十 —— 十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語言目標:
學習本單元的寫景方法技巧,關注文章不同的表達方式和相對完整的結構,運用多種手法結合各種感官感受從不同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并嘗試遷移到寫作中,描寫出景物特點,融情入景,傳達自己的情思和審美。
2.思維目標:
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體會詩文描繪的意境,感受山川風物之美,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體會情景交融的感染力。
3.價值目標:
從古人歌詠山水的優(yōu)美篇章中獲得美的享受,凈化心靈,陶冶情操,激發(fā)對祖國山水的熱愛,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情趣。
【課前預學】
通讀課文,學習本單元的寫景方法技巧,關注文章不同的表達方式和相對完整的結構。
【課中探究】
活動一:山水風月變變變
自學:結合前面兩個課段的學習,從寫山水的詞句中選出自己認為最美的一個或幾個詞語,組合成一個相對獨立的畫面,展開想象,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來,看哪一組同學想象力最豐富、表達最生動、畫面最美。
互學:小組長組織組員在小組內交流,進行評價,指出作品的優(yōu)點及不足之處,并提出修改意見。評選最佳作品,指定推薦人。
(在自學、互學、展學過程中,注意落實評學與改學)
評價討論時可按以下的問題思考發(fā)言:
(1)文章精彩的段落和句子有哪些?
(2)為什么會精彩?運用了怎樣的手法?哪些詞語特別準確具體?
(3)文中還有哪些地方有不足?還可以做怎樣的修改?
……
示例
所選詞語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畫面描述
江水隨著山勢奔流,湍急的水波飛濺起點點白色的浪花,騰空、落下,水面回旋著道道波紋;低洼處,水流匯聚成深潭,碧波蕩漾,草木疏朗繁茂的影子倒映在水中。
我選擇
我描述
活動二:妙筆生花寫校園
課堂小練筆:
對同學們來說,最熟悉的地方莫過于校園了。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園有什么風景?校園里的風景有什么獨特之處?圍繞“校園一景”寫一個片段。300字以內。
提示:1.“校園一景”,意味著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選取校園的一個局部進行細致具體的描寫。2.除了描寫景物外,還可以寫一寫師生在其中的活動,展現(xiàn)出校園景色的特點。3.寫作時可按一定順序,例如由遠及近、由高到低等。
教師可帶領學生走出教室,來到校園中進行實地觀察。從定點觀察,到移步換景;從靜心觀察景物的細微變化,到投入情感調動多種感官全方位去感受,組織學生分組一邊觀察一邊交流,“平處見奇、常處見險”,讓學生在司空見慣的校園里有新的發(fā)現(xiàn)。指導學生按照下列問題觀察、記錄、交流、整理:
1.漫步校園,哪一處景色最讓你難忘?
2.觀察此處景色,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嗅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
3.哪些景物是靜態(tài)的?哪些又是動態(tài)的?高處、遠處有哪些景物?低處、近處又有什么?
4.身在景中,你心中涌現(xiàn)了怎樣的情感?(情景交融)
(寫在作文本上)
作品評價量表
達成程度評價標準:
分五個等級,按實得標準用紅筆涂色(1星:沒有達成;2星:少部分達成;3星:大部分達成;4星:完全達成;5星:完全達成有創(chuàng)新)
序號
維度
要求
達成程度
觀察角度
多視角
運用俯視、仰視、近觀、遠望 等多種視角
☆☆☆☆☆
多感官
運用視覺、聽覺、嗅覺、觸覺 等多種感官
☆☆☆☆☆
寫作手法
運用動靜結合、不同時段等 多種形態(tài)
☆☆☆☆☆
巧修辭
運用比喻、擬人、夸張、對 偶、排比、引用等多種修辭
☆☆☆☆☆
巧表達
運用四字詞、長短句、雅詞等 多種言語形式
☆☆☆☆☆
有順序
能夠按照時間、空間、邏輯等 順序組織文章
☆☆☆☆☆
善創(chuàng)想
能夠合理運用想象和聯(lián)想, 拓展景致和情感空間
☆☆☆☆☆
融情入景
傳情達意
游記主題明確,與景物特點 相得益彰,審美良好,情感獨特細膩,境界悠遠深長
☆☆☆☆☆
表達能力
展示效果
流暢清晰
準確傳遞信息,吐字清晰,表 達流暢,自信從容
☆☆☆☆☆
吸引聽眾
運用肢體語言、用詞用語、即 興互動等方式調動現(xiàn)場氣氛, 給人良好的傾聽體驗
☆☆☆☆☆
脫稿熟練
能夠脫稿表達,熟練展示作 品,與媒體展示配合良好
☆☆☆☆☆
多媒體
能通過文字、圖片、影像、音頻等方式進行展示
☆☆☆☆☆
評語
評價人
評價時間
【總結反思】
我在本節(jié)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
評選優(yōu)秀的作品,在班級的展示欄內進行展示、交流、互相借鑒。
第四課段:畫山水,繪風月(2課時)
第十三 —— 十四課時
【學習目標】
1.語言目標: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積極參與小組合作設計畫面板塊及色彩搭配,繪制成圖畫,并能夠用比較流暢生動的語言進行解說。
2.思維目標:能夠對課文中的關鍵信息進行梳理和分類,培養(yǎng)和提高對比、歸納、想象的思維能力。
3.價值目標:通過本單元“繪制‘山水風月入畫中’長卷”的整個學習過程,加深對自然山水和文人之趣的認知,感受人與自然相融共存的和諧關系,培養(yǎng)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
【課前預學】
誦讀《三峽》《答謝中書書》《與朱元思書》《記承天寺夜游》《唐詩五首》。
【課中探究】
活動一:披文入情探生命
教師:宗白華說,魏晉南北朝是“濃于生命色彩的一個時代”,你認為本單元詩文中的景物有沒有“生命色彩”?
活動二:因文成畫寄情思
小組合作選擇一篇詩文(或片段),確定好重點景物意象,結合文本分析其特點,設計畫面板塊及色彩搭配,繪制成圖畫。
示例:
1.《答謝中書書》的圖畫要有山、水、樹、竹、曉霧、猿鳥、夕陽、魚;《與朱元思書》的圖畫要有水、山、石頭、鳥兒、蟬、猿猴、樹木。
2.《答謝中書書》中,山高聳入云,水清澈見底,石壁色彩斑斕,樹木、竹子清翠欲滴,曉霧消散殆盡,猿鳥相互鳴叫,日暮西沉,潛魚競相跳躍; 《與朱元思書》中,水有時平靜清澈,有時洶涌湍急;山綿延不絕,直插云霄;鳥鳴婉轉動聽,蟬鳴猿啼音久不絕,樹木稀疏錯落、翠綠斑駁。……
畫板
任務三:雋永題字彰主旨
古人習慣在繪畫作品上題字,來表明畫作的意旨。請在畫作上題上一段話,以彰顯畫面主旨??梢詮恼n本內容中選取,也可小組自擬。
畫作評價量表
維度
標準
按所得等級用紅筆涂色
(5個維度各1星)
意象選擇
全面、準確,與所選內容一致
☆☆☆☆☆
板塊設計
均勻、和諧
色彩搭配
柔和、美觀
畫面題字
準確、深刻
想象創(chuàng)新
合理、新穎
【評價反饋】
課段評價反饋表
活動
完成情況
評價等級(評選后用紅筆涂色)及規(guī)則
披文入情探生命
主動發(fā)言、大膽質疑、認真記錄均可得4或5星;不參與不得星
☆☆☆☆☆
因文成畫寄情思
積極參與、主動建議、提出意見均可得4或5星;不參與不得星
☆☆☆☆☆
雋永題字彰主旨
積極參與、主動建議、提出意見均可得4或5星;不參與不得星
☆☆☆☆☆
【總結反思】
我在本節(jié)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
對作品進行修改完善后定稿,將小組作品組合成一幅長卷(可掃描作品打印,也可采用粘貼的方式)在班級展示欄內進行展示。
單元整理與拓展(1課時)
第十五課時
【學習目標】
1.語言目標:能夠根據自己本單元學習過程,梳理學習所得,并用合適的方式記錄下來。
2.思維目標:能夠對課文中的關鍵信息進行梳理和分類,并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培養(yǎng)和提高整理、對比、歸納、想象的思維能力。
3.價值目標:通過本單元“繪制‘山水風月入畫中’長卷”的整個學習過程,加深對自然山水和文人之趣的認知,感受人與自然相融共存的和諧關系,培養(yǎng)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
【課前預學】
閱讀“吳均三書”(《與施從事書》《與顧章書》《與朱元思書》)。
【課中探究】
活動一:單元整理
從基礎知識、讀寫方法、文章體裁結構等方面整理本單元學習所得,繪制單元思維導圖。
活動二:拓展延伸
吳均的詩文長于描寫山水景物,頗受文學評論家們的喜愛,被稱為“吳均體”,請你閱讀“吳均三書”(《與施從事書》《與顧章書》《與朱元思書》),歸納總結吳均寫景文章的共同點。
活動三:單元進階(選做)
1.錄制單元美文配樂朗誦短視頻。
2.用小導游的形式,介紹本單元的一篇課文內容。
【評價反饋】
課時評價反饋表
評價等級(評選后用紅筆涂色)及規(guī)則:
A得5星,B得4星,C得3星,D得1星或0星
活動
完成情況
評價等級
朗誦
A.正確、流利、有感情( ?。〣.比較正確、流利( )C.有少量錯誤D.錯誤很多,讀不通順( ?。?br />
☆☆☆☆☆
背誦
A.全部背誦過關( ?。〣.大部分背誦過關( )C.部分背誦過關( ?。〥.極少量背誦過關( ?。┮驯场 ∑ü?篇)
☆☆☆☆☆
知識整理積累
A.已完成( ?。〣.大部分完成( ?。〤.部分完成( ?。〥.未完成( ?。?br />
☆☆☆☆☆
寫作
A.能比較出色地寫作,生動、有意境( )B.能完成寫作任務,比較通順,比較生動( ?。〤.能完成,但語言較平淡,缺少新意( ?。〥.寫不出來,或寫得很不好( ?。?br />
☆☆☆☆☆
課外閱讀
A.每天自覺進行課外閱讀并完成閱讀任務( )B.大部分時間能進行課外閱讀,基本完成閱讀任務( )C.部分時間能進行課外閱讀,完成部分閱讀任務( )D.基本不進行課外閱讀,未完成閱讀任務( )
☆☆☆☆☆
【總結反思】
我在本節(jié)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
1.對比閱讀余秋雨的《蘇東坡突圍》和林語堂的《蘇東坡傳》,談談他們筆下的蘇東坡形象有何異同,你怎么看待這種現(xiàn)象?
2.課外閱讀推薦:名著《經典常談》《紅星照耀中國》
3.綜藝推薦:《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經典詠流傳》等。
單元整體測試(3課時)
一、必做
1.單元測試:根據各校各班學情自行選擇測試卷進行測試與評講,并關注測后的訂正情況。(注:評講時注意發(fā)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討論與評講)
2.錯題整理:將單元測試中自己覺得比較重要的錯題進行整理記錄。
二、在下面題目中,自由選擇一個題目,完成一篇知識小論文。
1.作為一部以介紹大小河流為主要內容的地理著作,《水經注》為什么在介紹河流的同時講述神話傳說、歷史故事、民間歌謠等內容?
2.《答謝中書書》一文結尾為何提及“康樂(謝靈運)”?
3.通過《答謝中書書》《與朱元思書》《記承天寺夜游》的學習,陶弘景、吳均是蘇軾筆下的“閑人”嗎?請闡述理由。
(注:除以上問題外,也提倡自擬問題進行探究)
小貼士:知識小論文
知識小論文是超微型的論文,是在學習中用來進行知識探究和描述探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究科學知識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探究成果的一種工具。知識小論文在寫作中要求層次清晰,思路縝密,語句通順,能夠集中解決提出的一個中心問題。
它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兩個部分,正文又包括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結論幾個部分。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并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①提出問題-論點;②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③解決問題-論證方法與步驟;④結論。
為了做到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常常將正文部分分成幾個大的段落。這些段落即所謂邏輯段,一個邏輯段可包含幾個小邏輯段,一個小邏輯段可包含一個或幾個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層次。論文的層次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五級。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