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合具體情境,了解不同的測量方法適用于不同的情況,培養(yǎng)我們的估測意識和能力。(重點)2. 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學會測量實際生活中的距離。(難點)3. 體會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 興趣。
說一說:怎樣測量呢?
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測量實際生活中的距離。
1.測量學校里的體育器材(或小樹)大約有多高,學校操場的一圈大約有多長。
2.在校園里再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測量任務,做一做。
1.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可能有哪些測量方法,你們準備用哪種?
2.活動時需要選擇哪些測量工具,記錄哪些測量數(shù)據(jù)?
3.小組內(nèi)如何分工合作?
①準備測量所需的工具。
②針對測量對象的特點選擇測量的方法。
活動一:測量小樹大約有多高
1.準備物品:卷尺、記錄本和筆。
2.確定小組成員及分工:每組4名同學,其中 有1名記錄員。
1.用尺子量出一米高。
2.估測大約有幾個1米多。
3.估算出小樹的高度。
活動日期: 小組成員:
小組活動記錄單
xx xx xx xx
用尺子量出一米高,估測有2個1米多。
活動二:測量操場一圈的長度
1.準備物品:卷尺或直尺、記錄本和筆。
1.先用尺測量一步的長度。
2.用步測量操場一圈的長度。
走的時候要注意每步的幅度大小要盡量與測量那一步的長度保持一致。
3.利用步數(shù)計算操場的長度。
用尺子量出一步的長是……
活動三:沙坑的長是多少
2.確定小組成員及分工:每組3名同學,其中 有1名記錄員。
1.把尺的“0”刻度和沙坑的一端對齊。
2.沙坑另一端對準的刻度就是沙坑的長度。
用卷尺固定沙坑長度兩端,讀數(shù)。
xx xx xx
1.在上面的活動中,使用了哪些測量的方法?這些方法還可以用到哪里?
用米尺、卷尺直接測,步測,估測等,這些方法還可以測量教室的長,教學樓的高等很多地方。
2.選擇的測量工具有哪些?在使用它們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工具有米尺,卷尺,長繩……
注意一端對準0刻度,將尺子拉直,需要拼接時,作好記錄,盡量避免測量誤差。
3.記錄了哪些數(sh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在今后什么地方可能用到?
小樹高2.5米。操場一圈長500米,沙坑長5米……
在測量比較長的物體長度時能用到。
4.在上面的活動中,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想進一步研究哪些問題?
測量了一些物體的長度,能用測量工具直接測量,也可以用步測、估算等間接方法去測量。
測量比較長或高的物體。
想一想,說一說:在剛才的學習過程中,你學到了什么?
測量實際生活中的距離不僅可以直接測量,還可以間接測量。
測量物體的工具有多種,選擇不同的測量工具,測量方法就不同。
在測量的結果很接近的情況下,選擇測量數(shù)據(jù)比較準確的方法。
1.測量操場的跑道有多長,最合適的工具是( )。
A.三角尺 B.米尺 C.卷尺
2.下列測量方法正確的是( )。
A. B. C.
3.小蘭和老師分別從橋的兩端出發(fā),向橋中間行走。相遇時,小蘭走了15步,老師走了20步。如果小蘭的平均步長是4分米,老師的平均步長是6分米,這座小橋長多少米?
15×4=60(分米) 60分米=6米 20×6=120(分米) 120分米=12米 6+12=18(米)答:這座小橋長18米。
學習完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測量實際生活中的距離。
這是一份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1 校園中的測量一等獎教學課件ppt,共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活動任務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1 校園中的測量教課課件ppt,共1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課前導入,新課精講,學以致用,課堂小結,情景導入,大家一起來看看吧,探索新知,典題精講,易錯提醒,小試牛刀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1 校園中的測量授課ppt課件,共2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用品,活動任務,議一議,做一做,小組活動記錄單,活動日期,小組成員,說一說,籃球場的長和寬,米尺測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