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二年級上冊3.書的歷史優(yōu)秀教學課件ppt,文件包含二上2-3《書的歷史》pptx、二上2-3《書的歷史》docx、書的歷史微課mp4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13頁, 歡迎下載使用。
3.書的歷史【教材簡析】《書的歷史》是教科版二年級上冊《材料》單元的第三課時。書發(fā)展的歷史是人們根據(jù)需要不斷選擇優(yōu)化材料的歷史。本課以書的歷史為線索,指向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材料,巧妙地把材料的變化和書的發(fā)展結(jié)合在一起。通過學生模擬做書,進一步了解材料的不同特點,在此過程體會做書材料隨時代演變的過程,并通過比較體會紙這種材料的優(yōu)越性。本課通過歷史上不同階段各種書的展示,讓學生感受到做書材料的變化,引發(fā)學生對材料變化的思考。通過本課學習,探討用不同材料書寫、做、保存、攜帶、使用等難易程度,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感受到不同材料的優(yōu)點和缺點。并能從材料的變化中,獲得一些啟示。【學情分析】通過前兩課的學習,學生對常見的材料有了初步的認識。能夠觀察一些材料的特點,并能用一些比較科學的詞匯表達,如堅硬、光滑、粗糙、有氣味等。紙是學生身邊最常見的一種人造材料,各種各樣的書基本都是用紙做的。為什么會選擇用紙做書?歷史上還有哪些材料用來做成書?紙這種材料做書跟其他材料相比有哪些優(yōu)越性?這些信息學生了解是有限的。【教學目標】科學觀念:通過實際做不同類型的書,進一步了解每種材料都有各自的特點,初步建立“材料”與“功能”的聯(lián)系。科學思維:用比較的方法,區(qū)別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點。探究實踐:運用多種感官、借助簡單工具觀察材料的特性并思考適合相應材料的書寫工具以及裝訂方法。態(tài)度責任:通過做書,感受到用材料做某種物品時,需要考慮其優(yōu)缺點。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改進物品的興趣和愿望。【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實踐操作體驗,感受不同材料做書的優(yōu)缺點。難點:在做書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材料的特點。【教學準備】教師:教學課件、課前對書的歷史做好了解學生準備:紙張、泥板、竹片、毛筆、墨水、木棒、細繩、訂書機、記錄單【教學過程】一、初步了解書的歷史(預設4分鐘)材料準備:課件1.課件出示駱賓王的《詠鵝》,學生朗讀。提問:《詠鵝》大家非常熟悉,這首古詩是一千多年前寫的,它是怎么流傳的現(xiàn)在的?(預設:通過書籍保存流傳到現(xiàn)在)2.觀察自己身邊的書,討論并出示課題:書的歷史(板書)。提問:書大家都很熟悉,古時候的書也是這樣的嗎?你知道人類曾經(jīng)用什么材料呢?3.微課:了解書的演變史。【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熟悉的古詩導入,讓學生初步感受書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你知道人類曾經(jīng)用什么材料呢?將研究主題聚焦到材料上。二、用不同的材料做書(預設25分鐘)材料準備:紙張、泥板、竹片、毛筆、墨水、木棒、細繩、訂書機、記錄單1.出示微課:了解書的演變史。提問:在剛才的視頻中你看到哪些材料用來做書呢?(預設:龜殼、竹簡、泥板、絲綢等)2.體驗用不同的筆在三種材料上寫字。(1)講述:通過剛才的視頻我們了解到,古人用不同的材料做成書,接下去我們模仿古人來體驗在不同的材料上書寫的感受。(2)出示三種材料:陶泥板、竹片、紙及三種書寫工具:木棒、毛筆、鉛筆,提問:要用這三種書寫工具在這三種材料上書寫,你會怎么選擇?(3)反饋交流,出示活動要求:在不同的材料上寫自己的姓名,體驗在不同材料上寫字的感受,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4)學生體驗用三種不同的工具在三種材料上書寫,記錄活動感受。(5)交流反饋(預設:在泥土板上寫的字很容易模糊、在竹片上寫字要等墨汁干等)3.做一本簡易的書。(1)將這三種材料裝訂成冊。提問:同學們讓我們想辦法將它們裝訂成冊,成為一本書。那么這三種材料該怎樣裝訂成冊呢?(預設:泥板可以在上面打洞;竹片可以用繩子串起來;紙可以用訂書機)(2)學生體驗不同材料裝訂成書的過程,并記錄活動感受。要求:①泥板書的制作:兩塊橡皮泥板刻好字后,將橡皮泥板整齊地擺放在一起。②竹片書的制作:用繩子系在竹簡上,每一片竹簡系一個扣,上端和下端分別綁上繩子做兩端的固定。③紙書的制作:將紙擺放整齊,用訂書器裝訂,一般裝訂兩到三個釘,注意裝訂的時候要對齊。(3)交流活動感受。【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在陶泥、竹片、紙等不同材料上書寫、裝訂成書的過程,感受、模仿從古至今人類在書籍制作過程中的方法和變化。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到不同材料的不同特點。三、三種材料的優(yōu)缺點(預設8分鐘)1.全班反饋三種材料的優(yōu)缺點。提問:剛才我們用這三種材料進行了書寫,并且進行了裝訂,這三種材料有什么優(yōu)缺點?學生根據(jù)體驗和活動記錄,交流反饋三種材料的優(yōu)缺點。(包括:制作難易程度、保存情況、攜帶情況、使用情況、獲取材料難易程度,預設讓孩子們發(fā)現(xiàn)不同的書都會有其優(yōu)缺點。)2.研討:哪種材料最適合做書?(1)提問:每種材料各有優(yōu)缺點,你們認為哪種材料最適合用來做書?(預設:從便于書寫、閱讀、攜帶等方面分析,從而得出紙質(zhì)書最為合適。)(2)出示造紙術資料。3.做書材料變化的啟示。提問:這節(jié)課我們經(jīng)歷了書的發(fā)展,從做書的材料的變化,你又得到了什么啟示呢?(預設:做書的材料不斷改進、書越來越輕便、書寫更便捷等)【設計意圖】通過討論,進一步加深三種材料的優(yōu)缺點。體會到制作材料及其技術的不斷改進,認識到要全面地考慮材料的優(yōu)缺點,才能使設計的產(chǎn)品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四、書的發(fā)展(預設3分鐘)1.出示手機、電子閱讀器等圖片(1)提問:現(xiàn)在人們可以通過各種電子書進行閱讀,你覺得未來的書還會有怎樣的變化呢?(2)保護視力教育【設計意圖】讓學生進行暢想,在談論分享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到材料是會不斷變化的,材料的變化與自己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五、板書設計
【疑難解答】1.學生在理解“為什么做書的材料會變化”這個問題比較抽象,怎么辦?首先讓學生進行做書過程的體驗,整個過程主要有兩個活動,分別是“用不同的筆在三種材料上寫字”和“裝訂成冊,做成一本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通過討論得出“筆+材料+裝訂”的組合,這樣可以保證做書活動的有序性。在體驗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感受,通過組內(nèi)研討、班級交流等形式多次對活動進行反饋,在親身體驗中學生會對“為什么做書的材料會變化”這個問題有更深入的思考。2.本節(jié)課學生體驗的材料較多,教師比較難把握,怎么辦?本節(jié)課的體驗活動由于學生每個人都要體驗三種材料的書寫、裝訂因此教師在材料準備和回收過程比較繁瑣。首先是陶泥板最好是半干的,方便學生用木棒書寫,上課結(jié)束后及時按壓可以在下個班繼續(xù)使用。竹片上要有缺口,方便學生串線等。教師不要把重點放在作品呈現(xiàn)上,而是讓學生感受到不同材料的特點以及書的不斷發(fā)展和變化。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5.擺的快慢一等獎教學課件ppt,文件包含教科版五上《計量時間》單元第5課《擺的快慢》教學課件pptx、教科版五上《計量時間》單元第5課《擺的快慢》教學設計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1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4.機械擺鐘完美版教學課件ppt,文件包含教科版五上《計量時間》單元第4課《機械擺鐘》教學課件pptx、教科版五上《計量時間》單元第4課《機械擺鐘》教學設計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1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6.水的作用優(yōu)質(zhì)教學課件ppt,文件包含教科版五上《地球表面的變化》單元第6課《水的作用》教學課件pptx、教科版五上《地球表面的變化》單元第6課《水的作用》教學設計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0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