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方案
課 題
第十七章 第3節(jié) 電阻的測量
課 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方法。
2.學會用伏安法測量電阻。
3.加深對歐姆定律及其應用的理解。
教學重點
會用“伏安法”測量導體的電阻
教學難點
與實驗相關的動態(tài)電路的分析、電路故障分析、實驗數據處理。
教學方式
討論式、實驗式
教具學具
多媒體、實驗器材
教學過程
設計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目的
【ppt3】新課引入:
多媒體展示實驗室常見電阻,小燈泡。提問實驗室常見電阻,小燈泡的電阻是多少呢?
預設回答:
電流可以用電流表測量,電壓可以用電壓表測量。那么,用什么方法測量電阻呢?
如何運用歐姆定律找到間接測出導體的電阻的方法?
R=U/I
該式表示導體的電阻在數值上等于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與通過它的電流的比值。這是電阻的計算式,不是決定式,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測量電阻的方法,叫伏安法測電阻。
本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電阻的測量。
板書:一、電阻的測量
思考與討論
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引起學生探究興趣,導引出新知識
一、實驗:伏安法測電阻
【ppt4】
實驗目的:用電壓表、電流表間接測電阻
實驗原理:R=U/I
測量的量:(1)導體兩端的電壓U
(2)電路中的電流I
實驗器材:電源、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導線、待測電阻。
【ppt5】
設計實驗:
1.滑動變阻器的作用:
① 保護電路 ;
② 改變R兩端的電壓或電路中電流大小。
2.本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是: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從而減小誤差。
3.連接電路時,開關應 斷開 ,滑動變阻器應 置于阻值最大處。
板書:
1.原理:R=U/I
2.方法:伏安法
3.實驗器材:電源、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導線、
待測電阻。
4.滑動變阻器的作用:
(1)改變R兩端的電壓或電路中電流大小
(2)保護電路
【ppt6】
實驗步驟:
1.調節(jié)電流表、電壓表的指針到零刻度;按電路圖連接實物;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到阻值最大端。
2.閉合開關,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至適當位置,分別讀出電流表的示數 I、電壓表的示數U,并記錄在表格中;
3.電壓表和電流表要注意選擇適當的量程。
4.根據公式R=U/I計算出R 的值。
【ppt7】進行實驗:實驗視頻
【ppt8】
實驗數據:
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改變待測電阻中的電流及兩端的電壓,再測幾組數據,并計算R 的平均值。
板書:二、測量定值電阻
1.原理圖:
2.數據處理: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從而減小誤差
二、實驗:伏安法測小燈泡電阻
1.將上述實驗中的定值電阻換成小燈泡,用同樣的方法測定小燈泡的電阻。
2.多測幾組數據,根據實驗數據分別計算出小燈泡的電阻。
3.比較計算出的幾個數值,看看每次算出的電阻的大小相同嗎?有什么變化規(guī)律嗎?
4.如果出現的情況和測量定值電阻時不同,你如何解釋?與同學交流一下。
【ppt9】
實驗目的:用電壓表、電流表間接測電阻
實驗原理:R=U/I
測量的量:(1)導體兩端的電壓U
(2)電路中的電流I
實驗器材:電源、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導線、小燈泡。
【ppt10】
設計實驗:
【ppt11】
實驗步驟:
1.斷開開關,按電路圖連接電路,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處。
2.檢查電路無誤后閉合開關,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改變小燈泡兩端的電壓(不要超過額定電壓的1.2倍) ,記下三組或三組以上對應的電壓值和電流值,分別填入表格中。
3.根據記錄的數據應用公式 分別求出對應的電阻值,填入表格中。
【ppt12】
進行實驗:實驗視頻。
【演示ppt13】
數據分析:
結論:小燈泡的亮度不同電阻大小不同
分析:燈絲溫度升高,導致電阻變大,不是測量誤差
注意:用不同溫度下測得的阻值求平均值 這樣做是不可以的。
板書:三、測量小燈泡的電阻
1.原理圖:
2.結論:燈泡的亮度不同,燈絲的電阻不同。
【ppt14、15】隨堂練習。
1、在測量電阻的實驗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D )
A. 連接電路時,開關閉合
B. 不需要考慮被測電壓、電流的大小,選電表的小量程即可
C. 測量時可以測量一組數據,也可測量多組數據
D. 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時,需要求平均值
解析:A.連接電路時,開關必須斷開;
B.在無法估計被測電壓、電流的大小時,應采用試觸法選取合適的量程;
CD.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時,為減小誤差,要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2、在以下實驗中:①伏安法測小燈泡的電阻;②伏安法測定值電阻的阻值;③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④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測量誤差的有 ( B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②和③是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的;
① 和④多次測量是為了探究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規(guī)律。
【ppt16】知識拓展。
電阻測試儀介紹
【ppt17】課堂小結。
【ppt18】布置作業(yè)。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分析、思考、提出自己的觀點
師生根據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共同設計實驗電路。
學生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進行探究實驗。
實驗數據的收集和處理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分析、思考、提出觀點
師生根據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共同設計實驗電路。
學生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進行探究實驗。
實驗數據的收集和處理
對比分析,歸納總結
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總結出結論
提高學生根據以往知識進行分析的能力
鞏固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制表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分析實驗數據,總結實驗結論的能力
提高學生根據以往知識進行分析的能力,舉一反三。
鞏固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制表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分析實驗數據,總結實驗結論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對比歸納的方法
學會反思,總結規(guī)律
檢驗所學
拓展提高
板書設計
第3節(jié)電阻的測量
一、電阻的測量:
1.原理:R=U/I
2.方法:伏安法
3.實驗器材:電源、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導線、待測電阻。
4.滑動變阻器的作用:
(1)改變R兩端的電壓或電路中電流大小
(2)保護電路
二、測量定值電阻
1.原理圖:
2.數據處理: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從而減小誤差
三、測量小燈泡的電阻
1.原理圖:
2.結論:燈泡的亮度不同,燈絲的電阻不同。小燈泡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大。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2節(jié) 歐姆定律精品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演示ppt3,演示ppt4、5,ppt6,ppt7,ppt8、9,ppt10,ppt11,ppt13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物理九年級全冊第3節(jié) 電阻的測量教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知識要點,當堂檢測,自主測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3節(jié) 電阻的測量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