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 壓強(考點解讀)
知識導航



知識點講解



1、壓強的定義及計算
(1)壓強:壓力的作用效果,數(shù)值上等于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
(2)壓強公式:;
(3)壓強p的單位是帕斯卡(簡稱為帕),符號是Pa。
2、減小或者增大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
減小壓強方法:
(1)壓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積;
(2)受力面積一定,減小壓力;
(3)同時減小壓力,增大受力面積.
應用:①載重卡車裝有許多的車輪;②房屋建在較大的地基上;③書包帶做得較寬。
增大壓強方法:
(1)壓力一定,減小受力面積;
(2)受力面積一定,增大壓力;
(3)同時增大壓力,減小受力面積.
應用:①速滑運動員的冰鞋裝有冰刀;②投向靶盤的飛鏢;③用力剎車。
3、壓力和重力的區(qū)別
(1)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
(2)壓力產(chǎn)生的條件:壓力是相互接觸的物體因相互擠壓使物體發(fā)生形變時在接觸面之間產(chǎn)生的力。
(3)壓力方向:壓力的方向與受力物體的表面垂直且指向受壓物體。
(4)壓力作用點:壓力的作用點在受壓物體的表面上。
(5)辨析:重力和壓力的區(qū)別
?
重力
壓力
定義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
產(chǎn)生原因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chǎn)生
由于物體對物體的擠壓而產(chǎn)生
方向
總是豎直向下
垂直于受壓面且指向被壓物體
作用點
物體的重心
在受壓物體的表面上
施力物體
地球
對受力物體產(chǎn)生擠壓作用的物體
聯(lián)系
在通常情況下,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其重力等于物體對地面的壓力
注意點
壓力不一定是由于物體受到重力而引起的;物體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可以產(chǎn)生壓力,但壓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
(6)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壓力和受力面積.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4、固體壓強大小的比較
固體壓強的比較:
(1)準確判斷壓力、受力面積及其變化:固體壓強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受力面積有關。
(2)找準產(chǎn)生壓強的壓力和該壓力的受力面積是關鍵;抓住“誰對誰的壓強”,找到壓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以及這兩個物體的接觸面積就可以準確判斷壓力和受力面積。利用公式,采用控制變量法。
5、探究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實驗目的、原理、方法】
①實驗目的: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上面因素有關;
②實驗原理:;
③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轉(zhuǎn)換法。
【實驗器材】
小桌子、海綿、砝碼。
【器材作用及圖像】
①小桌子:實驗主體;
②砝碼:提供壓力;
③海綿:體現(xiàn)壓力作用效果。

【實驗步驟】
步驟①如圖甲,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觀察泡沫塑料被壓下的深度;
步驟②如圖乙,在桌面上放一個砝碼觀察泡沫塑料被壓下的深度;
步驟③再把小桌翻過來,如圖丙,觀察泡沫塑料被壓下的深度。
【實驗結(jié)論及應用】
海綿被壓下的深度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①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顯;
②壓力大小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作用效果越明顯。
典例分析+變式訓練



考點1 壓強的定義及計算
【典例1-1】“愛物理,愛生活”,對一些生活常識的認知是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方面,下列對一些生活中的相關物理量估測比較貼近事實的是( ?。?br /> A.一位中學生受到的重力約60N
B.人騎自行車的速度大約為5km/h
C.一位中學生正常站立對地面的壓強約1×104Pa
D.托起一張物理試卷的力大約為2N

【典例1-2】一塊磚塊平放在水面地面上,其對地面壓強為2000帕,表示磚塊對地面每平方米上的    。當磚塊由平放變成豎放時,水平地面受到磚塊的壓力    ,壓強   ?。ㄟx填“變小”、“不變”或“變大”)。
【變式1-1】下列是小明對身邊物理量的估測,其中符合實際的是( ?。?br /> A.中學生的正常體溫約為38℃
B.全新的2B鉛筆的長度約為18cm
C.眨一次眼所用的時間約為1min
D.正常步行時人對地面的壓強約為500Pa
【變式1-2】兩個物體甲和乙通過細繩與輕質(zhì)彈簧測力計連接在一起,物體甲重4N,物體乙重7N,如圖兩物體都靜止。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N,若乙物體的底面積為10cm2,則乙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  Pa。

考點2 減小或者增大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
【典例2-1】如圖所示的實例中,為了增大壓強的是( ?。?br /> A.在鐵軌下面鋪枕木 B.書包帶做得較寬
C.切雞蛋的鋼絲很細 D.滑雪板底面積較大
【典例2-2】小區(qū)里有小石子鋪的路,如圖所示,穿著軟底鞋或光著腳走在上面可以健身,它的原理是:腳底對石子壓力一定時,腳底與石子的接觸面積    ,壓強    ,從而對腳底的刺激增強(均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變式2-1】如圖所示的日常用品,使用時有利于減小壓強的是( ?。?br /> A.逃生錘的錘頭 B.剝皮器的刀片
C.錐子的錐尖 D.圖釘?shù)尼斆?br /> 【變式2-2】甲、乙兩圖分別是盲道和鞋底的圖片,它們上面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紋。盲道上的花紋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從而   ??;而鞋底花紋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從而    。

考點3 壓力和重力的區(qū)別
【典例3-1】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靜止疊放著A、B兩物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A物體受到的支持力與B物體受到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A物體受到的重力與A物體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B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
D.B物體受到的壓力就是A物體的重力
【典例3-2】物體A重力為10N,如圖甲所示,對它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F=20N的作用力,則水平地面受到的壓力為    N;若如圖乙所示,水平力F=20N作用在物體A上,豎直墻面受到的壓力是    N。

【變式3-1】下列關于壓力的描述正確的一項是( ?。?br /> A.壓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B.壓力的方向是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受力物體
C.壓力的大小就等于物體的重力
D.壓力是由于物體的重力產(chǎn)生,所以壓力就是重力
【變式3-2】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靜止物體重為20N,則物體對地面壓力大小為    ,壓力方向是    。

考點4 固體壓強大小的比較
【典例4-1】如圖所示,邊長分別為0.2m和0.1m的實心正方體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質(zhì)量均為8kg。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r />
A.實心正方體A、B的密度之比為8:1
B.若沿豎直方向分別截去相同厚度,則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關系為pA>pB
C.若沿水平方向分別截去相同質(zhì)量,則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關系為pA>pB
D.將沿B水平方向截取一部分,并將截取部分置于A上表面,它們對地面的壓強可能相等
【典例4-2】如圖所示,兩根手指所受壓力大小   ?。ㄟx填“相等”或“不相等”),兩指面的凹陷程度   ?。ㄟx填“相同”或“不相同”),這表明壓強大小與    有關。

【變式4-1】質(zhì)量相等的甲、乙兩個均勻圓柱體放置在水平地面上?,F(xiàn)沿水平虛線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如圖所示,則它們對地面壓強變化量Δp甲、Δp乙和壓力變化量ΔF甲、ΔF乙的關系是( ?。?br />
A.Δp甲可能小于Δp乙,ΔF甲可能小于ΔF乙
B.Δp甲可能小于Δp乙,ΔF甲一定大于ΔF乙
C.Δp甲一定大于Δp乙,ΔF甲可能小于ΔF乙
D.Δp甲一定大于Δp乙,ΔF甲一定大于ΔF乙
【變式4-2】如圖所示,長方體鐵塊A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把A水平向左推,則A對桌面的壓強將    ,摩擦力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考點5 探究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典例5-1】如圖所示,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甲、乙兩次實驗中,小桌對海綿壓力的大小相等
②甲圖中小桌對海綿壓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圖中的明顯
③甲、乙兩次實驗,說明壓力作用的效果跟壓力的大小有關
④為了完成整個實驗,可以將乙圖中的砝碼取下來,并將看到的實驗現(xiàn)象和甲圖中的對比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典例5-2】在探究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強利用了多個完全相同的木塊和海綿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

(1)實驗中通過觀察海綿的  來比較壓力作用的效果。
(2)對比甲、丙兩圖,可以得出:當受力面積一定時,   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下列實例中,直接應用的(2)中的結(jié)論的是    。
A.圖釘?shù)囊欢俗龅煤芗? B.交通管理部門規(guī)定,嚴禁貨車超載
C.書包要用寬的背帶 D.菜刀要經(jīng)常磨一磨
(4)對比甲、丁兩圖,得出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無關,你認為   ?。ㄟx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    。
【變式5-1】如圖是某同學在探究壓力作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A.該實驗通過海綿的凹陷程度來反映小桌對海綿壓力的大小
B.乙圖中小桌對海綿的壓力大于丙圖中小桌對海綿的壓力
C.乙圖中小桌靜止時,小桌所受的重力和海綿對小桌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丙圖中砝碼對小桌壓強可能大于小桌對海綿壓強
【變式5-2】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同學用一塊海綿、一張小桌子和一個砝碼,做了如圖所示的一系列實驗,請注意觀察、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比較圖甲、乙的實驗現(xiàn)象,乙圖中小桌子上加砝碼的目的是    ;
(2)分析比較圖甲、乙、丙,可以得出海綿受到壓強最大的是    圖;
(3)本實驗采用的實驗方法是    和   。



鞏固訓練



一、選擇題。
1.(2022春?霍林郭勒市校級期中)關于壓力和壓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壓力的產(chǎn)生原因是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
B.壓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體所受的重力
C.壓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D.壓力越大,產(chǎn)生的壓強一定越大
2.(2022春?豐潤區(qū)期中)如圖所示的事例中,改變壓強的方式不同的是( ?。?br /> A.駱駝有寬大的腳掌 B.蚊子的口器
C.推土機有寬大的履帶 D.火車軌道鋪在枕木上
3.(2022?都安縣校級二模)如圖是運動員跳水的情景,下列關于運動員對跳板壓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br />
A.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B.這個力一定等于運動員的重力
C.這個力會使跳板發(fā)生彈性形變
D.這個力會改變運動員的運動狀態(tài)
4.(2022春?吳中區(qū)校級期中)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體,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從圖甲位置運動到圖乙位置,F(xiàn)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和物體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丙和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0~2s內(nèi),摩擦力等于1N
B.在圖乙中沿豎直方向?qū)⒙冻鲎烂娌糠智械?,放在剩余部分上面,則物體對桌面的壓強不變
C.物體從圖甲位置到圖乙位置,受到的摩擦力逐漸變小
D.物體在第3秒時受到的摩擦力為2N
5.(2022春?思明區(qū)校級期中)a、b二個由同種材料制成的圓柱體,它們的高度相同,質(zhì)量之比ma:mb=5:2,把它們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則水平桌面受到的圓柱體的壓強之比pa:pb為( ?。?br />
A.1:1 B.5:2 C.2:5 D.25:4
二、填空題。
6.(2022春?南昌期中)如圖所示是道路交通中常見的兩種標志牌。某段路限速標志牌中的“40”,其物理含義是這段道路上行駛的汽車速度不能超過40   ??;某橋頭上立著的限重標志牌,這座橋面受到的壓力超過    N時,就可能發(fā)生危險。(g取10N/kg)



7.如圖所示,同種材料的甲、乙兩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的邊長之比a甲:a乙=1:2,則它們受力面積之比S甲:S乙=   ,體積之比V甲:V乙=  ,質(zhì)量之比m甲:m乙=   ,對地面的壓力之比F甲:F乙=   ,對地面的壓強之比p甲:p乙=   。

三、實驗探究題。
8.(2022春?鄒平市期中)為了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小馬準備了兩塊相同的磚塊、海綿、木板做了如圖所示實驗。

(1)轉(zhuǎn)換法是把不易觀察的物理現(xiàn)象通過其他方式變得易觀察,小馬為了比較出磚塊的壓力作用效果,應該將磚塊放在   ?。ㄟx填“海綿”或“木板”)上。如圖所示,可以觀察到的壓力作用效果最明顯是   ?。ㄟx填“甲”“乙”“丙”或“丁”)。
(2)多個因素對壓力作用效果有影響,探究過程中需要用    這種物理方法。
(3)觀察比較丁和乙可得: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    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觀察比較丁和    可得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
(4)路過的小威看到甲、乙兩個實驗情景,由所學知識可判斷甲中磚塊對木板的壓強  
  乙中磚塊對海綿的壓強(選填“>”“=”或“<”)。
四、計算題。
9.(2022秋?任城區(qū)期末)繼濟寧內(nèi)環(huán)高架之后,濟曲快速路正在緊張地施工?,F(xiàn)工地上需要內(nèi)部空心,上部兩側(cè)有翼緣,類似箱子的鋼筋混凝土預制件——梁箱,如圖所示。若梁箱實心截面積為8m2,長度為30m。求:
(1)預制件廠按照要求制造這樣一架梁箱,需用鋼筋和混凝土的總體積是多少?
(2)若成品鋼筋混凝土的平均密度為2.5×103kg/m3,一架梁箱的質(zhì)量約為多少噸?
(3)運輸車輛裝載上這架梁箱后,對地面的壓力增加了多少牛頓?(g=10N/kg)






10.(2022秋?岳麓區(qū)校級期末)雙輪電動平衡車越來越受到大們的喜愛。如圖甲所示,質(zhì)量為45kg的小紅駕駛平衡車在平直的路面上勻速行駛,其通過的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已知平衡車的質(zhì)量為15kg;每個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10cm2。(g=10N/kg)
求:
(1)平衡車的速度:
(2)平衡車的重力;
(3)小紅駕駛平衡車時,車對地面的壓強。


典例分析+變式訓練

考點1 壓強的定義及計算
【典例1-1】“愛物理,愛生活”,對一些生活常識的認知是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方面,下列對一些生活中的相關物理量估測比較貼近事實的是( ?。?br /> A.一位中學生受到的重力約60N
B.人騎自行車的速度大約為5km/h
C.一位中學生正常站立對地面的壓強約1×104Pa
D.托起一張物理試卷的力大約為2N
【答案】C。
【解答】解:AC、中學生的質(zhì)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約為G=mg=50kg×10N/kg=500N左右,雙腳站立時與水平地面的接觸面積在0.05m2左右,雙腳對水平地面的壓強在p====1×104Pa左右,故A錯誤、C正確;
B、人騎自行車的速度大約為5m/s,即18km/h,故B錯誤;
D、托起一張物理試卷的力大約為0.01N,故D錯誤。
故選:C。
【典例1-2】一塊磚塊平放在水面地面上,其對地面壓強為2000帕,表示磚塊對地面每平方米上的  壓力為2000?!?。當磚塊由平放變成豎放時,水平地面受到磚塊的壓力  不變 ,壓強  變大?。ㄟx填“變小”、“不變”或“變大”)。
【答案】壓力為2000牛;不變;變大。
【解答】解:2000帕表示1米2面積上所受的壓力為2000牛;
一塊磚塊由平放變成豎放時,水平地面受到磚塊的壓力等于重力,重力不變,壓力不變;受力面積減小,根據(jù)p=可知,壓強變大。
故答案為:壓力為2000牛;不變;變大。
【變式1-1】下列是小明對身邊物理量的估測,其中符合實際的是( ?。?br /> A.中學生的正常體溫約為38℃
B.全新的2B鉛筆的長度約為18cm
C.眨一次眼所用的時間約為1min
D.正常步行時人對地面的壓強約為500Pa
【答案】B。
【解答】解:A、中學生的正常體溫約為37℃,變化幅度很小,故A錯誤;
B、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一拃)大約15cm,一支全新2B鉛筆的長度略大于此數(shù)值,約為18cm,故B正確;
C、人們常用“眨眼之間”形容時間短,所以眨一次眼睛的時間不到0.5s,故C錯誤;
D、他的體重大約是500N,一只鞋的面積大約是200cm2,則他正常步行時對地面的壓強p====2.5×104Pa,故D錯誤。
故選:B。
【變式1-2】兩個物體甲和乙通過細繩與輕質(zhì)彈簧測力計連接在一起,物體甲重4N,物體乙重7N,如圖兩物體都靜止。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4 N,若乙物體的底面積為10cm2,則乙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 3000 Pa。

【答案】4;3000。
【解答】解:(1)物體甲受豎直向下的重力G甲=4N,豎直向上的彈簧的拉力F而靜止,處于平衡狀態(tài),
由平衡條件得,F(xiàn)=G甲=4N,
因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N;
(2)物體乙受豎直向下的重力G乙=7N、豎直向上的彈簧的拉力F=4N、豎直向上的地面的支持力FN作用而靜止,處于平衡狀態(tài),
由平衡條件得:G乙=F+FN,
則FN=G乙﹣F=7N﹣4N=3N,
因乙物體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所以,乙物體對地面的壓力也是3N,
乙對水平桌面的壓強:
p===3000Pa。
故答案為:4;3000。
考點2 減小或者增大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
【典例2-1】如圖所示的實例中,為了增大壓強的是( ?。?br /> A.在鐵軌下面鋪枕木 B.書包帶做得較寬
C.切雞蛋的鋼絲很細 D.滑雪板底面積較大
【答案】C。
【解答】解:A、在鐵軌下面鋪枕木,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A不合題意;
B、書包帶做得較寬,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B不合題意;
C、切雞蛋的鋼絲很細,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C符合題意;
D、滑雪板底面積較大,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D不合題意。
故選:C。
【典例2-2】小區(qū)里有小石子鋪的路,如圖所示,穿著軟底鞋或光著腳走在上面可以健身,它的原理是:腳底對石子壓力一定時,腳底與石子的接觸面積  減小 ,壓強  增大 ,從而對腳底的刺激增強(均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答案】減?。辉龃?。
【解答】解:人在路面行走時,人對地面的壓力不變,當穿著軟底鞋或光著腳走到有小石子鋪成的路面上時,腳底對石子壓力沒有改變(壓力等于人的自身重力),腳與路面的接觸面積變小,從而壓強增大,能起到按摩保健的作用。
故答案為:減??;增大。
【變式2-1】如圖所示的日常用品,使用時有利于減小壓強的是( ?。?br /> A.逃生錘的錘頭 B.剝皮器的刀片
C.錐子的錐尖 D.圖釘?shù)尼斆?br /> 【答案】D。
【解答】解:A、逃生錘的錘頭很尖,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A錯誤;
B、剝皮器的刀片,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B錯誤;
C、錐子的錐尖,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C錯誤;
D、圖釘?shù)尼斆?,是為了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D正確。
故選:D。
【變式2-2】甲、乙兩圖分別是盲道和鞋底的圖片,它們上面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紋。盲道上的花紋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從而  增大壓強?。欢谆y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從而  增大摩擦力 。

【答案】增大壓強;增大摩擦力。
【解答】解:盲道上凸起的圓點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
鞋底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從而增大摩擦力。
故答案為:增大壓強;增大摩擦力。
考點3 壓力和重力的區(qū)別
【典例3-1】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靜止疊放著A、B兩物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物體受到的支持力與B物體受到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A物體受到的重力與A物體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B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
D.B物體受到的壓力就是A物體的重力
【答案】A。
【解答】解:A.A物體受到的支持力與B物體受到的壓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兩一物體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A正確;
B.A物體受到的重力與A物體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
C.B物體此時受到重力,桌面對它的支持力、A對B的壓力,在三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C錯誤;
D.壓力和重力的產(chǎn)生原因、施力物體、受力物體都不同,不能說壓力就是重力,故D錯誤。
故選:A。
【典例3-2】物體A重力為10N,如圖甲所示,對它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F=20N的作用力,則水平地面受到的壓力為  30 N;若如圖乙所示,水平力F=20N作用在物體A上,豎直墻面受到的壓力是  20 N。

【答案】30;20。
【解答】解:物體A重力為10N,對它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F=20N的作用力,則水平地面受到的壓力為:
F壓1=GA+F=10N+20N=30N;
若如圖乙所示,水平力F=20N作用在物體A上,豎直墻面受到的壓力為:
F壓2=F=20N。
故答案為:30;20。
【變式3-1】下列關于壓力的描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壓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B.壓力的方向是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受力物體
C.壓力的大小就等于物體的重力
D.壓力是由于物體的重力產(chǎn)生,所以壓力就是重力
【答案】B。
【解答】解:AB.壓力的方向是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受力物體,并不一定豎直向下,故A錯誤、B正確;
CD.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chǎn)生的力,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因此壓力和重力是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力,壓力不是重力;壓力不一定是由于物體的重力產(chǎn)生,其大小不一定相等,只有物體放在水平面上,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大小才等于重力,故CD錯誤。
故選:B。
【變式3-2】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靜止物體重為20N,則物體對地面壓力大小為  20N ,壓力方向是  垂直于地面向下 。

【答案】20N;垂直于地面向下。
【解答】解:因為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壓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重力大小相等,即F=G=20N,方向垂直于地面向下。
故答案為:20N;垂直于地面向下。
考點4 固體壓強大小的比較
【典例4-1】如圖所示,邊長分別為0.2m和0.1m的實心正方體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質(zhì)量均為8kg。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實心正方體A、B的密度之比為8:1
B.若沿豎直方向分別截去相同厚度,則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關系為pA>pB
C.若沿水平方向分別截去相同質(zhì)量,則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關系為pA>pB
D.將沿B水平方向截取一部分,并將截取部分置于A上表面,它們對地面的壓強可能相等
【答案】D。
【解答】解:A、由題意可知:mA=mB,SA=4SB,VA=8VB,
根據(jù)p====,可得:
pB=4pA,ρB=8ρA,故A錯誤;
B、若沿豎直方向分別截去相同厚度,根據(jù)p======ρgh,
可知,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不變,
所以,pB=4pA,故B錯誤;
C、若沿水平方向分別截去相同質(zhì)量,假設截去一半質(zhì)量,
根據(jù)p=p===,A、B對地面壓強均變?yōu)樵瓉淼囊话耄?br /> 可得:pB=4pA,故C錯誤;
D、將B沿水平方向截取一部分,假設截取部分質(zhì)量為Δm,并將截取部分置于A上表面,
根據(jù)p===得:
它們最終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B=,pA=,
又因,SA=4SB,
若mA+Δm=4(mB﹣Δm),
即:8kg+Δm=4(8kg﹣Δm),
Δm=4.8kg時,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
故D正確。
故選:D。
【典例4-2】如圖所示,兩根手指所受壓力大小  相等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兩指面的凹陷程度  不相同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這表明壓強大小與  受力面積 有關。

【答案】相等;不相同;受力面積。
【解答】解:
(1)鉛筆處于靜止狀態(tài),其受到兩手指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兩手指對鉛筆的壓力大小相等;
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兩手指受到鉛筆的壓力大小也相等。
(2)用手拿著鉛筆兩端往里壓時,兩手指受到的壓力大小相同,但受力面積不同,指面的凹陷程度是不同的,筆尖那端的指面凹陷較深,壓力的作用效果明顯。
這表明: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壓強大小與受力面積有關。
故答案為:相等;不相同;受力面積。
【變式4-1】質(zhì)量相等的甲、乙兩個均勻圓柱體放置在水平地面上?,F(xiàn)沿水平虛線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如圖所示,則它們對地面壓強變化量Δp甲、Δp乙和壓力變化量ΔF甲、ΔF乙的關系是( ?。?br />
A.Δp甲可能小于Δp乙,ΔF甲可能小于ΔF乙
B.Δp甲可能小于Δp乙,ΔF甲一定大于ΔF乙
C.Δp甲一定大于Δp乙,ΔF甲可能小于ΔF乙
D.Δp甲一定大于Δp乙,ΔF甲一定大于ΔF乙
【答案】B。
【解答】解:(1)設甲、乙的底面積分別為S甲、S乙,高度分別為h甲、h乙,質(zhì)量分別為m甲、m乙。
由題意可知m甲=m乙,由密度公式和體積公式可得ρ甲S甲h甲=ρ乙S乙h乙,由圖可知S甲>S乙,h甲>h乙,則可得ρ甲<ρ乙,ρ甲S甲<ρ乙S乙,ρ甲h甲<ρ乙h乙。
現(xiàn)沿水平虛線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設剩余部分高度為h(0<h<h乙)。
甲、乙都是均勻?qū)嵭膱A柱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ρgh,
它們對地面壓強變化量分別為Δp甲=ρ甲g(h甲﹣h),Δp乙=ρ乙g(h乙﹣h);
則Δp甲﹣Δp乙=ρ甲g(h甲﹣h)﹣ρ乙g(h乙﹣h)=(ρ甲h甲﹣ρ乙h乙)g+(ρ乙﹣ρ甲)gh,
因為ρ甲<ρ乙,ρ甲S甲<ρ乙S乙,所以ρ甲h甲﹣ρ乙h乙<0,(ρ乙﹣ρ甲)g>0,Δp甲﹣Δp乙為關于h的一次函數(shù),其值隨h增大而增大。
令Δp甲﹣Δp乙=0,可解得h=>0。
又﹣h乙=<0,所以<h乙,符合題意。
由以上分析可知,當0<h<時,Δp甲﹣Δp乙<0,即Δp甲<Δp乙;
當h=時,Δp甲﹣Δp乙=0,即Δp甲=Δp乙;
當<h<h乙時,Δp甲﹣Δp乙>0,即Δp甲>Δp乙。
說明Δp甲可能小于、等于或大于Δp乙。
(2)因為水平面上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等于自身重力,由F=G=mg=ρVg=ρShg可得,它們對地面壓力變化量分別為ΔF甲=ΔG甲=ρ甲S甲(h甲﹣h)g,ΔF乙=ΔG乙=ρ乙S乙(h乙﹣h)g;
則ΔF甲﹣ΔF乙=ΔG甲﹣ΔG乙=ρ甲S甲(h甲﹣h)g﹣ρ乙S乙(h乙﹣h)g=(ρ甲S甲h甲﹣ρ乙S乙h乙)g+(ρ乙S乙﹣ρ甲S甲)gh=(ρ乙S乙﹣ρ甲S甲)gh,
因為ρ甲S甲h甲=ρ乙S乙h乙,ρ甲S甲<ρ乙S乙,所以ΔF甲﹣ΔF乙>0,即ΔF甲一定大于ΔF乙。
綜合以上分析可知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變式4-2】如圖所示,長方體鐵塊A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把A水平向左推,則A對桌面的壓強將  變小 ,摩擦力將  不變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變小;不變。
【解答】解:把長方體鐵塊A水平向左推,A對桌面的壓力大小不變,長方體鐵塊A與桌面的接觸面積變大,由壓強公式p=知,A對桌面的壓強變??;
把長方體鐵塊A水平向左推時,長方體鐵塊A與桌面之間的壓力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都不變,所以摩擦力不變。
故答案為:變?。徊蛔?。
考點5 探究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典例5-1】如圖所示,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甲、乙兩次實驗中,小桌對海綿壓力的大小相等
②甲圖中小桌對海綿壓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圖中的明顯
③甲、乙兩次實驗,說明壓力作用的效果跟壓力的大小有關
④為了完成整個實驗,可以將乙圖中的砝碼取下來,并將看到的實驗現(xiàn)象和甲圖中的對比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答】解:①甲、乙兩次實驗中,小桌對海綿壓力的大小相等,①正確;
②甲圖中海綿形變的程度大,故小桌對海綿壓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圖中的明顯,②正確;
③甲、乙兩次實驗,壓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積不同,說明壓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③錯誤;
④為了完成整個實驗,即研究壓力作用的效果跟壓力的大小有關,將乙圖中的砝碼取下來,兩圖中受力面積和壓力大小都不相同,不能研究壓力作用的效果跟壓力的大小有關,④錯誤;
故選:A。
【典例5-2】在探究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強利用了多個完全相同的木塊和海綿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

(1)實驗中通過觀察海綿的  凹陷程度 來比較壓力作用的效果。
(2)對比甲、丙兩圖,可以得出:當受力面積一定時, 壓力 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下列實例中,直接應用的(2)中的結(jié)論的是  B 。
A.圖釘?shù)囊欢俗龅煤芗? B.交通管理部門規(guī)定,嚴禁貨車超載
C.書包要用寬的背帶 D.菜刀要經(jīng)常磨一磨
(4)對比甲、丁兩圖,得出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無關,你認為  不正確?。ㄟx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  沒有控制受力面積大小不變 。
【答案】(1)凹陷程度;(2)壓力;(3)B;(4)不正確;沒有控制受力面積大小不變。
【解答】解:(1)根據(jù)轉(zhuǎn)換法,實驗中通過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
(2)由甲、丙兩圖可知,受力面積相同,丙圖中的壓力大,海綿的凹陷程度大,而壓力大小不同,因此,對比甲、丙兩圖,可以得出: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從(2)中得出的結(jié)論: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A、圖釘?shù)囊欢俗龅煤芗?,受力面積小,在壓力的情況,壓強大,易刺破皮膚,故A不符合(2)的結(jié)論;
B、交通管理部門規(guī)定,嚴禁貨車超載,貨車行駛時,地面的受力面相同,承載質(zhì)量越大,對地面壓力越大,壓強越大,路面易損壞,故B符合(2)的結(jié)論;
C、書包要用寬的背帶,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即減小壓力的作用效果),故C不符合(2)的結(jié)論;
D、菜刀要經(jīng)常磨一磨,是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故D不符合(2)的結(jié)論;
故選B。
(4)研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要控制受力面積相同,對比甲、丁兩圖,得出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壓力大小無關,他的觀點是錯誤的,因為沒有控制受力面積不變。
故答案為:(1)凹陷程度;(2)壓力;(3)B;(4)不正確;沒有控制受力面積大小不變。
【變式5-1】如圖是某同學在探究壓力作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A.該實驗通過海綿的凹陷程度來反映小桌對海綿壓力的大小
B.乙圖中小桌對海綿的壓力大于丙圖中小桌對海綿的壓力
C.乙圖中小桌靜止時,小桌所受的重力和海綿對小桌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丙圖中砝碼對小桌壓強可能大于小桌對海綿壓強
【答案】D。
【解答】解:
A.該實驗通過海綿的凹陷程度來反映小桌對海綿壓力的作用效果的,而不是壓力的大小,故A錯誤;
B.由圖乙和圖丙可知,小桌對海綿的壓力都等于小桌和砝碼的重力之和,故兩組實驗中小桌對海綿的壓力都相同,故B錯誤;
C.乙圖中小桌靜止時,海綿對小桌的支持力大小F支=F壓=G桌+G砝碼,
作用在同一物體,同一條直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是一對平衡力;小桌所受的重力小于海綿對小桌的支持力,二者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
D.由p=可知,當砝碼對小桌的壓力和其受力面積之比更大時,砝碼對小桌壓強會大于小桌對海綿壓強,故D正確。
故選D。
【變式5-2】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同學用一塊海綿、一張小桌子和一個砝碼,做了如圖所示的一系列實驗,請注意觀察、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比較圖甲、乙的實驗現(xiàn)象,乙圖中小桌子上加砝碼的目的是  改變壓力大小 ;
(2)分析比較圖甲、乙、丙,可以得出海綿受到壓強最大的是  乙 圖;
(3)本實驗采用的實驗方法是  轉(zhuǎn)換法 和  控制變量法 。

【答案】(1)改變壓力大?。唬?)乙;(3)轉(zhuǎn)換法;控制變量法。
【解答】解:(1)本實驗中,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大小等于物體重力大小,分析比較圖甲、乙的實驗現(xiàn)象,乙圖中小桌子上加砝碼的目的是改變壓力大小;
(2)分析比較圖甲、乙、丙,因乙中海綿的凹陷程度最大,根據(jù)轉(zhuǎn)換法,故可以得出海綿受到壓強最大的是乙圖;
(3)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應采用控制變量法,本實驗采用的實驗方法是轉(zhuǎn)換法和控制變量。
故答案為:(1)改變壓力大小;(2)乙;(3)轉(zhuǎn)換法;控制變量法。
鞏固訓練



一、選擇題。
1.(2022春?霍林郭勒市校級期中)關于壓力和壓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壓力的產(chǎn)生原因是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
B.壓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體所受的重力
C.壓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D.壓力越大,產(chǎn)生的壓強一定越大
【答案】A。
【解答】解:A.壓力的實質(zhì)是彈力,壓力的產(chǎn)生原因是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故A正確;
B.只有物體放在水平面上,并且物體在豎直方向上不在受到其它力的作用,只有此時物體對地面的壓力才等于重力;當在豎直方向上受到其它力作用時,壓力就等于重力加減這個力,也不等于重力。有些情況下,壓力與物體的重力無關如:手用力按壓豎直的墻壁,此時手對墻壁的壓力與手的重力無關,故B錯誤;
C.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所以它的方向總是垂直于物體的表面、物體的受力面、接觸面,不一定是豎直向下的,故C錯誤;
D.壓強的大小同時受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影響,只有受力面積不變,壓力大,壓強才一定大,故D錯誤。
故選:A。
2.(2022春?豐潤區(qū)期中)如圖所示的事例中,改變壓強的方式不同的是(  )
A.駱駝有寬大的腳掌 B.蚊子的口器
C.推土機有寬大的履帶 D.火車軌道鋪在枕木上
【答案】B。
【解答】解:A、駱駝有寬大的腳掌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
B、蚊子的口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
C、推土機有寬大的履帶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
D、火車軌道鋪在枕木上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
改變壓強的方式不同的是B。
故選:B。
3.(2022?都安縣校級二模)如圖是運動員跳水的情景,下列關于運動員對跳板壓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B.這個力一定等于運動員的重力
C.這個力會使跳板發(fā)生彈性形變
D.這個力會改變運動員的運動狀態(tài)
【答案】C。
【解答】解:A、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施力物體是運動員,故A錯誤;
B、跳板被壓彎的過程中,跳板不是水平的,所以壓力的大小不等于重力,故B錯誤;
C、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使跳板彎曲,說明壓力可以使跳板發(fā)生形變,故C正確;
D、運動員對跳板壓力作用在跳板上,不能改變運動員的運動狀態(tài),故D錯誤。
故選:C。
4.(2022春?吳中區(qū)校級期中)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體,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從圖甲位置運動到圖乙位置,F(xiàn)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和物體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丙和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0~2s內(nèi),摩擦力等于1N
B.在圖乙中沿豎直方向?qū)⒙冻鲎烂娌糠智械?,放在剩余部分上面,則物體對桌面的壓強不變
C.物體從圖甲位置到圖乙位置,受到的摩擦力逐漸變小
D.物體在第3秒時受到的摩擦力為2N
【答案】C。
【解答】解:A、由v﹣t圖象可知,0~2s內(nèi)物體沒有被推動,靜止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大小為1N,故A正確;
B、按圖乙中沿豎直方向?qū)⒙冻鲎烂娌糠智械簦旁谑S嗖糠稚厦?,壓力不變,根?jù)p=知,壓力不變,受力面積不變,壓強不變,故B正確;
C、從圖甲位置到圖乙位置,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故受到的摩擦力不變,故C錯誤;
D、由v﹣t圖象可知,在4s~6s內(nèi)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F﹣t圖象可知在4s~6s內(nèi)推力F=2N,由平衡條件可得滑動摩擦力f=F=2N,因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只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物體運動的速度無關,所以2~4s內(nèi)物體做加速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為2N,故在第3秒時受到的摩擦力為2N,故D正確。
故選:C。
5.(2022春?思明區(qū)校級期中)a、b二個由同種材料制成的圓柱體,它們的高度相同,質(zhì)量之比ma:mb=5:2,把它們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則水平桌面受到的圓柱體的壓強之比pa:pb為(  )

A.1:1 B.5:2 C.2:5 D.25:4
【答案】A。
【解答】解:圓柱體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則壓力F=G=mg=ρVg=ρShg,
則水平桌面受到的圓柱體的壓強:p===ρgh;
因為a、b是同種材料,即密度ρ相等;它們的高度相同,即h相同;
故水平桌面受到圓柱體的壓強之比:pa:pb=1:1,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二、填空題。
6.(2022春?南昌期中)如圖所示是道路交通中常見的兩種標志牌。某段路限速標志牌中的“40”,其物理含義是這段道路上行駛的汽車速度不能超過40  km/h?。荒硺蝾^上立著的限重標志牌,這座橋面受到的壓力超過  3×105 N時,就可能發(fā)生危險。(g取10N/kg)

【答案】km/h;3×105。
【解答】解:(1)限速標志牌,其含義是通過此路段車速不得超過40km/h。
(2)由圖示可知該橋限載標準為30t,即3×104kg,車從橋上通過時允許對橋的最大壓力為:
F=G=mg=3×104kg×10N/kg=3×105N。
故答案為:km/h;3×105。
7.如圖所示,同種材料的甲、乙兩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的邊長之比a甲:a乙=1:2,則它們受力面積之比S甲:S乙= 1:4 ,體積之比V甲:V乙= 1:8 ,質(zhì)量之比m甲:m乙= 1:8 ,對地面的壓力之比F甲:F乙= 1:8 ,對地面的壓強之比p甲:p乙= 1:2 。

【答案】1:4;1:1;1:8;1:8;1:8;1:2。
【解答】解:(1)已知邊長之比a甲:a乙=1:2,則它們受力面積之比:
===;
(2)已知邊長之比a甲:a乙=1:2,則它們體積之比:
===;
(3)甲、乙兩正方體由同種材料制成,則其對地面的壓強之比:
===;
(4)根據(jù)p=可得,它們對地面的壓力之比:
===;
(5)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由此可得它們的重力之比:
==,
則它們的質(zhì)量之比:
==。
故答案為:1:4;1:1;1:8;1:8;1:8;1:2。
三、實驗探究題。
8.(2022春?鄒平市期中)為了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小馬準備了兩塊相同的磚塊、海綿、木板做了如圖所示實驗。

(1)轉(zhuǎn)換法是把不易觀察的物理現(xiàn)象通過其他方式變得易觀察,小馬為了比較出磚塊的壓力作用效果,應該將磚塊放在  海綿?。ㄟx填“海綿”或“木板”)上。如圖所示,可以觀察到的壓力作用效果最明顯是  丙 (選填“甲”“乙”“丙”或“丁”)。
(2)多個因素對壓力作用效果有影響,探究過程中需要用  控制變量 這種物理方法。
(3)觀察比較丁和乙可得: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  大 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觀察比較丁和  丙 可得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
(4)路過的小威看到甲、乙兩個實驗情景,由所學知識可判斷甲中磚塊對木板的壓強  = 乙中磚塊對海綿的壓強(選填“>”“=”或“<”)。
【答案】(1)海綿;丙;(2)控制變量;(3)大;丙;(4)=。
【解答】解:(1)本實驗通過海綿的凹陷程度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因為海綿的形變程度比木塊的形變程度易于觀察,由題圖可知壓力作用效果最明顯是丙;
(2)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實驗時應采用控制變量法;
(3)通過比較圖丁、乙知,受力面積一定,乙中壓力大,海綿的凹陷程度大,這說明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時,應控制壓力的大小不變,而受力面積不同,故應該比較圖丁、丙可得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
(4)壓強大小與壓力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由題意可知,壓力相同,受力面積相同,壓強相同,故甲中磚塊對木板的壓強等于乙中磚塊對海綿的壓強。
故答案為:(1)海綿;丙;(2)控制變量;(3)大;丙;(4)=。
四、計算題。
9.(2022秋?任城區(qū)期末)繼濟寧內(nèi)環(huán)高架之后,濟曲快速路正在緊張地施工。現(xiàn)工地上需要內(nèi)部空心,上部兩側(cè)有翼緣,類似箱子的鋼筋混凝土預制件——梁箱,如圖所示。若梁箱實心截面積為8m2,長度為30m。求:
(1)預制件廠按照要求制造這樣一架梁箱,需用鋼筋和混凝土的總體積是多少?
(2)若成品鋼筋混凝土的平均密度為2.5×103kg/m3,一架梁箱的質(zhì)量約為多少噸?
(3)運輸車輛裝載上這架梁箱后,對地面的壓力增加了多少牛頓?(g=10N/kg)

【解答】解:(1)預制件廠按照要求制造這樣一架梁箱,需用鋼筋和混凝土的總體積是:
V=SL=8m2×30m=240m3;
(2)由得,一架梁箱的質(zhì)量約為:
m=ρV=2.5×103kg/m3×240m3=6×105kg=600t;
(3)一架梁箱受到的重力:
G=mg=6×105kg×10N/kg=6×106N,
運輸車輛裝載上這架梁箱后,對地面的壓力增加量就等于這架梁箱的重力,即ΔF=G=6×106N。
答:(1)預制件廠按照要求制造這樣一架梁箱,需用鋼筋和混凝土的總體積是240m3;
(2)若成品鋼筋混凝土的平均密度為2.5×103kg/m3,一架梁箱的質(zhì)量約為600t;
(3)運輸車輛裝載上這架梁箱后,對地面的壓力增加了6×106N。
10.(2022秋?岳麓區(qū)校級期末)雙輪電動平衡車越來越受到大們的喜愛。如圖甲所示,質(zhì)量為45kg的小紅駕駛平衡車在平直的路面上勻速行駛,其通過的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已知平衡車的質(zhì)量為15kg;每個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10cm2。(g=10N/kg)
求:
(1)平衡車的速度:
(2)平衡車的重力;
(3)小紅駕駛平衡車時,車對地面的壓強。

【解答】解:(1)由圖乙可知,平衡車在5min內(nèi)運動的路程s=1500m,則平衡車的速度:
v===5m/s;
(2)平衡車的重力:
G車=m車g=15kg×10N/kg=150N;
(3)小紅駕駛平衡車時,車對地面的壓力:
F=G總=(m人+m車)g=(45kg+15kg)×10N/kg=600N,
受力面積:
S=2S0=2×10cm2=20cm2=2×10﹣3m2,
車對地面的壓強:
p===3×105Pa。
答:(1)平衡車的速度為5m/s:
(2)平衡車的重力為150N;
(3)小紅駕駛平衡車時,車對地面的壓強為3×105Pa。

相關學案

初中物理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體的浮與沉學案: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體的浮與沉學案,共32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典例1-1,典例1-2,變式1-1,變式1-2,典例2-1,典例2-2,典例2-3,變式2-1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蘇科版浮力學案:

這是一份初中蘇科版浮力學案,共46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實驗器材,器材作用,實驗步驟,實驗結(jié)論及應用,典例1-1,典例1-2,變式1-1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氣體的壓強第2課時學案:

這是一份蘇科版八年級下冊氣體的壓強第2課時學案,共32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典例1-1,典例1-2,變式1-1,變式1-2,變式1-3,典例2-1,典例2-2,變式2-1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學案 更多

物理八年級下冊氣體的壓強第1課時學案

物理八年級下冊氣體的壓強第1課時學案

初中物理第十章 壓強和浮力液體的壓強學案

初中物理第十章 壓強和浮力液體的壓強學案

初中物理蘇科版八年級下冊壓強導學案

初中物理蘇科版八年級下冊壓強導學案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壓強導學案及答案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壓強導學案及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物理蘇科版八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壓強

版本: 蘇科版

年級: 八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