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了解酸堿中和滴定的原理,知道酸堿中和滴定中溶液pH的變化是判斷滴定終點的依據(jù),了解指示劑的選擇方法。
2.知道酸堿中和滴定的主要儀器及用途,掌握酸堿中和滴定的實驗操作、數(shù)據(jù)處理、誤差分析及其在定量測定中的遷移應(yīng)用。
1.概念和原理(1)概念是利用中和反應(yīng),用已知濃度的酸(或堿)來測定未知濃度的堿(或酸)的實驗方法。(2)原理在中和反應(yīng)中,酸提供的H+與堿提供的OH-之間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 。即:c(H+)·V(酸)=c(OH-)·V(堿),則c(H+)=
2.主要使用儀器儀器:滴定管、鐵架臺、滴定管夾、 、 。儀器a是 滴定管,儀器b是 滴定管。
注意 (1)酸堿通用滴定管的活塞是由聚四氟乙烯制成的。(2)盛放見光易分解物質(zhì)的為棕色滴定管。
3.主要試劑(1)待測液;(2)標準液;(3)指示劑(一般用酚酞或甲基橙)。常見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范圍如下表所示:
4.實驗操作(1)實驗前的準備工作
(3)終點的判斷:等到滴入最后半滴標準液,指示劑變色,且在半分鐘內(nèi) ,視為滴定終點并記錄標準液的體積。(4)數(shù)據(jù)處理:為減少實驗誤差,滴定時,要求重復(fù)實驗2~3次,求出每次待測溶液的 ,然后再求出測定數(shù)值的平均值(誤差偏差較大數(shù)據(jù)舍去)。
(1)錐形瓶在水洗后,要用待測液潤洗2~3次( )(2)酸堿中和滴定實驗一般不用石蕊作指示劑,是因為石蕊變色不明顯( )(3)滴定實驗中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搖動錐形瓶( )(4)當觀察到錐形瓶中顏色發(fā)生變化,立即停止滴定并記下滴定管液面讀數(shù)( )(5)量取20.00 mL待測液時可用量筒量取( )
1.為什么酸式滴定管不能用來盛裝堿性溶液,堿式滴定管不能盛裝酸性溶液?
提示 酸式滴定管有磨砂的玻璃活塞,堿液容易與玻璃中的SiO2反應(yīng)生成Na2SiO3,使玻璃活塞與滴定管壁粘合在一起,堿式滴定管有膠皮管,容易被酸性溶液腐蝕。
2.強酸與強堿恰好中和時pH=7,而甲基橙、酚酞的變色均不在pH=7時,為什么還可以用它們作指示劑指示滴定終點?
提示 以0.100 0 m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l·L-1 HCl溶液的滴定曲線為例。由曲線可以看出,在酸、堿中和滴定過程中,溶液的
pH在接近滴定終點時有一個突變過程,在此范圍內(nèi),滴加很少的酸(或堿),溶液的pH就有很大的變化,能使指示劑的顏色變化明顯,所以即使酚酞、甲基橙的變色不在恰好中和的pH=7的點上,但體積差距很小,可以忽略不計。
1.用0.01 ml·L-1硫酸滴定0.01 ml·L-1 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 mL。若滴定時終點判斷有誤差:①多加了1滴硫酸;②少加了1滴硫酸(設(shè)1滴為0.05 mL)。則①和②中pH相差__。
2.用酸堿中和滴定法測定某燒堿樣品的純度,試根據(jù)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準確稱量8.2 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雜質(zhì)的樣品,配成500 mL待測溶液。稱量時,樣品可放在____(填字母)稱量。A.小燒杯中 B.潔凈紙片上 C.托盤上
稱量氫氧化鈉等易潮解、腐蝕性強的試劑時,樣品應(yīng)放在小燒杯中。
(2)滴定時,用0.200 0 ml·L-1的鹽酸來滴定待測溶液,不可選用____(填字母)作指示劑。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酸堿中和滴定時,一般選甲基橙、酚酞等顏色變化較明顯的指示劑,石蕊在酸或堿溶液中顏色變化不明顯,易造成誤差。
(3)滴定過程中,眼睛應(yīng)注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鐵架臺上墊一張白紙,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錐形瓶內(nèi)溶液顏色的變化
便于觀察錐形瓶內(nèi)液體顏色的變化,減小滴定
(4)根據(jù)下表數(shù)據(jù),計算被測燒堿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________ ml·L-1,燒堿樣品的純度是_________。
根據(jù)c(NaOH)= 分別求第一、二次的值,再求平均值,解得c(NaOH)=0.400 0 ml·L-1,w(NaOH)= ×100%≈97.56%。
(1)錐形瓶在裝待測液前不能用待測液潤洗。(2)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堿性溶液,堿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或氧化性溶液。(3)滴定管量取液體讀數(shù)記錄到0.01 mL。
3.室溫下,用0.100 ml·L-1 NaOH溶液分別滴定20.00 mL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鹽酸和醋酸溶液,滴定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Ⅰ表示的是滴定醋酸溶液的曲線B.初始鹽酸和醋酸溶液濃度均為0.100 ml·L-1C.滴定鹽酸和醋酸溶液時,均可選擇酚酞作指示劑D.以甲基橙作指示劑滴定鹽酸時,終點時顏色變化 為由黃色變橙色
醋酸是弱電解質(zhì),HCl是強電解質(zhì),相同濃度的醋酸和鹽酸,醋酸的pH>鹽酸的pH,所以Ⅰ表示滴定醋酸溶液的曲線,Ⅱ表示的是滴定鹽酸的曲線,故A正確;根據(jù)圖像可知,滴定鹽酸和醋酸溶液消耗的V(NaOH)
都等于20.00 mL,故鹽酸和醋酸溶液濃度相等,都等于0.100 ml·L-1,故B正確;酚酞的變色范圍是8.2~10.0,則滴定醋酸溶液、鹽酸時,均可選擇酚酞作指示劑,故C正確;
以甲基橙作指示劑滴定鹽酸時,開始時的溶液顏色為紅色,最后的顏色變化應(yīng)為由紅色變?yōu)槌壬野敕昼娭畠?nèi)不變化,故D不正確。
1.誤差分析依據(jù)(一元酸、堿的中和滴定)中和滴定實驗中,產(chǎn)生誤差的途徑主要有操作不當、讀數(shù)不準等,分析誤差要根據(jù)計算式分析,c待測= ,當用標準酸溶液滴定待測堿溶液時,c標準、V待測均為定值,c待測的大小取決于 的大小。
2.常見的誤差分析以用標準鹽酸滴定待測氫氧化鈉溶液為例:
1.稱取一定質(zhì)量的NaOH來測定未知濃度的鹽酸時(NaOH放在錐形瓶內(nèi),鹽酸放在滴定管中)。用A.偏高;B.偏低;C.無影響;D.無法判斷填寫下列各項操作會給實驗造成的誤差。(1)稱量固體NaOH時,未調(diào)節(jié)天平的零點( )
稱量固體NaOH時,未調(diào)節(jié)天平零點,不能確定稱量結(jié)果是偏高還是偏低。
(2)將NaOH放入錐形瓶中加水溶解時,加入水的體積不準確( )
錐形瓶內(nèi)是否含水或加多少水并不影響NaOH與HCl的中和反應(yīng)。
A.偏高;B.偏低;C.無影響;D.無法判斷
(3)滴定管裝入鹽酸前未用鹽酸潤洗( )
滴定管中裝鹽酸前未潤洗相當于將待測液稀釋了,導(dǎo)致測定結(jié)果偏低。
(4)開始滴定時,滴定管尖嘴處有氣泡,滴定完畢氣泡排出( )
滴定前有氣泡,滴定后無氣泡,相當于待測液比實際用量多了,導(dǎo)致結(jié)果偏低。
(5)滴定前未將液面調(diào)至刻度線“0”或“0”以下,結(jié)束時初讀數(shù)按0計算( )
讀出的數(shù)據(jù)比實際值小,導(dǎo)致結(jié)果偏高。
(6)在滴定過程中活塞處漏液( )
滴定過程中漏液使讀出的待測液的體積比實際消耗量多,導(dǎo)致結(jié)果偏低。
(7)搖動錐形瓶時,因用力過猛,使少量溶液濺出( )
搖動錐形瓶時,用力過猛,使少量液體濺出,致使一部分NaOH未被中和,消耗待測液體積減小,使測定結(jié)果偏高。
(8)滴定前讀數(shù)時仰視,滴定完畢讀數(shù)時俯視( )
讀出的數(shù)據(jù)比實際值偏小,使結(jié)果偏高。
2.在化學(xué)實驗操作中,往往由于讀數(shù)不規(guī)范導(dǎo)致較大的實驗誤差。下列有關(guān)實驗中,會導(dǎo)致所配制(或所測定)溶液濃度偏高的是(其他操作均正確)A.配制500 mL 1 ml·L-1稀硫酸實驗中,用量筒量取18 ml·L-1濃硫酸 時俯視讀數(shù)B.配制100 mL 5 ml·L-1氯化鈉溶液實驗中,定容時仰視刻度線C.用標準鹽酸滴定待測NaOH溶液實驗中,使用堿式滴定管開始平視, 后來俯視讀數(shù)D.用標準NaOH溶液滴定待測鹽酸實驗中,使用堿式滴定管開始平視, 后來俯視讀數(shù)
A項,先計算所需體積再量取,俯視讀數(shù)使得所量液體體積小于所需的體積,使得所配制溶液濃度偏低;B項,定容時仰視刻度線,當液面已超過刻度線后才認為恰好與刻度線相切,使得所配制溶液濃度偏低;C項,如使用堿式滴定管放出20.00 mL待測NaOH溶液到錐形瓶中,起始時液面在“0”刻度處,俯視使液面已超過20.00 mL刻度后才認為恰好為20.00 mL,實際放出的液體偏多,消耗的鹽酸偏多,所測待測液濃度偏高;D項,NaOH是標準溶液,俯視使讀數(shù)偏小,V標偏小,所測待測液濃度偏低。
滴定管讀數(shù)誤差分析滴定管正確的讀數(shù)方法是視線、刻度線、凹液面最低點在同一水平線上。試分析下列圖示讀數(shù)對滴定結(jié)果的影響:
(1)如圖Ⅰ,開始仰視讀數(shù),滴定完畢俯視讀數(shù),滴定結(jié)果會偏小。(2)如圖Ⅱ,開始俯視讀數(shù),滴定完畢仰視讀數(shù),滴定結(jié)果會偏大。
題組一 儀器的選擇與使用1.(2021·沈陽高二檢測)準確量取25.00 mL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選用的儀器是A.500 mL量筒 B.10 mL量筒C.50 mL酸式滴定管 D.50 mL堿式滴定管
準確量取25.00 mL液體,要用滴定管,而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具有強氧化性,應(yīng)用酸式滴定管。
2.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加入0.1 ml·L-1的鹽酸,其液面恰好在5 mL刻度處,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轉(zhuǎn)移到燒杯中,然后用0.1 ml·L-1 NaOH溶液進行中和,則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C.等于20 mL D.等于5 mL
V(HCl)>20 mL,所以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大于20 mL。
3.用已知濃度的NaOH溶液測定某H2SO4溶液的濃度,從下表中選出正確選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酸堿中和滴定中一般不選用石蕊溶液作指示劑,①錯誤;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堿液,②錯誤。
題組二 滴定操作及數(shù)據(jù)處理4.下列有關(guān)中和滴定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中和滴定實驗中所用標準溶液越濃越好,指示劑的用量一般為2~3 mLB.滴定管、錐形瓶均應(yīng)先水洗后潤洗C.進行滴定時眼睛應(yīng)注意錐形瓶內(nèi)溶液的顏色變化而不應(yīng)注意滴定管內(nèi) 的液面變化D.用標準鹽酸滴定待測NaOH溶液時,若滴定前讀數(shù)時仰視,滴定后俯 視,則測定值偏大
中和滴定實驗中,標準溶液越濃誤差越大,指示劑的用量一般為2~3滴,A錯誤;盛待測液的錐形瓶不能潤洗,否則測定結(jié)果偏大,B錯誤;滴定前讀數(shù)時仰視,讀數(shù)偏大,滴定后俯視,讀數(shù)偏小,致使讀取的標準鹽酸的體積偏小,故測定值偏小,D錯誤。
5.①取一錐形瓶,用NaOH待測溶液潤洗兩次;②在錐形瓶中放入25.00 mL NaOH待測溶液;③加入幾滴石蕊試液作指示劑;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滌干凈;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標準酸溶液,進行滴定;⑥左手旋轉(zhuǎn)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搖動錐形瓶;⑦兩眼注視著滴定管內(nèi)標準酸溶液液面的變化,直至滴定終點。以上關(guān)于酸堿中和滴定實驗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④⑥⑦ B.①⑤⑥⑦C.③⑤⑦ D.①③⑤⑦
錐形瓶不用潤洗,操作①錯誤;一般不用石蕊作酸堿中和滴定的指示劑,操作③錯誤;滴定管必須用待裝液潤洗后才能注入待裝液,操作⑤錯誤;兩眼應(yīng)注視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變化,操作⑦錯誤。
6.室溫下,用0.1 ml·L-1 NaOH溶液滴定0.1 ml·L-1鹽酸,如達到滴定終點時不慎多加了1滴NaOH溶液(1滴溶液的體積約為0.05 mL),繼續(xù)加水至50 mL,所得溶液的pH是A.4 B.7.2 C.10 D.11.3
題組三 滴定誤差分析7.準確移取20.00 mL某待測NaOH溶液于錐形瓶中,用0.100 0 ml·L-1 HCl溶液滴定。下述操作可導(dǎo)致被測定NaOH溶液濃度偏低的是A.未用標準液潤洗滴定管B.達到滴定終點,讀數(shù)時俯視液面C.盛裝待測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過,未潤洗D.滴定前滴定管下端尖嘴中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
未用標準液潤洗滴定管,導(dǎo)致標準液濃度偏低,消耗標準液的體積偏大,根據(jù)c待= 可得,被測定NaOH溶液濃度偏高,故A不符合題意;達到滴定終點,讀數(shù)時俯視液面,讀取的標準液體積偏小,根據(jù)c待= 可得,被測定NaOH溶液濃度偏低,故B符合題意;盛裝待測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過,未潤洗,不影響測定結(jié)果,故C不符合題意;滴定前滴定管下端尖嘴中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消耗標準液的體積偏大,根據(jù)c待= 可得,被測定NaOH溶液濃度偏高,故D不符合題意。
8.下列有關(guān)滴定操作的說法正確的是A.用25 mL滴定管進行中和滴定時,用去標準液的體積為21.7 mLB.用標準K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洗凈堿式滴定管后直接取標 準KOH溶液進行滴定,則測定結(jié)果偏低C.用標準K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配制標準溶液的固體KOH中 含有NaOH雜質(zhì),則測定結(jié)果偏高D.用未知濃度的鹽酸滴定標準KOH溶液時,若讀數(shù)時,滴定前仰視, 滴定到終點后俯視,會導(dǎo)致測定結(jié)果偏高
滴定管精確到0.01 mL,讀數(shù)應(yīng)保留小數(shù)點后2位,A項錯誤;用標準K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洗凈堿式滴定管后直接取標準KOH溶液進行滴定,由于沒有潤洗,標準液濃度減小,消耗標準液體積增加,則測定結(jié)果偏高,B項錯誤;所用的固體KOH中混有NaOH,相同質(zhì)量的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鉀,氫氧化鈉的物質(zhì)的量大于氫氧化鉀的物質(zhì)的量,故所配的溶液中OH-濃度偏大,導(dǎo)致消耗標準液的體積V(堿)偏小,根據(jù)c(酸)= 可知c(酸)偏小,C項錯誤;
用未知濃度的鹽酸滴定標準KOH溶液時,若滴定前仰視讀數(shù),滴定至終點后俯視讀數(shù),導(dǎo)致讀取的鹽酸體積偏小,根據(jù)c(酸)= 可知測定結(jié)果偏高,D項正確。
題組四 中和滴定圖像(曲線)9.在25 ℃時,用0.125 ml·L-1的標準鹽酸滴定25.00 mL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所得滴定曲線如圖所示。圖中K點代表的pH為A.13 B.12 C.10 D.11
由圖示可知,在V(HCl)=20.00 mL時,pH=7,HCl與NaOH恰好完全反應(yīng),由c(HCl)·V(HCl)=c(NaOH)·V(NaOH)知,c(NaOH)== =0.1 ml·L-1。由Kw=c(H+)·c(OH-)知,0.1 ml·L-1的NaOH溶液的c(H+)=10-13 ml·L-1,即其pH=13。
10.如圖是常溫下向20.0 mL的鹽酸中逐滴加入0.10 ml·L-1 NaOH溶液時,溶液的pH隨NaOH溶液的體積V(mL)變化的曲線,根據(jù)圖像所得的下列結(jié)論中正確的是A.原鹽酸的濃度為0.10 ml·L-1B.x的值為=12時,V的值為20.4D.原鹽酸的濃度為1.0 ml·L-1
當V(NaOH)=0 mL時,鹽酸的pH=1,因此c(HCl)=0.10 ml·L-1,A正確、D錯誤;當反應(yīng)后溶液pH=7時,HCl與NaOH恰好完全反應(yīng),因此n(HCl)=n(NaOH),故V(NaOH)=20.0 mL,B錯誤;
當反應(yīng)后溶液pH=12時,=1×10-2 ml·L-1,解得V(NaOH)≈24.4 mL,C錯誤。
11.(2022·山東濰坊一中高二檢測)25 ℃時,用0.100 0 m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l·L-1的一元強酸甲和一元弱酸乙,滴定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guān)判斷正確的是A.曲線Ⅰ代表的滴定最好選用甲基橙作指示劑B.曲線Ⅱ為NaOH溶液滴定一元弱酸乙C.電離常數(shù)Ka(乙)=1.01×10-5D.圖像中的x>20.00
根據(jù)兩種酸的濃度均為0.100 0 ml·L-1以曲線Ⅰ、Ⅱ的起點對應(yīng)的pH可知,曲線Ⅰ為NaOH溶液滴定一元弱酸乙,曲線Ⅱ為NaOH溶液滴定一元強酸甲,B項錯誤;
分析曲線Ⅰ可知,滴定終點時溶液為堿性,故應(yīng)選取酚酞作指示劑,A項錯誤;
由a點可知,滴定前,一元弱酸乙溶液中c(H+)=0.001 0 ml·L-1,故Ka(乙)= ≈1.01×10-5,C項正確;
由強堿滴定強酸達到滴定終點時pH=7可知,x=20.00,D項錯誤。
12.室溫下,向20.00 mL未知濃度的鹽酸中滴加0.100 0 m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隨NaOH溶液體積的變化如圖。已知:①lg 5≈0.7;②甲基紅是一種常用的酸堿指示劑,其pH在4.4~6.2區(qū)間時呈橙色,pH≤4.4時呈紅色,pH≥6.2時呈黃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滴定時,需用鹽酸潤洗錐形瓶B.滴定終點后俯視讀數(shù),以此數(shù)據(jù)計算出的鹽酸濃 度偏高C.若c(HCl)=0.100 0 ml·L-1,V(NaOH)=30.00 mL時,pH=12.3D.由圖知選擇甲基紅指示反應(yīng)終點,誤差比甲基橙的大
A項,滴定時,用鹽酸潤洗錐形瓶會導(dǎo)致錐形瓶內(nèi)n(HCl)偏多,則消耗的V(NaOH)偏多,導(dǎo)致測定值c(HCl)偏大,錯誤;B項,滴定終點后俯視讀數(shù),導(dǎo)致V(NaOH)偏小,以此數(shù)據(jù)計算出的鹽酸濃度偏低,錯誤;
C項,若c(HCl)=0.100 0 ml·L-1,V(NaOH)=30.00 mL時,混合溶液中c(OH-)= ml·L-1=0.02 ml·L-1,則c(H+)= ml·L-1=5×10-13 ml·L-1,pH=-lg c(H+)=-lg (5×10-13)≈12.3,正確;
D項,甲基橙的指示范圍是3.1~4.4,甲基紅的指示范圍是4.4~6.2,甲基紅的指示范圍與突變范圍重疊更大,則使用甲基紅的誤差小,錯誤。
13.用已知濃度的鹽酸測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的濃度,用酚酞作指示劑,下列操作不會影響實驗精度的是A.滴定實驗中配制標準酸液時,所用砝碼生銹B.用滴定管量取20.00 mL酸液時,開始時平視讀數(shù),結(jié)束時俯視讀數(shù)C.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酸溶液潤洗D.用蒸餾水洗凈錐形瓶后盛入待測NaOH溶液進行滴定
配制標準酸液時應(yīng)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濃鹽酸,不能用托盤天平稱量濃鹽酸,A項不符合題意;用滴定管量取20.00 mL酸液時,開始時平視讀數(shù),結(jié)束時俯視讀數(shù),會使量取的酸液體積偏大,導(dǎo)致測定結(jié)果偏大,B項不符合題意;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酸溶液潤洗,使酸溶液的濃度偏低,滴定過程中消耗酸溶液體積偏大,導(dǎo)致測定結(jié)果偏大,C項不符合題意;用蒸餾水洗凈錐形瓶后盛入待測NaOH溶液進行滴定,由于氫氧化鈉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則消耗酸溶液的體積不變,操作正確,不會影響實驗精度,D項符合題意。
14.生產(chǎn)和實驗中廣泛采用甲醛法測定飽和食鹽水樣品中的 含量。利用的反應(yīng)原理為4 +6HCHO===(CH2)6N4H+(一元酸)+3H++6H2O。實驗步驟如下:①甲醛中常含有微量甲酸,應(yīng)先除去。取甲醛a mL于錐形瓶中,加入1~2滴指示劑,用濃度為b ml·L-1的NaOH溶液滴定,滴定管的初始讀數(shù)為V1 mL,當錐形瓶內(nèi)溶液呈淺紅色時,滴定管的讀數(shù)為V2 mL。②向錐形瓶中加入飽和食鹽水試樣c mL,靜置1分鐘。③用上述滴定管中剩余的NaOH溶液繼續(xù)滴定錐形瓶內(nèi)溶液,至溶液呈淺紅色時,滴定管的讀數(shù)為V3 mL。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步驟①中用NaOH溶液滴定甲酸,滴定終點時生成甲酸鈉,溶液呈堿性,酚酞的變色范圍為8.2~10.0,所以指示劑可選用酚酞試液,故A正確;
15.如圖是用0.100 0 ml·L-1的鹽酸滴定某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的示意圖和某次滴定前、后盛放鹽酸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
請回答下列問題:(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2)鹽酸的體積讀數(shù):滴定前讀數(shù)為______mL,滴定后讀數(shù)為________mL。
滴定管的刻度由上到下逐漸增大,精確度為0.01 mL,因此滴定前讀數(shù)為0.80 mL,滴定后讀數(shù)為22.80 mL。
(3)某實驗小組同學(xué)的三次實驗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計算出的待測NaOH溶液的平均濃度是_______(保留四位有效數(shù)字)ml·L-1。
第2組讀數(shù)屬異常值,應(yīng)舍去,
(4)對下列幾種假定情況進行討論(填“無影響”“偏高”或“偏低”):①取待測液的滴定管,取液前滴定管尖端有氣泡,取液后氣泡消失,對測定結(jié)果的影響是________;
會使V(HCl)偏小,c(NaOH)偏低;
②若滴定前錐形瓶未用待測液潤洗,對測定結(jié)果的影響是________;
③標準液讀數(shù)時,若滴定前俯視,滴定后仰視,對測定結(jié)果的影響是______。
會使V(HCl)偏大,c(NaOH)偏高。
這是一份蘇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第二單元 溶液的酸堿性教學(xué)演示課件ppt,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酸堿中和滴定,中和滴定誤差分析,課時對點練,錐形瓶,裝待測液,2滴定,控制活塞,內(nèi)溶液顏色變化,搖動錐形瓶,不變回原色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yīng)與平衡第二節(jié)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背景圖ppt課件,共60頁。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xué)蘇教版選修4 化學(xué)反應(yīng)原理專題三 溶液中的離子反應(yīng)第二單元 溶液的酸堿性教課課件ppt,共1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實驗設(shè)計,PH傳感器,課堂小結(jié)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