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知識目標
工程設計的基本步驟包括明確問題、確定方案、設計制作、改進完善等。
2.探究目標
(1)根據已有材料,針對“過山車”的設計要求,按照工程設計的基本步驟完成指定的任務。
(2)對自己小組或他人設計的想法、模型等提出改進建議,在制作過程中及完成后進行相應的測試和調整。
二、知識梳理
1.工程設計的基本步驟包括 明確問題 、 確定方案 、 設計制作 、 改進完善 等。
2.制作“過山車”的三大板塊: 設計 、 制作 、 評價 。
三、實驗解析
1.實驗重現(xiàn)
(1)探究問題:設計搭建一座“過山車”。
(2)實驗材料:塑料積木套件、小球、細繩、軟尺等。
(3)實驗步驟:
①熟悉實驗材料的拼接方法,根據“‘過山車’設計要求”,在紙上 設計 “過山車”的軌道路線;
“過山車”設計要求:
·軌道的總長應在 2米 以上。
·要有 直線 軌道和 曲線 軌道。
·軌道的 坡度 要有變化。
·小球能滾完 全部軌道 ,不能 脫軌 。
·整座“過山車”要 穩(wěn)固 。
設計圖繪制要求:
·清楚標注起點和終點。
·用箭頭和文字相結合的方式表達小球的運動路線。
·上下層路線有重疊時,位于下層的路線應使用虛線,建議配上文字說明。
②根據設計圖和材料 制作 “過山車”。建議從低到高搭建,盡量根據設計進行搭建,如果搭建和設計有一定出入,可以適當調整設計。對照設計要求進行測試和調整。
③根據“‘過山車’設計要求”對小組的“過山車”進行 評價 ?!斑^山車”軌道的長度可以用 軟尺 和 細繩 來測量。鼓勵小組間相互觀摩,取長補短,完善模型。
2.指點迷津
制作“過山車”時,為什么建議從低到高搭建?
如果從高到低搭建“過山車”,會無法判斷初始位置的高度,制作到最后可能出現(xiàn)高度太低、剩余材料過多,或者起始高度太高、支架耗材多而材料不足的情況。從低到高搭建可以根據實際擁有的材料合理確定軌道高度。
這是一份科學五年級下冊7.制作與測試我們的小船導學案,共2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知識梳理,實驗解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四年級下冊7.種子的傳播學案及答案,共2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知識梳理,實驗解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教科版 (2017)7.地球——水的星球學案及答案,共2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知識梳理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