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導入:你能判定嗎? 一起兇殺案,經過偵查得知,作案人可能是趙、錢、孫、李四人中的某一個。這四名犯罪嫌疑人都否認自己作案,大家說法不一。趙:“不是我殺的?!卞X:“李就是殺人犯?!睂O:“錢就是殺人犯。李:“不是我殺的。①如果假定這四人中只有一人說真話,請問兇手是誰?為什么?②如果假定這四人中只有一人說假話,請問兇手是誰?為什么?
①遵循同一律的含義、常用公式、②基本內容、要求、③常見的邏輯錯誤及要注意的問題
提示:有邏輯問題。同一律要求……甲說的“別人"是除乙之外的其他人。乙說的“別人”是除甲和乙之外的其他人。違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
甲:“你們這樣通宵達旦、吵吵鬧鬧地在宿舍打牌,影響別人休息。”
結合P10知識,分析甲與乙的對話中有沒有邏輯問題?談談你的理由。
乙:“影響別人,又不影響你。別人都沒有怨言,你有什么不平的?”
1.含義: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如果是真就是真;如果是假就是假。2.公式:A是A
A是思想,既可指代概念,也可指代判斷
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轉移論題。
一、同一律:思維的確定性要求
違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邏輯錯誤叫作“偷換概念”或“偷換論題”
這里的“好茶”是指質量好的茶
這里的“好茶”是指沒變質的茶
賣茶人的回答違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
結論:運用概念若不遵守同一律的要求,就會犯“偷換概念”或“偷換論題”的邏輯錯誤。
示例評析:有邏輯錯誤嗎?
(1)小張去年還是學生,現(xiàn)在已經是律師了。(2)長期以來,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進入新時代,現(xiàn)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fā)展之間的矛盾。
①同一律所反對的只限于在時間、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任意變更概念或判斷。②在不同的時間或不同的條件下,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的概念或判斷,同一律并不要求它們一定是同一的。同一律并不否認認識對象的復雜多樣性及其變化和發(fā)展。
靈活變通:下列材料中的論斷違反同一律的要求嗎?
①遵循矛盾律的含義、常用公式、②基本內容.、要求、③常見的邏輯錯誤及要注意的問題
《韓非子·難一》載:“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br/>結合P11頁知識,說說這位楚人為什么“弗能應”?
因為問話者的問題揭露了其論斷中的邏輯矛盾。賣兵器的楚人前一個論斷意思是“我的盾是堅固的,沒有東西可以戳穿它”,后一個論斷意思是“我的矛是鋒利的,它可以戳穿所有的東西”。這兩個論斷同時肯定了“此矛可以戳穿此盾”和“此矛不能戳穿此盾”。
1.含義: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它的否定論斷“非A” 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2.公式:A不是非A3.要求:保持思維的一致性,不能自相矛盾
二、矛盾律:思維的一致性要求
下列論斷有沒有違反矛盾律的要求?①小明想畫一個方的圓。②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③人類的認識能力既是無限的,又是有限的。④這幾周的軍訓太緊張了,但已經不知不覺地過去了。⑤某電站外高掛告示牌,上面用醒目的大字寫著:“嚴禁觸碰電線!千伏高壓,一觸即死,違者法辦?!雹揞I導講話:“今天是安全生產會議,1我想講幾個與之有關的問題:一、1關1 于綠化問題;二、關于計劃生育……”
(1)思維中的自相矛盾不同于辯證矛盾。任何科學都要求排除邏輯矛盾,而任何學 科又都要求認識 事物本身的辯證矛盾。(2)客觀事物是發(fā)展變化的,此事物可以變成彼事物。從不同時間、不同方面對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論斷,并不是自相矛盾的。
自相矛盾的診斷是對客觀實際的錯誤反映。
辯證矛盾斷定的是事物同時具有兩種對立統(tǒng)一、相反相成的屬性。
①遵循排中律的含義、常用公式、②基本內容.、要求、③常見的邏輯錯誤及要注意的問題
甲:下周去香山看紅葉,你去嗎?乙:誰說我不去?甲:你去,請登記吧!乙:我要是去,早就登記了。甲:那么,你是不去呀?乙: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甲說:下周去香山看紅葉,你去嗎?乙答:我去,也不去。甲說:你到底是去還是不去?乙說: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合作探究三:結合P11頁知識,分析兩個情境乙違反了排中律還是矛盾律嗎?
乙的回答同時否定了“去”與“不去”,犯了“兩不可”的邏輯錯誤,違背了排中律(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乙的回答,同時肯定了“去”與“不去”,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違背了矛盾律(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同時肯定了“去”和“不去”
1.含義: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表示對A否定的論斷)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是反證法的邏輯基礎)2.公式:A或者非A3.要求: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不成立。保持思維的明確性,不能模棱兩可、含糊不清4.邏輯錯誤:兩不可5.應用時注意:排中律的作用只在于提出兩個矛盾的判斷必有一真,以供人們選擇,但它并沒有指明兩個判斷中哪一個是真的。判斷的真要靠實踐確定。
三、排中律:思維的明確性要求
【知識整合】比較三大邏輯基本規(guī)律
歸納: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
1、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
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確定性、一致性、明確性的思維
2、形式邏輯的基本規(guī)律
(1)形式邏輯的基本規(guī)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2)來源: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對認識客觀事物的正確思維活動的總結,既認識了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也認識到了思維自身的規(guī)律。 (3)實踐證明,只有遵循形式邏輯基本規(guī)律的思維,才有可能成為科學的思維。 形式邏輯的基本規(guī)律是形成科學思維的必要條件
1、愛因斯坦認為,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既是連續(xù)的,又是不連續(xù)的。這個論斷( )A.違反了矛盾律,是思維混亂的表現(xiàn)B.違反了同一律,犯了“轉移論題”的邏輯錯誤C.揭示了事物所固有的矛盾二重性D.犯了“兩不可”的邏輯錯誤
2、某班在民主決策是否組織社會實踐活動時,兩位同學的對話如下:小明:“你投了贊成票嗎?”小亮:“沒有?!毙∶鳎骸澳阃读朔磳ζ眴??”小亮:“也沒有。”上述對話中的回答(???)A.違反了矛盾律的要求B.違反了排中律的要求C.犯了“兩不可”的錯誤D.并不違反形式邏輯的要求
表明小亮投的是棄權票,沒有違反矛盾律的要求
2、有個小伙子上了火車之后,發(fā)現(xiàn)沒有空座了,于是就厚著臉皮硬往一位老大爺身邊擠座兒。老大爺不高興了,說:“小伙子,別硬坐了,座位已經滿了?!毙』镒渔移ばδ樀卣f:“老大爺,沒辦法,我買的就是‘硬座’票?!辈牧现行』镒拥脑挘?????)①違反了同一律的要求②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③違反了矛盾律的要求④違反了排中律的要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老大爺說的“硬坐”是強行往座位上坐,小伙子所說的“硬座”是一種座椅類型。 小伙子故意混淆“硬坐”和“硬座”的概念,犯了“偷換概念”的邏輯錯誤,違反了同一律的要求,①②符合題意,③④不符合題意。
一起兇殺案,經過偵查得知,作案人可能是趙、錢、孫、李四人中的某一個。這四名犯罪嫌疑人都否認自己作案,大家說法不一。趙:“不是我殺的?!卞X:“李就是殺人犯?!睂O:“錢就是殺人犯。李:“不是我殺的。①如果假定這四人中只有一人說真話,請問兇手是誰?為什么?
錢和李相互矛盾,根據排中律,二者不能同假,必有一真。題意告訴我們,只有一人說真話,那么趙和孫說的是假話,所以趙的話和孫的話是假話,故趙是兇手。
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與法治)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3 邏輯與思維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背景圖課件ppt,共3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不能游移不定,P10探究與分享,偷換概念,探究與分享P11,不能自相矛盾,不能騎墻居中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1學年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授課課件ppt,共2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第二課把握邏輯的要義,邏輯矛盾,辯證矛盾,辨證矛盾,優(yōu)秀與不優(yōu)秀都不選,去與不去都不選,事例評析,課堂小結,本框必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3 邏輯與思維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教課內容課件ppt,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核心素養(yǎng),課標要求,請你評析,探究活動,矛盾關系,違反排中律,知識框架圖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