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科學(xué)八年級上冊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3節(jié) 水的浮力備課課件ppt,文件包含13水的浮力第3課時課件pptx、13水的浮力第3課時同步練習(xí)doc、13水的浮力第3課時教案doc、沉浮條件雞蛋wmv、雞蛋沉浮實驗rmvb等5份課件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PPT共21頁, 歡迎下載使用。
水的浮力(2)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液體中下沉的物體不受浮力作用B.只有浮在液面上的物體才受浮力作用C.浮在液面上、一部分浸入液體內(nèi)或全部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都受浮力作用D.物體在液體中浸沒得越深,所受浮力越大(第2題)2.如圖所示為A、B兩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的關(guān)系圖像。用A、B兩種物質(zhì)分別制成質(zhì)量相等的甲、乙兩個物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將甲物體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B.將乙物體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C.將甲、乙兩物體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D.將甲、乙兩物體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3.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正按計劃進行各項試驗和訓(xùn)練。如圖所示,當(dāng)飛機起飛離開航母后( )。(第3題)A.航母將浮起一些,所受浮力減小B.航母將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增大C.航母將下沉一些,所受浮力減小D.航母始終漂浮,所受浮力不變4.【湖州】將一圓柱體先后放入密度為ρ1和ρ2的兩種液體中,均處于漂浮狀態(tài)(如圖所示)。圓柱體在兩種液體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則( )。A.ρ1>ρ2,F(xiàn)1>F2 B.ρ1<ρ2,F(xiàn)1<F2 C.ρ1<ρ2,F(xiàn)1=F2 D.ρ1>ρ2,F(xiàn)1=F25.【泰安】有一個實心球形物體,用彈簧測力計在空氣中稱重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2N;當(dāng)把物體的一半體積浸入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5N。把物體從彈簧測力計上取下投入水中靜止時,物體受到的浮力是( )。A.5N B.7N C.14N D.12N6.【無錫】同學(xué)們用空塑料瓶和細砂等材料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g取10N/kg,ρ水=1×103kg/m3)(1)同學(xué)們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提出了如下三種猜想,并舉出了相應(yīng)的實例。猜想一: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密度有關(guān)。實例:鐵塊在水中下沉,木頭可以浮在水面上。猜想二: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實例:雞蛋在水中下沉,在鹽水中可以浮起來。猜想三:浮力的大小與浸入液體中的深度有關(guān)。實例:在游泳池里,人往下越蹲越低,感覺到水向上托自己的力越來越大。 (2)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同學(xué)們選擇了裝入細砂的塑料瓶和其他實驗器材進行探究,實驗過程如圖所示。①根據(jù)實驗步驟d和 (填字母),可以驗證猜想二是正確的。②根據(jù)實驗步驟c和d,可以驗證猜想三是 (填“正確”或“錯誤”)的;對該猜想所對應(yīng)的實例,合理的解釋是 。③要驗證猜想一是否正確,可以在塑料瓶中 后再進行探究。④同學(xué)們認為,猜想一和猜想二中的實例反映了物體的浮與沉可能與密度有關(guān),要選用一個能漂浮在圖e中鹽水上的物體,物體的密度應(yīng)小于 g/cm3。(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7.【棗莊】現(xiàn)有一個用超薄材料制成的圓柱形容器,它的下端封閉、上端開口,底面積S=200cm2,高度h=20cm,如圖甲所示;另有一個實心勻質(zhì)圓柱體,密度ρ=0.8×103kg/m3,底面積S1=120cm=120cm2,高度與容器相同,如圖乙所示。(ρ水=1.0×10=1.0×103kg/m3,g取10N/kg)(1)將圓柱體豎直放入圓柱形容器內(nèi),圓柱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是多少?(2)向容器內(nèi)緩緩注水直至圓柱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剛好為零,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和所注水的重力各是多少? 【玉林】如圖所示,若“玉林”號導(dǎo)彈護衛(wèi)艦從大海駛?cè)胫榻?,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浮力變小,艦體上浮一些B.浮力變大,艦體下沉一些C.浮力不變,艦體下沉一些D.浮力不變,艦體上浮一些 9.【海南】如圖所示,兩只相同的氣球分別充入氫氣和空氣,充氣后體積相同,放飛氣球時只有氫氣氣球升上空中。若它們在空氣中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氫和F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F氫>F空 B.F氫=F空 C.F氫<F空 D.條件不足,無法比較10.如圖甲所示,石料在鋼繩拉力的作用下從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沒入水中。如圖乙所示為鋼繩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若不計水的摩擦力,則可算出石料的密度為(g取10N/kg)( )。A.1.6×103kg/m3 B.2.3×103kg/m3 C.2.8×103kg/m3 D.3.2×103kg/m311.【青島】有邊長為a的正方體木塊A和小鐵塊B。如圖所示,將A放入盛有適量水的燒杯中,浸入深度為h1;再將B疊放在A上,A浸入深度變?yōu)閔2。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第11題) (第12題)12.【連云港】如圖所示,小球在繩子拉力作用下恰好浸沒在水中,此時小球所受的浮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的重力,剪斷繩子后,小球上升過程中所受的浮力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下同),水對燒杯底部的壓強 。13.【十堰】將一底面積為0.01m2的長方體木塊用細線拴在一個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緩慢加水直到木塊上表面與液面相平,如圖甲所示。在此整個過程中,木塊底部受到水的壓強隨容器中水的深度的變化如圖乙所示。求:(g取10N/kg) (1)木塊所受到的最大浮力。 (2)木塊的重力。 (3)細線對木塊的最大拉力。 14.【蘇州】小明用空塑料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個“浮沉子”(如圖所示)。他將裝有適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塑料瓶內(nèi)的水面上,塑料瓶內(nèi)留有少量空氣,擰緊瓶蓋使其密封,用力擠壓塑料瓶側(cè)面時“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第14題)A.“浮沉子”下沉時,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B.無論怎樣擠壓塑料瓶側(cè)面,“浮沉子”不可能懸浮在水中C.“浮沉子”上浮時,小玻璃瓶內(nèi)的壓縮空氣會將內(nèi)部的水壓出D.潛水艇的工作原理與“浮沉子”的浮沉原理相同(第15題)15.【金華】“彩球溫度計”是一種現(xiàn)代居家飾品,其結(jié)構(gòu)模型如圖所示。該“彩球溫度計”由體積相同(保持恒定)、質(zhì)量不同的小球和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的液體組成。當(dāng)環(huán)境溫度升高時,浸沒在液體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在某一環(huán)境溫度下,四個小球處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此時B小球受到的浮力FB與D小球受到的浮力FD的大小關(guān)系為FB (填“>”“<”或“=”)FD。(第16題)16.【宜昌】如圖所示,把一個底面積為S、高為l的長方體浸沒在密度為ρ的液體中,上、下表面分別距液面為h1和h2,因為液體內(nèi)部存在壓強,所以長方體各表面都受到液體的壓力。(1)分析圖中長方體的受力情況,其受到浮力的原因是 ,浮力的方向是 。 (2)大量的實驗結(jié)果表明: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請從浮力產(chǎn)生原因的角度推導(dǎo)出這一結(jié)論。 17.【安順】如圖所示,重為10N的長方體木塊靜止在水面上,木塊浸在水中的體積占其總體積的。(g取10N/kg) (第17題)(1)求木塊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2)若木塊下表面所處的深度為0.2m,求木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 (3)若要將木塊全部浸沒水中,則至少需要施加多大的壓力? (第18題)18.【溫州】如圖甲所示為小明設(shè)計的“空氣浮力演示器”:將一空心金屬球與配重通過細線懸掛在定滑輪上,調(diào)節(jié)配重質(zhì)量使二者保持靜止,用氣泵往玻璃容器內(nèi)緩慢壓入空氣,可根據(jù)現(xiàn)象證明空氣浮力的存在。已知金屬球重5N,體積為5×10-3m3。(滑輪和細線的重力、配重的體積及各種摩擦均忽略不計,g取10N/kg)(1)用氣泵向甲裝置玻璃容器內(nèi)壓入空氣,觀察到 的現(xiàn)象可以說明金屬球受到空氣浮力的作用。 (2)制作該演示器中的空心金屬球用了體積為5×10-5m3的金屬材料,求該金屬材料的密度。 (3)小明想通過最小刻度為0.1N的彈簧測力計反映空氣浮力大小的變化,于是將該演示器改進成如圖乙所示的裝置。壓入空氣前,容器內(nèi)原有的空氣密度為1.2kg/m3,現(xiàn)通過氣泵向玻璃容器內(nèi)壓入空氣,使容器內(nèi)空氣密度增大到3.0kg/m3,以上操作能否使演示器中的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化值大于0.1N?請通過計算說明。 答案: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C)。A.在液體中下沉的物體不受浮力作用B.只有浮在液面上的物體才受浮力作用C.浮在液面上、一部分浸入液體內(nèi)或全部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都受浮力作用D.物體在液體中浸沒得越深,所受浮力越大(第2題)2.如圖所示為A、B兩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的關(guān)系圖像。用A、B兩種物質(zhì)分別制成質(zhì)量相等的甲、乙兩個物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C)。A.將甲物體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B.將乙物體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C.將甲、乙兩物體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D.將甲、乙兩物體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3.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正按計劃進行各項試驗和訓(xùn)練。如圖所示,當(dāng)飛機起飛離開航母后(A)。(第3題)A.航母將浮起一些,所受浮力減小B.航母將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增大C.航母將下沉一些,所受浮力減小D.航母始終漂浮,所受浮力不變4.【湖州】將一圓柱體先后放入密度為ρ1和ρ2的兩種液體中,均處于漂浮狀態(tài)(如圖所示)。圓柱體在兩種液體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則(D)。A.ρ1>ρ2,F(xiàn)1>F2 B.ρ1<ρ2,F(xiàn)1<F2C.ρ1<ρ2,F(xiàn)1=F2 D.ρ1>ρ2,F(xiàn)1=F25.【泰安】有一個實心球形物體,用彈簧測力計在空氣中稱重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2N;當(dāng)把物體的一半體積浸入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5N。把物體從彈簧測力計上取下投入水中靜止時,物體受到的浮力是(D)。A.5N B.7N C.14N D.12N6.【無錫】同學(xué)們用空塑料瓶和細砂等材料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g取10N/kg,ρ水=1×10=1×103kg/m3)(1)同學(xué)們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提出了如下三種猜想,并舉出了相應(yīng)的實例。猜想一: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密度有關(guān)。實例:鐵塊在水中下沉,木頭可以浮在水面上。猜想二: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實例:雞蛋在水中下沉,在鹽水中可以浮起來。猜想三:浮力的大小與浸入液體中的深度有關(guān)。實例:在游泳池里,人往下越蹲越低,感覺到水向上托自己的力越來越大。 (2)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同學(xué)們選擇了裝入細砂的塑料瓶和其他實驗器材進行探究,實驗過程如圖所示。①根據(jù)實驗步驟d和 e (填字母),可以驗證猜想二是正確的。②根據(jù)實驗步驟c和d,可以驗證猜想三是 錯誤 (填“正確”或“錯誤”)的;對該猜想所對應(yīng)的實例,合理的解釋是 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 。③要驗證猜想一是否正確,可以在塑料瓶中 添加一些細砂(合理即可) 后再進行探究。④同學(xué)們認為,猜想一和猜想二中的實例反映了物體的浮與沉可能與密度有關(guān),要選用一個能漂浮在圖e中鹽水上的物體,物體的密度應(yīng)小于 1.1 g/cm3。(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7.【棗莊】現(xiàn)有一個用超薄材料制成的圓柱形容器,它的下端封閉、上端開口,底面積S=200cm2,高度h=20cm,如圖甲所示;另有一個實心勻質(zhì)圓柱體,密度ρ=0.8×103kg/m3,底面積S1=120cm=120cm2,高度與容器相同,如圖乙所示。(ρ水=1.0×10=1.0×103kg/m3,g取10N/kg)(1)將圓柱體豎直放入圓柱形容器內(nèi),圓柱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是多少?(2)向容器內(nèi)緩緩注水直至圓柱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剛好為零,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和所注水的重力各是多少?8.【玉林】如圖所示,若“玉林”號導(dǎo)彈護衛(wèi)艦從大海駛?cè)胫榻瑒t下列分析正確的是(C)。A.浮力變小,艦體上浮一些B.浮力變大,艦體下沉一些C.浮力不變,艦體下沉一些D.浮力不變,艦體上浮一些 9.【海南】如圖所示,兩只相同的氣球分別充入氫氣和空氣,充氣后體積相同,放飛氣球時只有氫氣氣球升上空中。若它們在空氣中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氫和F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B)。A.F氫>F空 B.F氫=F空 C.F氫<F空 D.條件不足,無法比較【解析】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ρ空氣gV排可知,氣球在空氣中受到的浮力取決于氣球的體積,由于充氣后兩氣球體積相同,所以所受的浮力相同,即F氫=F空。氫氣氣球能上升是因為其重力小于浮力,而空氣氣球不能升空是因為其重力約等于浮力。10.如圖甲所示,石料在鋼繩拉力的作用下從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沒入水中。如圖乙所示為鋼繩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若不計水的摩擦力,則可算出石料的密度為(g取10N/kg)(C)。A.1.6×103kg/m3 B.2.3×103kg/m3 C.2.8×103kg/m3 D.3.2×103kg/m311.【青島】有邊長為a的正方體木塊A和小鐵塊B。如圖所示,將A放入盛有適量水的燒杯中,浸入深度為h1;再將B疊放在A上,A浸入深度變?yōu)閔2。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B)。 (第11題)(第12題)12.【連云港】如圖所示,小球在繩子拉力作用下恰好浸沒在水中,此時小球所受的浮力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的重力,剪斷繩子后,小球上升過程中所受的浮力 變小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下同),水對燒杯底部的壓強 變小 。【解析】圖示情況下,小球的受力平衡情況是F浮=G球+F拉,所以小球所受的浮力大于小球的重力;剪斷繩子后,小球上升,逐漸露出水面,浸入水中部分的體積減小,所以小球所受的浮力變?。恍∏蛏仙^程中液面下降,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知,水對燒杯底部的壓強變小。13.【十堰】將一底面積為0.01m2的長方體木塊用細線拴在一個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緩慢加水直到木塊上表面與液面相平,如圖甲所示。在此整個過程中,木塊底部受到水的壓強隨容器中水的深度的變化如圖乙所示。求:(g取10N/kg) (1)木塊所受到的最大浮力。 (2)木塊的重力。 (3)細線對木塊的最大拉力。 【答案】(1)根據(jù)圖像可知,木塊剛剛漂浮時,浸入水中的深度h1=9cm;水深從9cm到16cm,木塊一直處于漂浮狀態(tài),浸入水中的深度不變;當(dāng)水面的高度為16cm時,細線剛好張緊,線的拉力為零,直到木塊上表面與液面相平,此時水面的高度為22cm,所以木塊的高度L=9cm+(22cm-16cm)=15cm;則木塊的體積V木=S木L=0.01m=S木L=0.01mL=0.01m2×0.15m=1.5×10-3m3。木塊全淹沒時受到的浮力最大,此時F浮=ρ水gV排=ρ水gV木=1×103kg/m3×10N/kg×1.5×10-3m3=15N。(2)由圖像可知,木塊剛剛漂浮時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為900Pa,則木塊的重力與水對木塊向上的壓力(浮力)平衡,所以木塊的重力G=F浮=pS=900Pa×0.01m2=9N。(3)當(dāng)木塊上表面與液面相平時,木塊受到的浮力最大,由力的平衡條件可得,細線對木塊的最大拉力F拉=F浮-G=15N-9N=6N。 14.【蘇州】小明用空塑料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個“浮沉子”(如圖所示)。他將裝有適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塑料瓶內(nèi)的水面上,塑料瓶內(nèi)留有少量空氣,擰緊瓶蓋使其密封,用力擠壓塑料瓶側(cè)面時“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B)。(第14題)A.“浮沉子”下沉時,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B.無論怎樣擠壓塑料瓶側(cè)面,“浮沉子”不可能懸浮在水中C.“浮沉子”上浮時,小玻璃瓶內(nèi)的壓縮空氣會將內(nèi)部的水壓出D.潛水艇的工作原理與“浮沉子”的浮沉原理相同【解析】擠壓塑料瓶,瓶內(nèi)空氣被壓縮,將壓強傳遞給水,水被壓入小玻璃瓶中,這時“浮沉子”里進入一些水,它的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松開手,塑料瓶內(nèi)水面上的空氣體積增大,壓強減小,“浮沉子”里面被壓縮的空氣把水壓出來,此時“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浮;當(dāng)浮力等于重力時,“浮沉子”就會懸浮在水中;潛水艇的工作原理與“浮沉子”的浮沉原理相同,都是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xiàn)沉浮的。(第15題)15.【金華】“彩球溫度計”是一種現(xiàn)代居家飾品,其結(jié)構(gòu)模型如圖所示。該“彩球溫度計”由體積相同(保持恒定)、質(zhì)量不同的小球和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的液體組成。當(dāng)環(huán)境溫度升高時,浸沒在液體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將 變小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在某一環(huán)境溫度下,四個小球處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此時B小球受到的浮力FB與D小球受到的浮力FD的大小關(guān)系為FB = (填“>”“<”或“=”)FD。【解析】環(huán)境溫度升高,液體密度減小,根據(jù)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變小。某一環(huán)境溫度下,B、D小球處于同一液體中且體積相同,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所以4球所受浮力大小相等。(第16題)16.【宜昌】如圖所示,把一個底面積為S、高為l的長方體浸沒在密度為ρ的液體中,上、下表面分別距液面為h1和h2,因為液體內(nèi)部存在壓強,所以長方體各表面都受到液體的壓力。(1)分析圖中長方體的受力情況,其受到浮力的原因是 上、下表面存在壓力差 ,浮力的方向是 豎直向上 。 (2)大量的實驗結(jié)果表明: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請從浮力產(chǎn)生原因的角度推導(dǎo)出這一結(jié)論。【答案】由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及壓強公式p=得長方體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F1=p1S=ρ液gh1S,長方體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F2=p2S=ρ液gh2S,上、下表面的壓力差F2-F1=ρ液gh2S-ρ液gh1S=ρ液g(h2-h1)S。長方體浸沒在液體中,則長方體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V物=Sl=S(h2-h1)。所以結(jié)合浮力的產(chǎn)生原因有F浮=F2-F1=ρ液g(h2-h1)S=ρ液gV排=m排g=G排。17.【安順】如圖所示,重為10N的長方體木塊靜止在水面上,木塊浸在水中的體積占其總體積的。(g取10N/kg) (第17題)(1)求木塊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2)若木塊下表面所處的深度為0.2m,求木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 (3)若要將木塊全部浸沒水中,則至少需要施加多大的壓力? (第18題)18.【溫州】如圖甲所示為小明設(shè)計的“空氣浮力演示器”:將一空心金屬球與配重通過細線懸掛在定滑輪上,調(diào)節(jié)配重質(zhì)量使二者保持靜止,用氣泵往玻璃容器內(nèi)緩慢壓入空氣,可根據(jù)現(xiàn)象證明空氣浮力的存在。已知金屬球重5N,體積為5×10-3m3。(滑輪和細線的重力、配重的體積及各種摩擦均忽略不計,g取10N/kg)(1)用氣泵向甲裝置玻璃容器內(nèi)壓入空氣,觀察到 金屬球上升(或配重下降) 的現(xiàn)象可以說明金屬球受到空氣浮力的作用。 (2)制作該演示器中的空心金屬球用了體積為5×10-5m3的金屬材料,求該金屬材料的密度。【答案】金屬球重5N,所用金屬材料的體積為5×10-5m3,則金屬材料的密度ρ==10×103kg/m3。 (3)小明想通過最小刻度為0.1N的彈簧測力計反映空氣浮力大小的變化,于是將該演示器改進成如圖乙所示的裝置。壓入空氣前,容器內(nèi)原有的空氣密度為1.2kg/m3,現(xiàn)通過氣泵向玻璃容器內(nèi)壓入空氣,使容器內(nèi)空氣密度增大到3.0kg/m3,以上操作能否使演示器中的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化值大于0.1N?請通過計算說明。【答案】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壓入空氣前金屬球受到的浮力F浮1=ρ氣1gV球=1.2kg/m=ρ氣1gV球=1.2kg/mgV球=1.2kg/m=1.2kg/m3×10N/kg×5×10-3m3=0.06N,金屬球?qū)Χɑ喿髠?cè)的拉力F=G球-F浮1,滑輪和細線的重力不計,定滑輪兩邊繩子拉力向下且相等,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向上,由力的平衡條件可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1=2(G球-F浮1)=2×(5N-0.06N)=9.88N,壓入空氣后金屬球受到的浮力F浮2=ρ氣2gV球=3.0kg/mgV球=3.0kg/m=3.0kg/m=3.0kg/m3×10N/kg×5×10-3m3=0.15N,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2=2(G球-F浮2)=2×(5N-0.15N)=9.7N,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化值ΔF=F1-F2=9.88N-9.7N=0.18N>0.1N。
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3節(jié) 水的浮力評優(yōu)課教學(xué)課件ppt,文件包含2022浙教版八上13水的浮力3科學(xué)pptx、2022浙教版八上科學(xué)13水的浮力3教學(xué)設(shè)計doc、2022浙教版八上科學(xué)13水的浮力3學(xué)案含答案doc、雞蛋的沉浮mp4等4份課件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PPT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級上冊第3節(jié) 水的浮力課堂教學(xué)課件ppt,共1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活動1,現(xiàn)象1,結(jié)論1,漂浮在水面上,活動2,現(xiàn)象2,結(jié)論2,施力物體,作用點,液體或氣體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級上冊第3節(jié) 水的浮力圖文ppt課件,文件包含13水的浮力第4課時課件pptx、13水的浮力第4課時同步練習(xí)doc、13水的浮力第4課時教案doc、浮力產(chǎn)生原因wmv、潛水艇wmv、潛水艇模型wmv、物體浮沉條件的應(yīng)用潛水艇avi等7份課件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PPT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