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第二節(jié) 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1. 概述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過程。
2. 概述肺泡與血液的交換過程。
教學重點
難點
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過程。
課時安排
1
授課日期
授課教師
劉水滔
教具
PPT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每個人一來到人世間就離不開空氣,需要不斷呼吸,外界的空氣經過呼吸道的處理后是如何進入肺部的?在肺中發(fā)生怎樣的變化?氣體又是如何達到全身各處的?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部分內容。
二、新課教學
(一)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教師出示多媒體畫面,讓學生觀看肺的位置結構圖,說出肺是呼吸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內,肺有節(jié)奏地呼氣和吸氣,每分鐘大約呼吸16次。
請同學們用手按在胸部兩側,深深地吸氣,細心地體會一下自己在吸氣和呼氣時胸廓的變化及肋骨如何運動,在此基礎上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得出結論:當深吸氣時,肋骨向上向外運動,胸廓擴大;當深呼氣時,肋骨向下向內運動,胸廓變小。
剛才同學們僅憑感官感覺到的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是不是準確呢?是否與科學事實相符呢?我們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借助什么工具進行準確地測量呢?
學生實驗:測量胸圍差,用數(shù)據證明胸廓容積的變化。
測量方法:三人一組(男女分開)、設計表格,做好記錄。為了數(shù)據準確,應測定三次,取平均值,然后計算胸圍差。
學生討論:
1.你的胸圍差明顯嗎?同年齡同性別的同學胸圍差有差別嗎?如果有差別,原因是什么?
2.胸圍差能完全代表胸腔容積的變化嗎?除胸廓前后徑、左右徑的變化外,還可能有什么變化影響胸廓的容積?
教師指導學生對實驗數(shù)據進行分析討論后得出結論。
教師演示模擬膈肌的運動實驗,學生討論:小氣球代表什么?橡皮膜代表什么?氣球在什么情況下漲大?在什么情況下回縮?
然后播放多媒體,演示肋間肌的收縮和舒張,膈肌的收縮和舒張。讓學生仔細觀察它們的運動,并進行討論:
1. 呼吸運動時,主要有哪些肌肉的收縮、舒張引起了胸廓容積的變化?在呼吸肌收縮和舒張時,胸廓容積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2. 隨著胸廓容積的變化,肺的容積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3. 是肺容積的變化導致了氣體的吸入和呼出嗎?
4. 請嘗試完成下表:
肋間肌
膈肌
胸腔容積
肺容積
肺內氣壓
氣體
吸氣
呼氣
學生分析、歸納肺與外界氣體交換的原理和過程: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使胸廓擴大和縮小,引起肺被動地擴張和回縮,形成肺內氣壓與大氣壓之間的壓力差,才使氣體能夠進出肺泡。
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吸氣時,肋骨間的肌肉收縮,胸廓的前后徑、左右徑增大;同時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徑也增大,胸腔容積變大,肺隨著擴張,肺內氣壓縮小,氣體入肺;呼氣時正好相反。
學生討論:古代有些女子將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緊,以保持苗條身材,但是呼吸受到影響,體質下降。為什么?
氣體到達肺部以后發(fā)生什么變化?又是如何到達全身各處的呢?下面我們來研究這方面的內容。
(二)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媽媽在廚房里炒菜,我們在外面就能聞到飯菜的香味,這是因為香味能由近及遠地飄,即由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氧氣和二氧化碳也是這樣,總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
指導學生自學閱讀“想一想,議一議”,仔細閱讀下表中的數(shù)據,分析呼出的氣體成分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含量增加的氣體成分是哪里來的,含量減少的氣體成分到哪里去了?
學生思考后分組討論、互相補充后作答:
從數(shù)據表中看出:人體吸入的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較少,氧氣的含量較多;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較多,氧氣含量較少。由此可以推測,在人體內也發(fā)生了類似植物呼吸作用一樣的過程。根據對呼吸道和肺的結構的分析,可以推斷這一變化發(fā)生在肺部。
最后師生總結:呼出氣體中的氧含量,少于吸入氣體中的氧含量;呼出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這與體內進行氣體交換有關。這種變化是怎樣發(fā)生的呢?
多媒體展示教材第47頁圖4-30“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讓學生討論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是怎樣交換的。
師生總結:吸入的氣體,順著支氣管在肺里的各級分支,到達支氣管最細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當你吸氣時,許許多多肺泡都像小氣球似地鼓了起來,空氣中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過這些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然后隨著呼氣的過程排出體外。進入血液中的氧,通過血液循環(huán)輸送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里。
三、課堂小結
學生交流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并用知識樹或網絡的形式進行總結。
四、作業(yè)布置
教材第48頁“練習”第1、2題。

相關教案

初中人教版 (新課標)第二節(jié) 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課標)第二節(jié) 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布置作業(yè)與教學反思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二節(jié) 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二節(jié) 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共10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學情分析,教學方法,教學準備,課時安排,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0-2021學年第二節(jié) 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教案:

這是一份2020-2021學年第二節(jié) 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教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學活動,教學評價與反思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 人體的呼吸第二節(jié) 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教案設計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 人體的呼吸第二節(jié) 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教案設計

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 人體的呼吸第二節(jié) 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教學設計及反思

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 人體的呼吸第二節(jié) 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教學設計及反思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 人體的呼吸第二節(jié) 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教案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 人體的呼吸第二節(jié) 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教案

生物第二節(jié) 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教案及反思

生物第二節(jié) 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教案及反思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第二節(jié) 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版本: 人教版 (新課標)

年級: 七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