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主題閱讀答題技巧 散文知識點 一、 定義:是指以文字為創(chuàng)作、審美對象的文學(xué)藝術(shù)體裁,是文學(xué)中的一種體裁形式。 二、 分類:敘事散文、哲理散文、抒情散文。 三、 散文的語言:感情色彩濃厚,委婉含蓄,聲調(diào)和諧,表現(xiàn)力強。 四、 散文的表現(xiàn)手法 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對比烘托、欲揚先抑、寓情于景、借物喻人、聯(lián)想想象、設(shè)置懸 念、借景抒情、渲染、修辭等。 五、關(guān)于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 1.找“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通過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變性質(zhì)來理解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 2理順序:順敘、插敘、倒敘。硏究文章怎樣過渡和照應(yīng),如何開頭和結(jié)尾。 3抓線索:一篇文章以什么為線索,是由文章的中心決定的。根據(jù)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為線,以事為線;可以以人為線,以情為線;也可以以時間為線,以地點為線。 品情感:抒情散文著重表現(xiàn)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樂都包含在字里行間。 析哲理:就是挖掘作品中所蘊含的哲理。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隱含在以下諸方面: (1)理出作品選擇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 (2)看“形”和"神“的“結(jié)合點“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線索。 (3)看作者組織材料的順序,選擇了怎樣的角度。 (4)品味散文的語言。 六、散文閱讀應(yīng)注重的幾個方面及考點 1.把握文章內(nèi)容,概括文章主題 (1)把握散文主題的方法是: 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題的提示語、關(guān)鍵詞語,從中概括文章主題。 2)從所選的材料中嘅括,材料是為文童中心服務(wù)的,我們可以看文章所選的材料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觀點、態(tài)度、感情,從中找到作者要表達的主題思想。 考題形式:直接槪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題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2)答題要點: 1)能利用原文詞語,盡可能使用。 2)沒有原文詞語可利用時,要注意語言文字表達的準確性和層次性,要做到言簡意賅又不漏掉答題點. 2.理清文章脈絡(luò),把握順序。 (1)考題形式:直接問文章的線索是什么或說說作者選擇材料的依據(jù)等. (2 )答題要點:找到線索,根據(jù)提問靈活回答。關(guān)鍵是能判斷準線索。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主題閱讀訓(xùn)練 ——散文閱讀 【主題閱讀1】 農(nóng)家過年 ①中國人過年,農(nóng)村和城市大有不同,尤其從前農(nóng)村,過年別有一番韻味。 ②每年一進臘月,就開始準備過年了。臘月初八,要吃臘八粥。臘月二十三,要吃祭灶餅,用麻糖粘住灶王爺?shù)淖?,送灶王爺上天,“上天言吉事,回宮降吉祥”。接下來就是殺牛宰羊,置辦年貨,買新衣,購新帽,備齊“蔥、蒜、姜、箔、表、香”。全家人屋里屋外大掃除,掃掉一年的晦氣。剃頭要趕在二十七,“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貼對聯(lián)是很講究的,“二十八,貼年畫”,大門、二門、屋門貼什么,墻上、樹上貼什么,都是按規(guī)矩進行的。年前幾天,人們忙著做各種各樣的食品,先是蒸,蒸糖包、豆包、菜包、棗花饃,蒸出龍、鳳、谷倉、麥堆等花樣;次是炸,炸油條,炸丸子,炸“假玉”——有紅薯做的,有小米飯做的,有粉條做的,有豆子做的;后是包,主要是包餃子,餃子的花樣很多,有素的,有肉的,有包硬幣的,還有包糖的,吃到硬幣的人是最有福氣的。 ③經(jīng)過這一番忙碌,終于到了除夕之夜,就是大年三十。一家人閑下來,圍著火盆坐在一起,開始熬年夜。從家事年景到天下大事,拉家常,話人生,直熬到小孩子犯困打盹。第二天雞叫頭遍就響起了鞭炮聲。大人們早早打開大門,叫作“開門進寶”。各家父母再三囑咐小孩子不能亂問,不能多說話,免得說出不吉利的話,這增添了一種莊重肅穆的氣氛。早晨要先做好供品,端到列祖列宗面前,小孩子跟著大人一起跪下磕頭。還要供奉天地全神,祈保一年到頭全家平安。 ④大年初一,主要是向長輩們拜年,除了自己的父母、祖父母之外,還有家族的近支遠門,三爺家、四奶家、五叔家等等,小孩子們高興的是可以得到壓歲錢。剛過門的新媳婦要按照親疏遠近去認門,當然也免不了戶戶請吃,直吃得新娘子笑口難合。 ⑤初二到初四,是走親戚的時間。閨女回娘家,外甥看舅舅,三鄉(xiāng)五里,路上行人如織,穿梭往來。春節(jié)的身影還沒走遠,元宵節(jié)又飄著雪花趕到了。漫天飛舞的潔白雪花,伴著紅艷的燈籠,紅艷的對聯(lián),再加上兒童們花花綠綠的衣服,融合成一幅“農(nóng)家喜慶圖”。鄉(xiāng)民們舞獅子、耍龍燈、踩高蹺、跑旱船,游村串鄉(xiāng)的小貨郎叫賣著“吹糖人”“琉璃響”“猴上樹”等。新年過后的一個大正月就這樣踏著歡樂匆忙的腳步走去了,人們祈盼來年會更好。 1.農(nóng)家過年時年前的活動十分講究,請你根據(jù)第②段的內(nèi)容,完成表格。 2.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本文詳寫的是除夕和大年初一,具體寫了守歲、拜年、走親戚等風(fēng)俗。(______) (2)作者對年前的準備、初二到元宵節(jié)的活動都描寫得比較簡略,但都必不可少,因為這樣才能完整地呈現(xiàn)農(nóng)家過年的風(fēng)貌。(______) 3.根據(jù)短文內(nèi)容完成選擇。 農(nóng)家過年時的很多活動都包含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臘月二十三吃祭灶餅,用麻糖粘住灶王爺?shù)淖欤窍M钔鯛敚╛_____);全家大掃除是希望(______);大年初一早早打開大門,寓意(______);大年初一早晨,供奉天地全神,祈保(______)。 ①一年到頭全家平安 ②開門進寶 ③上天言吉事,回宮降吉祥 ④掃掉一年的晦氣 4.本文可以說是一幅完整的農(nóng)村過年圖譜,具有滿滿的儀式感和濃濃的年味。現(xiàn)在很多人都感覺“年味淡了”,請你結(jié)合本文內(nèi)容和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一談其中的原因。 【主題閱讀2】 親情是一碗濃香的粥(節(jié)選) ①母親在廚房忙碌了好一陣子,廚房里漸漸飄出粳米的特有香氣。香氣一點點濃郁起來,粥香如蝶,滿室翩躚,鍋內(nèi)深紅淺綠,脂稠玉濃,伴著氣泡上下翻飛,飛珠濺玉,美如流花。我的眼睛竟然隨著那馥郁的香氣而慢慢濕潤了。 ②這哪里是一碗粥啊,這分明是母親心底對我那份至濃至醇的愛啊! ③母親端來一碗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粥,我先用嘴唇輕輕碰觸,感知它的溫度,再用牙齒撞進它綿香軟糯的懷內(nèi),用舌輸送著它清爽嫩滑的軀體,然后我的味蕾一點點地通泰舒展,我的身體一段段地褪盡疲憊,我的心靈一寸寸地掃去凡塵喧囂。 ④伴著裊裊的粥香,我與父母閑話家常,碗邊的話,像是投進歲月長河的石子,淡淡然了無回聲,清朗得如同天上人間。清代文人袁枚在《隨園食單》中自擬了煮粥的標準:“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柔膩如一,而后謂之粥。”急躁之人理解不了粥的妙處,父母的一切平凡而瑣碎的愛,就如同不疾不徐的火,持久平和,才能熬出這一鍋好粥。 1.畫“______”的句子運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辭手法,從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方面詳細描寫了粥的美味誘人。 2.畫“﹏﹏”的部分詳細描寫了“我”喝粥的過程和感受。仔細品讀,補全思維導(dǎo)圖。 3.選文中作者對粥的美味誘人和吃粥的過程與感受描寫得極為詳細,但對與父母閑話家常的描寫卻一筆帶過。對作者這樣安排詳略的原因,說法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與那碗粥相比,同父母閑話家常顯得很平常 B.“我”喜歡喝母親熬的粥 C.那碗粥融入了父母對“我”至濃至醇的愛 D.“我”忘了同父母聊天的內(nèi)容了 【主題閱讀3】 故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選) ①上街去看走馬燈。連萬順家的走馬燈很大?!班l(xiāng)下人不識走馬燈——又來了?!弊唏R燈不過是來回轉(zhuǎn)動的車、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轉(zhuǎn)幾圈。后來我自己也動手做了一個,點了蠟燭,看著里面的紙輪一樣轉(zhuǎn)了起來,外面的紙屏上一樣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和(老字號)的走馬燈并不“走”,只是一個長方的紙箱子,正面白紙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連著一根頭發(fā)絲,燭火烘熱了發(fā)絲,小人的手腳會上下動。它雖然不“走”,我們還是叫它走馬燈。要不,叫它什么燈呢?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整個畫面表現(xiàn)的是《西游記》唐僧取經(jīng)。 ②孩子有自己的燈。兔子燈、繡球燈、馬燈……兔子燈大都是自己動手做的。下面安四個轱轆,可以拉著走。兔子燈其實不大像兔子,臉是圓的,眼睛是彎彎的,像人的眼睛,還有兩道彎彎的眉毛!繡球燈、馬燈都是買的。繡球燈是一個多面的紙扎的球,有一個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兩個轱轆,手執(zhí)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滾動。馬燈是兩段,一個馬頭,一個馬屁股,用帶子系在身上。西瓜燈、蝦蟆燈、魚燈,這些手提的燈,是小孩玩的。 ③有一個習(xí)俗可能是外地所沒有的:看圍屏。硬木長方框,約三尺高,尺半寬,鑲絹,上畫一筆演義小說人物故事,燈節(jié)前裝好,一堂圍屏約三十幅,屏后點蠟燭。這實際上是照得透亮的連環(huán)畫。看圍屏有兩處,一處在煉陽觀的偏殿,一處在附設(shè)在城隍廟里的火神廟。煉陽觀畫的是《封神榜》,火神廟畫的是《三國》。圍屏看了多少年,但還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圍屏就不算過燈節(jié)似的。 1.選文介紹了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用簡潔的文字概括出來。 (_____)→(_____)→(_____) 2.在《故鄉(xiāng)的元宵》原文中,作者汪曾祺還介紹了元宵節(jié)當天的其他幾種活動(見補充材料),下列對原文的詳略安排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補充材料】草巷口有個吹糖人的。孫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北市口有捏面人的。青蛇、白蛇、老漁翁。老漁翁的蓑衣是從藥店里買來的夏枯草做的。到天地壇看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拉得很響,天嗡子蠻牛似的叫。 A.選文詳細介紹了三種活動 B.補充材料略寫了吹糖人、捏面人和抖空竹 C.略寫部分不重要,可以省略不寫 D.通過詳略得當?shù)膶懛?,使文章中心突?3.汪曾祺散文的語言平淡而有味,請你結(jié)合這一特點,將文中畫“﹏﹏”的句子的表達效果批注在下面橫線上。 4.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說說你對畫“__”句子的理解。 參考答案 【主題閱讀1】 農(nóng)家過年 ①中國人過年,農(nóng)村和城市大有不同,尤其從前農(nóng)村,過年別有一番韻味。 ②每年一進臘月,就開始準備過年了。臘月初八,要吃臘八粥。臘月二十三,要吃祭灶餅,用麻糖粘住灶王爺?shù)淖?,送灶王爺上天,“上天言吉事,回宮降吉祥”。接下來就是殺牛宰羊,置辦年貨,買新衣,購新帽,備齊“蔥、蒜、姜、箔、表、香”。全家人屋里屋外大掃除,掃掉一年的晦氣。剃頭要趕在二十七,“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貼對聯(lián)是很講究的,“二十八,貼年畫”,大門、二門、屋門貼什么,墻上、樹上貼什么,都是按規(guī)矩進行的。年前幾天,人們忙著做各種各樣的食品,先是蒸,蒸糖包、豆包、菜包、棗花饃,蒸出龍、鳳、谷倉、麥堆等花樣;次是炸,炸油條,炸丸子,炸“假玉”——有紅薯做的,有小米飯做的,有粉條做的,有豆子做的;后是包,主要是包餃子,餃子的花樣很多,有素的,有肉的,有包硬幣的,還有包糖的,吃到硬幣的人是最有福氣的。 ③經(jīng)過這一番忙碌,終于到了除夕之夜,就是大年三十。一家人閑下來,圍著火盆坐在一起,開始熬年夜。從家事年景到天下大事,拉家常,話人生,直熬到小孩子犯困打盹。第二天雞叫頭遍就響起了鞭炮聲。大人們早早打開大門,叫作“開門進寶”。各家父母再三囑咐小孩子不能亂問,不能多說話,免得說出不吉利的話,這增添了一種莊重肅穆的氣氛。早晨要先做好供品,端到列祖列宗面前,小孩子跟著大人一起跪下磕頭。還要供奉天地全神,祈保一年到頭全家平安。 ④大年初一,主要是向長輩們拜年,除了自己的父母、祖父母之外,還有家族的近支遠門,三爺家、四奶家、五叔家等等,小孩子們高興的是可以得到壓歲錢。剛過門的新媳婦要按照親疏遠近去認門,當然也免不了戶戶請吃,直吃得新娘子笑口難合。 ⑤初二到初四,是走親戚的時間。閨女回娘家,外甥看舅舅,三鄉(xiāng)五里,路上行人如織,穿梭往來。春節(jié)的身影還沒走遠,元宵節(jié)又飄著雪花趕到了。漫天飛舞的潔白雪花,伴著紅艷的燈籠,紅艷的對聯(lián),再加上兒童們花花綠綠的衣服,融合成一幅“農(nóng)家喜慶圖”。鄉(xiāng)民們舞獅子、耍龍燈、踩高蹺、跑旱船,游村串鄉(xiāng)的小貨郎叫賣著“吹糖人”“琉璃響”“猴上樹”等。新年過后的一個大正月就這樣踏著歡樂匆忙的腳步走去了,人們祈盼來年會更好。 1.農(nóng)家過年時年前的活動十分講究,請你根據(jù)第②段的內(nèi)容,完成表格。 2.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本文詳寫的是除夕和大年初一,具體寫了守歲、拜年、走親戚等風(fēng)俗。(_×_) (2)作者對年前的準備、初二到元宵節(jié)的活動都描寫得比較簡略,但都必不可少,因為這樣才能完整地呈現(xiàn)農(nóng)家過年的風(fēng)貌。(_√__) 3.根據(jù)短文內(nèi)容完成選擇。 農(nóng)家過年時的很多活動都包含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臘月二十三吃祭灶餅,用麻糖粘住灶王爺?shù)淖?,是希望灶王爺(__③__);全家大掃除是希望(_④__);大年初一早早打開大門,寓意(_②__);大年初一早晨,供奉天地全神,祈保(__ ①____)。 ①一年到頭全家平安 ②開門進寶 ③上天言吉事,回宮降吉祥 ④掃掉一年的晦氣 4.本文可以說是一幅完整的農(nóng)村過年圖譜,具有滿滿的儀式感和濃濃的年味。現(xiàn)在很多人都感覺“年味淡了”,請你結(jié)合本文內(nèi)容和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一談其中的原因。 以前過年時有很多習(xí)俗,十分熱鬧,儀式感滿滿的,年味濃。隨著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很多習(xí)俗被省略了,還有一些習(xí)俗只是流于形式,例如拜年,人不見面,被一個電話或一個視頻代替了,壓歲錢也被“微信紅包”等代替。因此說“年味淡了”。 【解析】 1.這道題考查獲取信息的能力。回答這道題,要利用好提示信息。根據(jù)提示可知,表格第一行填寫時間,第二行填寫活動。知道了這個,再讀第②段,從中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及對應(yīng)的活動,然后填寫在表格中。需要注意的是,“接下來……”這一句描寫的活動都屬于置辦年貨的具體體現(xiàn),直接概括成“置辦年貨”即可。 2.這道題考查整體感知的能力?;卮疬@道題要分清文章內(nèi)容的主次。根據(jù)短文可知,第③段詳寫除夕守歲和第二天早晨的活動,第④段詳寫大年初一拜年。走親戚是初二到初四的習(xí)俗,因此第(1)題錯誤。短文第②段和第⑤段分別寫了年前的準備、初二到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這些都是作者略寫的,但是必不可少,這樣詳略得當?shù)陌才艦槲覀冋宫F(xiàn)了從臘月初八到元宵節(jié)農(nóng)家過年的全貌,緊扣題目。因此第(2)題正確。 3.這道題考查獲取信息的能力。回答這道題,要先從短文中找到相關(guān)語句,然后根據(jù)短文中的內(nèi)容進行選擇。如第一空,先根據(jù)提示語“用麻糖粘住灶王爺?shù)淖臁辨i定內(nèi)容在第②段,然后仔細讀上下文,即可找到“上天言吉事,回宮降吉祥”,最后選出正確答案。其他空按照這種方法即可完成。 4.這道題考查創(chuàng)意運用的能力?;卮疬@道題,首先要知道以前年味濃的原因,接著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明年味確實變淡了的原因,最后梳理文字寫出來。 【主題閱讀2】 親情是一碗濃香的粥(節(jié)選) ①母親在廚房忙碌了好一陣子,廚房里漸漸飄出粳米的特有香氣。香氣一點點濃郁起來,粥香如蝶,滿室翩躚,鍋內(nèi)深紅淺綠,脂稠玉濃,伴著氣泡上下翻飛,飛珠濺玉,美如流花。我的眼睛竟然隨著那馥郁的香氣而慢慢濕潤了。 ②這哪里是一碗粥啊,這分明是母親心底對我那份至濃至醇的愛啊! ③母親端來一碗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粥,我先用嘴唇輕輕碰觸,感知它的溫度,再用牙齒撞進它綿香軟糯的懷內(nèi),用舌輸送著它清爽嫩滑的軀體,然后我的味蕾一點點地通泰舒展,我的身體一段段地褪盡疲憊,我的心靈一寸寸地掃去凡塵喧囂。 ④伴著裊裊的粥香,我與父母閑話家常,碗邊的話,像是投進歲月長河的石子,淡淡然了無回聲,清朗得如同天上人間。清代文人袁枚在《隨園食單》中自擬了煮粥的標準:“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柔膩如一,而后謂之粥。”急躁之人理解不了粥的妙處,父母的一切平凡而瑣碎的愛,就如同不疾不徐的火,持久平和,才能熬出這一鍋好粥。 1.畫“______”的句子運用了__比喻__的修辭手法,從粥的_氣味___、____顏色____、___形態(tài)_____三個方面詳細描寫了粥的美味誘人。 2.畫“﹏﹏”的部分詳細描寫了“我”喝粥的過程和感受。仔細品讀,補全思維導(dǎo)圖。 牙齒 舌 身體 心靈 撞進懷內(nèi) 通泰 舒展 褪盡疲憊 3.選文中作者對粥的美味誘人和吃粥的過程與感受描寫得極為詳細,但對與父母閑話家常的描寫卻一筆帶過。對作者這樣安排詳略的原因,說法恰當?shù)囊豁検牵?C )。 A.與那碗粥相比,同父母閑話家常顯得很平常 B.“我”喜歡喝母親熬的粥 C.那碗粥融入了父母對“我”至濃至醇的愛 D.“我”忘了同父母聊天的內(nèi)容了 【分析】 1.這道題考查形成解釋的能力。第一空,讀畫“____”的句子可知,“美如流花”是把粥伴著氣泡翻飛的樣子比喻成“流花”,因此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后三空,“香氣一點點濃郁起來,粥香如蝶”寫的是粥的氣味;“鍋內(nèi)深紅淺綠”寫的是粥的顏色;“飛珠濺玉,美如流花”寫的是粥的形態(tài)。因此后三空可以填氣味、顏色、形態(tài)。 2.這道題考查獲取信息的能力?;卮疬@道題,要仔細閱讀相關(guān)語句,找到關(guān)鍵詞,然后仿照所給例子提取對應(yīng)的內(nèi)容。根據(jù)提示詞“嘴唇、味蕾”可以提取出“牙齒、舌、身體、心靈”,然后找出與之對應(yīng)的行為,最后把它們按順序填寫在圖中的方框里,并與選文進行對照,看是否一一對應(yīng),是否有遺漏。 3.這道題考查形成解釋的能力?;卮疬@道題,要先思考短文寫了什么,想要表達什么,然后再進行選擇。選文的題目是“親情是一碗濃香的粥(節(jié)選)”,選文的內(nèi)容是借寫粥表達濃濃的親情,因此可知,香糯的粥里蘊含著父母對“我”真摯的愛。只有C項是作者想要表達的主旨。本題選C。 【主題閱讀3】 故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選) ①上街去看走馬燈。連萬順家的走馬燈很大。“鄉(xiāng)下人不識走馬燈——又來了。”走馬燈不過是來回轉(zhuǎn)動的車、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轉(zhuǎn)幾圈。后來我自己也動手做了一個,點了蠟燭,看著里面的紙輪一樣轉(zhuǎn)了起來,外面的紙屏上一樣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和(老字號)的走馬燈并不“走”,只是一個長方的紙箱子,正面白紙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連著一根頭發(fā)絲,燭火烘熱了發(fā)絲,小人的手腳會上下動。它雖然不“走”,我們還是叫它走馬燈。要不,叫它什么燈呢?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整個畫面表現(xiàn)的是《西游記》唐僧取經(jīng)。 ②孩子有自己的燈。兔子燈、繡球燈、馬燈……兔子燈大都是自己動手做的。下面安四個轱轆,可以拉著走。兔子燈其實不大像兔子,臉是圓的,眼睛是彎彎的,像人的眼睛,還有兩道彎彎的眉毛!繡球燈、馬燈都是買的。繡球燈是一個多面的紙扎的球,有一個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兩個轱轆,手執(zhí)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滾動。馬燈是兩段,一個馬頭,一個馬屁股,用帶子系在身上。西瓜燈、蝦蟆燈、魚燈,這些手提的燈,是小孩玩的。 ③有一個習(xí)俗可能是外地所沒有的:看圍屏。硬木長方框,約三尺高,尺半寬,鑲絹,上畫一筆演義小說人物故事,燈節(jié)前裝好,一堂圍屏約三十幅,屏后點蠟燭。這實際上是照得透亮的連環(huán)畫??磭劣袃商帲惶幵跓掙栍^的偏殿,一處在附設(shè)在城隍廟里的火神廟。煉陽觀畫的是《封神榜》,火神廟畫的是《三國》。圍屏看了多少年,但還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圍屏就不算過燈節(jié)似的。 1.選文介紹了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用簡潔的文字概括出來。 (_看走馬燈_)→(_孩子的燈_)→(__看圍屏_) 2.在《故鄉(xiāng)的元宵》原文中,作者汪曾祺還介紹了元宵節(jié)當天的其他幾種活動(見補充材料),下列對原文的詳略安排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C ) 補充材料 草巷口有個吹糖人的。孫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北市口有捏面人的。青蛇、白蛇、老漁翁。老漁翁的蓑衣是從藥店里買來的夏枯草做的。到天地壇看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拉得很響,天嗡子蠻牛似的叫。 A.選文詳細介紹了三種活動 B.補充材料略寫了吹糖人、捏面人和抖空竹 C.略寫部分不重要,可以省略不寫 D.通過詳略得當?shù)膶懛ǎ刮恼轮行耐怀?3.汪曾祺散文的語言平淡而有味,請你結(jié)合這一特點,將文中畫“﹏﹏”的句子的表達效果批注在下面橫線上。 口語化的語言,體現(xiàn)了作者的幽默感,富有生活的情趣。 4.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說說你對畫“__”句子的理解。 這句話的意思是每年都要看圍屏,已經(jīng)看了很多年了,百看不厭,突出了圍屏是燈節(jié)的典型代表。 【分析】 1.這道題考查整體感知的能力。讀選文可知,每段的第一句話就是這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用簡潔的話概括出來即可。 2.這道題考查形成解釋的能力。C項中,略寫的吹糖人、捏面人和抖空竹這些活動體現(xiàn)了元宵節(jié)活動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更有助于體現(xiàn)元宵節(jié)的特點,因此不能省略。 3.這道題考查評價鑒賞的能力。作答時,認真讀選文,然后結(jié)合題目所給的提示,品味語言的特點。這兩句話語言樸實,具有口語化的特點,而反問的語氣又體現(xiàn)了作者的幽默感,讓人讀來感受到豐富的生活情趣。 4.這道題考查形成解釋的能力?!昂孟癫豢磭辆筒凰氵^燈節(jié)似的”的意思是過燈節(jié)就應(yīng)該看圍屏,說明圍屏是燈節(jié)的代表,兩者不可分割。 時間臘八臘月二十四至二十六臘月二十八年前幾天活動吃祭灶餅剃頭時間臘八臘月二十三 臘月二十四至二十六臘月二十七臘月二十八年前幾天活動吃臘八粥吃祭灶餅置辦年貨、大掃除剃頭貼對聯(lián)、年畫做各種各樣的食品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資料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小學(xué)語文人教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單元綜合與測試

版本: 人教部編版

年級: 六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xué)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