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題
3.4 簡單的圖案設計
單元
第三章
學科
數(shù)學
年級
八年級
學習
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利用平移、軸對稱和旋轉的這些圖形變換中的一種或組合進行圖案設計的步驟;
過程與方法:通過復習平移、軸對稱、旋轉的知識,分析美麗的圖案形成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進行圖案設計的活動中,享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
重點
分析簡單圖案形成的過程
難點
分析簡單圖案形成的過程并設計圖案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新知導入
同學們,觀察下面的圖形,請回答:
想一想:我們都學習過哪些圖形變換呢?
答案:軸對稱;平移;旋轉
追問:它們之間有什么共性呢?
答案:全等變換
學生觀察并回答老師的問題.
通過回答問題,為簡單圖案設計做好鋪墊
新知講解
欣賞: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見到一些美麗的圖案.
追問:你能用平移、旋轉、軸對稱分析圖中各圖案的形成過程嗎?
答案:
圖案
基本圖案
形成過程
例:欣賞下面的圖案,并分析這個圖案形成的過程.
追問1:基本圖案是什么?
解:圖中的圖案是由三個“基本圖案”組成的,它們分別是三咱不同顏色的“爬蟲”(形狀、大小完成相同)
追問2:同色之間有什么關系?
解:在圖中,同色的“爬蟲”之間是平移關系,所在同色的“爬蟲”可以通過其中的一只經(jīng)過平移而得到.
追問3:異色之間有什么關系?
解:相鄰不同色的“爬蟲”之間可以通過旋轉而得到,其中,旋轉角為120°,旋轉中心為“爬蟲”頭上、腿上或腳趾上一點.
做一做:仿照教材85頁圖3-27中的某個標志設計一個圖案,并說一說你的設計意圖.
議一議:生活中還有哪些圖案用到了平移、旋轉或軸對稱?就其中的一個,進行分析.
歸納:圖案設計的一般步驟:
答案:(1)選擇基本圖案(基本圖案可以是一個圖案,也可以是幾個圖案的結合).
(2)對基本圖案進行變換(變換可以是單純的平移,旋轉或軸對稱,也可以是多種變換).
(3)對圖案進行修飾.
學生認真觀察并思考,然后回答問題..
學生先觀察圖案,然后回答老師的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班內交流,并歸納中心對稱作圖的一般步驟.
分析簡單圖案形成的過程...
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圖案形成的過程的能力.
應用平移、旋轉、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并總結作圖的一般步驟.
課堂練習
1.下列基本圖形中,經(jīng)過平移、旋轉或軸對稱后,不能得到左圖的是( )
答案:C
2.下列四個圖案中,既可用旋轉來分析整個圖案的形成過程,又可用平移來分析整個圖案的形成過程的圖案是( )
答案:D
學生自主完成課堂練習,做完之后班級內交流.
借助練習,檢測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同時便于學生鞏固知識.
拓展提高
把如圖所示圖形中左上角的圖案繞著中心O旋轉90°,180°,270°,畫出你所得的圖案.
答案:
在師的引導下完成問題.
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中考鏈接
下面讓我們一起賞析一道中考題:
(2018·煙臺)在學習《圖形變化的簡單應用》這一節(jié)時,老師要求同學們利用圖形變化設計圖案.下列設計的圖案中,是中心對稱圖形但不是軸對稱圖形的是( )
答案:C
在師的引導下完成中考題.
體會所學知識在中考試題運用.
課堂總結
在課堂的最后,我們一起來回憶總結我們這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點:
問題、說一說:圖案設計的一般步驟.
答案:(1)選擇基本圖案(基本圖案可以是一個圖案,也可以是幾個圖案的結合).
(2)對基本圖案進行變換(變換可以是單純的平移,旋轉或軸對稱,也可以是多種變換).
(3)對圖案進行修飾.
跟著老師回憶知識,并記憶本節(jié)課的知識.
幫助學生加強記憶知識.
作業(yè)布置
基礎作業(yè)
教材第86頁習題3.7第1、2題
能力作業(yè)
教材第86頁習題3.7第3題
學生課下獨立完成.
檢測課上學習效果.
板書設計
課題:3.4 簡單的圖案設計
教師板演區(qū)
學生展示區(qū)
圖案設計的一般步驟
(1)選擇基本圖案
(2)對基本圖案進行變換
(3)對圖案進行修飾.
借助板書,讓學生知道本節(jié)課的重點。
這是一份初中數(shù)學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4 簡單的圖案設計教學設計,共4頁。
這是一份初中數(shù)學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4 簡單的圖案設計教案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課題,典例精講,自由分享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數(shù)學北師大版第三章 圖形的平移與旋轉4 簡單的圖案設計教案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