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這種人生境界,放到我們現(xiàn)實的人生拼搏中,實在是一種知進知退、達觀透徹的處世藝術。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的確,人生應當積極進取,活得精彩,然而人生之路又怎會是一番坦途?一杯話梅茶,一點甜是夢想的滋味,而更多的是酸的生活和咸的眼淚。處在困難的人生中時,不具有這兩種心態(tài),多半會向生活的磨難投降。與其如此,何不以莊子的心態(tài)去減輕生命之重呢?
人生固然要拼搏,然而只要努力過、快樂過,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生活應該少一些世故和計較,多一些灑脫和淡然。 若生命之河是一段曲折的滄桑,若歲月之溪是迢迢遠去的逝者,那么,在每一道河流前,我都愿意自己是寧靜得足以聆聽水之清音的過客。
修身名句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莊子·人間世》 賞讀:用火來救火,用水來救水,這樣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會增加過錯。假借孔子教導顏回的話,來闡明一種處世之道。
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墨子》 賞讀:若使天下的人都彼此相愛,國與國不互相攻打,家與家不互相爭奪,沒有盜賊,君臣父子都能忠孝慈愛,這樣天下就太平了。圣人既然以治理天下為己任,怎么能不禁止人們互相仇恨而不勸導彼此相愛呢?所以,天下人能彼此相愛才會太平,互相仇恨就會混亂。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屈原《漁父》 賞讀:滄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纓;滄浪的水濁,可以洗我的腳。屈原被放逐后,表示寧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塵埃。而在漁父看來,處世不必過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來為官;世道渾濁,可以與世沉浮。至于“深思高舉”,落得個被放逐,則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漁父的談話,表現(xiàn)出了兩種處世哲學。
知識卡片1.作家作品 莊子(前369?—前286?),名周,戰(zhàn)國時哲學家,散文家,宋國蒙人。曾任蒙漆園吏,但不久辭去,終身不仕。
莊周一生貧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糧,自織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閑居獨處。他繼承并發(fā)揚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老莊。莊子認為世間一切事物并無本質(zhì)區(qū)別,無論大小、貴賤、壽夭、生死、善惡、得失、榮辱都是相對的。 代表作《莊子》并被尊崇者演繹出多種版本,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
墨子(前468?—前376?),名翟,魯人。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學者,墨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出身低微,養(yǎng)成了注重節(jié)儉、勞身苦志的作風。他注重實踐,善于制作,相傳他的木工技術,與魯班齊名。
在學術上,初受孔子影響,后創(chuàng)建了墨家學派。墨子主張“兼愛”;反對儒家的“天命”思想,主張“天志”說。墨子在戰(zhàn)國時代是享譽四方、最具影響力的大思想家之一。墨子以“為萬民興利除害”為使命,并為之孜孜奮斗,游說諸侯,制止戰(zhàn)爭,安定社會,安撫百姓。今存《墨子》五十三篇。
2.寫作背景《秋水(節(jié)選)》戰(zhàn)國后期,社會處于劇烈的大變動之中,奴隸主統(tǒng)治政體已分崩離析,封建君主制度尚未建立,諸侯兼并,天下紛爭,政治腐敗,社會混亂。在文化上則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現(xiàn)象,作為道家學派代表之一的莊子對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深感不滿,但又無力反抗,便從批判現(xiàn)實走向了悲觀厭世、否定一切的極端。他夸大事物的相對性,追求個體精神的絕對自由。
《非攻(節(jié)選)》 戰(zhàn)國時期,各國爭城奪地,戰(zhàn)事連年不斷,有些規(guī)模很大,死傷很多,破壞得很厲害,因而社會混亂,人民困苦不堪。廣大人民群眾渴望弭兵息戰(zhàn),休養(yǎng)生息。墨子體察到下層的民情,代表小生產(chǎn)者及廣大百姓的利益,提出了“非攻”的主張。
答案 動詞,看見/介詞,與“于”一起表示被動/動詞,召見、接見
答案 名詞,海神名/動詞,比得上/連詞,假如/代詞,你
答案 名詞,原因,緣故/形容詞,舊/名詞,老朋友,引申為交情/副詞,原來,本來
答案 結構助詞,的/賓語前置的標志,無實義/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不譯
答案 介詞,因為/介詞,憑借/介詞,表目的,用來/介詞,把,拿
答案 介詞,指處在某個時候/動詞,擋住/動詞,適應/動詞,判罪/副詞,應當/動詞,當做
答案 名詞作動詞 稱贊
答案 名詞作狀語 按時節(jié)
答案 名詞作狀語 向東
答案 形容詞作動詞 指責
答案 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認為……少,小看;認為……輕,輕視
答案 介詞短語?!坝凇保?;“是”,這種(情況)
答案 北方的大海,指東海的北部
答案 指修養(yǎng)很高、明白大道理的人
5.文言句式(1)“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判斷句、賓語前置句 “聽到的道理很多,便以為沒有人比得上自己”,就是說的我呀。(2)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狀語后置句 這比進入人家果園偷桃李更不義。
(3)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被動句 我將長久地被懂得大道理的人恥笑。(4)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固定句式 我要是不到您這里來就危險了。
主旨歸納 《秋水(節(jié)選)》以寓言的形式,通過黃河神與北海神的對話,寫出了黃河神不知有大,以小為大,以自我為中心的心境,以及見到北海之后胸襟開闊、眼界大開的感受。文章寓含著人應該不斷自省、不斷進步,打破小我,拓展視野與精神境界,以免貽笑大方的深刻寓意。
《非攻(節(jié)選)》用比喻說理的方法,通過論述竊人桃李、狗豬雞、馬牛,殺不辜之人,罪行層層加重的事實,最后點明攻人之國罪為最大,闡明了“非攻”、“兼愛”的思想。通過論述人與仁義之間的關系,揭示了損害別人利益愈多,則不仁義程度愈厲害,從反面說明了我們要想成為有仁義的人,就不要做損人利己的事情。
對比手法是議論文常用的一種說理方法,它能使優(yōu)劣得以辨明,正謬得以彰顯,主題得以突出?!肚锼?節(jié)選)》一文運用對比手法,請加以分析。 提示 (1)作者將河伯的兩次所見進行對比。第一次在黃河邊,“百川灌河”、“不辯牛馬”,場面雄壯;但當他來到海邊,見到的卻是“不見水端”廣闊的北海,兩相對比,孰窄孰闊,自不待言。
(2)將河伯兩次所見之后的感受作對比。第一次“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表現(xiàn)了河伯的得意自滿、狂妄自大的神態(tài);第二次“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的感嘆,把幡然悔悟、虛心認錯的河伯的形象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3)把河伯兩次所見后的神態(tài)作對比。一為“欣然自喜、志得意滿”,一為“望洋向若而嘆、羞愧佩服”,一“喜”一“嘆”,不言自明。(4)將兩種做法所產(chǎn)生的結果作對比。河伯第一次自高自大,結果將“見笑于大方之家”;第二次則體現(xiàn)了河伯虛心認錯的態(tài)度、知恥即改的踐行作風,實現(xiàn)了從無知到有知的轉化。
墨子從生活小事入手,徐徐道來,層層鋪墊,最后卒章顯志,揭示出中心。顯示了無可辯駁的論辯力量。試分析本文提出論點的特色。 提示 文章從“竊人桃李”、“攘人犬豕雞豚”說起,談到“取人馬?!?、“殺不辜人”,指出這四種行為都是不義行為,“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而且程度由淺入深,應當受到不同程度的懲罰。但讓人無法理解的是,為什么攻打別的國家,尸橫遍野,血流成河,卻得到贊譽?似乎殺人越多,不義越甚,反而有人稱贊他能成就大義。這樣,文章就把批判的矛頭直指不義戰(zhàn)爭,從而揭示出不義戰(zhàn)爭才是造成百姓流離失所、橫死荒野的罪魁禍首。
本文并沒有進行義正詞嚴的正面譴責,而致力于用幽默詼諧的事例進行類比。類比告終,境界全出,原來用以類比的事例無不落實在對侵略行徑的暴露與譴責上。這比之正面譴責,顯得含蓄、辛辣、有力。
1.文本審美《秋水(節(jié)選)》(1)汪洋恣肆,構思巧妙開篇描寫秋天百川灌河的寬廣壯闊,落筆不凡,氣勢磅礴。全文以寓言性的故事,通過豐富神奇的想象,塑造了先沾沾自喜而后幡然悔悟的河伯形象,從而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構思十分巧妙。
(2)對比論證,鮮活突出本文充分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如黃河與北海寬廣度的對比,河伯先后認識的對比(一“喜”一“嘆”)。通過對比,形象更突出,寓意更深刻。
《非攻(節(jié)選)》比喻說理,層層遞進,說理透徹有力。文章開篇先不說“非攻”,而是直接打比方。先說“竊其桃李”是“虧人自利”,再說“攘人犬豕雞豚”“罪益厚”,又說“取人馬牛”“罪益厚”,又說“殺不辜人”“罪益厚”,連續(xù)設喻,層層遞進。用人們能理解、容易接受的客觀事例說明罪行的輕重,最后歸結到攻打、掠奪別人的國家是最大的罪行,揭示“攻伐”是錯誤的,闡明了“非攻”的政治主張,主旨鮮明。
2.寫作遷移【角度】 《非攻》中比喻說理的運用,形象論證了“攻伐”的錯誤,請你運用比喻說理的方法,以“自由”為話題,寫一篇短文?!臼纠恳杂?,需先守規(guī)則自由是有條件的、相對的,任何自由都必須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不受約束的絕對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這句詞中就生動的詮釋了自由的相對性。鷹在天空翱翔,魚在水里暢游,是何等的自由自在。如果反過來,把鷹置于水中,把魚放在天空,那么,它們非但得不到自由,而且連生存都不可能。它們的自由都受著空間環(huán)境的制約。風箏只能在長線的牽制下,才能在空中自由飄動,翩翩起舞,倘若它抱怨長線對它的制約,并一味把長線扯斷,那么掙斷線的風箏,不僅沒有得到更多的自由,反而要一頭栽進泥潭,再也不能飛了。任何事物的自由都必須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這便是大自然的法則。
人類也是如此。社會愈向前發(fā)展,生產(chǎn)水平愈高。技術愈進步,人們的自由就愈大愈多。但同時,管理也愈科學,紀律法規(guī)也愈多愈嚴。沒有路的時候,人們可以到處走,但走起來卻很困難。修路架橋,駛車乘馬,走起來自由多了,但跟著就出現(xiàn)了維護交通安全的法則。有了航海的船舶,人們在海上就自由多了。但航海必須沿著一定的航線行駛,否則就要觸礁沉船,葬身海底。同樣,火車只有分寸不離地沿著鐵軌運行,才有呼嘯奔馳的自由。

相關課件

語文蘇教版非攻(節(jié)選)評課ppt課件:

這是一份語文蘇教版非攻(節(jié)選)評課ppt課件,共1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三分文章七分讀”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三秋水(節(jié)選)圖片ppt課件: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三秋水(節(jié)選)圖片ppt課件,共2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狂妄自大,自愧不如,知恥近于勇,隨堂檢測,秋水時至百川灌河,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三秋水(節(jié)選)復習ppt課件: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三秋水(節(jié)選)復習ppt課件,共25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三非攻(節(jié)選)圖片ppt課件

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三非攻(節(jié)選)圖片ppt課件

蘇教版必修三非攻(節(jié)選)圖片ppt課件

蘇教版必修三非攻(節(jié)選)圖片ppt課件

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三秋水(節(jié)選)教課課件ppt

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三秋水(節(jié)選)教課課件ppt

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三非攻(節(jié)選)課堂教學ppt課件

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三非攻(節(jié)選)課堂教學ppt課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三電子課本

非攻(節(jié)選)

版本: 蘇教版

年級: 必修三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