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定義和定義式P= W/t,能夠用公式P= W/t解答有關的問題. 3.知道公式P=Fv的物理意義,能夠用公式P=Fv解答有關的問題 4.區(qū)別理解額定功率、實際功率和最大功率.[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例體驗功率概念的形成過程及功率的實際意義,理解功率概念 2.從功率概念的定義,體會用比值方法建立物理概念的方法.
3.理解功率與力和速度的關系.會利用功率的兩個公式來解釋現(xiàn)象和進行計算.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功率概念建立的探究過程,培養(yǎng)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觀點,堅持原則,善于合作的良好習慣.
2.通過對生活中機械的實際功率、額定功率的觀察和測量,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思想.[ (2)教學重點
理解功率的概念 (3)教學難點
理解功率與力、速度的關系,瞬時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計算.
(4)教學建議
"功率"概念的建立,采用了物理學中經(jīng)常使用的比值定義法,所以本節(jié)課的教學應立足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學習物理研究方法,使學生學會思考問題.在機車啟動過程的分析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引導學生認識物理與社會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綜合運用動力學知識和功率概念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生設計測量機械功率的實驗,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導入一:
師:在學習了功之后,我們來回憶一下這樣的問題: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的求解公式是什么?
生:功的定義式是W=F·L·csa. 師:那么只用這一個式子就可以完全描述物體做功這個問題嗎?現(xiàn)在我們來看這樣一個例子. (多媒體分別演示兩幅畫面,并進行對比)
畫面一:一臺起重機在1 min內把l t重的貨物勻速提到預定的高度.
畫面二:另一臺起重機在30 s內把1 t貨物勻速提到相同的高度.
師:這兩臺起重機做的功是不是一樣呢?
生:兩臺起重機對物體做功的大小相同. 師:那么這兩臺起重機做功有沒有區(qū)別呢?區(qū)別是什么? 生:這兩臺起重機做功還是有區(qū)別的.區(qū)別就在于他們做功的快慢不一樣.
師:為了進一步研究力對物體做功的快慢,我們進入這一節(jié)課的主題:功率
導入二:
教師指導學生回憶日常生活中人們勞動時的情景,并分組讓學生舉例,討論分析人和機械做功有什么區(qū)別,教師歸納.
1.挖土機與人,要完成相同的挖土任務,人花的時間要長得多.
2.建筑工地上要把磚塊或水泥等建筑材料搬到樓頂上,起重機和搬運工相比,起重機要比工人快得多 3.從水井里提水,使用抽水機比人工要快得多
4.家住在高樓(如9層),乘電梯比走路要快得多 5.拖拉機耕地比牛耕地要快得多,等等.
列舉生產、生活中發(fā)生的事例,使學生體會功率與生活、生產息息相關,研究功率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引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功率.
大屏幕投影有關功率的幾幅圖片,并提供相應的性能參數(shù),讓同學們仔細觀察,體會即將學習的物理量--功率,是衡量機械的重要參數(shù).
自行車長時間前進功率約70 W;優(yōu)秀運動員短時間功率可達到1 kW
韶山型電力機車輸出功率為4 200 kW 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學生體會,在不同的機械裝置中,功率這一參數(shù)的數(shù)值是不同的,它就是用來描述物體做功快慢的.學習了本節(jié)課,我們會對"功率"這一參數(sh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這是一份物理3.功率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功率的含義,功率P與力F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23.功率教學設計,共5頁。
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課標)3.功率教案,共9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