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目標】
1.知道什么是杠桿,能從常見的工具中辨認出杠桿。
2.知道幾個與杠桿有關(guān)的名詞,會畫力臂。
3.會用實驗探究出杠桿的平衡條件。
4.進一步理解杠桿的有關(guān)概念。
5.能按省力、費力對杠桿進行分類。
6.會用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有關(guān)問題。
【學習重難點】
重點:力臂的概念;杠桿的平衡條件。
難點:力臂的畫法;杠桿平衡條件的得出過程。
【學時安排】
2學時
【第一學時】
【學習過程】
一、自學自測
自主學習文本,完成自測作業(yè):
1.什么是杠桿?杠桿的幾個名詞是如何定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樣才能正確地畫出力臂?自己試一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什么叫杠桿的平衡?如何調(diào)節(jié)杠桿的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杠桿的平衡條件是什么?是如何得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互學互助
小組合作探究,課堂展示成果:
1.交流預習成果,說一說你的體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細觀察課本圖9-1-1指出圖中的工具有哪些共同的特點。再觀察課本圖9-1-4甲乙兩圖后回答:
杠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動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動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阻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課本圖9-1-5實驗做好記錄并填入課本上的表格中。
4.分析表格中記錄的數(shù)據(jù),你能得出什么結(jié)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公式中F1表示________、F2表示________、L1表示________、L2表示________。
【達標檢測】
1.判斷正誤:
(1)杠桿不一定是直棒。 ( )
(2)從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叫動力臂。 ( )
(3)利用直棒撬起重物時,用力的方向只能向下。 ( )
2.畫出圖中各力的力臂:
3.一個人用12m長的扁擔挑起重200N和300N的兩桶水,肩膀應放在離200N的這桶水多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力臂是指________到___________的__________。
5.杠桿平衡是指杠桿處于________狀態(tài)或作________________。
6.杠桿平衡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述),用公式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
7.當杠桿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我們就說杠桿平衡了,我們在做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中,是使杠桿在________________平衡。
8.下列關(guān)于杠桿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杠桿只可以是直的
B.杠桿一定有支點
C.杠桿的支點可以不在杠桿上
D.杠桿的長度等于動力臂與阻力臂之和
9.一杠桿正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果在這個杠桿上再施加一個作用力那么該杠桿( )
A.仍有可能平衡,只要這個力加在阻力這一邊
B.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該力加在動力作用點和阻力作用點之間
C.仍有可能平行,只要這個力的作用線通過支點
D.杠桿不可能平衡,因為多了一個力
10.在一根長2米的杠桿的兩端分別掛G1=30N和G2=50N的物體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支點應在距G1為________________米的位置。
【第二學時】
【學習過程】
一、自學自測
自主學習文本,完成自測作業(yè):
1.杠桿的定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杠桿的五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畫下列杠桿的各力的力臂:
4.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也被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互學互助
小組合作探究,課堂展示成果:
(一)杠桿的分類:
1.省力杠桿:
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列舉的生活中事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費力杠桿:
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列舉的生活中事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臂杠桿:
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列舉的生活中事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課本圖9-1-8、9-1-9中各屬于什么杠桿。
(二)例題分析。
例題:如圖所示的杠桿重不計,O為支點,AO=0.2m,當在A點懸吊一重6N的物體,繩子的拉力F=3N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圖中畫出拉力F的力臂L2,力臂L2為________m。
分析:如圖,畫出杠桿OAB示意圖,找到支點O,BC為力的作用線,畫出力臂l2。
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G·OA=FL2。
代入數(shù)值:6N×0.2m=3N×l2。
L2=2×0.2m=0.4m。
答案:力臂L2如圖,L2為0.4m。
【達標檢測】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一根硬棒就是杠桿。 ( )
(2)杠桿可以是直的、彎的或者其他形狀的。 ( )
(3)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硬棒叫杠桿。 ( )
(4)動力、阻力只能分別作用在杠桿支點的兩側(cè)。 ( )
2.關(guān)于力臂,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從支點到動力作用點之間的距離叫做動力臂
B.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叫做動力臂
C.力臂一定在杠桿上
D.力臂的大小不可能為零
3.如圖中,杠桿剛好平衡,若要使A端下降,B端上升,可采用的辦法是( )(每個鉤碼的質(zhì)量相同)
A.兩邊各減少一個鉤碼
B.兩邊各增加一個鉤碼
C.兩邊都向左移動相同距離
D.兩邊都向內(nèi)側(cè)移動相同距離
4.如圖中,杠桿的一端A為支點,在它的另一端B用力F將掛在C點的物體抬起使杠桿處于水平狀態(tài)。已知AC=15cm,CB=60cm,則動力F跟物重G之比是( )
A.1∶4
B.4∶1
C.1∶5
D.5∶1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1 杠桿學案,共4頁。
這是一份物理八年級下冊9.1 壓強學案,共3頁。學案主要包含了獨立自主學習,合作互助學習,展示引導學習,課堂檢測與中考鏈接,課堂小結(jié),布置作業(yè) P32,我這節(jié)課的學習收獲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1 杠桿導學案,共9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自主預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歸納整理,當堂練習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