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第二節(jié) 土地資源
教學內容
我國土地資源的類型、特征及分布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圖片展示,學生總結土地的利用類型;
2、通過讀圖、分析圖表、閱讀材料、結合實際經(jīng)驗或間接了解 中國土地資源的基本特點;
3、通過讀圖了解中國土地資源的分布差異,并能初步分析形成 差異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析多個圖表,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 分析信息的能力;
通過評價我國土地資源的優(yōu)劣,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學 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結合教材探究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充分認識生地是立國之本”,培養(yǎng)學生的資源保護意識,樹立合理用地、節(jié)約用地、保護耕地的資源觀。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特點以及我國土地資源分布差異的原因。
教學難點
通過分析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帶來的嚴重后果,對 學生進行國土資源的國情國策教育,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資源觀、環(huán) 境觀,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意識。
教學輔助
材料與手段
多媒體課件
創(chuàng)設情境法、讀圖分析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新聞聯(lián)播》視頻;
學生觀看視頻,對土地資源進行了解
一、知識講解
(一)類型齊全,耕地比重小
1.教師展示土地資源圖片,讓學生讀圖,說出這些土地利用類型。
學生們分組討論并回答問題
2.教師根據(jù)學生們的回答總結我國有哪些土地利用類型,和總結土地利用類型的特點—土地類型齊全。
學生在教師的講解下學習什么是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資源
二、教學過程
3.教師給世界國土面積、世界人均土地面積和中國與世界人均農(nóng)用地面積圖表,并提出問題:中國國土面積在世界上排名第三,為什么人均土地面積卻少于美國等國家,人均農(nóng)業(yè)用地面積少于世界平均水平?
學生根據(jù)給出的圖表進行小組討論, 回答問題,并在老師的帶領下總結出人均我國農(nóng)業(yè)用地面積人多地少的特點
4.課堂活動:教師給出圖表,讓學生討論中國陸地面積與美國差不多,為什么耕地總面積卻少于美國,人均耕地面積更少于美國?
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中國人均耕地面積少的原因,中國人均草地、林地面積相對于世界人均數(shù)的百分數(shù)是怎樣的及背后的原因
5.課堂活動:讀圖,計算出中國人均草地、林地面積相對于世界人均數(shù)的百分數(shù),想一想這些數(shù)據(jù)說明了什么問題。
6.教師總結我國土地利用類型,各種土地利用類的特點。
(二)地區(qū)分布不均
1.教師展示我國土地利用類型分布
圖,及我國東、中、西各區(qū)域主要以哪種土地類型為主。
2.教師展示我國耕地分布圖及分布特征。
學生在老師引導下學習我國各種土地類型的分布區(qū)域及分布特點
3.教師展示我國旱田為主的耕地分布圖。
4.教師展示我國林地分布圖,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東南和西南地區(qū)。
5.教師展示我國草地分布圖,主要講解了我國呼倫貝爾草原和天山草地兩點著名草地。
6.教師展示我國難以利用土地分布分布圖,并舉例講解了塔克拉瑪干沙漠和毛烏素沙漠
7.教師對我國土地利用類型和分布區(qū)域等進行總結。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學生在老師引導下學習我國各種土
地類型的利用問題和保護措施
1.教師講解我國耕地利用問題——耕地面積日益減少原因,治理土地資源
利用問題的措施。
2.教師講解我國林地利用問題并舉例說明,保護林地的措施。
3.教師講解我國草地利用問題并舉例說明,保護草地的措施。
4.課堂活動:18 億畝:中國耕地保護
的“紅線”
三、課堂小結
總結歸納,本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框架。
四、板書設計
作業(yè)布置
教材課后作業(yè)及教輔資料作業(yè)
教學
反思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第三節(jié) 水資源教學設計及反思,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課堂小結,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三節(jié) 工業(yè)教案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教學過程,課堂小結,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第二節(jié) 氣候第1課時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教學過程,課堂小結,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