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抓住壺口瀑布的特點,掌握作者的游蹤,體會文章布局的妙處。(重點)2.欣賞本文優(yōu)美抒情的語言,學(xué)習(xí)借景抒情的表達(dá)技巧。(難點)3.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感受作者所要表達(dá)的情感。(重點)
梁衡,著名學(xué)者,1946年出生,1968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xué)。歷任《內(nèi)蒙古日報》記者、《光明日報》記者、國家新聞出版署副署長,著名的新聞理論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論家,其代表作品有《沒有新聞的角落》、《新聞綠葉的脈絡(luò)》、《新聞原理的思考》等。
瀑布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歷來受到文人畫士的青睞,以之為歌詠的題材,“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崩畎椎摹锻麖]山瀑布》膾炙人口,千古流傳。梁衡的《壺口瀑布》所歌頌的并不僅僅是壺口瀑布,而是整個黃河,黃河具有
豐厚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在作者筆下,“蘊偉力而靜持,遇強阻而必摧,繞山岳而順柔,坦蕩蕩而存天地”的黃河,不就是華夏民族的象征嗎?
推搡( ) 馳騁( )告誡( ) 寒噤( )霧靄( ) 出軋( )乘隙( ) 迂回( )汩汩( ) 潺潺( )震耳欲聾( ) 怒不可遏( )
推搡:使勁推;推擠。馳騁:(騎馬)奔馳。寒噤:寒戰(zhàn)。出軋:(鋼板)從軋鋼機里出來。乘隙:利用空子,趁機會。汩汩:形容水流動的聲音。
潺潺:形容雨聲、水聲等,潺潺流水。前呼后擁:前面有人吆喝開路,后面有人簇?fù)碇o衛(wèi)。常用以形容舊時官吏出巡時的聲勢。怒不可遏:憤怒得不到抑制,形容憤怒到了極點。這里形容水勢不可阻擋的樣子。
第一部分(①):簡要介紹壺口的地理位置,游覽的次數(shù)。
第二部分(②~⑤):作者兩次看瀑布的情形。
第三部分(⑥):贊美黃河的性格,歌頌無堅不摧、勇往直前、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
認(rèn)真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結(jié)構(gòu)層次。
默讀第二部分,說一說:
作者第一次到壺口看黃河是在雨季,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果然,車還在半山腰就聽見濤聲隱隱如雷,河谷里霧氣彌漫,我們大著膽子下到灘里,那河就像一鍋正沸著的水。
比喻:形象地描繪了黃河水勢浩大上翻下滾的景象。
聽到:濤聲隱隱如雷(震耳欲聾)。
看到:霧氣彌漫(撲面而來),河水正沸著。
壺口瀑布不是從高處落下,讓人們仰觀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溝里跌去,人們只能俯視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吸”,壺口之水的氣勢、能量盡顯無遺,省去了不少渲染的筆墨。
看到: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其時,正是雨季,那溝已被灌得浪沫橫溢,但上面的水還是一股勁地沖進去,沖進去……
看到:水不斷地沖進去,沖進去……
面對雨季的黃河,作者的感受是什么?為什么要寫這些?
我在霧中想尋找想象中的飛瀑,但水浸溝岸,霧罩亂石,除了撲面而來的水汽,震耳欲聾的濤聲,什么也看不見,什么也聽不見,只有一個可怕的警覺:仿佛突然就要出現(xiàn)一個洪峰將我們吞沒。
“仿佛”,想象,將壺口瀑布的威然的氣勢表現(xiàn)得酣暢淋漓。
感受:自己將要被洪峰吞沒。
突出黃河的特點是令人震撼的氣勢,為下文再寫黃河先作情感上的鋪墊。
于是,只急慌慌地掃了幾眼,我便匆匆逃離,到了岸上回望那團白煙,心還在不住地跳……
用“我”的瞬間系列感觀襯托瀑布之險,回應(yīng)了段首中心句。
想一想: 第二次到壺口看瀑布是在枯水季節(jié)。作者看到了哪些異于雨季景象?產(chǎn)生了哪些異于前次的感受?
河水從五百米寬的河道上排排涌來,其勢如千軍萬馬,互相擠著、撞著,推推搡搡,前呼后擁,撞向石壁,排排黃浪霎時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藍(lán),宇宙間仿佛只有這水的存在。
擬人、以靜襯動,襯托壺口瀑布奔騰激越、令人震撼的氣勢。
當(dāng)河水正這般暢暢快快地馳騁著時,突然腳下出現(xiàn)一條四十多米寬的深溝,它們還來不及想一下,便一齊跌了進去,更鬧,更擠,更急。
“馳騁”,呼應(yīng)了前文“其勢如千軍萬馬”的比喻,生動地描繪出壺口瀑布處的黃河水洶涌奔騰的雄壯氣勢。
當(dāng)然這么窄的壺口一時容不下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兩邊涌去,沿著龍槽的邊沿轟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抖落。不,簡直如一卷鋼板出軋,的確有那種凝重,那種猛烈。
河水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中抖落,簡直如一卷鋼板出軋,的確有那種凝重,那種猛烈。黃河有令人震撼的剛強的一面,也有如歌如畫的柔美的一面——剛?cè)嵯酀?br/> 盡管這樣,壺口還是不能盡收這一川黃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奪路而走的,乘隙而進的,折返迂回的,它們在龍槽兩邊的灘壁上散開來,或鉆石覓縫,汩汩如泉;或淌過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夾在石間,哀哀打旋。
擬人、排比,寫出了黃河水流在龍漕兩邊灘壁上散開的畫面,賦予了黃河水流以生機活力。
還有那順壁掛下的,亮晶晶的如絲如縷……而這一切都隱在濕漉漉的水霧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響樂,一幅寫意畫。
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黃河水的聲音之美,以及顏色、態(tài)勢之美,表達(dá)出作者的喜悅欣賞之情。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壓迫竟會這樣怒不可遏。原來這柔和之中只有寬厚絕無軟弱,當(dāng)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時就會以力相較,奮力抗?fàn)帯?br/>河水“怒”在哪里?說說對句子的理解。
“怒”表現(xiàn)在“鑿”“旋”“切”“剁”等動作,表現(xiàn)出黃河水憤怒時的力量之大。句子借水喻人,賦予水以人的感情:“柔和之中有寬厚絕無軟弱”。借助黃河水,生動地寫出了中華民族有耐力,有鋼鐵般的意志。她勇于反抗,奮力抗?fàn)?,有堅忍不拔的精神?br/> 黃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挾而不服,壓而不彎;不平則呼,遇強則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個人,經(jīng)了許多磨難便有了自己的個性。
借景抒情。借助黃河的特點表達(dá)自己的思想感情——對中華民族勇敢直前、堅強不屈的精神品質(zhì)的贊美。
1.作者連續(xù)幾次游覽壺口瀑布,速讀全文,說一說壺口瀑布的壯美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請分點說明。
(1)瀑布迸濺形成的飛霧形成了一道令人驚駭且永不消散的奇景。 (2)瀑布發(fā)出的不絕不滅的震吼撼天動地,包容萬千。 (3)統(tǒng)一和團結(jié)使狂放不羈絆的黃河水流的力量排山倒海。 (4)黃河水流們的前仆后繼的獻身精神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象征(或:托物言志)。文章借聚為一股,齊心協(xié)力地朝狹槽里奔涌噴吐、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爭先恐后、前仆后繼地、毫不間歇也毫不猶豫地繼續(xù)瘋狂朝前等生動可感的壺口黃河水流形象,象征著人們團結(jié)一致,視死如歸,勇往直前的豪情壯志。
2.文章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請簡要說明。
3.從壺口瀑布中,你得到了怎樣的啟示?對你今后的人生有何啟迪呢?
介紹壺口的地理位置,游覽的次數(shù)
無堅不摧勇往直前百折不撓
雨季壺口瀑布粗野、雄壯的景象
贊美黃河的性格,歌頌民族精神
枯水季節(jié)壺口瀑布的浩蕩聲勢
河水在龍槽壺口的特點——至柔至和、凝重猛烈
本文記述了作者幾次游覽壺口瀑布時所見的壯麗景觀,使作者感受到了黃河的博大寬厚,激發(fā)了作者積極向上,勇往直前,歌頌了人歷盡艱難、寧壓不彎、勇往直前的精神。
1.手法多樣,句式靈活。如在描寫水流湍急之時,運用比喻,將水勢比作千軍萬馬,寫出了水勢的激流勇進,波濤洶涌。如在描寫“腳下的石”時用反襯的手法,以石頭形狀的各異來反襯水勢的浩大,沖擊力強大。句式整齊靈活,如“更鬧……”長短句結(jié)合,表現(xiàn)力更強。
2.以游蹤為序,結(jié)構(gòu)緊湊。以作者的行蹤逐步深入,抓住水流特點。全文結(jié)構(gòu)緊密,結(jié)尾由黃河的博大寬厚上升到人生的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結(jié)尾升華主題,意味深長。
3.語言氣勢磅礴,通俗易懂。全文讀起來就有一種激情澎湃的情感,語言平實無奇,融入的感情真摯,表現(xiàn)作者對壺口瀑布的贊嘆與熱情。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壺口瀑布優(yōu)秀ppt課件,共1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xué)習(xí)目標(biāo),作者介紹,檢查預(yù)習(xí),推來推去,合作探究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壺口瀑布一等獎ppt課件,共2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壺口瀑布梁衡,游記散文,黃河壺口瀑布,“天下黃河一壺收”,明確“所至”,拓展閱讀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17 壺口瀑布課堂教學(xué)課件ppt,共5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壺口瀑布,游記的分類,載歌載舞,三年五載,汨羅江,形容水流動的聲音,晉陜兩省邊境,第一次雨季,第二次枯水季節(jié),隱隱如雷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