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四年級下冊6.觀察土壤優(yōu)秀課件ppt,文件包含36《觀察土壤》課件pptx、36《觀察土壤》教案doc、36觀察土壤m(xù)p4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7頁, 歡迎下載使用。
土壤對我們?nèi)祟惙浅V匾?,我們吃的許多食物都來自在土壤中生長的植物。土壤里面有什么呢?
①土壤是由什么組成的? ②依據(jù)是什么?
探索2:采集、觀察與描述
在校園或田野里挖一塊土壤,用塑料袋裝好,帶回教室。
注意:觀察、實驗后,土壤放回原處。
(1)把土壤倒在一張白紙上,先用肉眼觀察土壤里有什么,再借助放大鏡觀察。
土壤是褐色的,摻雜著植物的根和葉子,還有蟲子和小石子
(2)把土壤晾干、捻碎,用牙簽把土壤顆粒分開,借助放大鏡仔細觀察顆粒的大小,并描述。
(3)用扇聞的方法問一問土壤的氣味。
用鼻子聞一聞,發(fā)現(xiàn)土壤有泥土氣味。
(4)用手摸一摸、捻一捻土壤,有什么感覺。
土壤是濕潤的,說明土壤中有水分。
實驗材料:干燥土壤、燒杯、水和攪拌棒
把水倒進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攪拌后靜置,觀察整個過程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并記錄下來。
①土壤裝三分之一玻璃杯②不要把土壤倒進水杯中③倒入的水應使杯留有三分之一空處④攪拌時要小心仔細,不要使泥水迸濺⑤實驗后,把手洗凈⑥認真填寫觀察記錄
動植物殘?。ㄍ寥乐杏懈迟|(zhì))
死亡的小動物和植物的根葉子,統(tǒng)稱為動植物殘體,它們落到土壤里會不斷發(fā)生變化,并且腐爛,變成一種黑色物質(zhì),我們統(tǒng)稱為腐殖質(zhì)。
有氣泡冒出,土壤中有空氣
①沉積物最上面一層是黏土,其次是沙礫,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殘體。 ②重的顆粒先沉積輕的顆粒后沉積。③水里有氣泡,說明沙和黏土更重。
1.在水倒入土壤的整個實驗過程中,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這些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
把水倒進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攪拌時,發(fā)現(xiàn)有氣泡冒出來,說明土壤里有空氣。 攪拌后靜置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沉積物最上面一層是黏土,其次是沙礫,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殘體。重的顆粒先沉積輕的顆粒后沉積。還發(fā)現(xiàn)水里有氣泡,說明沙和黏土更重。
2.根據(jù)觀察和實驗,你認為土壤是由什么組成的?
3.你對土壤有哪些新認識?
土壤不是一種單一的物質(zhì),而是由多種物質(zhì)組合而成。
一位美國科學家做了一個有趣的調(diào)查:他從一片闊葉林下10平方米面積的土地上,取回2.5厘米厚的薄土層,在實驗室里細心尋找藏在土壤中的生物。他發(fā)現(xiàn),用肉眼可以分辨出來的甲蟲、螨蟲等就有1000多只。至于用顯微鏡能找到的微生物,比如細菌、真菌等數(shù)量就更多的驚人了。根據(jù)科學家估計,這種土壤,只要一湯匙那么大一塊,就可能含有20億個細菌和數(shù)以百萬計的真菌、原生物和藻類。 這些生物就是土壤的“創(chuàng)造者”。
1.土壤中的顆粒從大到小依次為( ) A、沙礫、沙、粉沙、黏土 B、砂礫、沙、黏土、粉砂 C、黏土、粉砂、沙、砂礫
2.晨晨研究土壤成分時,將土壤倒入水中充分攪拌,靜止一段時間后會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A B C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土壤包含巖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顆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質(zhì)、水和空氣等,認識到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資源。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四年級下冊6.觀察土壤教案配套課件ppt,共1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土壤里面有什么,注意用手衛(wèi)生,取一勺新鮮的土壤觀察,課堂練習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四年級下冊6.觀察土壤完美版ppt課件,文件包含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冊36觀察土壤同步課件pptx、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冊36觀察土壤同步教案docx、土壤沉積實驗mp4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1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科學教科版 (2017)6.觀察土壤優(yōu)秀ppt課件,共3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土壤中空氣的實例,典型習題,課堂小結(jié),課外延伸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