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關(guān)于能量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說明相同質(zhì)量的水和冰相比較,冰的能量高
B. 化學反應在物質(zhì)變化的同時,伴隨著能量變化,其表現(xiàn)形式只有吸熱和放熱兩種
C. 已知C(石墨,s)=C(金剛石,s)ΔH>0,則金剛石比石墨穩(wěn)定
D. 化學反應遵循質(zhì)量守恒的同時,也遵循能量守恒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A、水和冰相比較,冰的能量低,A錯誤;B、發(fā)生化學反應時能量的變化有多種形式,可以表現(xiàn)為熱量的變化,還可以變現(xiàn)為光能,B錯誤;ΔH>0反應吸熱,所以石墨的能量較低,能量越低物質(zhì)越穩(wěn)定,故石墨更穩(wěn)定,C錯誤;D、化學反應遵循質(zhì)量守恒的同時,也遵循能量守恒,D正確。答案選D。
考點:考查化學反應的特征和物質(zhì)的能量比較。
2.下列化學反應屬于吸熱反應的是
A. 木炭燃燒 B. 鋁熱反應 C. 氯化銨與消石灰反應 D. 氫氧化鈉與硝酸反應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據(jù)常見的放熱反應有:所有的物質(zhì)燃燒、所有金屬與酸反應、金屬與水反應,所有中和反應;絕大多數(shù)化合反應和鋁熱反應;
常見的吸熱反應有:絕大數(shù)分解反應,個別的化合反應(如C和CO2),少數(shù)分解置換以及某些復分解(如銨鹽和強堿)。
【詳解】A.木炭燃燒是放熱反應,故A錯誤;
B.鋁熱反應是放熱反應,故B錯誤;
C. 氯化銨與消石灰反應是吸熱反應,所以C選項是正確的;
D.氫氧化鈉和硝酸反應是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故D錯誤。
所以C選項是正確的。
【點睛】本題考查化學反應的熱量變化,學生應注重歸納中學化學中常見的吸熱或放熱的反應,對于特殊過程中的熱量變化的要熟練記憶來解答此類習題。
3.下列過程需要增大化學反應速率的是
A. 鋼鐵腐蝕 B. 食物腐敗
C. 塑料老化 D. 工業(yè)合成氨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A.鋼鐵制品人們總希望使用的時間越長越好,使用鋼鐵時應該減緩其反應速率,A錯誤;B.食物人們需要其有一定的保質(zhì)期,使用食物時要減緩其反應速率,B錯誤;C.塑料制品人們總設(shè)法減緩其老化,使使用時間延長,所以塑料老化不需要增大起反應速率,C錯誤;D.在工業(yè)上人們合成氨總希望速率越快越好,所以需要增大化學反應速率,D正確。
考點:考查化學反應速率與人們的愿望的關(guān)系的判斷的知識
4.設(shè)C(s)+CO2(g) 2CO(g);△H>0,反應速率為v1,N2+3H22NH3;△H<0,反應速率為v 2,對于上述反應,當溫度升高時,v 1和v 2的變化情況為
A. 同時增大 B. 同時減小
C. v 1增大,v 2減小 D. v 1減小,v 2增大
【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對于一個可逆反應來說,升高溫度,正逆反應的反應速率都同時增加,只是增加的程度不同,故答案為A。
考點: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點評:該題考查了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屬于高考中的常見考點之一,但是本題很簡單。
5.反應2A(g) 2 B(g)+C(g) △H>0,達平衡時要使v正降低、c(A)增大,應采取的措施是
A. 升溫 B. 降溫 C. 加壓 D. 減壓
【答案】B
【解析】
【詳解】增大壓強或升高溫度反應速率都是增大的,A、C不正確;正反應是體積增大的可逆反應,所以降低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A的濃度降低,D不正確;由于正反應是吸熱反應,所以降低溫度反應速率降低,且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A)增大,
所以答案選B。
6.用惰性電極電解下列溶液,一段時間后,再加入一定質(zhì)量的另一物質(zhì)中(括號內(nèi)),溶液能與原來溶液完全一樣的是
A. CuCl2 [CuSO4] B. NaOH [NaOH] C. NaCl [HCl] D. CuSO4 [Cu(OH)2]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A、電解氯化銅溶液,電極生成物是氯氣、銅,所以需要加入的是氯化銅,A項錯誤;B、惰性電極電解氫氧化鈉溶液,實質(zhì)是電解水,加入的應該是水,B項錯誤;C、惰性電極電解氯化鈉溶液,電極生成物是氯氣、氫氣和氫氧化鈉,所以需要加入的是氯化氫,C項正確;D、惰性電極電解硫酸銅溶液,生成物是銅、氧氣和硫酸,所以需要加入的是氧化銅或碳酸銅,D項錯誤;答案選C。
考點:考查電解溶液的還原
7. 糕點包裝中常見的脫氧劑組成為還原性鐵粉、氯化鈉、炭粉等,其脫氧原理與鋼鐵的吸氧腐蝕相同。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脫氧過程是吸熱反應,可降低溫度,延長糕點保質(zhì)期
B. 脫氧過程中鐵作原電池正極,電極反應為:Fe-3e→Fe3+
C. 脫氧過程中碳做原電池負極,電極反應為:2H2O+O2+4e→4OH-
D. 含有1.12g鐵粉的脫氧劑,理論上最多能吸收氧氣336mL(標準狀況)
【答案】D
【解析】
根據(jù)題意鐵作原電池負極(Fe-2e-=Fe2+),碳做原電池正極(2H2O+O2+4e-=4OH-),因此B、C錯誤;.脫氧過程是放熱反應,A項錯誤;D項,生成的Fe2+繼續(xù)被O2氧化,即4Fe~3O2,可知D正確。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原電池原理、反應及計算。
8.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冰在室溫下自動熔化成水,是熵增的重要結(jié)果
B. 高錳酸鉀加熱分解是一個熵減小的過程
C. △H<0的反應均是自發(fā)反應
D. △S為負值的反應均不能自發(fā)進行
【答案】A
【解析】
【詳解】A、冰在室溫下自動熔化成水,混亂度增大,因此是一個熵增過程,所以A選項是正確的;
B、高錳酸鉀加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屬于熵增過程,故B錯誤;
C、反應是否自發(fā)要根據(jù)焓判據(jù)和熵判據(jù)綜合判斷,△H<0不一定都是自發(fā)反應,故C錯誤;D、反應是否自發(fā)要根據(jù)焓判據(jù)和熵判據(jù)綜合判斷,△H -T△S 0),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2SO2(g) +O2(g) 2SO3(1) △H>-a kJ/mol
B. 過程II可能使用了催化劑,使用催化劑不可以提高SO2的平衡轉(zhuǎn)化率
C. 反應物斷鍵吸收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物成鍵釋放能量之和
D. 將2molS02(g)和1 mol 02(g)置于一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放出的熱量小于a kJ
【答案】A
【解析】
【詳解】A. S03(g)變?yōu)镾03(1),放出熱量;因此2S02(g) + 02(g) 2S03(1)反應發(fā)生后,a的數(shù)值變大,但是△H變小,所以△H
注冊成功